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也不穿亮色的?小姑娘家就是要打扮才好。”
曲氏解释道:“世上偏偏就有那一等俗人,爱以貌取人,玉佳为人性子都是正派之人,但凡穿的稍微出挑些,那些人就嚼舌根。”
再者玉佳不似玉彤,人颇有威严,反而她有几分娇怯,更是会惹狂蜂浪蝶,这对于玉佳来说都不是好事。
玉佳垂着头,玉彤拍拍她:“没事,我的事情办好了,一定会替你寻的。”
不知道为什么有姐姐的话玉佳顿时就信心满满了。
玉佳素来身子骨儿弱的很,又长途跋涉过来的,不一会儿便头昏脑沉的,玉彤让王妈妈搀了她下去休息。
这下母女二人才能好好说话了玉彤便把曲氏离开后的一桩桩一件件挑重点全部说了一遍,比信上说的更添了不少内容,也详实许多。
当听到王氏闯院子的事情,曲氏骂道:“尔等狗鼠辈,实在欺人太甚。”她看了看女儿,便歉意道:“实在是难为了你,可惜你那个嫂子竟是个不中用的。”
“也不怪她,她又有身子,万一出了什么差错,那就更不好了。”玉彤还真不觉得曲滢怎么样,她就是这种性格,而且她本来也不知道她们跟四房的恩怨。
“那账册现在在世子手中?”曲氏问道。
玉彤点头:“幸好在他手里,要不然防不胜防。娘到时候回南直隶的时候再让世子拿过来就成。”
曲氏也觉得女儿的想法是对的,她又心疼女儿,便把宏图寺的地契亲手交给了她。至于铺子,因曲氏毕竟在京城未立足,所以便置办了两间粮油店,都不大,图的是个细水长流。
比起玉窈和玉琪的算不上多,可也尽量置办的不错,方配得上郡王世子妃的身份。而玉彤倒是觉得有点不妥:“一百零八抬也太多了些,我看八十八抬就尽够了。”
这话说的曲滢也不同意,她道:“妹妹这是嫁入皇家,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即便是我也有八十八抬,很应该的。”
曲氏也道:“嫁妆就是女人的家底,嫁妆厚人才能腰杆子挺直,你放心,你爹也说了,该花的钱就得花。”她自己就是庶出,轻飘飘的嫁妆抬过来,跟妯娌们根本就不能比。
玉彤就不再说话了,有了曲氏回来,玉彤轻松了很多,错不见的李夫人做寿,她还能去。家里人怜她不到两个月就要出阁,也特许她这次可以过去。
张家和李家是姻亲关系,曲氏一来是让大女儿能松快,二来也是让小女儿能在京中交际圈上混个脸熟。
李氏俩个女儿都出阁了,她带着玉珠一起去,玉珠最近笑容变多了一些,下了马车还主动跟玉彤姐妹站在一处。
单论玉珠,玉彤跟她平时没有多的交集,可她也不是坏人,相反她其实比很多人要好太多了,甚至玉彤觉得玉珠的性格很好,非常随和。
“玉珠,走吧,我们一起进去。”
玉珠抬头看了一眼玉彤和玉佳,曾几何时,她最不喜欢跟这俩姐妹在一起,因为她们都生的太美,几乎她们一出现,她就仿佛隐形了,可现在她是真的想通了。
李夫人的长媳是个特别标准的贵族家庭的儿媳妇,面面俱到,对客人都是一视同仁。李夫人头次见到玉佳,惊了一下:“你们家是怎么生的,个个姑娘都跟天仙似的。”
曲氏谦虚道:“您这是谬赞了。”
在场已经有夫人开始打听玉佳了,曲氏说的都是好话:“特别贴心,人也孝顺,春上我犯了咳疾都是这丫头在一边伺候的。”
正在此时李夫人的儿子们过来拜寿,都是亲戚,所以就没拦住。李二抬头看向玉佳那里,却愣住了,直到他大哥推了推他,他才反应过来。张蕊姝冷哼一声,她儿子对张玉佳倒是情有独钟,这么多年都不娶二房,可见这姑娘跟狐狸精一样,这样的人她不会让她好过的。
第五十七章 备嫁(两章合一)
最让李氏长脸的还是曾经不懂事的小女儿玉琪携夫君赵晟过来了, 赵晟现在虽然是国公之尊,可据可靠消息,恂亲王的爵位很有可能传给他。其实赵晟之前的风评并不是太好,所谓的小孩子调皮其实是非常花心, 可现在跟玉琪在一起竟然好很多了。
玉琪有了身子, 她今天穿的很简单, 但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的出来这料子实在是世间少有的,原本玉琪性子很是刁蛮,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收敛起自己的刁蛮, 现在玉彤很高兴看到她熟悉的那个玉琪又回来了, 而且更加容光焕发了。
“舅母大寿我们怎么能不来?”玉琪轻抚肚子, 娇笑着和李夫人说话。
李氏极是担心女儿的身子, 连拉她坐下:“你坐我这里就好。”
赵晟请了安之后目不斜视的出去了, 即便有玉佳这样的美女在这里, 他都似没看到一样,这下长辈们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妇人们关心肚皮的多, 一个个的都传授经验, 说的不亦乐乎,并处处捧着玉琪。李氏甚至觉得有些恍惚,她跟知情人曲氏感叹:“曾经我以为这孩子会毁掉的, 老侯爷曾经说她心思歹毒, 比不得陶心湄机灵识趣, 也比不得汪淑儿心性纯朴,可我的姑娘我知道……”
曲氏劝道:“所以做人要往前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说完跟李氏相视一笑,大人们总是会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女儿。
玉琪特地过来找玉彤说话,“真希望你现在就能嫁进赵群家里,我们也好常来往,我姐姐虽然跟我关系亲近,可毕竟她常常要进宫,反倒是你,见面倒是更自由一些。”
“嗯,我娘回来就是跟我筹备亲事的。”玉彤把亲事说的极其自然。
玉琪微笑。
席毕,曲氏倒是收到有好几个人对玉佳表示兴趣,她还是很高兴的,张蕊姝在不远处冷笑了一下。
作为新嫁娘,要缝制的东西很多,虽然嫁衣不用特意做,可是枕巾,帕子,荷包,香囊,越多越好。而绣艺出众又跟玉彤绣法相近的玉佳便天天陪在玉彤这里跟她一起做,姐妹俩说说笑笑,一天天的竟然很快就过去了。
这样的日子过的很充实,直到九月,张瑰中举更加给家里增添了喜气,随即嫂子曲滢又生了个七斤的大胖小子。三房喜事连连,曲氏把孙子抱在手里不撒手,连儿子都顾不上了,这又给了玉彤启示,能生孩子对于婆婆来说非常重要。
这也难怪玉晴要给她下绝子药了,可惜被她换了,谁也想不到王氏摆筷子的时候被曲氏下了寒毒散,这是云南的秘药,张钊曾经在云南为官多年,手中这样的药比比皆是,中原的大夫不一定会查出来。
这药会让人每次月事来临之时痛苦,而且对子嗣有害。
女人的嫁妆不仅仅只有田,还有下人,铺子,布料,金银珠宝。玉彤的铺子不多就两间,田地分别有两个庄头,都是很好的地方,金银珠宝有舅母处送的,家里亲戚送的,还有哥嫂也准备了,总之还是很有看头的。
因嫁妆要提前送过去,张瑰找了松明和松润兄弟,还有世子张朴这几兄弟一起送到信郡王府。堪称为十里红妆了,蜿蜒很久,李氏看的也心满意足,没想到三房家底还挺厚的,反正不用长房出钱就行。
信郡王妃也颇觉得惊讶,原先她打算迎玉珠进门的时候,满打满算八十抬算多,那还是她们家里补贴了,可现在玉彤送过来的嫁妆满满当当的,这做婆婆的还是有点欣慰的,至少张玉彤要比伍霞好。
张玉彤的父亲正正经经的侯门显贵,两榜进士,其兄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北直隶的解元了,真正的书香门第。伍霞的父亲虽然有圣恩,可是毕竟是马奴出身,也就那样了,这么一对比信郡王妃心中对这门婚事又肯了几分。
信郡王不操心这些俗事,他现在是左宗正,宗人府的事情也颇多。
男人娶妻想法复杂的多,现在知道儿媳妇的哥哥中了解元,信郡王难免也有几分为儿子高兴。之前怕儿子因为要娶个庶子之女抵触,现在则可以光明正大的说这门亲事还是很不错的。
“良材,你舅兄这样,想必新娘子也是知书达理之人,你可不许慢待人家。”
赵群哪里敢说什么,他只是对婚事越发期待起来。
信郡王妃则知道嫁出去的俩个女儿都要回来,尤其高兴:“你大姐和二姐都要回来,二丫头从山东那边过来的,这次可要多留她住几天。”
信郡王妃一共生了三女一子,赵群的两位姐姐皆已出嫁,只剩最小的妹妹赵凌待字闺中。赵群长姐嫁到京中,二姐嫁入山东,平时都不怎么回娘家,现在借这个机会能够聚一下,对于信郡王妃来说实在是好事。
“这些你安排就好。”信郡王不置可否,他是个务实的人,对女儿宠爱归宠爱,可女儿嫁出去后就很少回来了,不如儿子一直在身边,他宁愿把心思多花在儿子身上。
**
在玉彤的婚事准备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曲氏也为玉佳择了一户人家,而且很是看好,也派人去打探过这家,实在是家风不错,人品也好。
玉彤打趣妹妹:“这下你就留在京里了,跟我也离的近,我总是希望我们姐妹能隔的近一些,这样才能多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