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秀才马渊。”
马渊在来之前李博源就和他说过,这份差事不确定能做多久,但是可以住在这里,一日三餐也有人饭吃,只有上午半天授课,下午他依旧可以温书。
而最让马渊心动的,是李博源说安锦云家有几本古书。
对于马渊来说,他至今尚未娶亲,家中老母亲有兄嫂照顾,家中供养他读书多年,此番老母亲看病又卖了很多粮食。
他这里有饭吃,不仅省了家里的粮食,多余的还能送回家里。
有书看,有饭吃,马渊觉得就够了。
他又怎么会不满意?
“嗯,博源都和你说了吧,住在西屋里,平时授课就在前院,一日三餐有人送来,孩子们给的束脩,扣除你的一日三餐,其余都归你。”
林颜娘说的条件,也是他们几个人商量以后的结果。
这人是李博源拍着胸脯保证的靠谱可信之人,要不是家里条件实在太差,这有着秀才功名的马渊,也不会愿意离家来碗口村做先生。
更何况,这个先生,还不能保证做的长久。
马渊再听了一遍这些条件,还是觉得自己遇到了贵人。
他要感谢的自然李博源,当然,这个和他说话的女子,也要感谢,她的衣着看似普通,可是在这农家,却是极好的细棉布料子。
马渊观察仔细,可是他却没有好奇的问出口,这是人家的秘密,他自然要避开。
林颜娘和马渊谈好条件,他就和李博源先离开了安家。
他这几天会先住在李博源家,等林颜娘她们一走,他就会搬到西屋里居住。
而李博源走了,茹娘却留在安家继续和林颜娘说话。
“我婆婆知道我们要跟你们走,一百个不愿意,后来被我公公骂了一顿,我娘又亲自上门不知道说了什么,她现在居然欢喜的开始帮我们收拾东西了。”
茹娘一边说,一边把茜茜椅子上一放,等茜茜自己坐好,她才站起身偷偷走到林颜娘身边说;“我婆婆还想让我们把她大孙子带上,我嫌他太小,要是和我大侄子一般大,也就带着了。”
茹娘的话一说完,林颜娘就有些哭笑不得的开口。
“咱们去边城,这一路上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他们在边城到底好不好,第一次,不能去那么多人。”
要不是她和英娘两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上路实在危险,她根本不会同意让茹娘一家还有林柯平跟去。
可是她和英娘都是第一次出门,家里人担心他们,就是她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可不是。”
茹娘就怕村里的传言是真的,要是安锦云欺负了她堂姐,依着她堂姐和英娘的性子凶不起来,所以才非要跟去。
要不是她娘年纪大了,家里还有一堆事情,她还真想让她娘也跟去。
茹娘也没有在林颜娘家久待,她还要回去收拾东西。
她婆婆让她把茜茜留在家里,她没同意,她成亲几年才生了茜茜,她可舍不得离开她。
等人一走,林颜娘自然又开始收拾家里的东西。
把要用到的,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东西,林颜娘大部分都送到了林家。
这天,终于到了出发的前一天。
林颜娘她们今天就要去县里,到了县里休息一晚后,明日一早,跟着回春堂的人一起往边城去。
李博源的大哥赶着他们家的牛车,林大弟赶着安家的牛车,几个人坐在牛车上,车上还有他们的行礼等物。
“你们两个可要很紧你们娘,你们娘要是忙不过来,就找小姨,可千万不能走丢了,记住没?”
林母不放心的又交代了一遍安昊和安珉,安昊和安珉有些激动的冲着林母一个劲的点头。
他们就要见到爹了!
林颜娘看着林父,伸手将怀里的一个荷包塞到林父的手里。
“爹,这些你拿着。”
林颜娘准备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给林父,她就怕她不在,她爹他们突然要用银子。
等林父接下银票,林颜娘才接着道;“爹,家里要是有事解决不了,就去县里回春堂,说是碗口村林家,他们一定会帮忙。”
林颜娘心里有些慌。
她总觉得她们这次去边城,会发生点什么事情。
林父的眼里有些水光,他这个女儿,这些年,真的是越发懂事。
边城可是在打仗啊,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让她出门,可是出嫁从夫,女儿要去找夫君,他没有立场阻止她。
都说爹爹对孩子的感情要比娘亲对孩子的感情来的含蓄,可是当林颜娘看到林父眼中的水光后,还是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爹~”
“哎,你别,别担心。”
林父说着话,还是忍不住抹了下眼睛,确认自己不会落下泪水后,这才对着林大弟说;“时辰不早了,快点走吧!”
林父的话音一落,村长一家还有郑氏一家,也都停止了话别。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次虽然他们这么多人上路,可是这一行人里,也只有李博源和德子出过远门。
可是边城……
真的安全吗?
县里回春堂,因为掌柜的要出趟远门,所以特地安排了他的外甥来看店。
“舅舅,表弟肯定不会有事。”
“嗯,我不在,要是碗口村来人,你可要接待好。”
掌柜的儿子和胡说当初一样,都是跟在九王爷身边做事,这次边城断了消息,他一方面担心九王爷的身体,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儿子。
“知道,我不会忘记的。”
舅甥俩说着话,医馆学徒就来敲了门。
“掌柜的,碗口村的人到了。”
学徒的话一说完,掌柜的就领着外甥走到了外面。
等掌柜的引荐了外甥给林颜娘他们认识,林颜娘他们就在回春堂掌柜安排的地方歇下了。
林颜娘他们一行人做了牛车一天,也累了,正好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赶路,他们这一晚早早的就歇下了。
安昊和安珉虽然也是第一次出门,可是他们牢记安锦云教育他们的话。
在外人面前,不可露怯。
兄弟俩板着小脸,哪怕是看到再稀奇的东西,也没有东张西望,牢牢的跟着林颜娘。
边城,军营
一场血腥的厮杀刚刚结束,安锦云刚脱下身上的铠甲,大帐的帘子就被人挑起。
“将军,边塞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内部有异动。”
胡说自从跟着安锦云进了军营,就改了对安锦云的称呼,他将手中的密信送到安锦云的手里后,才开口道;“军中药材和粮食都不够了,可是京城却没有送来。”
胡说的话一说完,安锦云就冷哼一声,“咱们圣上,除了会这招,还会什么!”说着话,安锦云就打开了手中的密信,当看到手中的密信后,他立刻瞪大的眼睛,这事,是真是假!
第一百零四章 小镇停留陌生男子
从清河县到边城,骑快马,抄近路,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可是林颜娘这次跟着回春堂的一行人走,自然没有办法抄近路。
回春堂这次一共有十辆马车往边城走,除了两车满满的药材,还有四车满满的粮食,剩下的四车,才是他们一行人的东西和留着坐人的地方。
茹娘抱着茜茜,林颜娘和英娘带着安昊和安珉坐在一辆马车里,车里是她们的私房东西,赶车的是李博源和德子二人。
林柯平从他们一到县里,就主动的和回春堂的伙计,还有回春堂掌柜从外面武馆聘的几个粗壮大汉混在了一起。
他临走时,还特地和林颜娘说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可是林颜娘还是听出了这是郑氏让他这么做的。
“娘,好闷。”
安珉窝在林颜娘的怀里,懒懒的伸个懒腰,他们刚出发的时候,他还能提的起精神,可是随着越来越荒凉的道路,每天无趣的事情,他就越发觉得闷。
安昊看着弟弟懒洋洋的靠在娘的怀里,有些想开口说他,可是想到自己也觉得闷,最后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两个儿子觉得没意思,闷,林颜娘又怎么会感觉不到。
只是……
“咱们这是在赶路,赶路就是如此,你们要是觉得闷,就背背书,等见到你们爹,他要是考教你们,你们也不会答不上来。”
林颜娘原本还想着带上针线在路上缝衣服绣花打发时间,可是等真正上路才知道,这马车虽然比牛车舒服,可是就这样的环境,还是没有办法绣花。
林颜娘的话音一落,安昊就拉了一下安珉的衣袖,“弟弟,咱们还是背诵一下爹爹教我们的文章吧,如若有不懂的,就趁早请教姨夫。”
安珉虽然比安昊娇气一些,可是到底从小身子弱些,他偶尔撒娇,家人也不会说他什么。
原本还想着偷会懒的安珉一听娘亲和哥哥的话,就知道自己这是肯定要开始背诵文章了。
马车里陆陆续续传来背诵文章的声音,赶着马车的李博源和德子相视一笑。
“珉儿虽娇气,但听人劝,读书也机敏。”
李博源开口,说出对安珉的评价,德子听后笑着摇头,“我不懂读书,但是却能看出来昊儿要稳重,是个好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