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只是第一步。
秦静的事情在京城里传了几天,最后因着端午节快到了才消停下来。
百姓们不关心这事情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京城里的各大势力再一次的看清了龙傲的实力,收起了自己的爪子,开始琢磨换个法子。
五月初三,安家开始准备包粽子。
端午节的时候,京城里不仅自家要包粽子,还要给亲戚家还有交好的朋友家送粽子。
京城的粽子大多是甜粽子,有红枣、花生、红豆什么的,林颜娘在得知紫燕家乡都吃咸粽子后,立刻让黄鹂多包些咸粽子。
“包好了就给宁家送去,千峦书院多送点,昊儿喜欢吃咸的,和他爹一样。”
林颜娘说完这句话黄鹂几人就笑了起来,‘主子说大公子和将军一样,还不就是让她们多包些咸粽子,因为将军喜欢’。
林颜娘可不知道自己一句话这些小丫头心里怎么想。
这次包粽子,主要靠的就是黄鹂和紫燕,黄鹂是会做饭,而紫燕则是因为是南方姑娘,自幼还没有被卖的时候,家里每到端午节,就会包粽子。
林颜娘是不会包粽子的,所以她只能待在一边看着,听紫燕说她家乡到了端午节要做的事情。
“要绑五色彩线在手腕和脚腕上,还要提前腌制咸鸭蛋,过节的时候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咸鸭蛋,县里还有赛龙舟,可热闹了。”
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紫燕脸上的笑容不仅变多了,话也变多了。听到紫燕的话,林颜娘勾起唇角:“这好办,待会就找五色彩线绑上,咸鸭蛋京城估计没有,黄鹂以后去买菜要是看见有鸭蛋,就买些回来,至于这龙舟没办法,不过过些日子我就带你们去庄子上住,庄子上有湖,你们可以去划船。”
林颜娘的话音一落,紫燕就抬起头看了林颜娘一眼,手里的动作不停,将一块腌制好的肉塞进粽子的米里,放点米,手一翻,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其实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还要炸糖糕,这个好做,家里就有糯米粉和红糖,我待会就去厨房炸一些,可香了。”
听到紫燕的话,林颜娘和白鹭对视一眼,眼中都是满满的笑意。
这紫燕,今天可算是话多了。
安家的粽子一共有五种口味,除了白米粽,还有红枣的,红豆的,花生的,还有京城很少有的鲜肉的。
粽子包好,煮熟后,林颜娘就让白鹭亲自去宁家送粽子,而就在白鹭出门后,麟卫侯府的粽子也送到了安家。
“我家侯爷说了,既然夫人是姑奶奶的女儿,自然就是卫家的外孙女。”
来送粽子的是麟卫侯府的大管事,给足了安家面子,林颜娘自然也让黄鹂准备了粽子还回去。
原本林颜娘只以为麟卫侯府来送粽子是特例,可是就在白鹭带回宁家的粽子后,自家又来了很多送粽子的。
“倒是没有想到,我们家现在这么受欢迎。”
林颜娘吃了个新出锅的鲜肉粽子,看着安夏和安夏眼巴巴的看自己,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让他们再吃一个,那会都吃了一个糖糕了,可不能再吃了。
“不过是见风使舵,你别在意,准备些粽子,我明天给大哥送去。”
安锦云的话音一落,林颜娘就点点头,龙傲那里的,她自然是也备好了。
“后来不够了,黄鹂和紫燕又包了不少,胡说和博源那里今天还都没送去,明天你看到胡说和博源,让他们后天两家来咱们家,咱们一起过节。”
安锦云对这些事情都是不管的,林颜娘这么说,他根本就没有意见。
“千峦书院的送去了?”
安锦云一连吃了两个鲜肉粽才停下来,他原本并不喜欢吃粽子,可是这鲜肉粽子的确好吃,他吃了两个,要不是这东西不好消化,肯定还要再吃一个。
“送去了,红雀去的,送了不少去,还有糖糕也送了些。”
对于外表金黄,咬一口酥脆流糖稀的糖糕,安锦云看都没有看一眼,所以在林颜娘说了这话后,也只是点头没有再开口。
或许是龙傲良心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安锦云几个人太忙了,所以在第二天安锦云送上粽子后,他就告诉安锦云明天他们三个人不用来了。
“我还没登基,说是早朝其实也名不正言不顺。”
有了龙傲的这句话,安锦云心里自然是开心的,边塞、西川还有南宁都传了消息来,他们再过两三天就到京城了。等过了端午节,他们又要忙起来,所以明天能休息一天,他们自然都是很开心的。
第二百二十九章 锦云给媳妇买礼物
安锦云等人的心思就是不说,龙傲也能明白。
从新年到如今几个月了,京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尤其是安家,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太多,龙傲心里自然是有些过意不去。
更何况,自家儿子可是还在安家,明天,他也想去见见儿子。
“那好,明个儿你也早些来,陪夏儿吃顿饭,他现在越发聪明,你多来几次,他心里就明白了。”
安锦云和龙傲商量过了,安夏在安家再养两年,等他大一些,就让他和安晟一起进宫读书,到时候再选一些大臣家的孩子陪着。
再过两年,龙傲也相信自己能将大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的皇宫,还不是特别的安全。
“嗯。”
听安锦云说到儿子聪明,龙傲得意的同时也遗憾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他。
不能见证孩子的成长,这是龙傲的遗憾。
看出龙傲的心情不好,送了自家包的粽子给龙傲,并且告诉龙傲他儿子喜欢吃肉粽子后,安锦云就离开了皇宫,和他一起离去的还有胡说和李博源。
胡说现在不用说,凭着他的出身,龙傲掌权后,又给他升了几次官,要不是怕升的太快引起别人的不满,他现在的品阶也不会比安锦云低多少。
至于李博源,他是读书人出身,文采不说多好,但是对安锦云和龙傲那是绝对的忠心。
所以现在李博源被安排在翰林院,他自己也很满意。
这翰林院的编修虽然品阶不高,但是这是一开始,龙傲找他谈过的。
这两年时局还没有稳定,他先在京城学学这为官之道,过两年,肯定是要外放出去的。
安锦云几人一起出了皇宫就商量了一起去街上给各自的夫人买点东西。
这个提议还是李博源想起来的,说夫人在家带着孩子辛苦,过节了,的确该给夫人准备个礼物。
安锦云和胡说对这个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他们都是疼媳妇的,李博源一说,立刻响应。
尤其是胡说,他还点名了要去买首饰。
只是这三人刚出了皇宫没多久,就被人拦住了去路。
“谁在外面?”
这三个里安锦云的品阶最高,李博源的品阶最低,虽然他们三个人关系好,可是一起坐在马车里,现在外面有动静,自然是品阶最低的李博源开口。
李博源一开口,马车外的人一听李博源的声音,立刻开口道:“博源兄,是我,马渊。”
车内的三个人一听马渊的声音,就立刻互看一眼。
李博源挑开马车的帘子看向站在马车外的马渊,此时的马渊穿着崭新的布袍,眉眼带笑的看着李博源。
马车帘子被挑开,马渊也看见了马车里的安锦云和胡说。
“原来安将军和胡参将也在。”马渊看到安锦云和胡说后表情变化不大,他自然是知道安锦云俩人和李博源的关系,想到这里,他继续开口道:“博源兄,为兄今日来找你,是来和你辞行的。”
马渊这话一说完,李博源才笑着道:“怎的这么急?何时走?”
“明日,有船去南岩县,我正巧搭船去。”
马渊很高兴,今年科举,他考的很好,被龙傲钦点了南岩县县令。
他准备尽快去南岩县,南岩县靠南宁近,翻过南岩山,一江之隔外就是南宁的国土。他知道南岩县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去南岩县,就是因为自己和李博源等人的关系。
安锦云一听马渊的话,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他还是开口道:“明日我会安排几个人送你去南岩,到时候就让他们跟着你,南岩不比别处。”
安锦云心里清楚南宁在龙傲的心口就是一根早晚都要拔掉的刺,上次凤栖宸来京城,差点成功杀进自家后院,所以南宁这口气,龙傲早晚都要出,他安锦云,也不会忘记。
马渊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来找李博源告别,却意外得到了几个人保护。
马渊可没有想过这几个人是安锦云派来监视自己的,在明白自己是去南岩县做县令后,马渊就知道了自己这一次会有危险。
“马渊多谢安将军。”
对于马渊,安锦云和龙傲商量过,马渊这个人是个书痴,可是也的确有真材实料,再加上马渊和李博源是同窗,又在碗口村教了几年书,用起来,自然是放心。
安锦云对于马渊的谢意全盘接下,而后李博源又和马渊说了几句话,他们三个人才告别马渊去了街上。
马渊在街上拦下安锦云几人的事情根本就没有遮掩,京城里的各大势力也很快明白了马渊是安锦云一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