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颠倒 [银推] (j112233)


  只不过,宁西被引到前庭后,唬了一跳。
  前后十几辆马车,一串儿停在阿哥所后院侧门处。大小太监正忙碌地把一箱箱颇沉重的行李搬上车。里头甚至还瞧见了大件家具!?那个屏风是怎么回事?不是去小住几天而已?
  宁西赶紧扭头找青络,就见青络这会儿也忙得很。她正指挥着人把小院里收拾好的行李给搬上车,看着也有老大几箱。这些箱子先前都放在另一个房里,可不能挡着小主子的活动空间,因此宁西没有注意。
  宁西很早就把行李的准备权全交给了青络(因为青络老是来问要不要带这件坎肩还是那件披风的),除了宁西指定要带上的原主的文书以外,他以为就该是带几件换洗衣服而已。但瞧这阵仗,都算是搬家了吧。
  宁西好奇地指指外头,“需要带这么多东西?连屏风也带?”
  那个屏风是从对面的浣菊院搬出来的,体积有些大,宁西一眼就注意到了。
  青络一顿,赶紧转头,“奴婢没收拾屏风的格格。您需要吗?奴婢立刻让人搬!”
  “不不不,”宁西猛摇头,“我是说,不是道观里设有精舍的吗?怎么还要搬这么多东西?”
  “精舍的被褥又怎么能像院里这般舒适呢,要格格睡不惯的话怎生是好,自是房里能带的东西都带上才好。”青络理所当然地说。“住次要住个小十天呢,奴婢连净房里的都整理了。格格不用担心!”
  ……净房?意思是自带马桶么?
  算你狠。
  宁西于是闭上了嘴巴。
  因此这么个大阵仗的车队,收拾了小半天才能出发。
  而这趟要一同过去白云观的,也就只有四位主子。
  除了宁西以外,还有四爷、李格格以及李格格的大女儿二格格。
  据青络说,此行四爷也是要带二格格去白云观还愿,才成的行。似乎是因为大格格不到满月就病逝的缘故,对这位二格格,四爷先前还去道观许了愿。而四福晋不去,是因为怀有身孕,不宜远行。宋格格说是想留下来陪着四福晋,也就没有跟上。否则车队规模该是会更加壮观吧。
  无论如何,能出这个小院走走,宁西还是很开心的。
  即便稍后上了车,大部分的风景都被帷幕给遮了大半,但能透过一丝缝细看着外头,还是大大满足了宁西的好奇心。
  就见车队一路出了紫禁城,在城门前停了约有一刻锺。宁西猜测应该是要看出城许可什么的吧,之后车队才又重新走动。
  过了护城河,一排排像是高门大户的豪宅大院,集中在紫禁城的周边区域。它们都帶着方方正正的高大围墙,闪亮的琉璃瓦。街区完全没有店面,非常安静。
  路上有些行人走动,也大多不敢大声喧哗。更多的是扛轿的队伍。马车在这个时候似乎并不时兴,大部分是人力扛的轿。青络说若不是因为他们的目的地较远,行李也多,不然也该是乘轿移动的。
  当然,最令宁西羡慕的,就是骑在马上的四爷与护卫们了。
  看著一众身材不错的侍卫骑著马,啧啧,自己没法骑,也就只好洗洗眼睛了。
  满人的男子服饰不像女版这般掩盖身材,是非常强调腰身的。为此,衣饰设计上有些还带有局部的肩部披肩,就是为了让男子身形看起来更倒三角、也更威武。基本上来说,满人其实是个挺追求美的民族。只要忽略他们的脑袋。
  宁西颇是偷瞄了一阵,这才专心回到路边风景。
  车队走了更远之后,才逐渐见到矮房出现。真正到了有店面出现的地方,也就是这时候的平民生活了。布行、油料行、杂货行什么的都有,相当热闹。不过路面从石砖路变成了土路,车队经过,扬起一阵阵的烟尘,没有准备的宁西扑的一嘴灰。
  与宁西同待在车上的青络赶紧倒了一杯茶给宁西漱口。宁西漱了漱口,稍后拿出塞在衣袋里的手巾,绑在脸上成了口罩,就又继续乐津津地看了起来。
  而这个决定绝对是对的。
  因为稍后宁西就闻到了一股厕所的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  写到夺嫡部分就有种我为什么这么想不开的感觉ORZ


☆、道观前

  这股味道并不大,就是隐隐约约。一阵风来若有似无的。
  不过自小在都市里长大的宁西,对这就非常敏感了。
  原来车队来到了更外围的平民杂居处,这时候的民家就污水处理可没像上层贵族那般讲究。加上人口稠密,自然就有一些味道出来。不过宁西才觉得不解,车队速度在这个时候也加快了。恐怕外头骑马的,也想尽快脱离这股味儿吧。
  宁西坐在车里炯炯有神地想著的同时,也隐约体会到,这是个真正的阶级社会。平等在这里不是一种奢望,而是根本不存在人们的脑子里。就算是最基本的卫生问题,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样貌。
  再看看远处正泼著水的伛偻老妇、与出门前杨嬷嬷耳提面命不能轻易露面的叮嘱,所谓自由,恐怕在这两个阶层有著不一样的解释。宁西发了一会儿呆,想著他要能穿成路边那人,担心的事就该不同了。
  可事情哪容的他选喔,既来之则安之而已。
  等车队出了熙攘稠密的城区,过了厚重城门,就真是一片田园矮房的景致了。
  一望无际的田地,远处炊烟袅袅,伴随著空气中的柴火稻草香,还没有被空污占据的天地朴质自然。
  九月底十月初的时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带黄的麦穗玉米与转红的秋叶,当中掺著还未退去的绿意,象征秋收的色调一整片地铺开在眼前。宁西见左右没人,骑马的护卫不再围著队伍,都到前头去了,干脆把窗上的帷幕完全拉开,好好地吹了把古代的秋风。
  不久后喀达喀达的马蹄声停了下来。宁西瞄了眼顶上有些偏西的太阳,不知不觉竟过了两个时辰。古人都起得早,今早车队大概六点就开始整顿,十点出发,到了现在约末下午一两点,正是午膳时间。队伍停下来给主子们用膳。
  周边大小太监宫女都忙碌了起来,搬东西的生火的,却也没有很吵闹。宁西趁此机会更了一次衣,也就是上厕所。洗过手之后,简便的午膳,烙饼与热汤,还一盒用精致九宫格装的卤菜小点就送了上来。
  宁西本想下车野餐的,可风沙大,意境虽好却不好操作。传讯的小太监这时也过来传话说,主子们不用下车,下午预计还得赶一阵车,好直接入白云观休息,因为路上没有妥当的驿站可让主子们过夜。
  宁西决定听话一些,后头还有的玩,这时候要违反四爷的话被送回去,那就太不划算。不过说归说,等到宁西吃完饭、盯著外头都要打瞌睡时,车队才又缓缓开拔。
  之后的路途宁西就睡睡醒醒了。毕竟肚子饱了,外头的景色单一,摇曳的车厢又晃人,青络还拿了几个软垫靠著挺舒服,宁西就心安理得的睡了。
  直到青络低声喊人,宁西这才知道目的地到了。
  宁西下车的时候,车队已过了道观的牌楼,来到了应该是留客精舍的院门口。
  灰白的泥墙,灰绿色的琉璃瓦,三大扇古朴大气的卯钉拱门。泥墙踢脚部分带有精致泥雕,飞檐下方还一抹暗红彩绘,庄重肃穆中又带奢丽。配上两旁成排的高大银杏树,一整片染成金黄色的叶子纷纷落落,铺成出一条秋意盎然的古道,这景美的令人精神一振。
  要是在这种环境里来一场邂逅,原本六分的美也该衬成九分了。
  宁西感叹了一下古人对美的追求,可惜这时时间已晚,泛橘的天边挂著夕阳,宁西很快就被青络催促著进房安顿。
  不过就在宁西进房后,还真有一场邂逅发生了。
  原来这晚精舍的客人可不止宁西这一队人,还有来自旁的娇客。清朝中期以前,还算满汉融合阶段,明代留下的某些规矩因为新统治者的到来被些许放宽,此时妇女至寺庙道观上香的风俗没有被严禁,像白云观这种相当著名的道观,平日是会有许多香客来访的。
  不过精舍这边可不是平民想住就能住。毕竟白云观原也是前朝的王宫贵族出资修建,本多系为贵族们服务,百姓们上香祈福的地方甚至与贵族们的隔的老远。而能住进精舍的人,身分自是得有一定程度才行。
  然而与宁西他们撞上的娇客,身分似乎是够了,可修养貌似不怎么样。
  要说宁西下了车之后被请进房安顿,他进的可是精舍里的待客禅房。里头奉著热茶、放著小点,是给贵客暂时歇脚用的。而这时,跟随车队的太监宫女们就得抓紧到晚点前的短短时间内,手脚麻利地把精舍里的寝室及起居处给布置出来。
  更别说,这趟小住搬过来的东西不少。宁西这边算少了,李格格那院因为还带著二格格,马虎不得,要用上的东西只会更多。车队为此停在精舍的门前许久,就是为了搬下这些东西。
  当然车队也不是正正挡著院门前,还往旁移了些。只是车队有些长,再怎么偏移也是占了院门前的大半空间。
  这时就与另一队刚到的娇客撞上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