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卫夫子才停了手,陆烁抬头一看,就见浮现的竟然是一副难度极高的仕女图。
仕女图线条极多,且因是绘人,能成功的极少,卫夫子却能够一下子将仕女图点出来,这功力的进步果真是一日千里。
“先生的技艺愈发精进了!”陆烁不由惊叹一声,连连赞叹。
卫夫子单单笑了笑,不在多说,如同往常那样,将其中一盏推到了陆昀面前。
陆昀低头仔细看着上面渐渐变淡的图案,就听卫夫子的声音不急不缓的响起,道:“方才周管事来报,说是你父亲从户部得来的消息,今年的院试怕是要比往年提前上半个月的时间,让老夫与你早作准备。”
进入六月以后,京师渐渐稳定下来,陆昀也开始着手新官职的事,因为有他在河北道的政绩在前,惠崇帝对他的满意在后,故而,他这任职十分的容易且迅速,短短几天内就述职完毕,并且有惠崇帝亲自指定任命他为户部右侍郎。
原先的右侍郎因年龄大了,今年刚好还禄于君,这空缺恰恰让陆昀顶上了。
如今的户部尚书正是范钦,与陆昀是好友,加之陆昀本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好,故而,陆昀入了户部,恰恰如鱼得水,十分的自在。
然而,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户部右侍郎乃是正三品的官职,陆昀从一个正四品的地方官一跃成为正三品的京官,着实是惹人眼的很。
原先他在河北道时越级升迁倒不会有什么,但京师正是官员聚集之处,人多口杂,这一番任命,一时惹得反对声四起。
不过惠崇帝存心护着陆昀,只一句“千古治蝗第一能臣,不堪一三品官衔耳?”,就将众人的非议全都挡了回去。
“提前半个月?”陆烁声音微提,满满的诧异。
☆、第227章 路遇
科举可不是小事。
从考期报名到入场出场、再到出卷改卷这些程序,俱都一板一眼,规矩都是早已定好了的,一代一代传下来,若是没有特殊情况,几乎很少会改变。
尤其是这考期,更是把控的极严。毕竟考期关系到考生的复习进度以及赶考安排,虽说有时会有所改变,但偏差也不过一两天罢了,像今日这般提前半个月开考的,几乎很少发生。
更何况,如今已经进入六月了,距离原定的考期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这种时候朝廷却要一下子提前半个月开考,实在是……
陆烁神情怔愣,思绪又转到近来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上来。
“是啊,既然是你父亲从衙门里得来的消息,想来是不会错的。”
卫夫子见陆烁神情微愣,点点头,就又道:“虽说考期提前到了七月中旬,于你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院试需要掌握的,为师都已嘱咐你看过记过写过,余下的这一个半月,再加强一下你学的较为薄弱的杂文和诗赋,应付这场院试也就绰绰有余了。”
陆烁听卫夫子话中的意思,就知道他是误会了。
不过卫夫子所说的确实很对!他的杂文与诗赋相比于墨义、策论这些来说,学的确实不够好,日后加强一下很有必要的。
况且,自己县试与府试两次比试成绩都较好,这次院试,可不能匆忙和大意错失了好机会。
想到这里,陆烁就笑着对卫夫子点了点头,道:“学习非一日之功,最重要的还是平日的踏实学习和仔细积累,先生以往教的认真,学生学得也仔细,这考期提前半个月也不会耽误什么。学生刚刚愣神,只是有些惊讶,这院试的考期怎么会说改就改了,礼部前次府试的时候,才因为朝令夕改被圣上斥责过,现在这种时候不可能顶风作案再做出这种事情,想来这个提前的旨意应该是陛下做主决定的。”
陛下行事十分稳妥,如今突然改期,定是遇到了什么大变故,否则不会这么乱来。
想到这里,陆烁视线转向卫夫子,想听听他的看法。
卫夫子却闭口不谈这问题是否出在惠崇帝身上这件事。
“不错。”卫夫子饮完杯中的茶,从竹垫上站起来,走到窗户旁,轻声道:“庞秀平刚刚取代宋轶作了礼部尚书,下面又有姜景华虎视眈眈,正是行事步步小心的时候,自然不敢做出这种事来。”
如今姜府宴会的余韵渐渐过去,姜景华依靠着高卓,一扫先前的小心翼翼,再一次在朝中站稳脚跟,如今礼部三分天下,姜景华可没少暗地里给庞秀平使绊子。
这些都是府中的暗探查探出来的。
“这个姜景华,伤疤忘得可真够快的。”陆烁不由一笑。
“不是他忘得快!”
卫夫子转过头来,看着陆烁道,“高卓那人可不讲什么师徒情谊,以往捧着姜景华,是因为他有用,今年先是出了府试案、再是他姜府的宴会上四皇子丢了大脸,高卓怕是早就恼羞成怒。礼部可是个好地,以往有姜景华和宋轶在,几乎牢牢把控在高卓手里,但现在有庞秀平坐镇,高卓再想插手进去可就难如登天了。姜景华若是不往上爬,不跟庞秀平对着干揪他的错处,他这个‘好学生’很快就会成为颗废棋。”
陆烁眨了眨眼,看向卫夫子,“夫子对高卓很了解?”
卫夫子这些年一直教书为业,照着陆昀说的,他以往也从未来过京师,更谈不上见过高卓了,但卫夫子却对高卓的性情极为了解,且每每提及高卓,陆烁总能从他的神色中窥探出一股郁愤来。
难不成这二人曾经有过什么过节不成?
想到这里,陆烁灵光一闪,突然想起陆昀曾经说过,卫夫子年轻时因为时运不济才止步于举人、不再往上考,是否与高卓有什么关系呢?
卫夫子闻言,只微微愣了一下,就淡淡一笑道:“高卓掌权多年,恶事做尽,乡野之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师以往听了不少,自然比你要了解得多。”
说完这些,他的目光就又转向窗外,望着外面的碧荷,不再说话。
陆烁望着卫夫子放空的眼神,愈发觉得自己刚刚的猜测有些道理。
不过卫夫子既然不打算说,他也不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毕竟谁都有秘密,那些不为人知的想要隐藏下来的过往,剥开了知道了,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卫夫子只静静站了一会儿,就转身又回到室内的书案前坐下,陆烁也跟着坐在他的下首
因为有了科举改期这件事,加之陆烁实在没什么玩心,故而今日的假期就此作罢,陆烁重又跟着卫夫子学起杂书六论来。
因前面时间耽误的久了,上午的课程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午时就又到了。
陆烁恭敬地辞别了卫夫子,出了畹鹭轩之后,就带着朱衣碧桃几个一路往后院走。
途中,碧桃爽利的说个不停,一会儿说陆舜英一本本数书识的字如何多,一会儿说薛先生母女两个如何温和知礼,一会儿说陆昀对他那些古籍如何宝爱……凡此种种,说了一箩筐有余。
“父亲已经下衙回来了?”陆烁听碧桃说到陆昀,猛然出声问道。
碧桃不妨陆昀开口问这些,不由一呆,立马就反应过来,点点头应声是。
陆烁闻言,也不多说,三步并作两步快步回到了后院。
等过了太极湖,庭院深深,回廊曲折,陆烁顺着抄手游廊走,刚转身要往凝柳堂门口去,不妨拐弯处迎面走来几个面生的女子,陆烁抬头一看,就见走在正前方的正是一对布袍素衣的母女。
那中年女子陆烁认得,正是陆舜英的女先生薛先生。
陆烁站住脚,碍于罗小娘子在,他目不斜视,冲薛先生略一施礼,就绕过几人,带着身后的几个丫鬟走远了。
等陆烁走远了,罗小娘子才抬起头来,朝陆烁的背影望了一眼,就见那背影清瘦如竹、昂然挺立,罗小娘子虽是第一次见到这人,但见他华衣锦裳,气度不凡,隐隐猜出了他的身份,不由好奇的问薛先生道:“娘,这位就是舜英的哥哥陆二少爷吗?”
☆、第228章 使臣
薛先生听了女儿的话,脚步顿住,也回头去看刚刚那少年,就见他脚程极快,不过这一会儿的功夫,就已从视线中消失了。
薛先生回过头来,迎着女儿澄澈的目光,柔声道:“是啊,他就是陆府的二公子。”
罗小娘子闻言,小脑袋轻轻一歪,望着薛先生若有所思。
薛先生见女儿懵懂的模样,微微笑了笑,蹲下身轻声道:“娘能到陆府教授陆小姐读书,维持生计,本就是陆夫人慈心,咱们可不能节外生枝给她添堵。陆公子与咱们身份不同,且男女有别,你日后见了他,远远躲着就是,免得落人口舌。”
“娘放心,女儿省的。”罗小娘子点点头。
罗小娘子年龄虽小,尚存着一份少女的天真。但她自幼丧父,没少见到族人们或卑劣或冷视的面孔,小小年纪就懂得察言观色、识人冷暖,自也知道母亲的辛苦与无奈。
她们母女两个能脱离家里那个狼窝,全仰赖袁氏与罗氏两人的慈心。如今在陆府,她们衣食无忧,且母亲又是陆小姐的先生受人尊敬,这份安定得之不易,且罗小娘子又自小被教导着学习女诫女四书,自然知道男女大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