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偶尔去后宫,也只去曹皇后那里歇着,或者去诞有皇子公主的嫔妃处说说话。
而今日却有所不同,吴光启轻手轻脚的从外面进来,走到他跟前禀报,“皇上,人到了。”
庆隆帝点点头,放下手中的奏章,起身走了出去。
那些内侍知道他的习惯,也不跟上。只有吴光启随侍在侧,有两名影卫辍在后面,暗中保护他的安危。
这样冷清的夜色,灯光将庆隆帝高大的身形拉得瘦长,显得格外孤寂。
许多年未见,她眼下怎样了?
他的眼中闪过怀念的神色,有激动,也有情怯。
当年为了帝位,他不得不将她舍弃,一直心存愧疚。但这些年来,她做过的那些事,已经将两人旧日的情分挥霍得只剩下薄薄的一张纸。
远远的,已经能望见荒殿的轮廓,和其中传出的温暖灯火。
庆隆帝驻足良久,久到吴光启不得不打破这片沉寂,“皇上,可要进去?”
☆、第817章 豁出去
荒殿之中,她也仿佛有了感应。起身朝着庆隆帝的方向,她长身而立默默注视着。
只是夜色深沉,无星无月。她极力远眺,也看不见在这黑压压的宫阙楼宇之中,有何不同。
但是,她深信,庆隆帝一定会来见自己。不为别的,那些事情的答案,难道他就不想知道吗?
只要让她见到他,她也想要亲口质询。当年狠心将她休弃的人,甚至不允许她亲眼见孩子们最后一面的人,是怎样的铁石心肠。
她的青春,已经定格在那一年,她也在那个雨夜死去。
支撑她活到现在的,不过是心头的恨意。做了那许多,她想看见他的忏悔,想让他后悔当年对她的放弃。
她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她盼了许久,日思夜想的那个人并没有出现在她的眼前。
荒殿旁,庆隆帝收回目光,淡淡道:“走吧。”
他临时改了主意,两人已至此,见面又有何益?
吴光启知道其中的原委,默默举着风灯,一主一仆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
翌日,天色阴沉沉的不见阳光。乌云似铅一般挂在空中,让人心头压抑。
太子妃的灵柩延绵数里出了城,往皇家太陵而去。太子妃的规制很高,葬礼有礼部和宗人府共同操持,该有的尊荣一个不少。
十六人才能抬动的楠木黑漆描金绘棺材走在最前面,长长的送葬队伍,男子在前,女子在后。
卫嘉仁捧着牌位,神情木然目光死寂。太子穿着妻孝走在其中,他目光炯炯,心中反复演练着葬礼结束后,拜见庆隆帝的情景。对眼前的这一切,毫不在意。
道路两侧是各家与太子府交好的权贵人家设下的丧棚,都是下人管事在丧棚中操持点香。
整个葬礼,在漫天的白色纸钱中,显得萧索又冷清。
与此同时,齐王带着方孰玉,从端门进了皇宫,求见庆隆帝。他要最后加一把火,将废太子之事做成定局。
“孩儿见过父皇。”齐王行跪拜大礼,方孰玉跟在他后面跪下。
庆隆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平身。”
哪怕他现在只剩下齐王一个选择,哪怕他对曹皇后的态度已有所改观,但这淡薄的父子亲情,仍是不能改变的现实。他能感受出来,齐王对他,敬畏远远超过了儒慕。
“皇嫂去世,你不去送她一程?”庆隆帝质问。
齐王不卑不亢的拱手道:“皇嫂那里,自有王妃代劳。孩儿此来,有更重要的事情。”
得了他的示意,方孰玉躬身将奏章和两张状纸呈上。
吴光启接过,放在御案之上。庆隆帝只扫过一眼,并未打开来看。突然怒道:“你就这么想废掉太子吗?如此迫不及待。”
天子一怒,散发出的龙威让房中众人噤若寒蝉。
齐王跪下拱手道:“孩儿有私心。但太子无德无行,岂能继承这大好河山?”
他仰头直视庆隆帝,道:“为了天下百姓,孩儿拼了让父皇恼怒,也必揭发太子的罪行。他是我的兄长,但在苍生面前,我岂能只想着兄弟之情?”
这是他第一次在庆隆帝面前如此强硬,好不退缩。
庆隆帝紧紧的盯着他的眼睛,确认了他的决心之后,才缓缓颔首。
“好!我倒要看看,太子还有什么罪行,能令你不念亲情。”
打开奏章,庆隆帝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再对照着状纸看完,他面色彻底黑了下来,右手轻轻捻着状纸一角,默不作声。
吴光启的腰躬得越发低了,他知道,这是庆隆帝即将发怒的先兆。太子究竟还犯了何事?能令皇上如今生气?
齐王一声不吭,这样的证据,他就不信父皇仍然无动于衷。
“嘭!”庆隆帝双手握拳,击在御案之上,额角青筋毕露。
“这些证据,你是何时得到?”
“禀父皇,谢县令死后,他让何三到京中找何御史谋求一条生路。何御史恐太子发现此事,伤了何三性命,便将他藏在了京郊的庄子里。”
“父皇将太子圈禁后,何御史才找到孩儿说出此事。”面对庆隆帝的怒气,齐王夷然不惧,几句话将原委交代清楚。
“至于慈水村的药材商人血案,是宁兴商号垄断了铁皮石斛后,将价格压得低了一倍。让村里的种植农户苦不堪言,才斗胆让村长带头签了这张诉状,投到了詹事府。”
“哦?”庆隆帝目光森然,道:“听上去,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齐王迎上他的目光,坦荡荡道:“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孩儿只是凑巧知道了这两件事,还有那不知晓的罪孽,太子犯下不知有多少。”
他今日是豁出去了。既然在庆隆帝面前撕开了兄友弟恭的假象,那就要一击至死。
除了太子,已成人并且具备储君资格的,就只有自己一个选择。父皇再如何不喜自己,为了江山后继有人,顶多责罚一二,不会动真格的。
此时出击,是最好的时机。纵然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庆隆帝的目光越发阴沉,冷笑道:“好,朕今日才知道齐王如此大义灭亲。你回府去抄一百遍心经,好好养养性子。没有朕的允许,不得出府。”
这是将齐王软禁起来了。
太子有错不假,但齐王如此落井下石,更让庆隆帝心寒。若非他没有选择,定不会轻轻放过齐王。
“是!”齐王拱手道:“孩儿谨遵父皇之命。”
出了御书房,被凉风一吹,齐王方觉得后怕。但充斥他心头的,更多是父皇的偏心。
太子做下这么多的错事,庆隆帝仍然对他手下留情。自己不过是说出实话,就得了一个软禁的结局。
他大步朝外走去,凉风鼓荡着衣袍,也让他的心越发冷硬起来。
方孰玉默不作声的跟在他后面。庆隆帝虽然没有表态,但他却知道,废太子一事已成定局。
御书房里,庆隆帝疲倦的揉了揉额角,问道:“朕还没死,就开始兄弟萧墙。朕若死了,岂非兵戎相见?”
吴光启袖着手,这样的话,饶是他也不敢轻易回答。
好在庆隆帝并非要他回答,只是单纯的想要倾诉。
☆、第818章 不约而同
齐王与方孰玉作别,回到王府坐在书房中,只觉郁结难解。在房中走了几圈,想着去后院,又想起齐王妃去送灵还未回府,复又坐下。
“王爷,楚王爷打发人送来一册孤本,说是王爷您找了很久的。”
“孤本?”齐王心头一震,这是他和楚王约好的暗号,非重要情况不用。“快送进来。”
难道楚王妃那边,又发现了什么端倪?没让他等太久,便有了答案。
齐王拿着一张纸条,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才确信了这条消息。
太子要谋杀父皇?齐王掩住心中震惊,他迅速的发出几条命令,令他暗中收拢的人手待命。
末了,他心头踌躇,来来回回的转了几圈。面上的神情忽而犹豫,忽而坚定,终于下定决心,要对此事袖手旁观。
父皇,他是你最疼爱的儿子。死在他手里,想必你也心甘情愿吧!我被你软禁在府中,就算想要保护你,又怎么敢违抗您的命令呢!
齐王垂下眼帘,他已经决定等太子事成之后,再打着为父皇报仇的名义,包围皇宫诛杀太子。
……
皇城,长乐宫。
曹皇后听完山梅的回禀,淡淡的笑了起来。
时隔多年,她终于回到宫中了吗?这个时候将她接回来,皇上究竟作何打算?难道,是为了给太子撑腰?
还以为,这么多年的夫妻,纵然是铁石心肠自己也能将他捂暖了。可惜,她还是高估了庆隆帝的无情。
难道,这两年他对自己的温言细语,都只是为她的回归铺路?那又该如何处置挡了路自己,是一杯毒酒还是三尺白绫?
曹皇后端详着自己用蔻丹新染的指甲。这双保养得宜的手看不见细纹,那是因为细纹都刻在心上了吧!
悄悄接回姜冰薇,当真以为自己就不会知道吗?
曹皇后这样的神色,让山梅看得很是心惊。“娘娘,婢子瞧着她是悄悄进的宫。多半也会悄悄送出去,娘娘勿要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