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颠倒 [银推] (j112233)


  “额娘,洛妹妹与少源表哥到底怎么回事?洛妹妹今天还在爷面前说了,我就是嫉妒她能嫁想嫁的人而我不行,说我骗了旁人。但我这不忘光了么,唉,爷问我怎么回事儿,都答不出了。”
  宁西自己虽然对于这些流言斐语,无关痛痒,可他总得为担忧他的安氏著想。安氏要是跟个总爱提醒她往日旧事的堂侄女处一起,让她动不动就张嘴给安氏堵心,今日这事儿就不算解决。
  所以与四爷脑波重合之下,四爷去找武察泰施压,而宁西这个状,告到了安氏这边,安氏气极再告韩氏,一路传到了武察泰耳边。武察泰自是什么都懂了。
  两艘船?意思就是说自己若要维护武察富家里的、不是一条心,那么四爷干脆去扶有官身的武察安一房岂不是更稳更亲近?何需还把资源放武察泰身上了?
  即便武察泰目前官职最高,扶著最快捷,但武察安、武宁海都是有官身的人,慢慢的爬,多年以后能怎么发展,不、是四爷肯定会扶著发展,到时成了气候,肯定也就没武察泰什么事了。
  如此想通之后,武察泰额头都冒了汗。心底终于是确定,在四爷那边,绝对是先有福晋、后头才跟著武家,而不是眼看著武家、才抬了福晋。
  加上武宁洛说的这混帐话,打著要人夫妻离心的心思,也当真够狠心了。便是方少源竟也有脸在四爷面前这么说话,若不严加责罚,日后捅出更大的蒌子,谁来替他们收?!
  于是武察泰听完,气愤拍桌。
  “混帐东西!若是不知什么话该说不说,那就不用说了!去告诉方家人,方少源一介秀才附生,浪费颇多,我们武家贡不起,快让人来赶紧领回去。连同洛丫头也是!十年让她好好学学,学好了怎么说话,武家再看认不认的这闺女!”
  而这个决定一下,等同抽走方少源目前最重要的经济支援与人脉!他多年在淮安府上的学,一路私塾到县学,行走间用的全是武家面子。武家这般与他断了,等于断了他多年经营与名声;虽说大半也不是他努力得来的,自此以后,甚至是比乡下来的穷秀才还不如了!
  所以武宁洛隔天就跪在武家面前恳求著。是再不敢嚷嚷跟皇子福晋有关的事了,但这般不管不顾的模样,也算狠狠损了武家脸面。
  便是韩氏瞧著心都有些冷。给武宁洛的罚,是韩氏这个亲祖母也同意的。就是想断了这十年,好平了四阿哥的气,十年后什么事儿都够远了,那时把武宁洛认回来也就能继续照顾了。
  但瞧瞧武宁洛作态,这般的求,把武家丑事给摊在大门前,是想让人来问、让人来好奇,藉此给家里压力好收回这个责罚么?可这个蠢笨的,怎就不想想,这事儿已不是怕不怕传的问题,而是看武家态度了。
  “请个嬷嬷过去照顾吧。洛丫头被靥得病了,什么时候好了,再放人出来。”
  ***
  武家这事儿还在进行当中,四爷这边也不是没有状况。就是与宁西玩回来之后,八阿哥就在康熙面前给四爷上眼药了。
  老九气愤地跑来跟四爷打报告,“四哥你知不知道,八哥那家伙,竟跑去跟皇阿玛说,他邀同三哥约集了江南文人,打算在荷园办个诗会,届时想邀皇阿玛一同赏诗赏荷。还说这荷园是四哥给的灵感!”
  而这诗会要办就算了,选的荷园,不就是顺便踩四爷一脚?刺他净顾福晋也没想过尽孝了。
  四爷一顿,“皇阿玛可是准了?”
  “自然是准了,否则八哥哪还能跟弟弟得瑟。八哥能绕过武察泰在淮安办的这事,想必是安郡王府那一挂帮的了吧。”
  前安亲王岳乐其中一子蕴瑞,去年就因不行走于公事,被康熙革了爵。但在文人之间,蕴瑞却是因其人无视民族阶级差异,广泛结纳东南名士,资助贫困汉族文人,得了不少名声。要说这诗会老八没让蕴瑞使力,老九是不信的。
  瞧著老九忿忿不平的,四爷好笑之馀,也就多提点他一句。“无碍。荷园便荷园吧。就是老八怎会与三哥一起了。”
  后一句话的时候,四爷是直直看著老九的。老九一愣,摸摸脑袋,“不就是三哥与文人间也混的熟么?八哥想办诗会,还能绕开三哥了?”
  四爷用一种“把话想清楚再说”的严厉眼神,刨了老九一眼。
  这路上,老九也享受到了以往十四的待遇。要答话不得四爷满意,对于兄弟四爷虽是会教,可没什么耐性的。莫怪十四小时候想反著四爷,要他遇上了,很容易也会想的吧……不过现在不是神游的时候,顶著四爷的关注,老九赶紧把这段时间发生的大小事,认真想过一轮,稍后才不太确定的说。
  “……莫不是八哥想与大哥求和,便争取在皇阿玛面前办上这个诗会,好拿出些成绩出来。三哥素与太子亲近,肯定不让八哥专美于前,怎么都要参上一脚?”
  “老八明知绕不过,却依旧办了?”
  “呃,但至少两个人办,两人都有功劳,那便是稳的。八哥不怕?”
  “恩,继续。”
  还继续?
  “……这么想来,八哥当初就打算与三哥一起。反正这事儿成了对三哥来说,没让太.子.党掉队。对大哥来说八哥也是主导,那就是双赢了。”
  “能双赢,最高兴的是谁?”
  “自然是皇阿--”老九说到这一顿,又皱起了脸。这样,倒像是八哥并不专为了大哥而已?
  其实有种人,能力也许优异,但天生就是幕僚个性。你让他待在一个团体里,他会表现得很好,会很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上头交办的事儿,也能办得又快又好。可若要他处在一个主动或下决定的位置,就会陷入犹豫,会举步维艰。
  因此老九说到这就很痛苦了,“所以答案呢?四哥,弟弟方才说的可对?”
  四爷只瞧了眼,“没有答案。就是让你多动动脑子,别光想那些奇技淫巧。”
  老九摸摸鼻子,讪讪的同时心底还是感激的。毕竟这也算个提醒了。
  不过,即便四爷没有肯定老九答案,但老八最近逐渐透出的单干倾向,要仔细看,并不难觉察。明面上,老八所做所为都可以与大皇子党攀扯上关系,但实际上,最终获益的人还是老八没跑。无论是用人脉在康熙面前争表现、又或是给康熙一个能在兄弟间润滑和睦的印象,似乎都透著老八的积极性。
  只是,老八打的诗会这如意算盘,真能顺利进行?三哥身边的文人,不,应该说是文臣,与八弟招来的纯文人,本质并不相同。前者是官而后者是民,虽都以文人身份出席诗会,但真的能达到老八为康熙所想的拉拢与安抚么,四爷心底存疑。
  果不其然,几天后的诗会上,就出了句颇受争议的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
  


☆、诗会中

    文人诗会总是喜欢临时出题的那套。荷园边上微风阵阵, 风送荷香, 凉爽宜人。诗会进行到一半,就有人提议要不就以“风”为题,来吟诗作对。
  “清风不识字, 何必来翻书。”
  描写的原是吹过来的清风, 翻动了书页。用拟人化的手法, 俏皮灵动又有画面感地描写风吹书页一景, 原是博人一笑的诗句。但让在场半数的清官听在耳里,脸色都变了。都是玩弄文字的好手,任谁无法不去想这诗句里头, 有没有隐喻其他意思。
  毕竟清风恰好与大清国号重合, 不识字则隐喻满族来自关外, 文化根基不深。还来翻动书页, 这说的岂非是根基浅的满清想不自量力地统御文化悠远留长的汉人!?
  这下康熙脸色当即就沉了下来。可当场做这个对句的文人,姓徐字宇冠, 他还真是无心的,但就是这么不巧, 做的诗每一个字都挑动了康熙敏感的神经。
  三阿哥那边的文臣见状, 立刻就发难了, 拍桌而起。
  “大胆反民!!竟敢假做身份混入诗会、用此诗句暗讽我大清!!来人!拖下去严加审问!!看是不是有更多的逆党同来!!”
  这文臣生气归生气,说的话也是处处都有拿捏的。
  首先, 这徐宇冠终究是诗会正式发帖请来的客人,文臣说了“混入诗会”,第一就撇清主办者三阿哥与八阿哥的清白。加上诗会目的在于拉拢南方文人, 可不能黄了,要立刻斩了人脑袋,那场面就冲突大了,所以又挂了个团伙的名,好让人带下去先做审问。至于后续这姓徐的还有没有小命,那就是后边的事儿了。
  就见这徐宇冠脸上自得的笑容还没退下了,就被盖了个反民逆党的帽子!还一眨眼的功夫,重武器戒备的侍卫们便一左一右地架起了他!当场吓得脸色发青,挣扎地嚷嚷著自己的无辜。
  “不----!!小民是清白的!!求圣上明鉴啊!!小民诗句根本没有暗讽之意!!在场许多同道都是与小民同诗社的!他们都能证明小民身份啊啊!!!还有八爷、八爷也知道我的啊!!我们曾多次在安郡王府里品过诗的不是!?八爷!?”
  文人可不一定每个都是铮铮铁骨的性子。面临生死关头,想著如何求救才是人的本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