胡红桃委屈得不行,爹怎么总夸那狐媚子,坏了名声还要帮她,到底是谁爹。魏聪林快埋进碗里的脸闷闷不乐,确切说是“丧”,他在书院进学颇不安生,那尹子禾一有机会就给他闷亏吃。进学一年,半个好友都没交上,成日的被人嫌弃,时不时的还要挨揍,偏不能对人讲。
胡大郎又道:“沐家有点脑子,姑娘也豁得出去,不是个简单的。”
瞧,又夸!胡红桃放下筷子:“娘,我吃饱了。”
胡大郎看着女儿,暗自咬了咬牙。
罗衣巷,曾氏和尹志全坦然面对好心管闲事的邻里,把重点转到官府记名上。说沐家姑娘因什么被记名,定是相貌出众又心思灵巧呗,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十两银子多少?一年的花销了,被人骗了去怎能不讨回来。若是甘愿吞下这窝囊气,她尹家还不敢要这种受气包媳妇呢。
邻里一听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但还是不敢消受,忒尖牙利嘴了,长大还了得。尹家娘子敢要这样的媳妇,她们可不敢要,娶回家那不得翻了天?自古婆媳是天敌,谁敢给自己找个厉害的敌人。
曾氏揉头,就知道她没看错,若是儿子再老实点,说不定真能给吃得死死的。
于是,尹子禾从梧桐巷一到家,她就再次拉着儿子说事。早是早了点,未雨绸缪总不是坏事。
第63章 计划外的计划
“儿,听娘说,淳娘是个心直口快的,看你婶子就知道。往后你得在家拿大主意,得像你沐叔那样,凡事让她听你的。但也要讲个技巧,让她听了你的还高高兴兴。”
尹子禾摆出一副无奈的模样:“娘您想太多了,淳儿不是个要人操心的。”
曾氏的头更不舒服了,正色道:“禾郎,娘说的话很严重,你别打个哈哈不当事。淳娘的话不能尽听,但有条你得记好,娘之前也说过,不管你将来走到哪一步,娘子只能有一个。一夫一妻,家里家外才能和和美美,你才能走得更高。”
尹子禾更无奈了:“娘您想到哪去了,怎么总说这个。儿子眼里只有淳儿,哪容得下别的姑娘。”
听见儿子如此说,曾氏心下五味俱全。她这是怎么了,说高兴又不高兴,笑自己在自找罪受。
尹子禾不想跟娘谈这事,问道:“爹爹和姐姐的东西可有收拾好?娘看好的姐夫到底是哪家的,儿子已经不小,这些事本该知晓。”
哟,果然管起事来了,曾氏告诉儿子,那家小郎姓张,是大姨父属下的幺子,比姐姐长三岁,已经在军中历练了一年……
尹沐两家以为事情就这么解决了,哪知没几天关于沐家女儿大闹衙门的事情愈传愈烈,甚至连巾帼不让须眉的评价也落到她头上。长得好,敢于挑战官府的不公,小小年纪已有女中豪杰风范。传来传去眼看都快没了原本的模样。
沐淳坐不住了,马上联想起周县令和茗诗那码子事,早就怀疑里面有猫腻。起初如果对方的目的是周县令,这次肯定是冲着她来的。
还能有谁?当下决定好好研究一下这胡家。张婆子是本城人,沐淳央求她这几天都多出去走走,好好打听流言到底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二丫:“姑娘,外面那些话什么意思,怎么光说你不说我,我就不是女中豪杰了?”
沐淳一愣,真差点又被她逗笑。
二丫很是气愤:“昨日我娘进城买年货,让我腊月二十五就回家。娘说咱村里的人都说我厉害,上衙门跟公中人针尖儿相对的我还是头一个,可给我老王家长脸了。城里人倒好,没一个夸我,气死我了。”
沐淳扶额,顺口应道:“你们一村人不都姓王吗,哪什么你老王家。”像顾家村和大苑村,同一个姓占了九成。
“嘿!”二丫得意的笑了:“姑娘你这就不知道了吧,整村就一户,咱祖上是太昌王氏,百年前避难来的,是大族哩。我爷说整个碧水县的王姓都是从太昌牵来的,以前碧水县没有王姓,现在的都是族人。”
这里也有太昌王氏?沐淳前世去过苏州,跟着一个大昌王氏的后人朋友去瞻仰过王家祠堂,还在门前那颗老香樟树下合了影。回忆到这里,她油然想到紫源坊王家,问王二丫:“王百万是你家的族人?王家外县还有个族叔,也是?”
二丫有点茫然:“不是吧?”尔后又有点不好意思地描补:“百年前第一拨人真的都是,后面的就不是了。”
沐淳心思一动,眼下什么记名不记名先得靠后了,望着二丫,脑子里飞速地计算着……二丫是个心直口快的好姑娘,从听她平时聊的家常来判断,这家人绝非奸佞之辈,后续应该不会有太多不可控的麻烦……
她沉思的时间有些久,二丫奇怪地看着沐淳。
突然,沐淳紧张地拉过二丫:“你家可有姐姐姑姑或辈份高的姑奶奶过继出去?”
二丫继续茫然:“我家人口不多,太爷爷辈就两个,爹爹辈还是只有两个,下一辈的堂叔伯总共也就四个。”她讲到这里突然忘了正事开始感慨:“不知为啥一代不如一代,又总是壮年就横死病死。后来我爷和大爷爷把家牵到山里,开始世代务农打猎为生,人口才渐渐多起来。我们全家就我爷爷一个人识字,可他却懒得教我爹。若是我爹是块读书的料,考个秀才什么的,外面说起我来可能也会赞一句女中豪杰。可惜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我爷死了七八年,我爹也老了。两个哥可更是大字不识,根本不是读书的料。”
还在纠结劳什子女中豪杰,沐淳用力拍向她的额头:“快醒醒,说正事。”
二丫给打得发傻,啥是正事?突然一拍手:“想起来了,没有,没有过继的姑姑姐姐,不过倒是有个姑姑没成年就病死了,据说长得很漂亮,我娘老说我和姐姐若有小姑姑一半样貌就好了。若不是为着我娘老提,谁能记得小姑姑,夭折的孩子不吉利。”
得了,沐淳心下快慰,笑道:“你娘二十五要来接你吧,别老在外面见她,把她请进家里来,我有事说。”说着一眨眼:“好事,有银子的好事。”
二丫纳闷,姑娘是还要请佣人吗?她娘可没空,得等弟弟妹妹长大些才行。
张婆子是个本份人,主家交待的事情她硬着头皮办,本以为没什么收获,哪知她以往认识的老姐妹知道她在沐家做帮佣,还知道主人家出手大方对她不错,上赶着跟她说沐家女儿的事。她自然不笨,顺着话头往上捋,真捋出个子丑寅卯来。
天气愈发冷了,今年的冬天大家都觉得特别长,特别难挨,眼瞅着快近年关却没有半丝节日的气氛。一到傍晚雾气渐浓,碧水县城死气沉沉地淹没在雾色中,几缕炊烟冉冉升起从雾气中破空出来,显得那般缈小无力。
沐淳依在灶房门口跟忙碌的张婆子聊天,她问:“最早是从庆源坊传出来的?”
张婆子从坛子里起出腌好的冬笋,“嗦”地滑进锅里,搅搅后搭上盖子,一并把氤氲的水气挡住了,回道:“没错,庆源坊萧记酒楼,酒楼人多嘴杂是非地儿,又是商家请客最爱的去处,有跟咱家不对付的人定会挑那儿唠闲话。沐家不舒坦,那些人便舒坦,明知道姑娘闹一场就是不愿跟着大船走,偏来坏姑娘的事。”
沐淳倒不觉得是商场上的敌人,她记得钱氏有个堂姐嫁到了碧水县,在庆源坊做帮厨。沐春儿认得她,是个膀大腰圆嘴皮子刻薄的妇人,对钱氏不怎么友好,每日来家都是拈酸瞎话。酸钱氏命好,有个秀长儿子还有个能赚钱的媳妇,瞎话钱氏没个好身板享受,怕是活不长。
这一世,看样子钱氏跟好堂姐处得还不错。那钱氏不是已经住到碧水县城来了么,跟对门胡家成了一家人,堂姐妹平常联络起来也方便。
果然是胡家啊!沐淳埋怨上天不给她时间,让她大几岁再来这些事难道不行吗,改变命运真就这么难?
碧水县衙门,罗师爷走进户房,吩咐张书吏把沐淳的名字重新记上。他并不是想讨这个嫌,实是渔监司的胡公公今日来衙门办事,不知怎么的就聊起了沐家女儿,居然夸了一句。罗师爷心里很不爽,叹:“天道不公,无知野民硬有贵人助哇,这沐家真是好运气。”
周县令得知此事后也放在了心上,胡公公是宫里混的,这类人的眼光自是不差,阉官辨人投主乃是自小就刻进骨子里的小算计。周县令一边想着,一边来到了太太的门前。
半个时辰后,周世冲才出来往书房去。周太太坐在原地一脸的追悔莫及。也不知夫君是否已经得知她把沐家姑娘“驱逐”了。她是有些心虚的,一心虚便会放低自己,放低自己就看到了平时不曾注意到的地方。比如人家是否早就不满她的巧取,因为不满所以故意不予理会?这些年来敢于做出此等事的仅此一家,显然人家不同寻常啊。暗怪自己在这小县城里过得太恣意,竟少了当初的谨慎之心。
紫源坊,沐二郎送走来“窜门”的罗师爷浑浑噩噩往家行,以往都是坐马车,今日心事太重压根没记起。腿脚发酸的他敲开门,二丫见到的是一脸疲惫的沐二郎。
相似小说推荐
-
君临慕长安 (夜猫猫m) 墨墨言情网VIP2017-07-13完结她是三流儿小演员,穿越成了不受宠的三王妃,勇撩帅哥不成反被卷入相思局。他是名...
-
归情错 [金推] (简凤舒) 晋江解V2016-10-10完结在噩梦中惊醒的叶曼青竟然发现自己在棺材中,在惊慌绝望后挣扎求生。诡谲的山洞,冷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