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跟冬婶家赊来的呢。虽然冬婶说过好几次不用还,但周敏却不可能真的厚颜答应。她的打算是等土豆熟了之后用土豆去还,这样冬婶家也能换个口味,明年的种子也就有了。
这些土豆,周敏寄予厚望,是打算等村里人看到收成之后,卖种子给他们的。价钱会比县城里更便宜一点,用米来换也可以,而且不用大老远的跑去买,想来会有不少人感兴趣。玉米也是一样,不过成熟要等到七八月份,暂且不提。
好在剩下的米再坚持一个月应该没问题,到时候土豆也就应该成熟了。
馒头这种新产品得到了一家人的一致赞誉,周敏蒸得已经不少了,却还是吃了个干干净净。就连石头也难得一见的靠在墙板上,露出几分餍足之后懒洋洋的神态,抚着肚皮不愿意动弹。
周敏将最后一口粥喝下去,拿起放在旁边还没剥开的鸡蛋递给他,“再吃个鸡蛋?”
石头有点动心。虽然说吃饱了,但一个鸡蛋总是有地方塞下去的。然而一人三个鸡蛋,这是周敏的份,他吃了,周敏自然就少了。所以石头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
周敏直接把鸡蛋塞进了他手里,“拿着吧,我吃不下了。”见石头要推,又道,“再说鸡蛋又不是没有了,要吃明天再煮就是。”
虽然知道明天多半不会再煮鸡蛋,但石头却还是接了过去。
他有点惭愧——要阿姐让出吃的给自己,又有点欢喜——阿姐只给了自己。
怀着这种矛盾的心情,石头将这最后一个鸡蛋吃了下去。因为已经吃饱了,不用着急,所以他吃得那叫一个细嚼慢咽,好像能从这简单的鸡蛋里品出山珍海味的滋味来似的。
吃饭的时候,天上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早上已经上过一次山,周敏便决定今天暂时休息。
去冬婶家串门的时候,发现冬婶竟然在绑粽子,周敏不由十分惊奇。因为村子里好像没有哪家种糯米,她本来以为粽子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才买了面粉回来蒸馒头,却没想到,完全是自己想差了。
因为冬婶面前细筛子里盛着的,分明是黄黍米。这种米跟糯米一样有粘性,吃起来口感也很不错,用来包粽子完全没问题。最关键的是,村子里不少人家都种。
知道是自己闹了个乌龙,周敏便对冬婶道,“差点忘了今天还要包粽子。婶婶疼我,借我点儿米,回头就去弄。”
“别回头了。”冬婶笑道,“你就是有了米,这粽叶也不是一时就能得的。我早想到你们家不会准备,这里已经有你们的份了。在这儿给我帮忙包完,回头煮熟了送你一半。”
“用不了一半。”周敏连忙道,“给我两提就可以了。”
冬婶包的粽子,十个捆在一起作一提,两提就是二十个,足够一家人吃一顿,周敏自然不会贪心。
所以到了下午,周敏就提了两串粽子回家。有了粽子,晚饭自然不用做了,至于下粽子的东西,周敏,直接将自己之前蜜渍的杜鹃花和槐花取了出来。粽子在里面滚一圈,吃起来又香又甜,还带着一股鲜花的气息。当然,这样的好东西,少不得又分出一些送去了冬婶家。
……
过了端午就该插秧了,田里堆了肥之后重新平整过一次,起了宽垄,之前插下去的秧苗已经长到了巴掌那么长,□□之后扎成把,散乱的丢进田里,然后就可以夏天开始插了。
水稻要插得又快又整齐才好。这当然不是强迫症患者疾病爆发,而是因为等到水稻成熟收获的时候,如果长得十分整齐,那么镰刀下去,刷刷刷机留能割下来一片。但如果参差不齐,那就会大大耽误收获的速度。
所以最优秀的庄稼把式,插出来的秧苗,那就跟国庆大阅兵的军队似的,横看竖看斜看都在同一条线上。
普通人做不到这样的神乎其技,也有自己的办法。在开始插秧之前,冬叔和齐老三两人在田的两边拉了一条线,众人就比着这一条线插秧,大致上总不会相差太多。等到距离远了,再将线往前挪一下。
插秧的速度要比之前育苗快得多,所以当然不可能再坐着小板凳慢工出细活,对于每个人的腰力都是个巨大的考验。如此忙上一天,整个人就会感觉站都站不直。哪怕经验再丰富,这一点都是免不了的。
万山村的水田不算多,平摊到每家每户,也就是忙个几天就能完事了。听说南方那些全是水田的地方,当地的人多少都有点儿佝偻腰的毛病,就是因为插秧插出来的。
不过周敏对这种不知道来源的传说持怀疑态度。
插秧对于万山村的孩子们来说,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因为它好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在这之前,漫山遍野都是鲜花盛放,但在这之后,那些开放的花朵尽数凋零,而山上的各种野果则是陆续成熟。
对孩子们而言,大山着实是一片取之不尽的宝库,里面藏着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足够他们撒欢一整个夏天。这也是山里的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了。
周敏和石头,论年龄的话,勉强还能蹭在孩子堆里,但实际上,两人都已经是半个劳力,已经开始为地里的收成操心,自然就少了时间去寻摸这些吃的。
周密自己倒是无所谓,反正作为成年人,虽然她承认自己仍旧重视口腹之欲,但不至于像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就馋。如果上山的路上能碰到好吃的,她也不会放过,但不至于专门去找。
但石头却不一样,虽然每天的饭不少吃,但肚子里却好像总也塞不满,对这些能吃的东西,自然也非常感兴趣。
反正现在地不多,也算不得太忙,不耽误事的情况下,周敏索性让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不过事实证明,周敏实在是小看了石头。他虽然嘴馋,但却并不吃独食,不管找到什么东西,都会带回来跟周敏一起分享。这样一来,周敏也能一饱口福,自然更不会阻拦他了。
水稻种下去之后不久,就到了雨季。
在雨季到来之前,周敏机智的将地里的白菜给全部收了起来,只在地里留下三四株,用来育种。否则每次种菜都要去县城买种子,太麻烦了。村子里都是自家留种。
因为浇了很多泉水下去,这些白菜吃起来更加香甜,周敏将其中大部分都送去了镇上邱家,又换了几十个大钱回来。
从镇上回来的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雨。
天简直像是漏了个窟窿,一天到晚哗啦啦的下雨。周敏连上山取水浇灌作物都省了,毕竟这种下法,不涝着就算好事了,再浇水决不可取。每天大部分时候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周敏就把丢下很久的女红又捡起来做了一下。
这么长时间,她的技术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做出来,也着实令人嗟叹。
不过,在安氏看来,这不过是因为周敏的心思没放在这上面罢了。
她对此自然是有些不满的,但面对周敏这个孩子,她又摆不出母亲和长辈的款来,就连教训她,也觉得有些底气不足,索性就随她去了。反正等到要用的那一天,她自然会知道女红的重要性,到时候沉下心来学,也不迟。
雨一下起来,地里的杂草也跟疯了一样的长。
所以雨水稍微一停,村民们便立刻抓紧时间到地里去除草,免得它们将营养都吸走,地里的庄稼反而长不好。
不过齐家的地不多,倒也不算特别着急,有的是时间将那几亩地从头到尾细细的锄一遍。而地里的草收拾起来,还可以拿回来喂兔子,倒是十分实惠。
两个月时间过去,那八只小兔子活下来七只,每天要消耗的草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量,而石头却还打算趁着天气不算太热,再配种一次。
经过半年时间,现在齐家的鸡舍和兔舍里显得非常热闹,每次路过的时候,都能够听见小动物们发出的各种声音,而每天早上,周敏也都能够听着鸡鸣声起床。
下雨除了令人讨厌,让地里的杂草长得更猖獗之外,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地里的作物快要到了挂浆的时候,下雨水分足,这浆水才足够饱满,收回来的庄稼自然也更多。除此之外,雨后也是山里各种蘑菇冒出头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提着篮子进山,往往都能带回来满满一篮子各色蘑菇。
在齐家,采蘑菇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了石头身上。
虽然两人一起经常行动,但周敏也不能不承认,石头对这片山的了解远胜自己,而且在山里行动也比自己更灵活。这种差事交给他,是最合适不过的。
于是在这段时间里,齐家隔两天就能吃上一顿蘑菇。
周敏最喜欢的是一种掰开之后会渗出奶白色浆液的蘑菇,这种浆液生的时候尝起来会让舌头发麻,但做熟了之后,味道却是非常好,令人百吃不厌。
炒蘑菇煮蘑菇炖蘑菇……周敏甚至还特意让齐老三宰了一只鸡来搭配。
但再好吃的东西,除了白米饭之外,这么频繁的吃都容易腻。
好在雨季也差不多结束了。
第34章 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