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 (倔强的诺一)



颖儿嘴角淡笑,当年,你可是很难对付的,我都能与你过得这么好。梨落虽说性子强,到底是个女子,你那位兄弟不妨再努力努力,我们不能让梨落做这么没有结果的事,不然她一辈子都过不到头。

苏阿勒微微点头:“放心吧,我会找机会的,你别操心,把身体养好,顺利生下娃娃才是主要的。”

颖儿一听这个,忽然眨眼:“夫君,你要男娃还是女娃?”

“我想要个女娃,可是又担心将来她会跟着自己心爱的人走了,那我们就苦了。”

“那你想要男娃咯?”

“男娃调皮,想想还是女娃好……”

……



正文 第450章 蠢蠢欲动

今早镇门两旁小门一开,就有迁往云南府的三大望族嫡支派人快马送信进来。

刘记粮铺属于三大望族之一刘氏名下产业,大掌柜自也刚得了上头吩咐,晓得自家撑到现在不能再没有任何表示,是以一大早就招了帐房过来算账,既要出粮,也要出钱。

大掌柜闻言眉头一松,略一想,似自言自语道,“刘好运这两天都跟着县令大人打转,这会儿居然得空去央生酒廊,可见是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

这最难啃的骨头,自然是指镇上三大望族的旁支商户。

既然另两家望族旁支得了信就松了口,自家可不能落后,大掌柜沉声吩咐道,“你亲自跑一趟,打探打探那两家打算怎么个出力法,出多少力。马上来报。”

伙计领命而去,帐房的算盘声打的更响了。

央生酒廊的议论赞叹声也越来越响,人人称道赵家义举,连带着林平山家,名下合作伙伴——乌头山寨都是大善大义之人,纷纷夸赞,难免就有人将央生酒廊自开业以来的种种八卦又翻出来说到了一番。

喧阗更甚,带着一帮寨子兄弟的狗蛋听了,和猴子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随即腰杆挺得笔直,来回端茶送水,脸上与有荣焉的笑止也止不住。

过了一会,狗蛋见几个兄弟做事勤快利落,招呼周到暗暗点头,抬脚拐向角门。

穿堂内堆着大包小包,齐氏正带着秦氏,打点镇外施粥众人的换洗衣物和吃食,见狗蛋过来,不过抬头招呼一声,又埋头继续忙活。

狗蛋转向帐房,进门却见刘好运也在,互相见过礼落座,就听刘好运接着说道,“三大望族旁支里,张氏和李氏已经答应出购买粮食的银钱,剩下的刘氏自然不会落后。我看不出半日,镇外又要多几拨‘行善’布粥的人马。几家大户都说动成功,这头事了,易大人就先回了县衙,我就过来跟你讨杯茶喝,顺便说说这几日奔波成果,也好让你放心。”

赵彩央正在看休沐回来的阿童写的文章,闻言笑着点头,“这几天辛苦刘叔了,回头等流民的事过去,我们再好好摆酒谢过刘叔。”

刘好运忙摆手,“你别跟我客气!别说这事是我应当做的,就说我这几天跑腿也不是白跑了。”

确实不是白跑的,以前他人面再大,也就是个能说会道会谈生意的牙侩,如今因着易生的面子,不论是市署的人还是县衙的人,见了他态度都有了不同。

往后别的不说,刘好运这牙侩或者里正做起来更吃得开了。

赵彩央闻言也不再多说客气话,刘好运满心畅快,随手拿了一本阿童的本子,也笑着看起来,时不时的还夸赞几句写得好,直让阿童听了,小腰杆更直了。

秦氏和齐氏这两天忙得团团转,哪里有空看顾休沐回来的阿童,镇门两旁小门一开就让衙役把阿童送了过来。

此时阿童见人人都夸赞大师父和二师父做得是大义之事,已经读了不少书的他也是懂得的,心里不由暗自决定,以后可要跟两位师父学习。



正文 第452章 浑水摸鱼

狗蛋看了眼墙角堆着的大包小包,满脸红光不比刘好运轻,“彩央,作坊那边的库存大豆那头我都打点清楚了,除了我们自己要用的量,剩下的大豆库存一次送五石去镇子里让豆腐作坊磨成豆腐再送去镇外,已经跟大当家的打过招呼,让她安排着派发下去给流民。”

乌头山寨子里,只留了几个老弱寨民在寨子里守寨,剩余的人都跟着玉玲下山施粥。

有玉玲在,赵彩央没有不放心的,睃了眼狗蛋神色,笑道,“你也别觉得自己没出到力,眼红寨中兄弟在外头整日忙活。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先是帮着猴子几个引见买粮的商家,后头又帮着安排豆腐的事,也算是在背地里出了大力的。你去前头听听,如今我们赵家的刘狗蛋掌柜的名头,可不比央生酒廊名气弱。”

狗蛋不过是个十六七的少年,正是意气风发,凡事都想放手大干的年纪。

刘好运见狗蛋被说得有些赫然,不由大笑着附和,“彩央这话虽有些文绉绉的,不过却是正理!抛头露面的有功,像我们这些背地里跑腿的那也是有功的!否则后头粮啊面啊的接不上,那些外头布粥的拿什么给人家!”

狗蛋挠挠头,面上的笑更松快了几分,“彩央,我来还有件事。你看林叔他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回家倒头就睡,之前拉来的粮食越用越少,如今酒廊有你和几个兄弟看着,不如我带人回趟青灵村,再拉些回来。”

赵家已经出了二十石的豆腐,刘好运家出了十石大米,乌头山寨也出了十石大米,后头县衙一气出了四十石——据说县衙粮库还能再拨出三十石。

这还不算后来加入的商户富户的,何况听刘好运的口气,三大望族旁支出钱买的粮和粮食恐怕只多不少。

赵彩央摇摇头,别有深意的眨了眨眼睛,“我们手里有多少粮食县衙会不知道?这二十石尽够了,多的不用出,也不能出。总不能越过县衙,还有那三大望族吧?”

县衙户房管着地方税赋和粮田,只要没有天灾收成如常,户房算盘一拨就知道各家各户大致的斤两有多少。

赵家出了这么多的的存粮,已是占了各家施粥的大头,枪打出头鸟,露脸也要讲究适可而止。

刘好运闻言目露赞赏,默默颔首。

狗蛋在心中仔细过了两遍赵彩央的话,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行!那我看着大家送完最后一批豆腐,我就安心回酒楼干活去。”

三人坐着说了一盏茶的话,互通过消息,这才各自散了。

水临镇虽因故亭了集市和夜市,但外头流民温饱和住宿问题得到缓解,镇内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热闹。

外头施粥的声势越来越浩大,又有人捐些衣物被褥,到得施粥半个月后,流民不但彻底安抚下来,吃穿甚至比有些村路的穷苦人家还安稳,就有人浑水摸鱼带着家小也跟着流民排队,领米领物。

正文 第453章

不过好在云南府大长官府尹大人是个有能耐的,赶在中秋节前就将安置流民的政令整治清楚,颁布各府各镇——水灾已退,愿意回原籍的送一笔抚恤费,不愿意回原籍的,各府各镇帮着落户,领荒地沙地开垦,减免五年赋税,免十年丁税。所有遇难流民经查证核实,凡家中有六十以上老人和八岁以下黄口小儿的,按人头送一份粮面。

另对所有在此次安置流民中出大钱出大力的白身,皆赐一块嘉奖匾额,免一年赋税,免家中男丁丁税以及终身无需受征兵。

赵家无男丁,却有一百五十亩田地,林家统共林叔和阿童两个男丁,名下田地没多少。

赵彩央听到消息摆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大呼自家吃亏,不由脸皮抽搐。

直到流民渐渐散去,粥棚撤下,镇门重新大开,一家人齐聚家中,先后看着三块洒金大字的匾额吹锣打鼓的抬进林家,赵家,镇上刘家大门门,赵彩央肉疼的小心肝才不再颤抖。

青灵村,不少村民围观在林家和赵家,是特意来瞻仰牌匾的,来道贺恭喜的,来套近乎拉关系的。

自然也有那眼红后悔的关在自家门里捶胸顿足——风头都让里正和保长家,以及一开始就出力帮忙的村民家抢光了,至于那村长家。早已在上次洪水中没落了。为了日后在村子里日子不要太难过,村长家的婆娘后知后觉送了点粮食过去,却没评上出大钱出大力的“先进户”,此时此刻听着村尾的热闹,一家子大眼瞪小眼的气压低沉。

等送走轮番上门的客人,赵家和林家才清静下来,开始准备过中秋节。

因为又要买一些田地,因此有需要牙行的帮忙,赵彩央也早就跟秦氏说过,让她跟刘好运通通气,早点把事情落实下来。

秦氏没事就去村口伸着脖子张望,左等右等没等到刘好运过来,却等来一个豪华的马车。八卦疯传得比之前流民涌入的速度还快——县令易大人的前相好来了,要来找村东赵家的彩央姑娘算账来了。而且,这相好的是个十足的火爆女子,赵家姑娘估计是对付不了了。

赵家门外停着辆不同寻常的马车,黑漆平顶高头大马,端的气势隐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