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丰拧眉看着王杜鹃,走了两步,忽然停住,问道:“杜鹃,你真能放下苏易?”
王杜鹃唇边的笑容一凝,又渐渐松开。
“哥哥,当初你是咋放下美锦姐姐的?”王杜鹃问。
他们兄妹二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也很好,可是却从未这么认真的谈过感情的事情。
王茂丰面色一顿,随即道:“该忘记的时候自然就忘记了,更何况,美锦她心中没有我,我也不该去缠着她。”
“那你对嫂子是真心的么?”王杜鹃低声问。
王茂丰皱眉:“自然是真心的,杜鹃,咱们虽是村里人,也没有念过什么书,更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待人真诚这四个字,咱们还是要知道的。”
王杜鹃笑了笑:“嗯,我以前不懂,现在懂了。”
“所以哥哥,你能放下美锦姐姐,是因为美锦姐姐心里没有你,那让你现在放下嫂子,你能做到么?”
王茂丰狠狠皱眉。
王杜鹃面色平和,轻声道:“我可以放下龙,那是因为他心中没有我,可是放下苏易,我却做不到。”
“哥哥,苏易让我相信他,我就相信他。”
“我相信他一定会让爹娘对他放下成见的,他是个好人,也是个有担当的男人。”
第四百五十六章龙将军
桃花村的生活依旧平静而又安稳。
转眼间,秋末初冬,已是进入冬天,天气转凉,而离安县这一带的难民却是又多了不少。
这些难民大多都是从北地边关附近的村落逃生而来的,随着他们来到还带来了北地边关的战事消息。
北地边关战事紧急,因为大齐国的人联合其他诸小国攻打大周国,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才让大周国的城池接连被吞没。
而今听说边自从来了一位龙将军,他带领着边关的众战士勇退齐国人,不过半年时间,不仅战事连连得胜,还收复了一座被吞没掉的城池。
其他难民听到后,也是连连点头,其中更是有几个难民大声喊着,他们亲眼见过那位龙将军救人时的场景,还说他们一家就是被这位龙将军所救。
提起边关如今最为神勇的龙将军,众人难免就会想到十几年前那位大周国的战神将军。
“……我听说,这位龙将军就是战神将军的后人呐。”
其他难民听到也连连点头,有人更是叹道:“龙将军一定是战神将军的后人,十几年前,战神将军解救我们于水火中,如今战神将军的后人又来救咱们了!”
一瞬间,难民的情绪高昂起来。
他们很多人都是从失落的城池忠跑来的难民,她们见过真正的杀戮,见过真正的战事,也经历过最为惨烈的生死离别。
如今,他们能逃到这里,能有一线生机,这全部是边关的战士为他们开辟出的一条生路。
“大叔。”一个身穿浅紫色粗布袄裙的女子,蹲在正说的起劲儿的中年男人身边,为他倒了一碗热汤水,递过去,笑着道:“您说的累了吧,来,喝完汤,暖和暖和身子。”
这男人接过,鼻尖瞬间就闻到了一股香味,他满脸感叹的说道:“姑娘,谢谢你,谢谢你们啊……“
说完,这男子的目光就落在其他几位为难民断汤水的查看难民身体状况的人身上。
这女子笑了笑,说道:“大叔,我方才听你说的最激动,你好像见过那位龙将军?“
男子点头,神色带着激动道:“见过,我的闺女就是被龙将军救的啊……”说完男子又哀伤叹息一声道:“可惜我闺女身体不好,最终还是病死在了路上。”
说起病死在路上的亲人,逃到这里的难民大多都有亲人惨死路上的。
逃难的路要比想象中更为艰难,更为恐怖,再加上天气的原因。
那些免于遭受战事摧残的百姓们,很多也死在了逃难的路上,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平安安泰是多么重要。
“大叔,我们都没有见过龙将军,不如你给我们说说龙将军的事情吧?”这女子说完,还特意转眸看了一眼正蹲在地上,为一个老妇人诊脉的良美锦。
女子道:“美锦姐姐,你忙完了,也过来听听啊。”
良美锦感受到女子的目光,她庄火头,无奈道:“杜鹃,还有好些人没有喝到药汤。”
王杜鹃撇撇嘴:“有哥哥和嫂子呢,再说了,美锦姐姐,你就不想听听咱们勇猛伟大的龙将军的事情么?”
良美锦眸光微闪,轻叹了一声,她怎么可能不想听呢?她想的几乎夜夜都能梦见龙炫。
这位中年大叔显是真的见过龙将军,言语中将他夸的像是救世主一般,神情激动,唾沫横飞,直言道,若是没有这位龙将军和那些战士,他们这些人恐怕早就死在了那些大齐国人的刀剑之下。
讲了将近有一个时辰,这位中年大叔才像是累了,王杜鹃连忙又为他到了一碗汤水让他喝。
中年大叔喝完了汤水,抹了抹嘴,看着王杜鹃几人,目露感激的说道:“王姑娘,良姑娘,边关有龙将军,而在这大周国之中,也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我们这些难民一个避难之所,和一个安身之地,你们还给我们看病,治伤,给了我们厚棉被,你们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他说完,其他坐在地上的难民也纷纷点头,言语中近是感激言语。
“尤其是良姑娘,你为我们这些人诊脉,看病,还给我们喝药,无偿的照顾我们,说起大恩人,你也是我们这些人的大恩人啊……”
良美锦看着这些面容激动沧桑的难民,低叹一声道:“我们都是周国百姓,是一家人啊……”
那些难民听到这句话,眼眶顿时就红了。
是啊,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大周国的臣民,所以才不能忍受大齐国的践踏,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大周国的百姓,那些边关的战士才不惧生死,誓死要捍卫大周国和周国的百姓。
忙碌了一天,良美锦和王杜鹃几个人才算是忙完了。
待他们走出难民居住的住所后,几人停下脚步,又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高高的门匾上,上书“私塾”两个大字。
这里正是柳先生教书的私塾,现如今,镇子中难民太多,所以大部分的难民就住在了这里。
可是这里毕竟还是小,而现在天气越来越冷,那些蹲在外面的难民若是没有个挡风避雪的住所,恐怕病倒的人会更多。
“美锦姐姐,咱们每天用这么多药材熬汤,药铺里的药材还够么?”
他们方才给那些难民喝的汤水,正是良美锦加了药材的热汤,这样可以避免冬日寒症。
毕竟,难民太多,若是这寒症成了传染的源头,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良美锦正是因为想到这个,才想到要熬药汤,来让这些难民喝。
良美锦回头看向王杜鹃,安抚道:“放心,药材是有的。”
而今,最让良美锦担心的是在外面的那些难民。
这平安镇,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一个能容纳这么多难民居住的地方的。
“美锦,总能想到办法的。”王茂丰携着身边的妻子,温声安抚道。
等他们几个人回到桃花村,良美锦刚进屋,就听到屋内传来盼儿的哭声。
良美锦快步走进屋,就见赵氏正抱着盼儿哄着她。
“美锦,你可算是回来了,呦,盼儿快看看谁回来了。”
良美锦忙抱过盼儿,不过一瞬,盼儿果真就不哭了。
赵氏感叹道:“这盼儿现在已经开始认人了呢。”
第四百五十七章盼儿大哭
良美锦出了月子后,本是要在家中照看盼儿的,可是平安镇上的难民越来越多,而良致远一心要救治那些难民,又因为天气转冷,不少难民都生了病,若是放任不管,很有可能会成为传染的瘟疫之症。
良美锦曾说过会让龙炫无后顾之忧,如今龙炫在边关大战大齐国的敌军,而她就在平安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照顾这些从边关北地逃过来的难民。
所以她就下了山,去了平安镇,同良致远一同救治那些生病的难民。
因为有了水灵石,所以良美锦就用水灵石的水熬了一些热汤和药汁,白日里还为那些难民诊脉看病。
她每日都会走两个时辰,王茂丰和王杜鹃他们也会去帮忙。
王村长和赵氏是知道良美锦他们在照顾镇子上的难民的,虽说他们心中是有些反对的,可是看到那些衣衫褴褛,大冷天还在外面冻的发抖的难民,亦是于心不忍。
赵氏家中也没个孙子更别说外孙了,她见着盼儿也是极为喜欢,所以,赵氏就主动要来帮忙带盼儿,这样良美锦不在家,也有人照顾了。
刚开始,盼儿还不懂得找娘亲,可是随着盼儿长大了些,也开始认人,这不,赵氏哄了半天也没有哄住,良美锦一来,他就不哭了。
良美锦回来,赵氏和王杜鹃几个人告了别,也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