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第一公主 完结+番外 (罗青梅)


  不过,李令月送宝剑给执失云渐倒是不错,至少不会像送明光铠那样引来太多瞩目。
  昭善把宝剑收起来,预备等执失云渐出发那天送过去。
  李令月自觉可以应付李治的嘱咐,开始有闲情关心裴英娘,“你的字写好了?”
  裴英娘眉头轻蹙,“还没呢。”
  她有些发愁,不知该写什么合适,文人们临别时喜欢吟诗诵句,她肚子里墨水有限,写不出诗赋。
  最后她决定抄经书。
  入秋后,东阁的花木渐渐褪去繁盛,叶子落尽了,庭院显得萧疏冷清,唯有水车仍旧兢兢业业地转动着,流水浇在太湖石上,淅淅沥沥响。
  裴英娘一大早爬起床,吃过早膳,命人铺纸磨墨,预备用功。
  昨天她打算抄经书,但经书卷帙浩繁,她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抄哪一部的哪一篇比较合适,只能托人去问上官璎珞。
  上官璎珞挑了几篇合适的给她送来,她得尽快抄完,挑几篇好的给李治过目。
  书案一角摆了只小巧的盘式博山薰炉,炉顶雕刻成海外仙山的样式,仙鹤、神龟趴伏在层峦叠嶂的山巅上,姿态闲适,香烟从雕镂的缝隙处丝丝缕缕逸出。
  裴英娘低头写了会儿字,放下紫毫笔,揉揉手腕。
  半夏送上茶食和温热的酪浆。
  裴英娘吃了半盘醍醐饼,喝了两盏杏酪,斜倚在凭几上,昏昏欲睡。
  书室南面大敞,夏天挂竹帘,冬天用围幛屏风遮挡。今天艳阳高照,她让宫婢把屏风撤下去了,光线落在空荡荡的回廊里,护花铃轻轻摇晃,空气里有细微的粉尘浮动。
  静谧中,回廊另一头传来踏踏的脚步声,一双对绣鹿纹锦缎皂靴缓缓踱到书室前。
  裴英娘仰起脸,不自觉堆起一脸笑,“阿兄!”
  李治行动不便,脚步声迟缓沉重。李令月活泼娇憨,脚步声急促欢快。武皇后不管去哪儿,都前呼后拥,有大批女官、宫婢随从,脚步声整齐划一。
  唯有李旦的脚步声是从容不迫,不骄不躁的。
  李旦头顶软幞,脚踏罗靴,穿一件茶褐色翻领窄袖胡服,身姿如松,风流潇洒,神色却郑重严肃,“换身衣裳,我带你出宫去。”
  “出宫?”裴英娘直起腰,“去哪儿?”
  李旦站在书案前,轻声说,“去城外。你有什么要送给马氏的东西,一并收拾了。”
  裴英娘脸上的笑容微微凝滞,一声不吭站起来。
  马氏的案子审理了几个月,最后判了流刑。
  裴英娘曾央求李旦,想亲自为马氏送行,李旦但是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她以为李旦拒绝了自己的请求,原来他一直放在心上。
  恰好前几天尚衣局把新裁的男袍送来了。裴英娘回到寝殿,换下身上穿的退红色宝相花纹襦裙,罩一件方胜锦圆领袍衫,脱下脚上穿的红地锦绣丝履,另换上一双罗皮靴。
  半夏手举螺钿八角铜镜,围着裴英娘转一圈,似乎觉得很新奇。
  忍冬拿着篦子,问裴英娘:“公主想梳什么髻?”
  裴英娘想了想,“梳个和阿兄一样的。”
  她换过装束,急急忙忙往外走。
  李旦站在廊檐底下等她,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看到一个穿男袍的少年郎走到自己面前。
  唇红齿白,头发乌黑,不仔细看,别人可能真的会把她当成是哪家娇生惯养的公侯王孙。
  李旦怔愣片刻,盯着裴英娘看了好一会儿。
  “阿兄?”裴英娘推推李旦的胳膊。
  李旦猛然惊醒,轻咳两声,“不必去阿父那边请示,我已经交代好了。”
  时下穿男装的贵族女子并不少见,裴英娘不觉得自己穿男袍有什么奇怪的。平时出去玩,当然可以怎么漂亮怎么装扮,今天是去为马氏送行,还是得谨慎低调些。
  既穿了男袍,裴英娘蠢蠢欲动,想自己骑马。
  李旦不同意,她只好作罢,仍旧乘坐卷棚车出行。
  拉车的壮牛颈间挂了一串铃铛。裴英娘靠坐在车壁上,听着清脆悠长的铃声和车轮子缓缓轧过长街的咕噜声,不知不觉睡着了。
  卷棚车上下颠簸,她睡得不沉。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帘子,光线涌入车厢。
  裴英娘睁开眼睛。
  李旦等她清醒,淡淡道:“不是想骑马么?”
  出城之后道路坑坑洼洼,乘坐牛车太颠簸了。裴英娘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在锅里不停翻腾的面饼,已经快颠熟了。听到能骑马,轻轻吁出一口气。
  李旦退后一步,示意身后的妇人把裴英娘抱下卷棚车。
  马奴牵马上前,裴英娘发现他牵着的赫然是自己在宫中常骑的那匹三花马。
  原来李旦早就准备好了呀!
  两人并辔而行,奴仆护卫随伺左右。
  刚刚抱裴英娘下车的妇人也骑马缀在队列之后,全神贯注地盯着裴英娘,以防她出什么意外。
  裴英娘的骑术还有点生疏,李旦刻意放慢速度,时不时瞥她一眼,看她紧紧抓着缰绳,姿态放松,看样子似乎并不害怕紧张,浓眉微微一挑。
  她向来是这样的,连任性时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如果没有八九分的把握,不会贸然提出请求。
  他放下心来,但还是让妇人不离裴英娘左右。
  往西走了二十多里,在最前方领路的杨知恩勒紧缰绳,停在道旁的一座草棚前。
  李旦已经打点好了,裴英娘左右环顾一圈,没有看到差役、武侯之类的人,唯有寥寥几个头扎红巾的男子守在草棚周围。
  半夏撩起芦心布帘子,裴英娘走进草棚,只听“噗通”一声,一个衣着简素的妇人跪倒在她面前,“蒙公主搭救,妾无以为报!”
  裴英娘示意半夏扶起马氏。
  马氏眼圈微红,在狱中待了几个月,她仍旧面容整洁,举止丝毫没有畏缩怯弱之态,身上穿的粗布衣裙虽然已经浆洗得发白,但干净挺括,连一丝皱褶都没有。
  裴英娘支走半夏,草棚里只剩下她和马氏。
  马氏笑了笑,“公主不必为我忧心,能够侥幸捡回一条命,已经是托公主的福了。”
  草棚里设有坐榻几案,李旦已经派人提前打扫过了,几上还备了茶水茶食。
  裴英娘为马氏斟了一杯茶,马氏连忙道:“哪敢劳烦公主……”
  裴英娘打断她的话,“阿婶,如今判决已经定下来了,我想问阿婶一句话。”
  马氏似有所觉,脸上神情骤变。
  裴英娘已经猜到答案,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一直盘旋在心底的疑问:“推倒蔡老大的人,到底是谁?”
  光是听半夏转述,裴英娘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蔡老大死后,马氏的反应太镇定了,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去衙门认罪,而且似乎怕事情闹大,既不去找张氏求助,也没想过求自己帮忙,只想悄无声息地了结这桩错手伤人的案子。
  如果不是蔡四郎把事情宣扬出来,马氏早就定了死罪。
  “公主。”马氏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手脚发颤,趴伏在地,“求公主看在以往的情面上……”
  她主动投罪时,毫无畏惧,被判流刑时,平静淡然,但此刻却浑身发抖。
  裴英娘之前只是怀疑,并没有往深里想,在看到马氏的那一刻,才确认自己的猜测。
  马氏是个老实本分的妇人,在灶房宰杀鸡鸭时都会于心不忍,不停念诵往生咒,如果蔡老大真的是她失手杀死的,她不会表现得这么慷慨从容。
  裴英娘长叹一声,“阿婶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如果想说的话,她早就说了。
  推倒蔡老大的人,是蔡四郎。马氏代替儿子认罪,宁死也要保住儿子,她把真相说出来,马氏固然能逃过流刑的惩罚,然后呢?子弑父,可不仅仅只会判一个流刑,蔡四郎必死无疑。
  如果她说出真相,马氏永生永世不会原谅她。
  没了独子,马氏痛不欲生,又能苟活几年?
  为人父母,有像裴拾遗和褚氏那样因为旧怨迁怒到女儿身上的爷娘,也有像马氏这样的母亲,可以为儿女牺牲自己的性命。
  马氏泪如雨下,“公主,四郎只有五岁大的时候,我就入府当了奴婢,他那时候连路都走不稳,就流落街头,到处讨饭吃。他才十四岁,身上的疤一条摞一条,找不到一块好的地方!别人家的小郎家中再穷,至少有父母疼宠,四郎除了一个天天打骂他的阿耶,什么都没有。都怪我当年太软弱了,没有尽到为人母的责任,如果我狠得下心,早点和蔡老大义绝,四郎不会吃那么多苦……”
  她絮絮叨叨说了一通话,忽然顿住,苦笑一声,“以前在裴府时,我也经常这样拉着公主说话。”
  在裴府时,马氏十分惦念下落不明的蔡四郎,但身为奴仆,无法自由外出,她只能把一腔慈母之情投诸在年纪小的裴英娘身上,时不时省下一些点心果品,给她当零嘴。
  裴英娘不用上学,不用承欢父母膝下,不用和兄姐一块嬉闹,只能和婢女们一块儿玩。后来和马氏混熟了,便常常去灶房找她讨吃的。
  她坐在廊檐底下吃东西的时候,马氏坐在一旁,笑眯眯盯着她看,絮絮叨叨说些家长里短,琐碎小事。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蔡四郎小时候有多顽皮,多聪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