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百里云卿想都不想,一口回绝。
突然,他那清凌凌的眼神就越过百里云胤的背后,“蔡静怡(中书令千金)的轿子!”
“哪呢,哪呢?”百里云胤立刻回头,四处寻找。
可是,他马上意识到,中书令千金不是皇室内眷,怎么会路过这条小径?
等回过神来,百里云卿已经带着宁凝,走出很远了……
骗纸!
刚进了书院,面带忧色的蔡静怡就迎了上来。
“安宁,一会李夫子就会让我们论医道,据说胜出者可以获得夫子的真传。”蔡静怡握着宁凝的小手,“我们会不会输给那个殷才女?”
宁凝摇摇头,“要是她做了李夫子的关门弟子,可就要去修什么医毒双绝了。”
自从五年前,百里云卿将宁凝安排在中书令千金蔡静怡身边坐下,她们就多了一个盟友。
他为宁凝选择的同桌蔡静怡,性子温良却不懦弱,和娇憨懵懂的宁凝非常投缘。
蔡静怡比宁凝大了两岁,一直护着她。
非但如此,百里云卿还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技术宅五皇子,往蔡静怡那边推。
倒不是因为她是中书令千金,而是因为她的母亲是巧匠门的传人。
当蔡静怡拿着自己制作的,会自动前进的木头小娃娃,给宁凝当玩具时,连宁凝都肯定,她是适合五皇子的最佳人选。
宁凝还记得当时,蔡静怡为木头小娃娃上了几圈发条,百里云胤的目光就绕着她转了几圈。
于是,以他们四人为中心,在皇子书院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小圈子。
而这个圈子,刚刚正好能够与以殷晓梦和太子为中心的势力抗衡。
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
宁凝知道,没有了百里云胤的痴迷,殷晓梦就没有办法,将她那些不着边际的武器发明,变成现实。
要知道,殷晓梦穿越前,只是三流演员,她对冶金锻造,火药配比,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在原剧情里,所谓的制造武器,她只是按照后世的外形,依葫芦画瓢,再乱七八糟的描述了一番性能,提出一个构想而已。
其他的,全靠百里云胤自己琢磨与研究。
然而,如此不靠谱的构想,竟然被这个怪胎研发成功了!
幸好,如今的百里云胤不再是殷晓梦的研发工具,而太子府和太师府的匠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她的构想。
她原以为可以大放异彩的发明构思,沦为荒谬的异想天开。
于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殷晓梦,日子越过越不顺心。
虽然殷晓梦穿越之初,也上演过精彩的宅斗大剧,可现在却徒增了重重的危机感。
围绕着她的皇子世子是不少,但是她最看得上眼的二皇子对她不理不睬,就连五皇子都视她如无物。
少了关键的两枚棋子,其他人不过是一堆身份显赫的陪衬。
最令殷晓梦闹心的是,她心心念念的太子,到现在都不肯明确对她的态度。
她的心,被他伤得不轻。
太子对她,到底是爱了还不自知,还是她的表现依然不够亮眼?
殷晓梦今年已经十七岁,若是到明年依旧没当上太子妃,那她就会变成古代剩女,还会失去太师府势力的扶植。
随便找个备胎皇子嫁了,可满足不了她的胃口!
如今之计,唯有先抢到毒经,成为李夫子的关门弟子,才能令殷晓梦扳回一城。
对于医学,她胸有成竹,不怕宁凝她们的竞争。
那两个丫头,一个呆一个老实,根本不是学医下毒的料。
这五年来,殷晓梦把除了宫斗之外的剩余精力,全用在了医学课上。
李夫子今天的论医道题目,并不难。
考题只是解释由前朝医圣所著医书《伤寒医病论》里,关于太阳症精神病的一些句子。
第十三章 萌妃养成,皇子书院虐渣记十三
夫子和颜悦色地提问,“伤寒论第六章,医圣如此说——太阳症不解,其人发狂者,瘀热在里,是为蓄血症。不知各位从这句话里,体会到什么?”
殷晓梦不出意外地抢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疯症要是久治不愈,就会从表转到里,从卫气转到营血……”
十七岁的殷晓梦,姿色卓绝,仙气飘飘,气度从容。
由于题目简单,她习惯性地采取抢答,以占得先机。
五皇子百里云胤今天连兵法课都不上了,专门在课室后方,找了个位置坐下。
既然他家静怡这么在乎那本《毒经》,他又怎么会不来凑凑热闹?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他的身边,居然还坐着二皇兄和太子。
这两位仁兄,平时的兵法课,可是从不缺席的!
看见殷晓梦抢占了先机,百里云胤不免有些担心,用余光瞟向百里云卿。
他家宁凝,向来与殷晓梦不对盘,要是小肉包落了下风,一向少年持重的二皇兄,会如何反应?
太子百里云恒的妖冶凤眸里,勾着兴味,手中的折扇,笃定轻敲。
而百里云卿的目光,却笔直落在宁凝的侧颜上。
小胖妞单手托腮,黑玉般的眸子弯弯的,卷翘长睫灵巧翕动,唇角不经意地微勾。
“呵,“百里云卿浅笑,她这副表情一出现,那就是有人要倒霉了。
果然……
李夫子一挥手中戒尺,“错!“
错?
殷晓梦愣了。
不等她反应过来,李夫子随手一指,“蔡静怡,你来说说看!“
“啊?“蔡静怡吓了一跳,她对理工知识就很精通,医学课嘛,仅仅是打混,学个养生、治个风寒而已。
殷晓梦都会答错的问题,她哪里会?
磨磨蹭蹭地站起来,好在看见宁凝在桌子上,悄悄地写了两个字。
“难,难道,是说医圣的医德?“蔡静怡舌头打结,夫子的戒尺太可怕了。
刚要落下的戒尺,被夫子抬了起来,“继续!“
“说,说啥啊?“蔡静怡就是个老实孩子,急得宁凝在桌子上又写了两个字。
刚刚,宁凝写的是“医德“,现在是“不解“两个字。
蔡静怡福至心灵,想起宁凝曾与她讨论过这句话……
定了定神,她回答:“医圣说的发狂,就是我们常说的疯症。可是,医圣却用太阳病不解来叙述疯症,说……说明他对病人的拳拳爱心。“
“然后,然后……“她实在想不起来宁凝的原话,干脆没有然后。
她一把将宁凝拉了起来,“安宁郡主知道怎么解释。“
然后,蔡静怡很没志气地,将自己埋在了课桌上的书堆里。
宁凝哭笑不得,却看见夫子并不生气,而是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殷晓梦的目光,像利刃般,扫向宁凝。
这就想吓住她?
开玩笑,云卿哥哥就在后面观望。
无视她的目光,宁凝坦然回答,“疯症患者常不容于世,人们避之如蛇蝎,患者一旦被确诊,即使将来病愈,也难以再过回常人的生活。
而医圣用太阳病不解来解释疯症,就是不想给病人扣上疯症的帽子。
所谓不解,终能有契机解。
只要能对症下药,医病又医心,太阳病一解,患者自会痊愈,又不会被孤立。
所以,医圣的这句话,说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医理,还有医德。
治病只是表,救人才是本。
医者,能对症下药,是为医者;能医神而解心结,是为神医……“
宁凝话没落音,蔡静怡和百里云胤立刻不谋而合地热烈鼓掌。
百里云卿好看的唇角微翘,表情惬意。
小肉包平时懵懂呆萌,关键时刻,却灵气逼人。
一向严厉的李夫子,居然默许这样突兀的掌声,在课室内回响。
“小郡主说得极好。这句话正是体现了医圣的医德。”李夫子欣慰地看着宁凝,看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是的,就连不懂医术的百里云胤,都听懂了宁凝的解释。
疯症患者本来就脆弱多虑,再被大夫判定他有疯症,那么周围人必然都孤立他,时时注意他的一举一动。
即使他明明好了,也会觉得他依然是疯的。
那么,他的病说不定真的就不会好了。
冷宫里疯掉的那些女人,哪个不是这样的下场?
医圣如此苦心,不给病人贴标签,果然是医德至高。
难得二皇兄家的小肉包,外表看着圆乎乎的,里面的馅料却是极好的!
殷晓梦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输在这里,背上升起一股凉意。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谋筹了五年的计划,居然一朝失算。
“可是,夫子,晓梦对于具体病症的解释,也确实无误。”殷晓梦不会就此认输,她要据理力争。
不能因为那个肉包子是郡主,大家就有所偏颇,她的医术明明就是三脚猫嘛!
“身为医者,人命关天,医术大于天。”殷晓梦强调。
她对医德嗤之以鼻,在这个异世,全靠实力出头,医德有个屁用?
背对着太子站立的殷晓梦,全然没有发觉,太子看着她背影的目光,闪过几分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