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穿之朱明绣锦 (欧阳肖邦)


  待稍坐片刻之后,礼部的官员便前来引导诸位亲王入殿,他们自东门而入,在殿东就位,而随从而来的王府官员则是在殿外的丹樨下站立。百官先向亲王行四拜礼,再由诸王依序来御前向天子叙君臣礼,行五拜三叩头。然后由二皇子秦王朱樉代表几位兄弟向父皇致贺词。
  待到奉天殿朝贺天子之后,众人还要去东宫朝贺皇太子,于是便由朝臣班首引领百官,鱼贯而入东宫,于正殿之庭按文东武西持立。此时几位亲王又换了红色皮弁服,冒以乌纱,做九缝,每缝前后各用五彩玉珠九颗。待太子升殿,诸位亲王再由礼部官员引导,来到殿前朝拜太子,待到礼仪全部结束之后,燕王朱棣方才感受到屈膝下跪的时候,双膝有些疼痛,似乎是这几日赶路积聚起来的疲劳。
  之后的气氛便轻松了许多,太子朱标携诸位王弟来到后殿,叙家人礼,大家互相寒暄,彼此打量,随后太子又唤来了他的几个儿子:允炆,允熥,允熞一一过来给王叔们拜年,王叔们则向侄子们分发了压岁钱。
  徐家的女眷们亦是在后宫朝贺,徐妙锦又见到了半年未见的大姐,自然是兴奋不已。由于是在皇宫中,有礼教规矩阻隔着,又不能立刻扑到姐姐怀里撒娇,徐妙锦便悄悄躲在大嫂李氏背后抹眼泪,徐仪华看在眼里却是心疼不已,她此刻亦是想揽妹妹在怀里好好倾述一番姐妹情谊。
  今日是上元灯节,洪武皇帝在宫中设宴给众藩王接风洗尘,徐妙锦想着,据说这古代的上元灯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而南京又素来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她是最喜欢猎奇和凑热闹的人,如若不能去看看民间是怎么过上元灯节的,她于心不甘,那么多明清小说,电视剧里都是男男女女在上元灯节这一天邂逅,多少良辰美景与佳话流传于世,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她心中的好奇劲早就被调上来了,便早已在心中打定主意,等赐宴结束后便偷偷开溜,去秦淮河边看花灯。
  原本赐宴结束后,皇上要携众妃嫔,皇子以及宠臣们在午门看花灯的,可是她既不是妃嫔,又不是皇子,更不是宠臣,何不趁此机会开溜呢,又不会有人注意到她。
  徐妙锦自认为是个行动派,寿宴结束后,她就借口解手,换了早已准备好的便装,一身白绫袄,玉色綾宽襴裙,挽了一个垂挂髻,便乐呵呵地往西华门走去了。待快走到西华门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也穿着便装,正往这个方向而来,难道有人跟她一样,也不喜欢宫内压抑的气氛,想去秦淮河边赏花灯?正想着,便看到那人也发现了她,并朝她的方向走来,待那人走进了,她才看清楚那人便是十七皇子朱权。
  “没想到十七殿下竟是这般不孝顺,也不陪陛下去午门看花灯?”徐妙锦见朱权走过来,便撇撇嘴调侃道。
  “锦妹妹不是也这般,平日里父皇待你可不薄!”朱权也不甘示弱地回到。
  “我……我才不是!孝顺陛下有很多种方法,我只不过是觉得闷了!想出来走走!”徐妙锦自觉理亏,便扬起小脸辩解道。
  “锦妹妹觉得这宫里规矩多,太压抑,我又何尝不是!走吧,据说这上元灯节,秦淮河边三山街的花灯最是一绝,锦妹妹可愿跟我一起去赏赏?”朱权说罢,便大步朝西华门走去,徐妙锦忙追了上来,口中喊着:“十七殿下等等我!”
  朱权回头便是一笑道:“这会没有十七殿下,你可愿叫我权哥哥?”
  “自然是好,权哥哥慢些走,等等我!”徐妙锦跑到他身边,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两人相视一笑。
  待出了西华门,又出了西安门,才算真正走出了这皇宫,这会两人骑上两匹轻骑,微风中不觉心情疏阔。一路上的行人都是朝着夫子庙三山街方向去的,待二人骑马来到人烟渐多的地方,便弃马而行了。
  待行至三山街附近,已是人头攒动,徐妙锦在这个世界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比北平的灯市庙会更是热闹非凡。一想到灯市庙会,便不由得想到了那日初见燕王时候的场景,不由得两颊绯红。朱权回过头来拉过她的手,柔声道:“锦妹妹,这里人多,你且不要与我走散了。”
  夜色沉沉,灯火流彩,各式各样的灯形状各异,令人应接不暇。有做成各种花一样的灯:雪花灯,梅花灯,荷花灯;也有做成各种动物的灯:青狮灯,白象灯,兔儿灯,马儿灯,仙鹤灯,白鹿灯;亦有做成各种亭台楼阁的灯:画屏灯,亭子灯,画舫灯,绣屏灯;也有如神仙聚会般的走马灯,鳌山灯等等。真可谓是花灯悬闹市,家家灯火,照耀如同白日。
  红妆楼上,美女倚栏,并肩携手,欢声笑语。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清河桥边,男男女女吵吵闹闹,花团锦簇,痴笑不已。满城的箫声锣鼓,笙歌不断。
  “今日可真是这般开眼界了!”徐妙锦拉了拉朱权的胳膊,笑着说道。
  “锦妹妹可是不记得了,那年父皇命人在秦淮河中放满了水灯,那才叫一个流光溢彩!”朱权微笑着说道。
  “是不记得了!”徐妙锦歪了歪头,想着自己竟然错过了那般美妙的画面,还是以前的徐四小姐有福气,在现代,虽然正月十五也有花灯,可是都是电灯做的,审美也没有这般好看,人们也不会像这样兴致高昂的来赏灯了,甚是无趣的很。
  徐妙锦见不远处好多人围在一起,便问道:“权哥哥,那边是在做什么的?”
  朱权踮起脚望了望,便回道:“好像是个猜灯谜的摊子,咱们过去瞧瞧吧。”
  待来到摊子边上,便是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敞篷,敞篷上用绳索四处栓挂着花灯,每一盏灯下都悬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各式各样的灯谜。围在敞篷里的大多是年轻人,又以读书人居多,也有不少女孩踮起脚,看着花灯上挂的红色纸条。一些公子见徐妙锦模样秀丽俊俏,不觉想要与她攀谈两句,却又奈何见她不是一人出来,便悻悻地走了。徐妙锦抬头看了看几个灯谜,发现这种猜字游戏真不是她所擅长的,虽然在二十一世纪她好歹也是个女博士吧,但这种灯谜估计也只有中文系的能猜出来吧。
  摊位上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盏跑马灯,甚是精美无比,黄梨木的灯身宛如宫阙般,轮轴上的剪纸随着烛光不断地转动,映在纸屏上居然是一出嫦娥奔月!
  “这盏灯真是精妙至极!”徐妙锦不禁赞叹道。
  “姑娘真是好品位,这灯可是今日的彩头!只要姑娘能猜出这灯下所贴的灯谜,这灯便是姑娘的了。”摊主是个五十岁上下的老伯伯,他捋了捋半百的胡须,微笑地说道。
  徐妙锦翻了翻那灯上挂着的红纸条,只见上面写道:“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晓得阴阳之气。”便摇了摇头,心中暗暗想着,这是什么鬼啊。
  那摊主见她摇头,便笑道:“这可是国子监冯老爷出的灯谜,一般人可是答不出来的。”
  徐妙锦抬头,用求助的眼神望了望朱权,她知道朱权向来博学多才,毕竟后世流传了那么多他的书,他定是能猜出来这灯谜的。
  朱权走过来,拿起这红色纸条看了看,笑了笑道:“这不就是一个「卜」字吗!在下答的可对?”
  “哟!公子这般年纪轻轻,便如此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啊!这国子监冯老爷出的灯谜,可不是一般人能猜得出来的!”说罢便取下灯来,递给朱权。
  徐妙锦接过那跑马灯,但见里面的嫦娥婀娜多姿,长袖善舞,那玉兔圆润可爱,不禁嫣然一笑道:“权哥哥真是厉害,你是怎么猜中那灯谜的?”
  “这出灯谜最讲究的就是方法,作者心中先有了谜底,便会根据一种谜体或谜格去求谜面,而猜者则是参考多种谜法,循规律去思索,寻找谜底,只要先猜到作者用的是那种谜体,便不难猜出真正的答案。”朱权笑着答道。
  两人又走了几个街巷,徐妙锦觉得有些累了,便在路边的一个茶肆坐了下来,两人边喝茶边聊天,倒是也自在快活。
  “锦妹妹的琴技最近可有长进?”自那日在中山王府,他见送徐妙锦的琴被徐妙清摔断,便没再问过她琴的事情。
  “并没有,这段时间一直在霞心庵,不敢打扰师太清修,所以不曾练习。”徐妙锦低下头去,她一直觉得那日自己做的太过分了。
  “我近日得到了一本极好的琴谱,妹妹得空可愿看上一看?”朱权问道。
  “那样自是好的!”徐妙锦拨弄了一下手中的茶杯,回道。
  “如若妹妹不嫌弃,以后我来教妹妹弹琴怎样?”朱权试探着问道。
  “能有如此高师指点,那我岂不是要进步神速了!”徐妙锦嫣然一笑,两颊浅浅的酒窝甚是动人。
  街巷上依旧灯火通明,这时只见河那边放起了烟花,火光冲上天去,幻化成五彩斑斓的花朵,犹如金菊怒放,又如牡丹盛开。
  徐妙锦提着精致的小跑马灯,也朝着烟花的方向去了。人群中,一个高大的身影矗立在那里,亦抬头看着天上绚烂绽放的烟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