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阳宗宗主:……
毫无收获就算了,还得知自己又多了一个仇人,这种滋味实在难以诉说。他也实在没办法,只能摆低姿态,希望从英宗能在岚海老祖回来之后,一定要通知他,且费心帮忙劝一劝,又奉上了许多礼品。
从英宗宗主摸摸胡子:“好说好说。”不管是好听话还是宝物全数收下,态度也很和气,等送走客人后他笑眯眯地让童子将礼物收下去,“造个册子,回头给岚海看。”
“是。”
“也不知道他那里顺利不顺利。”从英宗宗主看向门外,宣阳宗的宝船正从小停台升起,他有些嘲讽地笑了笑随后移开视线。
另一个童子便笑:“必定是顺利的,老祖是个好人,肯定会心想事成。”他们这些主峰弟子奉宗主命去给老祖送东西时,岚海老祖总是很亲切,有时候老祖不在,便是老祖的父母接待他们,总会给他们灵果或者点心吃。
从英宗宗主:“也不知道我送的仪程他喜不喜欢。”
***
俞蘅看着眼前摇曳着小嫩芽的小枝丫,感受着其中蓬勃的生命力忍不住露出笑容。
英宗虽只为南洲二流宗门,但是历史十分悠久。
比如他挂的厉刹海长老虚衔,厉刹海是从英宗宗门旧址,一般合体期的宗内修士都能得这个称号,而在目前的修仙大陆上是没有这个地方的。它其实是上古蓬莱岛上的一个地名,当年从英宗就是在那里开宗立派,宗门名起,天地雷声震动,天道记之。
蓬莱岛说是岛,其实面积比现如今的修仙大陆还要大,只是它浮于远空,全名该叫蓬莱浮空岛。那时候从英宗只是一个小小的小门派,唤从英门,在繁荣鼎盛、群雄并起的年代不值得一提。
后来上古陷落,蓬莱仙岛消亡,无尽之海中浮起几块大陆,即为今日的修仙大陆。自从上古修仙界陷落蓬莱消亡,到了现在就连当年蓬莱岛上普通的一截枝丫都弥足珍贵。从英宗有一秘境,里面就有一株移植的蓬莱仙树,经过几万年,那株仙树早就十分凋零,每百年都不见得能长出一截新枝。从英宗位列第二梯前列宗门,那株仙树的存在发挥了很大作用。从英宗宗主送与他的这截枝丫便是取自那株仙树,俞蘅十分感念他的深情厚谊。
将这截蓬莱仙树枝丫栽下之后,俞蘅再细细地将结界法阵检查一遍,这才安心下山。
他将枝丫栽在家乡的小黄山上,下山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继续将小世界里的降雨阵检查一遍,一一加上灵髓液。俞蘅蹲下,小心地抚摸着地面上刚破土而出的小嫩叶,远处一小片指甲盖大小的小野花在春风中摇曳,荡出微微的香气。
轰隆隆——
天际又有雷声响起,过了一会儿果然又有雨丝飘下,雨丝夹着春风吹得他满脸清凉,俞蘅闭上眼睛侧耳听去,这个世界的变化在他耳边清晰可闻。
他听到了雨水浸入土地的声音,听见了树丛叶片迎雨的脆响。
“应该再添上鸟叫虫鸣和动物的声音。”俞蘅想,他招了一道宝光挡雨,将阴阳镜拿出来。神识进去细细搜索,几百年过去,小世界原有的动物早就变异得几乎认不清原状,甚至和阴阳镜中的低阶妖兽杂交生出杂交品种。他便小心地挑出攻击性不太凶的杂交品种,指尖随便指了几个方位,小世界各处正在恢复生机的山林野地中就相继出现一群群野兽。
野兽骤一落地两眼发懵,不安地吼叫几声之后才和族人一起小心翼翼地探索起这片新环境。
咦?好像很眼熟?味道闻起来也好熟悉。血脉的记忆告诉它们,这里是“家”。
一群黑白相间毛发的动物在深山里摸索,突然有一只幼崽去拱泥土,挖出一根细小的笋。那笋还没长成,那只幼崽直接下嘴啃,发出嘤嘤嘤的高兴叫声。它的族群很快发现这种美味的食物,纷纷上场一起挖。
翌日太阳初升,某地矮丘上跳上来一个身影,那身影格外威风,浑身毛发鲜亮,头顶艳红色肉冠,它扑腾一下翅膀,盯着升起的太阳忍不住张开长而带勾的喙,嘹亮地喊:
咯咯咯!
万丈霞光,自东而起。
第481章 绿水青山
重建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俞蘅心中有腹案, 又有崔楠加入, 两大修士齐心协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 数万平新城朝夕成,瞬息之间道路桥梁全通。
俞蘅在故国旧土上重建了一个超级大城市,样式仿照以前的京都, 这一次回来的移民后代一百万人不到,俞蘅便将人全部安置一起, 又划出一块地做公墓安置初代及后面几代人的骨灰。
蜃妖织梦,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就算信,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放弃经营半辈子, 甚至从父辈接过、经营数代的家业。他们生在西洲,长在西洲, 那是祖辈的故乡,不是他们的。
三百年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愿意跟着他走的, 其中一些是因为在西洲挣口饭吃艰难,一些则是完全是因为他这个“仙人”, 用以前的说法, 大概就是名人效应吧。他们觉得堂堂一个仙人, 不至于这么来骗他们。到哪里不是生活呢?如果梦里都是真的, 家乡是真的好啊,没有不把人命当回事的修仙者,到处都是美丽风景, 地域广阔,还有各种神奇的物件,不修仙也能在天上飞水里走……多好的世界呐。
因此他们愿意追随仙人走,去一个更好的所谓“家乡”。
还有一部分,是祖辈“觉醒”过记忆,留下祖训让他们回乡的。蜃妖的本事确实厉害,他们终其一生都带着虚假的记忆而过,直到弥留之际禁制才微微松动,忆起一些前尘往事,于是留下只言片语给子孙,令子孙“带他们回家”。
子孙能懂得了什么?回家?回北洲去吗?对一个凡人来说,从西洲到北洲实在太远太远了,而且他们北洲人对家园并没有多么厚重的眷恋,实则是因为北洲气候条件非常差,为了生存他们时常迁徙,有时候还会居无定所。回家?落叶归根,可北洲哪块地是故乡?哪块山头是旧家园呢?
于是后代们困惑地记下先辈的遗言,也许在某一日和自己的后辈聊天时偶尔说过这件事,但终究还是在繁忙的生活中渐渐磨掉了。等到梦境至,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曾曾曾祖留下的遗言是真的,那个美丽的小世界才是他们的祖地。这部分人将祖辈的骨灰移出来,带着一起来到岚海小世界。
其实,俞蘅在实力足够自保时回过西洲一趟,可那个时候移民初代已经亡去九成。那时候他甚至还没能得到一只蜃妖,因此也没办法帮仅剩的几个老人重新重拾记忆。
时间流逝无法阻挡。
俞蘅在进入大乘期的时候突然有所感悟,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他的来处。修炼到极致,褪除凡体成就仙体之前,必定要经历一番问心历程。
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将要往何处去?
也就是那个时候,有一神秘的声音告诉他,他来自岚海小世界。他的根在岚海小世界,俗世姓俞,名蘅,他要飞升往仙界去。
问心之后俞蘅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家乡名唤岚海小世界。这和他的道号一模一样,而他的道号是进阶金丹期时,由从英宗宗主所取。一般来说道号是修士自己取的,如果有师傅长辈的话便由长辈取,当时他没有拜师的念头,对道号也没什么追求,宗主当时挺看好他今后的发展,也许是出于想要让他与宗门联系更紧密的想法,主动说要帮他起道号。
俞蘅对从英宗的观感还是很不错的,他虽然没有拜师,但是宗门里的各项活动他都很积极去参加,从不推脱。自己父母在从英宗里的生活也很舒适,自己忙于修炼时都靠宗门帮他照顾父母。因此见宗主兴致很高十分热情,他就答应了。
“这是我特地向钺机阁求来的,他们说‘岚海’二字十分合你的运势,你看怎么样?”钺机阁满门擅长掐算推演,可以说是修仙界的玄学大师,在南洲是最有名的。
于是岚海便成了他的道号。
进阶大乘期时得知自己的来处是岚海小世界,俞蘅心中只觉得缘分。这样的缘分让他更加相信,这个世界是他的责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奋斗了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了重返故乡吗?故乡在他心里的位置很重要,他完成那么多任务就是为了今天,现在家乡重建需要他,他必定全力以赴。
这些人愿意跟俞蘅一起走,他必定是要安置好他们的生活的。现在岚海小世界最缺的就是人,没有人,什么都干不了。
为了让那些移民后代能快点融入这里的生活,俞蘅不止开设了一众课程,还有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广场大屏幕播放旧时的纪录片。他并没有让那些人彻底抛开在真蔚大陆养成的生活习惯,比如语言和文字,但是希望他们能了解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等传承。
生活就这么慢慢地过起来。
俞父俞母在恢复记忆之后很是感慨,俞母更是哭了好几晚。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儿子以前会露出那种压抑的眼神,一直都在拼命地向上向前,像是不知疲惫,双眼好似亮着两簇火,亮得让她心惊担忧。她以为是阖家从北洲迁往西洲让儿子压力太大,现在记忆恢复,那些年经历的一切全都历历在目:天降丛林,茂林中危险跌出,他们一家北上,途中遇到许多困难,然后到了国土北边、跨海、进入一处更加危险的陌生神秘森林,之后逃离到外面,又遇到了魔修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