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 (倔强的诺一)



她这头正忧心刘能情路坎坷,头顶就传来一道沉沉低语,“媳妇儿,刚才拜月神你许了什么愿?”

这话好耳熟,似乎七夕时也被问过。赵彩央偏头去看易生,见他面带酒晕,一双凤眸却比平时还要亮上几分,不由微微一笑,“比起我许了什么愿,你是不是应该先给我解惑?”话中有话,易生眉梢微挑,勾唇点了点头。

“媳妇儿,你是想要知道为何府尹大人要认你做义女还是想要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叫杜先生一声杜大人?”易生翘着眉毛歪着脑袋看着赵彩央笑着说着。

好啊!原来早就知道她心中藏了这么多想要问的话,却一直不主动为她解惑!

赵彩央斜着眼睛看了眼易生,“乖乖从实招来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正文 第482章 夜游(2)

夏夜晚风还带着闷闷的燥意。

蜿蜒的青山河波光粼粼,水面倒映着岸边绰绰人影,圆月倒影混杂在点点天灯之间,皎洁温润。

远远就听见阿童的欢呼声,身旁是一串村里的同龄孩子的又跳又叫的小小身影,刘能精工细作的改良式天灯格外显眼。

梅箐收回仰望夜空的视线,转头催促刘能,“刘能哥,点好了没有?”

“好了。”刘能收起打火石,将点燃的天灯递给梅箐,“你托着底座,像阿童他们那样,稍微托高些再放手。”

梅箐高兴的诶了一声,颇有些小心翼翼的接过天灯。

少女初长成的俏脸在灯火月光交映下,说不出的灵动,如盛夏绽放的夏花。

刘能眼中映着梅箐明亮的侧脸,看着她轻手轻脚的托着自己做的天灯,无忧无虑的大大双眼中明火璀璨,心中刚升起的些微失落感随之淡化,跟着渐飘渐高的天灯一道,慢慢变得明快轻盈起来。

少年少女并肩而立的身影,只叫落在岸边人流外围的赵彩央看得目露笑意。

易生偏过头,低声问道,“你不放天灯?”

天灯也做祈愿用,有心诚的人还会把自己许的心愿写上去才放。

比如阿童和杜林,不过两个小家伙不是心诚,而是纯粹觉得好玩。

“我的给阿童了,估计他还嫌两个不够放的。”赵彩央微微笑起来,随即无所谓的耸耸肩,“反正我也不信这些。”

她跟着拜祭祈祝,不过是入乡随俗,形式如何不重要,心中所愿还是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去一步步实现来得靠谱。

他其实也不信这些,易生抬眼望着夜空中飘散着的天灯,凤眸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嘴上说道,“那我们找个清静的地方说话?你不是等着我解惑么?”

今夜可谓全村出动,这才多早晚,只怕不到半夜村里都清静不下来。

赵彩央挑了挑眉,易生半垂下头,因喝了酒而透出些许朦胧的浅褐色眸子定定落在赵彩央脸上,顿了片刻才接着道,“你跟我来。”

说罢便抬脚往村南面走去。

赵彩央回头看了眼林叔一行人,见他们玩性正浓,便提着裙摆跟上易生。

出了青灵村地界,再往南面去,就是前几年新开垦的一大片新田亩新林地,间中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大小院落,现在又多了不少安置在此处的流民新建的木屋草房,再往远处望去,是一片绵延得看不到边界的待垦新地。

水临镇驱散的流民中,粗略估计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回原籍,而是青灵村下面的一个村落村路旁边安置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则安置到了尚算人烟荒芜,地广人稀的青灵村南面。

加上原来几个小村子的住户,其实人户倒不比青灵村少多少。

只可惜新落户的流民情况特殊,这样喜庆团圆的节日夜里,村南地界对比起青灵村,就显出几分沉寂和寥落来。

赵彩央一路跟着易生穿过田埂,感受着周身寂静,心情竟无比舒畅。



正文 第483章 县令背媳妇(1)

赵彩央一路跟着易生穿过田埂,感忽然道,“易生,等过几天,我想让林叔挑几户实诚肯干的流民人家,签了身契归到赵家名下。我家在村南那一五十亩水田马上要除草,另外五十亩刚种下的棉花也要除草,到时候人手恐怕不够,家中不愁吃喝,我和我娘他们商量过了,让他们过来帮帮忙,等到这一季收成过了,我们干脆把田地佃出去,让他们耕种,然后把种的东西全部卖给我们就行。

一来减轻林叔他们种田的负担,乌头山寨子几个照旧能专心帮着林叔打理作坊;二来也能拉拔几户流民人家,县衙分下来开荒的地头短则三年,长则五年都不会有好收成,虽有县衙发放的“抚恤粮面”,到底日子还是得过得紧巴巴的。

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收几户流民人家于己于人都是好事。

他明白她的意思。

她和自己约法三章,这是履行承诺,要有什么大的决定先跟他知会一声。

易生脚步微缓,转头双眼晶亮的看着杨赵彩央,“好,回头林叔选定了人家,我再让王能去户房查查那几家的根底,要是没问题就让王能指个衙役帮你们办身契和佃户的手续。”

有衙役出面陪同,即便那些流民不知赵家来历名声,往后在自家手下做事,至少不敢闹出什么事,或是偷懒耍滑。

赵彩央笑颜如花,“那就多谢县令大人了。”

易生被她这么一说,非但不好意思,反而朗声大笑。

脚下土路已变成绿草横生的山路,易生掩唇止住笑,扫了眼空无人迹的山脚,长腿迈出几步,在赵彩央跟前微微弯下身来,长臂向后展开,醇厚的嗓音如弦乐般动听,“媳妇儿,我背你去山坡上。”

七夕夜是去水库的堤坝赏月,中秋夜就改到了村外的山坡上赏月?

能不能有点创意?

赵彩央很想翻个白眼揶揄两句,视线落在身前愈发挺俊的身形上,不由微微笑起来——他还记不记得,以前在赵家庄山顶上山看苏章的神弩军出京城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背她上山顶的。时过境迁,眼前人的脊背似乎比往常更加沉稳,让人心安。

赵彩央轻轻覆上易生脊背,双手绕过他肩颈,葱玉般的手指交扣,搭在他宽厚胸前,有些呐呐的轻喊了一声,“易生……”

语气似带着无限感慨和柔意。

易生缓缓起身,牢牢架着她的双腿,闻言锋锐的脸部线条骤然柔和下来,沉沉“嗯?”了一声,察觉到肩窝埋着的人儿没了下文,面上柔色溢到眉梢眼角,薄唇弯成一道愉悦的弧度,小心翼翼颠了颠背上人儿,抬脚大步往青山坡走去。

晚风吹的山间树叶沙沙作响,婆娑树影间交杂着两道重叠在一起得身影,缓慢而安稳的穿过层层树影,走近青灵村村外的山坡。

周围静得让人心中一片安宁,赵彩央窝在易生背上,偏头低声问道,“杜先生是怎么回事?我从没见你在哪位长辈面前自称过晚辈的,他……是什么大人?是京城的京官吗?”



正文 第484章 县令背媳妇(2)

易生正式开始为赵彩央解惑。

“我媳妇儿真是眼明心巧。”易生转过头来,顺势亲了亲赵彩央小巧的鼻头,缓声道,“上次送阿童去学堂的时候,我才知道那里新换了个先生,一看那先生正是杜大人,我不会认错人,杜大人全名杜思平,是先帝十四年的两榜进士出身,以先帝钦点庶吉士身份入的翰林院,三年后外放江南道泉州县令,后辗转至云南道几大重镇为地方父母官,外放时间长达十二年。年年考绩评优,回京后入了六部为官,先后在刑部,工部,户部,吏部任职,最高官至正三品吏部尚书。”

“新帝登基后,曾有意擢拨杜大人入阁,杜大人却在一年前突然告病致仕。后来听闻,他遣散家中仆从,变卖家产,悄无声息的就退出了京城交际圈子。有人说他回原籍做了田舍翁,也有人说他去云南道投靠旧日门生。没想到他会出现在这水临镇。”

原来杜先生家中早无直系亲眷,老妻先于他而去,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早早就嫁给了他旧日门生,跟着各自夫婿外放赴任,在先帝年间就迁出了京城。

怪道杜先生身边只有杜林一个半大孩童,看着无事一身轻,全无烦扰记挂的模样。

真是真人不露相,别的不说,吏部尚书虽只有正三品,却是个管着所有官员升迁贬调的实权重位——娘啊喂,这要还在京城为官,杜先生可是个人人争着想啃一口的大肥肉!心中刚因易生轻吻升起的旖旎心绪,转瞬就被杜大人的来历击了粉碎。

赵彩央讶然,险些一个踉跄滑下易生宽背,忙紧紧搂着易生脖颈,惊道,“那杜大人这是归隐田林?我这请他来教书,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易生轻笑,“杜大人突然来这里我反正不知道为何,不过,他既然来了我管辖的境内,我自然要让他过得平稳,彩央,依我看,杜大人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要说出来,权当他一个教书先生就行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