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忙完这些已是下午晚些时候了,木槿之与木意杨一起从学堂回来。
木凤钗扑到他哥哥怀中撒娇,木意杨伸手揽住她笑道:“都多大了还撒娇,在家可有听话?”他知木柔桑今日特别忙才有这样一问。
木柔桑笑着把两位哥哥迎进屋,指了指书房道:“意杨哥,你今儿回得早正好把你这一年地里的出息给结帐了,春染,去把帐本和钱匣子取来。”
木槿之道:“拾书,去沏几杯热茶来,今儿中午干娘留了午饭,贪嘴多吃了几块腊味,现在正好渴得很。”
说完先抬脚进了书房,随后木意杨领着木凤钗也进去了,她也有份的,木柔桑最后带着春染进来,一看几个家伙都已经爬到罗汉床上坐着了:“春意,去多烧两个碳盆子来,你们也真是性急,这屋子里还没有生火盆子,就急巴巴的爬上去了,也不嫌冷得慌。”
木意杨笑道:“堂妹,我们几个穿得厚实不怕冻。”
拾书正巧端了热茶进来,笑道:“姑娘有所不知,学堂里的学子们可羡慕得紧,两位少爷脚上都是套的小皮靴,出门有车子伺候着,脚上是半点泥水都沾不着,哪里会冻着呢,先前少爷还说今儿穿多了,只多走了几步便全身发热了。”
木柔桑心中高兴啊,这说明什么啊,说明她家生活上档次了,她哥哥的身体经过这几年的调理,终于完全健康了。
“就你话多,快些拿茶来给我吃,都快渴死了!”
木槿之向他招手,叫他快些把茶奉上来,又等春意添了几个火盆子,这才打发了下人们出去。
木槿之搓搓小手道:“今年最辛苦的可是妹妹,堂兄,我可先说好了,若是今年赚了不少,你少不得要贴些银子给我妹妹打些珠钗戴戴。”
木意杨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这个堂弟你不说,我也会给堂妹办上这份谢礼。”
木柔桑故意唬他:“谢礼是谢礼,年节礼是年节礼。”
木意杨连忙应该如此,木柔桑反到讨了个没趣,也不再逗他。
她拿起帐本摊开道:“这本是意杨哥的帐本,公帐有十五亩,私帐上有三十亩,公帐今年其中谷子两季总共收了三千六百斤,减掉你和凤钗的口粮,还余2800斤,一共卖了三十两八百文,扣掉伺弄这十五亩地的两个长工的工钱二两四百文,再扣掉两人的生活费一两五,主要还是油米荤菜这三样,青菜皆是你家菜园子里产的,也是这两个长工伺候着,我便做主一个另被了五十文辛苦费。这样你家公帐上收入二十六两八百文,扣掉这年的徭役税,人头税,土地税,还有七七八八的一些税总共是三两二钱,公帐上总收入二十三两六钱。”
木意杨笑得合不拢嘴:“今年风调雨顺,产出还不错。”
木槿之把茶递给自家妹妹接过帐本翻了一下:“公帐上的十五亩地今年的大白菜收入七十五两加上谷子得的钱,一共是九十八两六钱,你私帐上三十亩地谷子及大白菜扣掉花费后得二百二十三两三百五十文,堂兄,你好富有的身价啊。”
木柔桑低头喝茶嘴角微上翘,心中在自家堂哥身上盖上小地主一枚的红章。
木意杨不敢相信的问:“我得了二百二十三两银钱?”
木柔桑笑着点点头,便道:“别高兴得太早,我还得扣掉借你的四十两银子。”
木意杨在心中快速的算了一下,他私帐上还能留下一百八十三两银钱。
木凤钗早在一旁按捺不住了,急巴巴地望着木槿之等他报帐。
木槿之盖上帐本道:“这上面是你家公帐和你哥哥私帐的,你的还要问你堂姐。”说完他又看向木柔桑。
他一年中最享受的便是这一天了,每年到了这一日便要把家中的财产盘盘底儿,看看又赚了多少。
木柔桑笑道:“你猴急什么,哪会少了你的。”
她伸手从小几下面的脚边拿起另一本,扬了扬手中的帐本道:“这本才是你的。”
木凤钗瞪大了眼忙催促她:“堂姐,快点看看我的,我哥赚了那么多,他都成大地主了,我才刚刚成为小地主。”
在她的观念中地主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木柔桑笑道:“你等着,先说你做绣活这一块的,因你用的都是家中不用的碎布,又或是找绣纺老板娘要来的,上半年你存了四两五钱,下半年绣的是帷幔,一个月出一成品,你的针线比桃花当初还要好些,所以,老板娘给的价格还要高上半两一幅,扣掉成本,你大概能得二两七钱,因十二月太冷了,我没有让你再绣,所以下半年只卖了五幅,一共得了十三两五钱的银子。
你田地的产出扣税后,又因长工是走公帐的那两位帮着伺弄的,所以尽得九两五钱六十文钱,大白菜得四十两,你说你今年赚了多少?”
木凤钗的算术是她教的,掰着手指算了一下:“一共得了六十七两五钱六十文。”
木槿之心中松了一口气,自家堂兄堂妹能过得好起来才是真的好,随即又皱了眉开口问道:“怎地,大伯和大伯娘没有说要回来过年吗?”
☆、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木意杨冷着脸道:“回,怎么不回,不回来谁两人银子花。”
刚才还温暖的室内顿时冷了三分,室外的冰冻凌柱发出吱吱的声音,听得人从心底深处发寒。
木柔桑低声道:“这么说来,公帐上的银子又要飞掉一大半了。”
木槿之也犯难了,今年年底家中事情太多,两兄妹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走路都比平时快上三分,自然没有往细处想。
“要不咱明儿一早就去找村长爷爷,与他先通通气,把公帐上的银子变成地儿?”
这到是个好办法。
“来得及吗?”
木柔桑不无担忧,那两人就是掉钱眼里了,家中不缺吃穿,真不知道两人为什么非要赖在帐房府不回来,好在木意杨有按月托人给两人捎开销银子,却也比在家时多了不少。
木意杨着实恼火得很:“公帐上的银子拿五十两出来买地,剩下的妹妹拿十八两六钱给我,余下的先放在妹妹手中。”
木柔桑想了想,这点银子拿来买商铺是不够的,放在手中不变钱她又心有不甘:“哥,咱们不是明年要搬去县城住吗?正好问问李伢侩有没有好田地,把意杨哥的钱在县郊买个小庄子,挨着我们的一起买,这样也有个照应,你们看如何。”
木槿之想了想道:“这到不失为个办法,只是县郊的田地比小山村的要贵上几分,不知堂兄意下如何?”
木意杨听后沉思,木槿之家要在县城买地,肯定是出于某种考虑,即然堂妹都提出来了,他觉得不妨听她的:“就按堂妹的来办。”
“那我呢,我也要买地。”
木柔桑笑道:“你还小,等你再攒上一年再说,这些银子先存在这里,不过你爹娘要回来了,少不得你还要拿些银钱孝敬两人,就取个七两五钱六十文给你,自个儿看着给,不拘多少,只是算你的一份孝心罢了。”
两个大人再可恨,在木凤钗两兄妹的心中还是亲爹娘,不然木意杨刚才不会开口要十八两多银子。
待晚饭过后,木柔桑拉了木槿之进了西次间说悄悄话,家里的银钱数目太过宠大,已不适合让木意杨两兄妹知道。
木槿之翻看了一下帐本笑道:“旁地都没有变,就是这猪肉多了百来两,大白菜多了二百多两,然后泡菜这一块多了王爷这边的收入。”
木柔桑甜甜地笑了:“今年一共赚了一万零三百五十八两五百文。”
木槿之先呆了一下,接着眼钱一亮:“那岂不是咱家有一万六七千两存银了?”
木柔桑笑道:“哪有那么多,桂芝姐那边就花了差不多两百两,修学堂总花花了两百三十二两,还有在县里买院子花了四百五十两,凤娥姐那边添妆,还有院子收拾添了花草果木都要花银子,还有人情往来,这一年七七八八花掉了一千三百多两银子。”
木槿之笑道:“真是赚得越多花得也越多。”
木柔桑在心中腹诽,这叫搞活经济,只有消费了银子才能流通,不然就是废铁一块。
“哥哥也不必担心,如今家中果园,水田,大白菜成了我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是年景好,我们还得早做打算。”做田都是靠天吃饭。
木槿之点头道:“妹妹说得有理儿,大白菜也就固定这个范围了,再远销这运输费就不划算了,襄州能来这边提货,还是亏了能走水路省了不少费用。”
木柔桑道:“钱千总来时还说,有多少要多少呢!”
“他说的是指襄州那一片,待咱们在县城置块地也就差不多了。”
“不知县里的商铺什么价格?”
木槿之觉得银子太多放家中也不好,便道:“我已经打听过了,好点位置的没有个四五千两是买不下来的,差一点也要两三千,再次一点的就没有必要买了。”
木柔桑算了一下手头的银钱道:“家中还有一万六多点儿,日常开销光是猪肉与卖鸡蛋,老母鸡的钱就够支撑了,只需要留出一千来备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