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正翔知道他是在说谁,摇摇头道:“不见。先关他们一阵,等夫人心情好了再见。”
汪妙言和雷霸这两个罪魁祸首,眼下只是无关紧要之人。
奉毅道:“晋南候送来银票,属下先收下了,大人您看怎么处置。”
“分出一半给兄弟们做安家费,另一半送去府上交给夫人。”武正翔道。晋南候出的这些银钱,无非是想保雷霸一命。
其实,雷霸固然有错。但真论起来,不过是掳徐文宇,意图强拘徐婉真。若不是被汪妙言利用,牵涉进废太子逼宫一案,他哪里会进诏狱。
就算交给大理寺量刑,顶多会叛个流放。甚至,在晋南候的四处活动之下,缴纳罚银即可脱罪。
但在这件事上,武正翔也有私心。
雷霸胆敢觊觎徐婉真,并且被他警告几次之后,仍死不悔改,被汪妙言利用。这,大大触犯了他的逆鳞。
他和樊彬、石京泽不同。他们二人虽然恋慕徐婉真,但明白不敌之后,便保持着风度退场,没有做出过任何伤害徐婉真的事情。
樊彬甚至将好不容易才摘得的,沥泉晴月花都交给自己,通过自己的手送给徐婉真。
而雷霸,只是贪图美色而已,这其中的性质实在是很不一样。
既然不能重罚他,这个教训不能让他忘记了。不管晋南候如何示好,也要让他在狱中好好的过上一段时日,务必令他终生难忘。
“让兄弟们好好招待雷霸。”武正翔微微眯起眼睛,眼缝中泄露出危险的光芒。
“是!”奉毅道:“大人放心,定然会让他一辈子都记得在诏狱的日子。”
至于汪妙言,可是涉及数起案件的主谋。没有她拖废太子的后腿,恐怕封明贤还不会完蛋得这样快。
说起来,汪妙言倒是对曹皇后一脉有功。不过,如今最想她死的人,恐怕就是楚王妃了。
这其中的缘故,武正翔也不太清楚。他所知道的是,是汪妙言设下毒计,才令徐婉真身处险境,流落北地。
此仇不报非君子,待此事一了,就到了大清算的时候。庆隆帝腾出手来,武正翔会将对她的惩罚决定写进奏章,和其他罪人一并呈报上去。
待众人都退下后,武正翔抓起一壶酒,飞身上了屋檐上。望着黑沉沉的天空,他显得心事重重。
他想起这次回到京城,进宫见到庆隆帝他请罪的场景。
当初他下了决心,奔赴北地去救徐婉真之时,抱着玉石俱焚的决心。但是,他没料到,江尘竟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在北地煽动巴坤林谋反,京城策反废太子暗下毒手。
武正翔喝下一大口酒,心头郁结难解。假如,再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一次,那自己会怎么做呢?
江尘设下的这个死局,竟然将自己置于两难之地。徐婉真和庆隆帝,不能两全,顾了这头,就会失去那头。
☆、第879章 帝心难测
他本以为,为了徐婉真他什么都愿意放弃。但当他见到在病榻之上虚弱的庆隆帝,他的心被紧紧揪起。
原来,原来自己并没有自以为的那样坚强,那样不在意。
为了她,愿意让天下人唾骂的豪情,在接触到庆隆帝慈爱的目光时,便烟消云散。
如果,真的再有一次选择机会,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
这是一个无解的答案。
武正翔埋下头,夜风呼啸着从头顶卷过,将他束在脑后的黑发刮得高高飘起。他没有动用内力,任凭寒风带走他的体温。
在这样的寒冷中,他反思着自己犯下的过错,愧疚自责,露出了难得软弱的一面。
这一面,他不愿意让任何人见到。包括庆隆帝、武胜,和徐婉真。
尤其是徐婉真,她是这样的聪慧。他哪怕只泄露出一丝情绪,都会被她所感知。虽然两人绝口不提,但他知道她的愧疚与不安。
这件事,给他们两人都带来了伤害。他无意因为自己的不慎,而加重她心头的不安。
这份艰涩,就让自己慢慢品尝。
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快抓住江尘。他的智谋,是他生平仅见的对手。只要将他归案,武正翔不信还会出现第二个江尘。
可惜的是,江尘那厮实在是狡猾之极。
韩羿派出的士卒追踪到了他的痕迹,可惜被杀死在路上,只留下一个箭头,指向他曾经待过的破庙。
这个破庙,已经被骁骑卫和影卫翻了个底朝天,却没有发现新的线索。
江尘带着人在那里停留过,可惜之后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破庙周围的两条道路,没有车辙,没有脚印。一场大雨,让他消失在人间。
胡家戏园的人,都被骁骑卫捉拿归案。但上至班头,下至戏园杂工,都对江尘此人一无所知。
他的突然消失,让胡班头也很是慌乱。没了台柱子,没有冲着江玉郎来的贵客,戏园的生意一落千丈。
种种迹象,好像江尘就此隐遁了起来,不敢再作乱。
但是,武正翔却能肯定,如同他谋划的庆功宴失败之后,江尘一定在某处蛰伏起来,静静谋划下一次出击。
难道,非得等到下一次,他才能见招拆招?
武正翔恨恨的握拳,大口饮酒,这种坐以待毙的滋味,实在是很不好受。
……
致远居中,青麦接过外院递进来的一个油布包裹,朝着徐婉真所在的正房而去。
“少夫人,二公子捎话来,说今夜有事就在衙门歇着了。”她呈上油布包裹,禀道:“这是二公子带回来给夫人,说是晋南候的心意。”
晋南候,不正是那雷霸的父亲吗?
徐婉真打开油布包裹一看,整整齐齐都是面额为五百两的银票。
突然见到这么多银票,正在给徐婉真拆散发髻的白瑶倒抽了一口凉气,吓了一跳。
徐婉真却并不在意,雷霸还在诏狱中关着,由不得晋南候不急。京里传闻,晋南候好男风,其夫人已经多年未曾生育。
他就这么个宝贝独苗苗,花再多代价,也要将雷霸捞出来。
好在晋南候在海上发了家,别的没有,银钱一定不缺。之前武正翔还找到他,让徐家插足海上生意。
这时,倒调了个个,轮到晋南候求着武正翔。
真是风水轮流转,生生不息。徐婉真掩了面上的笑意,让白瑶将这笔银票放进箱子里锁好。
……
第二日,姚尚书顶着熬得发青的眼圈,怀揣着奏章进了宣政殿。
他心头发虚的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庆隆帝,见他还是老样子,脸色灰败神情不振,揣测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微臣见过皇上。”因不是大朝会,姚尚书没有行三跪九叩之礼。待吴光启代替庆隆帝喊过平身之后,他便起身。
“皇上,”他双手高举,低头呈上奏章。
无论如何,后悔是来不及了!这已经是议了整整一宿,众师爷认为最好的选择。
吴光启拿起奏章,放在御案上。庆隆帝看了一眼身子绷得很紧的姚尚书,忽地笑了一笑,道:“看座。”
姚尚书本来做好了迎接最终结果的准备,哪想到庆隆帝并没有翻阅他的奏章,反倒让人为他看座。
这种滋味,就像一拳击在了棉花上,很不好受。
原本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预想中的场景没有到来,反倒令他格外忐忑不安。
就像已经吃过了断头饭的死刑犯,知道自己要死,但屠刀迟迟没有落下。这种心理的折磨,远远甚于一刀斩下的痛快。
将屁股沾了半个凳子边沿,他坐得小心翼翼。
“不急。”庆隆帝这才徐徐道:“还有些人要来,你且听听他们的看法。”
姚尚书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在安静的殿中等了半晌,他如坐针毡,身上背沟里冷汗直流,才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声音。
“微臣叩见皇上!”
身形魁梧语气恭敬的定国公、英姿挺拔意气风发的忠国公、低调温和的安国公、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平国公,四大国公联袂出现。
勋贵重臣,作为高芒王朝中一股独特的存在,是皇帝最放心但也最提防的一股力量。
他们都是武将出身,曾经个个手握重兵个,但在朝堂上却没有他们的影子。他们享受着皇家的恩泽,因前人立下的泼天大功而荣耀无比。
到了庆隆帝这里,重用忠国公的忠诚、提防定国公坐大、养废平国公、施威安国公,用得好一手帝王之术,让四大国公府不能同气连枝。
勋贵们不奉诏,不得入朝。除了祭祖、节庆等重大朝贺之日,四大国公几乎没有同时出现在宫中。
四大国公一同出现,姚尚书也再也坐不住,起身站在一旁。
随即,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这次来的人更多了些。姚尚书垂了眼眸看去,洛阳城中的勋贵尽都在此。
公、侯、伯,一个不差。宣政殿不小,但此时在后殿,这些人一进来,便显得拥挤起来。
不过,众人都知道时下军情紧急,局势紧张,非平常朝贺。
皇上急召,究竟是为了什么?众人心头打着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