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娘拉着许大娘寒暄了好久,两人泪眼朦胧。锦瑟也没闲着,既然要等一会儿,那先去厨房里,将面揉的劲道一些,等鹌鹑蛋来了之后就可以煮了。
许君弈进来,卷起了衣袖,跟着她一起揉着面。关玥看了一眼,并没有去打扰。她见院子里护卫喊着,她忙道:“肯定是送东西的来了。”
她去开门,果然见到护卫提着一篮子鹌鹑蛋进来,她惊愕的看着那一篮子鹌鹑蛋,“这么多?都是一晚上的成果?”
几个护卫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便转身离开了。
许村长帮忙提着进来,他诧异道:“弄来这么多鹌鹑蛋,准备做什么?”
关玥得意笑道:“金丝银蛋啊。等会锦瑟妹子做出来了,你们都尝一尝。”
许君弈上次已经知道如何做了,他出去将那篮子提进了厨房里,然后将火点燃,又将鹌鹑蛋放入了清水里。不过并没有全部放完。陈娘走过去后,锦瑟就一点点给她说。许大娘和村长二人也没有插话,安静的站在一旁看着。
鹌鹑蛋煮熟之后,他们一个个去壳放在盘子里,许君弈烧着油,锦瑟就将拉好的面,一根根将鹌鹑蛋给缠成了一个小球。陈娘笑道:“原来就是这样做的。等油烧个六成热的时候,就将这些蛋丢进去,炸成金黄色出锅是不是?”
锦瑟点头,“对,刚出锅的酥酥脆脆的,很香。如果有番茄酱、草莓酱,都可以放在上面一起吃掉。”
“这个我知道,可以搭配着果酱一起吃。”
锦瑟将那些面球放在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后才出锅。
然后每个人都尝了尝,许大娘笑呵呵道:“真好吃。”
锦瑟最享受这一刻,自己煮好的东西被人吃后给予赞美,她就很开心了。
吃完之后,锦瑟又给许大娘把脉,了解了一下病情,然后笑道:“基本上可以停药了,大娘过两日就停一停,看看?”
“好,你这丫头,我这一个多月不出来,你都成这十里八乡的小神医了,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还有你的厨艺都已经传到京城去了,这个金丝银蛋,可以纳为宫廷美食了。”
锦瑟看向许大娘,摇头道:“还称不上。”
陈娘坐着喝茶,然后询问道:“姑娘还会其他的什么菜吗?”
锦瑟挑眉,“其实我叫给您的已经不少的,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再说村里的材料有限,很多东西都做不出来。若日后我看到好的食材,再做了告诉您。”
陈娘含笑,其实这几日已经学来了不少东西了,但也看出了锦瑟这丫头很是用心,传教的仔细。再来,这些日子她也看出来,她和许君弈之间的关系不一般,要不然皇后娘娘送来珠宝还称作‘见面礼’,看来是很看好她和许君弈在一起的。将来也都是主子,到时候再跟她讨教。
陈娘想了想,抬起眼皮看向锦瑟,“宫里每年都会举办美食大赛,姑娘若是敢兴趣,来年可去参加。”
锦瑟挑眉,看了其他人后,平静询问道:“若是一举得冠,有什么奖赏?”
“金银珠宝这是小,主要会名扬天下。每三年来一次,明天刚好第四个念头,可以举行了,当年我就是参加了这个才入宫随了皇后娘娘。”
陈娘说起当年的事情,分外骄傲。锦瑟只是拿着现代的厨艺和古人比,还是有大的不同的。她要是去的话,绝对会将考官的嘴巴给封住,吃了她的就难以下咽别人的。
她还就是这么自信!
陈娘来了半个月,走的时候锦瑟将剩下的一点鹌鹑蛋做了金丝银蛋给她带上回去给皇后娘娘吃。另外,罐子里腌制的酸菜、腌制的青椒、整罐子都让他们带走了。关玥走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她舍不得锦瑟。
锦瑟巴不得她们都走。
陈娘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不少面粉和调料。锦瑟瞧酱油还有很多,就腌制了酱萝卜,等割麦子的时候来不及煮饭就吃点咸菜,烙个馍馍也能解决一顿。
五月中旬,太阳火辣辣的,农民就开始忙着农活了。锦瑟去了田里看了自家的麦子,金灿灿的,她带着锦云微笑道:“明天我们也开始下地割麦子。”
“姐姐,咱们家的麦子比人隔壁两家的都长的好,麦穗也大,颗粒饱满。”锦云说。
锦瑟低头笑了笑,“那是因为咱们用了化肥的,其他人没有用。走吧,我没回家去磨刀,明日一早就来割麦子。”
“好。”
二人走在路上,遇见了村民。那人可羡慕锦瑟和箫大龙还有许家的麦子了,忍不住询问道:“锦瑟丫头,大叔能不能在你手里买点麦种?”
“麦种?”锦瑟诧异看着他。
“对呀,你看今年这麦子,和往年一样,产量很低。不过大叔看了你家的麦子,真的是颗粒饱满,所以就想从你手里买点今年的麦子,做种子。”
锦瑟笑出声,摆手道:“大叔,我这麦种也都是陈年旧麦了,至于你说的颗粒饱满,那还是施肥的效果。等秋里,大叔就割点咸丰草铺上去,来年的麦子也会这么大的麦穗。”
那人喜道:“真的?”
见锦瑟点头,他指着道:“咸丰草倒是随处可见,据说艾蒿也可以,但是没人试过,所以就没用。”
“艾蒿也可以的。不过这个东西要晒干,烧成渣,然后再把灰烬撒入田里,差不多就可以了。”锦瑟补充。
那人欢喜地道谢,“谢谢锦瑟丫头了,这一季我就试试看。”
走在路上,锦云嘟着嘴巴道:“姐姐,咱们就不能自己好吗?为什么要告诉别人呢?”
“助人为乐,咱们做人不能太自私了。”
其实她这样做完全就是因为许君弈,就凭他拿雄心壮志、皇后多年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圆木警枕,处处拉拢人心,她怎么能不帮着点?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代农民起义的故事很多。她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们的将来。
锦瑟回到家里,找出了一把镰刀,又拿出了笑石磨和一盆水,蹲在院子里磨刀。锦云从屋里翻出了一把小点的镰刀出来,锦瑟笑道:“怎么,你也要跟着我一起下田?”
锦云点头,“家里的农活怎么能少的了我呢。我不给姐姐惹麻烦,但是我要帮着姐姐干活,这样姐姐就不会太累。”
“好,等会儿我就给你把刀磨一下,你放在地上。”她说。
锦云蹲在旁边看着她磨刀,然后询问道:“姐姐,晚上咱们吃什么?”
锦瑟没作声,左右看看那刀柄,光亮明泽。扭头道:“你想吃什么,咱们就做什么吃。”
锦云想了想,摇头道:“想吃肉。”
“烤肉不成,你忘记家里已经没有肉了,等姐姐把农活干完了,去集市上给你买。”锦瑟将刀给收起来,起身道:“今晚咱们就吃馍馍吧,给做个烧饼,再弄点酱汁儿,蘸着吃如何?”
“好哇。”
锦瑟烙了几个饼子,又煮了点豆酱,加了点辣椒,香辣下饭。炒了个蛋炒饭,家里的小鸡小鸭也破壳了,她们蹲在院子里吃饭,还会给小鸡一点碎屑。
晚上伺候锦云洗澡后,她说道:“明日一早,姐姐先把饭做好,你起来了自己吃,我就先去田里忙着,等你吃完之后才去好不好?”
锦云点头,“好。”
“知道路吗?”
“知道,今天都五岁了,肯定知道的。”锦云笑了笑,推着她道:“快去睡觉,休息好了明天才有力气去干活。”
“好,那我熄灯了。”
屋子里漆黑一片,房间里还有点闷热,她打开了窗子,余光落在窗前。接着就听到锦云念道:“窗前明月光……”
锦瑟勾唇,缓缓闭上眼睛。
翌日,五更天,外面已经听到走动了声音和说话的声音。她穿好了衣裳,站在门口往外看了看,对面的箫大龙已经起来了。路上也听见了有人说话声音,她煮了咸蛋,带上了粥和葱油饼提着篮子一边走着一边吃着。
去了田里,隔壁两家已经忙了一会儿,见她来了都热心的打招呼,询问锦瑟有没有吃饭。
锦瑟都笑眯眯的回答,然后,将袖子拿着带子缠了缠,弯腰开始干活。
太阳出来后,锦云才拿着小镰刀走在田埂上,还在念着,“锄禾日当午……姐姐,我来了,我来帮你了。”
锦瑟直起了腰,擦了一把汗,询问道:“你吃饭了没?”
“吃过了,我还给姐姐拿了一个鸡蛋。”他说。
锦瑟喝了几口水,坐下来歇着,“我吃过了,你放在篮子里吧。自己当心点,看牢点,再动刀,知道吗?”
“嗯,你先休息一会儿,我来吧。”
锦瑟瞧他像模像样的干起活来。自己休息了片刻,继续干活。
这真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太阳火辣辣的晒着,田里的麦穗甩在脸上,加上汗水和太阳,火辣辣的疼。
锦云还小,忙累了,就坐在一旁念着诗句,将着锦瑟平时教他的段子,时间也算过的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