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小娇妻 完结+番外 (寒月西风)



“四哥,大伯母她们的话,你不用放在心上,你也知道的,大伯母对咱们,从来没有好话。”

“嗯,我知道,也不仅仅是这样。”赵松材垂头说道。

“哪还有那样?”赵松梅不解,问道。

“若是能考中秀才,就能像现在这样,人人都尊重咱们,羡慕咱们,就算人都不在家,也一窝蜂似的,全都来道喜……”赵松材越说越低。

呃!赵松梅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的想法虽然有些流于表面,但这也是男人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吧。

有这样的想法,也没什么不好,赵松梅想了想道:“四哥你也不比大堂哥笨,咱们就是家底差些,等咱们家有钱了,也让送你去学堂,到时候肯定也能考秀才。”

“我真的…能吗?”赵松材有些不自信道。

“当然能,你看你现在都没进过学堂,却是已经识得不少字了,还能教我呢,大堂哥是聪明,可没进学堂前,也不识字的吧,要论起聪明来,就这一点,你就比他聪明多了。”赵松梅大言不惭道。

果然,一听这话,赵松材脸上生出无限信心来,这也是他最为得意的事情。

“咱们没有钱,不能进学堂,也不要紧,我以后常去私熟那边听课,也是一样的,我觉得我就算是在外面偷听,也比那些在里面上学的学生还学得还要好。”赵松材十分自信的说道。

“对啊,你不但是个好学生,还是一个好先生呢!”赵松梅笑着夸道。

两兄妹对视一眼,均是一脸笑意,两人一路说说笑笑的往家而去,竟是谁也不提之前的事情。

赵松江就算中了状元,对他们来说,也沾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日子依旧如同以往一般过,兄妹几人,也从不对大房那这,抱有什么想法。

家里的小鸡,长到半斤来重,而地里的豆角藤苗也都搭上了架子时,二房的赵松芳,亲事终于定下来了。

男方也是十六岁,家里有五六十亩地,是家中的幼子,对方父母健在,颇有家底,要说这样的家庭条件,要说亲是极容易的,若不是赵松江中了秀才,估计对方还不乐意结这门亲。

毕竟赵松芳之前结亲的对象,已经没了,说得难听点,她就有刻夫的嫌疑,好在村里都是厚道人家,也没人故意泼她脏水,毕竟村里大半赵姓人,毁了她的名声,对谁都没好处,再四上赵松江声名在外,也没人故意与他们家过不去。

为此这门亲事算是定下来了,待到冬月十八,就是成亲的大日子,如今赵松芳都不出门来了,在家里安心做嫁衣。

刘氏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门亲事结得好,她也是高兴,脸上笑意不断,脚下走路生风,接连几次逢集,都去了镇上,置办了不少东西回来。

看得钱氏都泛酸:“不过一个丫头,就置办这么多嫁妆,也不怕把家底掏空了,还叫说最疼儿子呢,这还有点疼儿子的样子么?”

钱氏也存得有些钱,不过江哥儿花钱,那就是个无底洞,虽然大头都是公中给,但她总挂心他没钱花,每次都会贴补一些,手里有钱,总归不多。

越是这样,就越想将家中的钱,都掌控在她的手里,可家里两个老不死的,成天说身体不好,可半点要去的意思也没有。

特别是王氏,早几年就说身体不好,头晕眼花,家务活儿都半点不沾手,这么几年下来,瞧那样子,健旺得很呢,想想钱氏就觉得呕气。

赵松江中了秀才,其间倒也回来过一趟,不过在家待了三天时间,就又走了,他这次的名次并不靠前,但好歹是中了,想要再接再励,继续考举人,希望却是不大。

他自个也没有继续考的意思,所以,也就继续跟着先生读书了。

因着中了秀才,他的亲事,也排上了日程,他这一次可以说在整个平远镇都出了名,不少人家都来说亲呢。

钱氏原本是等着县城里的先生,看他有什么想法的,不过先生似乎并没有插手的意思,所以这亲事她也就自个开始张落了。

来提亲的人家不少,不过她看来看去,也就挑选择了三家出来进行对比。

七彩绣坊的东家小姐,虽是商户,可人家有钱,田财主家惟一的姑娘,人才一般,但家有良田百亩做嫁妆,上里村李秀才家的姑娘,家世一般,但会读书识字,书香之家,也是般配。

几个姑娘条件家世都不错,钱氏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想着等儿子下次回来,再问问他的意思。

钱氏原本也是要听听柳氏的意见的,不过柳氏介绍了娘家的堂侄女,让钱氏一阵膈应,她家的宝贝儿子,岂是什么样的姑娘都能配得上的,柳氏的侄女算什么东西,想都没想,竟是一口拒绝了。

如今再想听柳氏的意见,别说柳氏会不会真心实意的帮忙,就是她自个也不愿意。

为这事,两妯娌间,竟是有了隔阂。

钱氏毫不给面子的拒绝,柳氏自然觉得生气,不过现在大房势大,她也不好轻易得罪,面上不显,只心里暗生闷气,竟是好几天都闷在屋里,没去找过钱氏。

钱氏也混不当回事。

而刘氏才不管那两妯娌,她与钱氏不怎么对付,与柳氏自然也不好,如今芳姐儿亲事说定,她自忙自家事,才不去管江哥儿说哪家的姑娘,虽然来往提亲的人家,看得她也是一阵心动,不过自家哥儿还小,也不着急。

第八十二章卖菜

赵松柏兄弟几个,将自家的四亩地都种上了菜,连那两亩坡地,也都种上了,赵松树是人小心大,想着既然是要拿去卖,何不多种一点,就算卖不出,小五腌了做咸菜也行。

这些日子来,他们也吃足了没菜吃的苦头,若不是靠大家接济着,他们连片菜叶子都没得吃。

所以赵松柏反对得不激烈,也是有这个原因在内的,种菜吃不完,总比没得吃的好。

别人家中秀才也好,说亲也罢,跟他们关系不大,他们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着地里的菜,天热时,每天多浇点水,看见长杂草了,就赶紧拔掉。

说起照顾这几亩地的菜,竟是比种庄稼还尽心,两兄弟几乎早晚都在地里。

如此精心的照料下,那些菜苗儿也是长势喜人。

待到八月底时,地里的豆角、茄子、南瓜、苦瓜等,都陆续成熟。

兄妹几个也做好了准备,赵松树更是迫不及待的,想尽快开始卖菜,为家里赚钱。

赵三材家的牛车要去镇上,赵松树得了消息,就过去跟人说好,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兄妹几个就去了地里,摘了满满一大担的新鲜蔬菜,准备搭牛车去镇上卖。

毕竟是头一次去卖菜,赵松柏不放心,也跟着一块儿去,之前虽说经小梅子提醒,他们也去镇上看过几次人家卖菜,在这上面也琢磨了一通,但真轮到自己来时,也难勉会手忙脚乱。

到了镇上,赵三材见他们两小的,搬抬这么多菜,也是费力,索性好人做到底,直接给拉到了市集,帮他们把菜给搬下车。

“真是谢谢你了三材叔。”

“说什么谢不谢的,谁叫咱们是本家呢!”赵三材挥挥手,自忙自的去了。

一大担的菜,算起来二三百斤呢,若只是他们俩人来搬抬,也够费劲的,家里老三虽说力气大,但总归年纪还小,赵松柏也不太使呼他,怕他年纪小不知轻重,伤着哪儿都不好。

兄弟两人摆下好一阵,也没个人来问的,赵松树不由一阵着急,道:“,要不我吆喝两声?”

“也行。”赵松柏应道:“你也不用着急,现在时辰还早,街上都没什么人,待一会儿人多了,估计就有人来买了。”

他也不反对赵松树吆喝,早点卖完,也好早点回家。

赵松树只愁菜卖不出去,也不怕没脸,见街上人虽少,但来来往往的也不是没人,扬起嗓子就喊了起来:“买菜哦,买菜哦,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好吃又便宜!”

还别说,他这一喊,不少都向这边张望了过来,大家都安安静静的做生意,最多也不过讨价还价时闹出点动静,他这清脆的嗓音一喊,都将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嘿,两半大小子来卖菜,还真是少见。”

“也不知那菜好不好,不过这声音够响亮的。”

一时有买菜意向的人,竟都往这边走了来。

“小家伙,这豆角怎么卖?”

“呵呵,大婶,豆角两文一斤,你瞧瞧,这豆角多新鲜,今早刚摘下来的,还带着露水呢!”赵松树见有人问,忙热情招呼道。

“嗯,看着还不错,价格也公道,给我来五斤吧!话说你小子这嘴,还真是会说。”那大婶笑着道。

“哎!马上称好。”赵松树将借来的称盘装上豆角,马上就给称了起来,称得望望的,递到她跟前让她瞧过了,这才将菜给递过去。

“十文钱,拿好啊!”那大婶也没多话,直接掏了钱拿着菜走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