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有害你之心,本不该留他,可是你说过,他是在这个世界上你唯一的至亲。”君临沙哑的说着。
君临嘴角上扬,他总是能记住她说的每一句话。
大队人马一路尘土飞扬的回到了榆林城。
回到皇宫的时候,白起他们早就已然将珏儿好永宁接回了宫中。
此次回到皇宫,慕长安倒是发现这皇宫中清净了不少,没有人将“太子事件”告诉慕长安,也没有人敢。
慕长安只是觉得似乎这榆林城中似乎比从前安宁祥和了许多,而这皇宫中宫女和宫人也少了许多,但却也都是看着便极其忠诚的脸庞了。
慕长安来不及多想,一把将珏儿和永宁抱在怀中。
前前后后,慕长安离开榆林城到回来,也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再见到珏儿,似乎这孩子长大了许多,四岁多的模样,倒像是六七岁的模样,而永宁也开始在旁人的看护下学步了,只是依旧是不爱发出声音,即便是哭都很少。
一家人经过了几度凶险终于是又团员了,当日一家人围绕着红木餐桌吃着饭。
那满桌子上的山珍海味,倒是让慕长安有些没有胃口,浅浅的笑着,说:“这样的美味,倒是让我想起了在树屋时候的粗茶淡饭……”
那话还没有说完,珏儿便嘟着小油嘴,眨着大眼睛问道:“父皇母后,我们什么时候带着妹妹回树屋家呢……”
似乎在珏儿小小的脑袋里,一直将那破败的树屋当成了另一个家。
孩子的童真一时间让君临和慕长安一顿,然后有些尴尬的没有言语。
那树屋……或许此生再也无缘去了吧。
……
第二日明夏大地举国大丧,明安后薨。
君临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很简单,若是让明善知道慕长安还活着,定然还会千方百计的来加害她,对于这明夏大地的天机和他君临,明善似乎还是更介怀天机。
君临想的是等到将明善除去了,再将慕长安活着的消息重新放出,这样一来倒是也符合了慕长安的意思,这样一来便能给明善一个假象,将自己已经死了的事情坐实。
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慕长安回到了宫中,这些日子君临日日陪伴在慕长安和孩子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
只是慕长安似乎被君临软禁起来一般,对于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起来,即使是问萧清风,他也是笑而不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开始站在了君临的阵营。
慕长安剩下的时间,唯一能做的便是去云溪宫,同武思雅聊聊天,对于武思雅君临还没有时间理会,而她却也安分守己的呆着,只是更沉默了。
这一日夜晚,初秋的天气像是老虎一般的炎热,哄睡了两个孩子,慕长安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乘凉,这几日似乎君临各位的忙碌,都这个时候了还没回来。
慕长安眼眸一动,放下芭蕉扇,站起身来,飞身上了宫墙,直奔君临的书房而去。
躲过了暗卫们,慕长安刚想进入到君临的书房,却听见了里面熟悉的声音,她眉头微蹙。
那是胭脂的声音。
君临分明说已经打发胭脂回南楚了,说这话也有好几日了吧。
慕长安将耳朵贴上了那窗户,将里面的对话听了一个一览无余。
……
翌日,这皇宫里暗中便翻天覆地起来……君临勃然大怒,派了那么多人守着,终究还是没有用。
慕长安……消失了……
第302章 长安设计
翌日,这皇宫里暗中便翻天覆地起来……君临勃然大怒,派了那么多人守着,终究还是没有用。
慕长安……消失了……
一时间,君临留在皇宫中还有散落在明夏各地上的暗卫和线子便都散了出去,还有萧清风的江湖朋友也都全都暗中探查着慕长安的下落。
而同时消失的还有胭脂,这样一来君临便知道慕长安定然是同胭脂一同去探查明善去了。
一连几日君临都是阴沉着脸,左岸等人也都不敢出现在他面前,因为只要在君临面前一露面,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便会是:“可有长安的消息?”
萧清风看着那好几天都坐立不安的君临,看似淡然的说着:“长安姐姐无须我们这般的担忧,否则她便不是当年那个护国公主,而今这明夏大地上流传的女枭雄了。”
君临眉头一蹙,冷声道:“你若是不担忧,就不会放出去那么多人了……”
一句话说得萧清风哑口无言,只得猛烈的摇晃着手中的纸扇,来掩饰心中那同样的焦躁和不安。
而正在君临这心烦意乱的时候,凌耀一溜烟儿的从南楚也赶过来了。
人还没进宫,哭声便传了进来。
据说南楚侯凌耀是自打听说了慕长安薨的消息以后便是一路哭着赶过来的。
见到君临的面以后,凌耀二话没说上去就是一拳头。
那一拳头将毫无防备的君临打了一个正着,一旁的左岸要上前被君临挥手退下了。
“君临,把我的女人和挚友都还给我!”凌耀红肿了的一双眼眸,怀里还抱着哭唧唧的启儿。
一时间大人和孩子眼泪都噼里啪啦的掉下来。
君临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紧紧的攥紧了拳头,长叹一声,心中更是下定了决心要将慕长安找回来,尽快的吧明善除去,让这明夏大地归于平静。
……
榆林城中的几个男人乱做一团的守候,两个青衣小生,一路游山玩水,好不惬意。
这两个俊俏的公子不是旁人,正是慕长安和胭脂。
那日慕长安听到胭脂对君临汇报着,有些明善落脚地的眉目了,当晚在胭脂离开君临的议事厅后便跟了上去,本来胭脂是不赞同慕长安的计划的,但挨不住慕长安的一句话。
当时慕长安只说了一句话,那便我想早些和孩子们安然的呆在一起。
胭脂何尝不是,这次离开南楚也有半年多了,心里有多想念启儿,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早日除去这明善,这天下便可以早一日太平。
时间一晃,二人独自行动也有快一个多月了,而这一个月,两个人躲闪着君临拍出来的暗卫和线子,还有萧清风的江湖朋友,着实是斗志斗勇。
用慕长安的话来讲,若是可以躲过君临和萧清风的人,那便是最大的潜伏,而在那层层的暗中搜寻中,二人还要躲避着湟源族的线子,并且跟踪他们,去到他们的集聚地。
胭脂刚刚被明善招募没有多久,所以知道的据点并不多,她和慕长安二人乔装已然将那几处地点都探查过了,都没有明善的踪迹。
这明善不愧是酝酿了这么多年,自从那日霞浦山之事后,便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一点儿他的消息。
胭脂利用她是湟源族的身份还能摸索到一些湟源族的集聚地,但那些地方却也都没有明善和那些高手的踪迹。
这一日,慕长安和胭脂追寻着几个湟源族人来到了东陵的边陲小城,这已然是二人离开榆林城的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这明夏大地上看起来一片安宁,似乎明善这个人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般,百姓安居乐业,也再也没有任何人煽动什么对明安皇不利的谣言,一切都如同那无风的大海一般的风平浪静。
慕长安和胭脂坐在房间里,胭脂为慕长安斟茶,然后思索着说道:“姐姐,这明善会不会放弃同皇上争夺皇位了,自己躲起来过下半生了?”
慕长安珉了一口茶,眉头微蹙,摇了摇头,说道:“他谋划了这么多年,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放弃了,依照我看来,这表面的风平浪静却更是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波涛汹涌。”
胭脂听了,点了点头。
慕长安又抬头看着胭脂,说道:“胭脂,若你是明善……下一步你会做什么?”
胭脂思索了片刻,然后说道:“我会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一举反扑,夺得皇位。”
慕长安眼眸一烁,深深的说道:“对,他要等待时机,能够一举反扑的时机。”
胭脂点了点头,但是又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是他要人没人,要权没权,就连再次煽动老百姓的可能都没有了,他还有什么一句反扑的资本呢?”
慕长安婆娑着手中的茶盏,幽幽的说道:“他手里有一个关键的秘密,也是他最后的希望,我猜他就是因为那个最后的武器才没有放弃。”
一听慕长安这样讲,胭脂立刻担忧起来,忙问道:“明善手里还有什么秘密?”
“这个秘密你我都知道,但是这天下人不知道,若是这天下人知道了……怕是真的要大乱了。”慕长安眯着一双眼眸,深深的说着。
慕长安这话一说出,胭脂眼眸一动,顿时也是明了了,她有些后怕的捂住自己的嘴,脸色苍白。
的确,这个秘密便是这明夏大地的明安皇是湟源族,单凭这一个秘密,便可以让这天下大乱。
在这片祥和了几百年的明夏大地上,湟源族是个大忌讳,寻常人家几乎都不敢提及这几个字,传说这湟源族人是这明夏的噩梦,置于究竟为何这般避之如蛇蝎,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