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家小农女:娘子,初长成 (安家小九妹)


  据史料《白虎通》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是说,晚举行婚礼才是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古人选择在黄昏成婚,据说来源于古代的抢婚。劳动工具的进步,母系社会时期向父系社会过渡。母系社会是男子到女子家共同生活,谓之“从妻居”,父系社会,女子被要求到男子家一起生活,但女子不愿意,因而男子便强行抢人。黄昏时分,天色已经暗下来,暮色苍茫正好做掩护,方便下手。进入父系社会后,女子从夫居,但黄昏时分成婚的习俗还是被沿袭下来。另外,这黄昏也是“吉时”。按照易经的观点,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极,日属阳、月属阴;昼属阳、夜属阴;男属阳,女属阴。黄昏正好处于阴阳交换阶段,而且是“阳往而阴来”,正好与迎接新娘入家的含义一致,所以选择黄昏举行婚礼。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大清朝,因为实行的“宵禁”,所以才迫使新人将婚礼改在白天进行。
  夜幕渐渐降临,吉时也已经到了。
  “新人拜堂喽!”随着一声喊叫声,楚双双看到穿着大红袍的白泽牵着盖着盖头的新娘子,一步一步的走进了正厅。厅里的王桂芝已经笑的像花儿一样了,看着自己的佳儿佳妇,是越看越满意。或许是因为太高兴了,所以并没有看到自家大儿媳妇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脸。
  “一拜天地!”随着傧相的一声呼喊,两位新人朝着屋外跪拜叩首。
  “二拜高堂!”新人起身,对着王桂芝夫妇跪了下去,大礼参拜。王桂芝笑得花枝乱颤,合不拢嘴了都。
  “夫妻对拜!”新浪新娘面对面,隔着新娘的大红盖头互相拜了下去。
  “送入洞房!”随着傧相的最后一声宣布,白泽眉开眼笑的牵着自己的新娘进入了洞房。
  “闹洞房去喽!”人群里不知道谁的一声哄笑,大家纷纷簇拥着一对新人往洞房里走去。“双双妹妹,云哥儿,你俩跟好了我啊,不然一会儿人太多了,别被人踩着碰着了。”陈安一边兴奋的跟着大家往洞房走去,但是也不忘一边回头叮嘱楚双双和楚云。
  “哎,咱们快进去吧,不然一会儿没热闹看了!”楚云兴奋的回答道,然后着急的拉着楚双双和往洞房里走。
  “真是佳儿佳妇天作之合啊!恭喜白大哥白大嫂了!”“泽兄今日大喜,也要恭喜白伯父伯母了。”“恭喜恭喜!”周围的人也是纷纷恭喜王桂芝夫妇,二人赶忙起身准备宾客们的酒宴,今晚请的可是镇酒楼里的大师傅,一会儿可要把场面撑住了,千万不能给自家跌了份儿。
  这头王桂芝忙着安排宾客们,那厢的洞房里更是热闹非凡。

  ☆、126.第126章 闹洞房

  126.第126章 闹洞房 
  “请新郎挑起喜帕,从此称心如意!”随着喜婆的一声喊,白泽接过一杆有秤星的秤杆,轻轻的掀开了新娘子头的盖头。 ()
  其实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只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新娘子真是一副好相貌呀!”“哥儿好福气!”
  周围的恭喜声称赞声不绝于耳,看着对面眉目含情的新娘,白泽心里也是乐的傻呵呵的。
  “请新郎新娘饮下合卺酒。”喜婆继续高声说道,此时有人端了一个盘子过来,面放着两只酒杯。
  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周代,唐代时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代替。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
  新郎新娘碰杯,挽手,喝一小口,然后互相让对方喝一口,表示你有我,我有你;再然后互换酒杯,喝完交杯酒。
  二人刚放下酒杯,周围的恭喜声不绝于耳。
  新人合卺后,到了最为隆重的行结发礼。《礼记·曲礼》:“女子许嫁,缨。“缨是五采丝绳,女子许嫁以后用它来束发。郑玄注:“著缨,明有系也。“是说,缨是许嫁的标志,表示这一女子已经有了对象。这条束发丝绳,直到成婚的当夕,才由新郎解下,这是《仪礼·士昏礼》所说的:“主人(婿)入室,亲脱妇之缨。“故缨始终是夫妻关系的信物。古诗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此时只见白泽起身,轻轻解下新娘头的缨,然后取过扎着红绸的剪刀,轻轻剪下新娘的一缕头发。随后新娘也剪下了新郎的一缕头发,将其合在一处,作为两人的信物,又称为“合髻”。至此结束了白泽婚礼的流程。
  “礼成!”随着喜娘的大声宣布,新郎新娘对视了一眼,然后喜娘娇羞的低下了头。新郎也只知道傻呵呵的望着新娘笑,仿佛这世只剩下了新娘一人了。
  “我说哥儿,现在可不到洞房的时候儿,”哄笑的人群里传出一个爽朗的声音,“你要是想洞房啊,到是得先把咱们这些叔伯兄弟伯娘婶子们送出去喝杯酒,才能和你的******亲热啊!”
  周围的人“哄”的一声都笑了,这才把白泽的思绪拉了回来。白泽红着脸站了起来,双手抱拳说道,“请各位邻里街坊亲朋好友外面吃酒去!”然后转过头恋恋不舍的对自己的新娘子说道,“我去去来。”
  新娘也红着脸点了点头,然后哄笑的人群才开始渐渐往屋外走去。

  ☆、127.第127章 试制黄油

  127.第127章 试制黄油 
  花花虽然已经到了楚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原本养着花花是为了做奶油的楚双双,却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往后拖延。 说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可能是来到大明朝以后一直顺风顺水的,害怕失败?毕竟如果研制不出奶油,花花的价值不剩多少了。
  纠结了好久,楚双双最后决定从黄油开始入手。其实在公元前5世纪,国的蒙古人已经因为以牧业为主,奶制品各种制作技术成熟并传播国内外。外国人称其为黄油,蒙古人是世界最早加工食用黄油的民族。在古代,由于交通条件并不发达,所以至少在楚双双所在的登州府,甚少见到黄油这种东西,因此楚双双决定先试着研制一下黄油,毕竟如果黄油炼制成功了,离奶油近了一步。
  因为条件较简陋,所以楚双双需要按照最古老的方式制作黄油。之前楚双双已经央求着陈平给做了一个一头带有圆板的棍子,虽然形状差强人意,但是胜在不用成本,楚双双手试了试还是很满意的。
  决定试制黄油的这天早,楚双双先去挤了一桶鲜奶。然后拿着带有圆板的棍子,把带板子的那头放入桶装的牛奶,不停的下搅拌。
  “姐姐你在干啥?”楚双双正搅拌的时候,楚云一下子看见了院子里忙活着的楚双双好的问道。
  “我在做黄油呢!”楚双双没好气的回答着,毕竟这搅拌也是个力气活儿,自己这小胳膊小腿儿的搅拌起来着实困难,早知道应该让陈平或者陈安来帮忙做了,楚双双暗暗腹诽道。
  虽然楚云还是不明白楚双双在干啥,但是看着姐姐那愤愤的表情,还是明智的闭了嘴,不再说话,只是蹲在一旁安静的看着忙碌着的楚双双。
  在搅拌了大约几百次之后,楚双双发现奶的方漂起了一些白色的半固体,心知这程度差不多了。然后用筛子捞出白油,控了控水分,准备进行下一步。
  楚双双先把自己灶台生起了火来,然后将白油倒入锅。这时候火候很重要,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要用温火慢慢熬炼。楚双双一边熬着,一边用勺频频翻着锅里的白油。看着锅里的情况,还往里加了一把“阿木苏”。所谓的“阿木苏”并不是什么高大的东西,其实只是加了牛奶的小米粥而已。不过这“阿木苏”的熬制也是有讲究的。先小米洗干净,加水烧开。大火煮了大概半刻钟后,赶紧抽出柴火,转小火慢慢又煮了一刻钟左右,直到水几乎蒸发掉。然后加入牛奶,小火继续煮了半刻钟左右即可。实际真正的“阿木苏”还要加奶酪,楚双双嫌麻烦,给省略了。虽然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效果,但是无论如何先试试吧,算黄油不成功,这样煮出来的“阿木苏”味道也是棒棒哒!
  把阿木苏一起炼,其目的是为了吸取白油的水分。炼过的阿木苏称为黄油渣,但是因为味道较酸,楚双双暂时没有用它做什么的打算。好像蒙古人是加茶饮用的。

  ☆、128.第128章 李子

  128.第128章 李子 
  楚双双看着锅里,当水汽没有了,色泽呈微黄的时候,心知这黄油算是制成了。
  “姐姐,这是你要做的东西吗?”看着锅里那一团没有任何美感的东西,楚云不禁十分失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