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陈家的女儿多生得美貌娇艳,静姝的母亲如是,幼惠亦是如是。
幼恵年纪小小眉眼便已十分出色,和静姝的清丽绝色不同的是,幼恵生得较为艳丽,眼睛流转之间多有媚色,让人不自觉失魂落魄的感觉。
没有权势护着,女子生得太过美貌不一定是福气,更何况这种长相。
幼恵也正值议亲年纪,静姝隐约听说此次二舅二舅母要带了幼恵去京中也有避事的缘故,听说是因为川蜀布政使司右参政刘崇刘大人丧偶,想娶了幼恵为续妻,布政使司右参政是从三品官员,如果在不少商家人来看,幼恵这可是难得的好亲事,高攀了的。
可刘崇已经年届四十,幼恵不过十四,陈家并非卖女求荣的人家,二舅二舅母只得一女,如何舍得将女儿嫁过去?那刘崇的儿子女儿可都要比幼恵年长了好几岁。
但刘家势大,陈家也不敢明拒,趁对方只是暗示,还没明着上门提亲之前,便只好带了女儿先去京中避上一避。
前世,幼恵后来也去了京中,只是……
看着眼前微仰着尖尖的下巴,眼睛含笑俏皮的看着自己的幼恵,想到她前世后来的境遇,静姝心中闪过一丝怜惜,她牵了幼恵的手,道:“我如何能同你比,你自幼就学这些,而我幼时都是学了那些琴棋书画刺绣,多是些没多大实际用处的,现在就算拼命补习,也不及你过去十多年的学习。”
幼恵“扑哧”一声笑出来,拿指头点了点静姝,嗔道:“亏我是了解你的,不然我还以为是你大小姐埋汰我呢。”
说自己学什么琴棋书画刺绣没用,赞她学的商家知识,在世人的标准看来,可不是埋汰是什么?
两人一起说笑着就寻了幼恵的二哥陈家启带了护卫一起去了锦河边放花灯。
看着河中星星点点闪闪的花灯,衬着朦胧的月光,当真美如梦幻。
“姝表姐,你在发什么呆呢,我们快把花灯放出去吧。”
幼惠走到河边,转头却见身后没有了静姝和二哥家启,忙起了身回头去找,却看见静姝正站在几步外的柳树下看着満河的花灯发呆。
而她的二哥却是默默站在静姝的身后,沉默,周身还带着那么一丝落寞,哪怕是在月光下,幼惠都感觉到了。
幼惠心中叹息,她虽年纪小,对有些事情却极其敏感,二哥的心思她自然是一早便察觉了。
其实以前她二哥表现的很明显,就是家里其他人不少也都察觉了,只是这事两年前便被祖母否决了,二哥也收敛了许多,众人都当他已死了这份心,不想他原来并没死了心,只是藏了自己的心思。
也是,这种心思,怎么可能说收就收呢?
幼恵深吸了一口气又吐出,将心中的阴霾吐出,调整了一个欢快的笑容,回身几步就小跑到静姝的身边,拽了她往河边走,一边走一边道:“在这里发什么呆,快被那些呆气都放到花灯里放出去,谁知道到了京中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再放呢。唔,再说了,就算有的放,也是不一样的了。”
静姝听她絮絮叨叨的话,竟然也都能听得明白,她不禁笑道:“说的是什么,放的是呆气吗?”
幼惠就道:“晦气也行,反正所有不好的东西,让自己不开心的东西全部放掉,我们去京城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静姝听了点头,然后像她们往年那般拿了许愿的纸条用后面家启递过来的炭笔在上面像画符一样画满了字,再拿了花灯,燃了纸条,便和幼惠一起将花灯放到了河中,然后很努力的吹着,看花灯越飘越远。
传说中,花灯飘得越远,那灯上许得愿就越容易实现。可静姝和幼惠此时却都是怀着复杂的心情的,把不好的事情写上,然后烧掉,再让河水带着花灯飘走,如此,让那些都彻底远离。
陈家启看着河边兴奋的自己的妹妹和表妹,再看那慢慢向河中心飘去的花灯,想着未知的京城之行,想着自己力量的渺小,就是对着那旋转的花灯都无能为力,他的心越发的静寂,不是刺痛,不是愤慨,不是满心壮志,而是冰冷的静寂,慢慢渗入骨髓。
求而不得,想护而无能为力,这种痛楚早已让他血液都变得冰冷。
他天生的喜欢经商,并不喜那些经史文章,可是却知道为什么祖母父亲逼他去读书,考取功名。
******
元宵节翌日,陈家又来了意外的客人。
原家夫人带着女儿原苓到了陈府来访,她们是来找陈氏和静姝的。
待原夫人道明来意,陈氏和静姝更加意外,因为原夫人来访的目的竟是想让女儿原苓跟着静姝一起入京。
第25章 一起入京
看陈氏有些吃惊的表情,原夫人解释道:“阿苓志在医道,但民间对女医师限制繁多,她便想去京中,投考宫里的太医院。但我们原家遭逢巨变,再难以支持她,所以希望能让她跟着白姑娘一起入京,如此也好有个照应,我们也能放心。”
原来如此。
前朝也好,本朝也好,女子行医,不管医术多好,在民间地位都要低上许多,限制也良多,但却有个特别的地方,女医师竟是比其他的行业更容易走上高点,那便是太医院。
太医院在前朝时原本也是男子的天下,但前朝因着一位惊才绝艳的女医师,皇帝特意在太医院开立了女子部,招女太医,因皇宫内院多是女子,这女太医竟是渐渐比男太医更为得用,且天下女医师都以能入太医院为荣,因此女太医在女子病的医术上发展神速,逐渐超越了男太医。
及至本朝,虽然皇帝极恶前朝,但因女太医实在有用并得到开国皇后的大力支持,便仍是保留了太医院的女子部。
原来原苓是想考入太医院。
原夫人又道:“阿苓虽然还未能学到其祖父的全部本事,但没有七八也有五六分了,她和白姑娘一起,想来也能有个照应。”
“阿苓常居山野,性子简单却鲁莽,民妇观白姑娘稳重大方,处事通达又心地纯善,也是想着阿苓能够跟白姑娘学着些,不然以她的性子直接入太医院,民妇实在有些放心不下。”
陈氏听了原夫人的话,却是极为高兴,因为以前静姝的身子一直比较弱,长途跋涉去京中她一直不太放心得下,原家的医术她是非常信得过的,原苓听说也是自幼学习医术,若是能有她相伴,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另有一层,陈氏也大约明白原夫人托得是自己而非她的二嫂陈二夫人。
考太医院并不是随便哪个女子就能考得,毕竟是要入宫行医,这身份盘查就特别严谨,入考女子不单是祖宗八代都要查个底朝天,还都得有官家举荐担保。北地暴乱,原家这身份问题并不一定容易。
陈氏是重恩情之人,更何况原家的恩情对她来说实在大到难以回报,不说只是这样一个请求,就是什么真难办的事她也只会应了。
陈氏笑道:“原夫人实在太过谦了,原姑娘医术高超,坚毅能干,我们家姝儿真是远不能及矣。若是能有原姑娘相伴,着实是我们家姝儿的福气。”
陈氏想了想又道,“其实我还有个想法,若是原夫人不嫌弃的话,我想收原姑娘为义女,如此原姑娘入了京中,也可暂时先住在白家,或陈家,和姝儿做个伴。”
收了原苓为义女,又有诊治自己的恩情在,想必就算白老太爷和白老夫人有什么微词,自家老爷定也会尽心尽力帮忙的。
原夫人听言目光先是一亮,随即却又有些犹豫,似乎因着什么而踌躇不定。
陈氏有些误会她的意思,便解释道:“这义女只当是我收的而已,和白家无关,并不用入族谱,只和我们家姝儿作个名分上的姐妹吧。”
原夫人却是摇头,有些苦笑道:“夫人误会了,并非是我们不愿意,只是原家之事有些复杂,我们原家族人在北地为奸人所害,此事牵扯甚多,我们实不愿让夫人牵扯其中。”
陈氏听了原夫人的话微愣,随即释然,她笑道:“老太爷对我有大恩,收原苓为义女乃我的心意,并不牵扯白家,其他的事情夫人便不必过虑。”
原夫人看着陈氏嘴巴微张,只是她还未出声,她身后的原苓便先道:“此事不妥,夫人的心意阿苓心领,但阿苓将来入京行事,不想有夫人牵绊。”
此话听似没有礼貌,实际意思却是将来自己做了什么不想牵连陈氏的意思。
静姝一直在静静看着她们,听着她们的对话,她和原苓相处过不少的日子,也算是了解她了,此时她看原苓面含决绝之色,想到当初原苓听说自己要去京中,便一门心思打听京中之事,但可没怎么问过太医院,便知此次原苓进京太医院怕是托辞,其中必然还有所隐情。
难怪原家兄妹内里心善,性子却如此冷漠尖锐,怕是原家身负血海深仇,且此事对他们影响很深。
静姝想到自己前世的遭遇,心中不免有些戚戚。
原家对自己家有大恩,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又十分喜欢原苓的性子,便出声道:“那不若就让夫人收我为徒,如此我和苓姐姐就是师姐妹的关系了,这样既不牵扯白家,又可让苓姐姐以后名正言顺的和我一起入京,住在一处,又可求父亲帮忙举荐。”
相似小说推荐
-
[网王]朝阳色 (夙纱) 晋江非V高积分2017-11-13完结我喜欢用相机捕捉瞬间的美丽,然而,这世上真正的美其实无法用照片去诠释。正如此...
-
贤臣养成实录 (野禅狐) 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7-10-31完结现代女孩穿越为古代仕宦子弟,并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