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礿也配合的被吓到,点头如捣蒜的答应自己一定会早早的睡觉,以后会每个月来给云荍请一次安。
甜甜蜜蜜的将云荍哄好了,胤礿才顺势告退。云荍想着让他早点回去睡觉,也就急着将他撵出去了。
胤礿站在长春宫大门外,收起刚刚的一副孩童样,失笑的摇摇头,叹道:“回吧。”
始终如影子一样跟在他身后的戴衡应声:“嗻。”
提着灯笼走到前头给胤礿照路,当然另外也还有两三个小太监提着灯笼散在胤礿周围的。
胤礿被一群人护在中间,不用十分注意路途,于是他开始思考起最近的事情。
他虽然才六岁,但芯子却已经不是单纯的孩童。变化是一点一滴的,去年在盛京的那几个月只是一个引子,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尤其是跟萨布素的接触,更是让他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真正的变化是在云荍独宠那阵儿。以往因为他额娘是宠冠后宫的贵妃,所以他在宫里其实过的很自在,所有人都会捧着他让着他。而慢慢的,他却发现,好多人开始回避他,倒不是会针对他踩他什么的,而是那种很平常的恭敬的态度,当然,还有很多人则是更加狂热的开始捧他。
就是如此两极分化的态度,才让胤礿察觉到了不对劲儿。但是他却没有跟任何人说,小小少年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他直觉这件事如果告诉额娘会不好,于是他隐瞒了下来,开始跌跌撞撞的自己摸索这里边的缘由。
可还没等他想出个一二三,一夕之间,周围人又变了。这次,态度疏离的那拨人还是原态度,而捧着他的那群人却也摆出一副冷漠的嘴脸,有的甚至还会悄悄露出一副幸灾乐祸的面孔——他们以为他不懂,可其实他早就分得清各种笑容的含义了。
世界变换太快,六岁的少年脑子有些打结。
这个时候,他搬去了阿哥所,进了上书房。而戴衡,也开始了他如影子一般的护卫。
戴衡是皇阿玛赐给他的,在刚刚从盛京回来、他去种痘之前。只不过考虑到长春宫的人员问题,戴衡没有第一时间跟在胤礿身边,而是守在了阿哥所。
胤礿出宫种痘的时候,贴身伺候的人除了李嬷嬷,就是戴衡了。所以胤礿对戴衡还是很信任的,比如,这次的事情,胤礿在想不明白的情况下,没有去问从小照顾他的李嬷嬷,而是问了戴衡。
戴衡当时什么也没说,只说:“阿哥不必在乎这些事情,不管怎么样,您都是大清的皇子、皇上的四阿哥,而他们,不过是奴才而已。阿哥您只要跟太子相处好就行了。”
胤礿敏锐的抓住了最后一句重点,虽然不明白,却也不再问。他有身为皇子的骄傲,没道理追着一个奴才追根究底,他可以自己看明白。
上书房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波澜,说来也是,学生一共就四个,太子和大阿哥都已经在学《大学》、《中庸》了,胤礿和胤祉却还在通读《论语》的阶段,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两者之间也并没有多少交集。
可就是在这些少得可怜的交集里,胤礿却发现了太子对他态度的变化。
不是说以前太子对他有多好,也不过就是看小弟弟的眼神,尤其是盛京一行,太子的态度更是和善,对他们几个小弟弟都很照顾。
而现在,不同于看胤禔时的不悦,太子看他的眼神却常常晦暗不明,态度也是高高在上的疏离。
再加上胤禔时不时幸灾乐祸的笑和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胤礿再感觉不到就有鬼了。
所以,虽然才不过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胤礿的成长却快的吓人。
回首望一眼在黑暗中散发出一点光明的长春宫,胤礿心里默默道。
额娘,儿子会努力的。
第129章
当晚康熙如期而至,一家三口用了一个很是温馨的晚膳。
你说双胞胎?
额,云荍为了专心给大儿子释放母爱,早早的就将他们哄睡下了。
年纪小没人权啊!双胞胎愤愤捶床,我们也要吃火锅!
运气啊特特将胤礿送回他以前的屋子,亲手给他梳头,待要帮他换寝衣时,胤礿别扭的攥住衣裳不让云荍动,脸上红彤彤的:“儿子自己来,额娘你先出去。”
“额娘好心好意的关心你,你居然嫌弃额娘。”云荍假意用手绢抹眼泪儿,指控道,“你小时候,额娘什么没看过?”
然而这招已经骗不到胤礿了,他红着小脸儿将云荍推出内室,隔着门帘喊道:“额娘你不许突然进来!”说完还有些不放心,唤了一个宫女面对着站在门帘前,自己则是钻进了帐子里,麻溜的换了衣裳。
换完了才探出头喊道:“额娘你进来罢。”
云荍甩着手绢进来了,一眼就瞧见了已经退到门一侧的宫女,嗤笑着走到床边,一指头戳上胤礿露在外面的脑门:“行啊,会跟额娘玩后手了,看来这学没白上。”
胤礿扭骨糖似的凑上去,撒娇道:“额娘,儿子长大了嘛,这种小事就不麻烦额娘了。”
云荍才不吃他这套,凉凉的道:“既然长大了,还赖在额娘身上撒娇作甚。”
胤礿被堵的没话说,只能接着撒娇:“额娘,儿子错了。额娘,额娘~儿子真的错了。”
“哼。”云荍轻哼一声,捏住胤礿两颊的肉揉搓了一番,“这次勉强原谅你了,行了,赶紧睡吧,好不容易能睡的早点。”
胤礿立马乖乖的躺下,盖好被子,闭上眼睛。
云荍坐在床边,一手轻轻的拍着胤礿,嘴里小声哼着不知名的歌谣。
胤礿就在歌声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总觉得今天的床格外舒服。
云荍轻手轻脚的将寝账放下,出了内室,小声吩咐宫女们好好伺候,这才回了正殿。
康熙还是在看书,不过这次看的是他自己带过来的,见到云荍进来就放下书:“回来了,胤礿睡了?”
“嗯,已经睡着了。”云荍答道。
“那便好。”康熙点点头,“你也快去洗漱,时辰不早了,该安歇了。”
“是,妾去去就回。”云荍领命道,“皇上先歇下吧。”
康熙不可置否,只摆手让云荍快去。
待得云荍再次回来的时候,康熙已经上了床,不过没有躺下,而是靠坐着。
见到收拾完了的云荍,康熙伸出手:“来。”
云荍缓步上前,将手搁在康熙掌中,问道:“皇上有事?”
康熙一只手握着她的手,一只手在上面拍拍,道:“无事,安寝吧。”说着就要牵引云荍到里侧去。
云荍没动,微微皱眉,为难的道:“皇上,这不合规矩。”
宫规规定,妃嫔与皇帝同床是,必须由床尾上去,再爬到头躺下。
康熙微不可闻的叹了声气,直起身,一把将云荍抱到里侧,放进自己的被窝里。
云荍:“……”
康熙拉着她躺下,依旧是同昨晚一样的姿势。
云荍:“……”
像是察觉到云荍的心思,康熙轻轻抚弄着她的秀发,道:“快睡罢,朕明天还要出发去五台山呢。”
云荍脑子转了一圈,才勉强在角落里翻出这件事儿。她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这两天忙是一回事儿,更重要的是这次巡幸五台山康熙是即位以来第一次,还是打着怀念先帝的名义,所以前朝势必是要进行一次政治性的送行的。而且康熙此行不会带任何妃嫔,所以后宫诸人更没有理由聚起来在后宫办一场送别会了,那根本是浪费钱。
其实康熙为何巡幸五台山的理由一直众说纷纭,甚至一度被人拿来作为顺治没死而是出家了的证据。云荍曾经也暗搓搓的八卦过这个事儿的,进宫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明白这是后人的意淫了。若顺治帝真没死而是出家了,康熙能拖到现在才去五台山?别说是孝庄不让去,即使孝庄自己不愿意见顺治,也不会拦着康熙亲近自家阿玛的。更别说康熙偷摸去过了,云荍以她的人格保证,起码自她入宫以后,去年的盛京一行真的是康熙第一次走出京城。
其实这次云荍真的挺想跟着去的,山西啊,离着她曾经的家乡很近了,有时候总有个念想,想去那里看看,几百年前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肯定不可能。
所以在发现不关自己的事儿后,云荍就愉快的将它扔到一边儿了,只在嘴上客套了一句:“皇上此行要顾好龙体,现在冷得很,在外面的时候披风和手炉都不能少。”
康熙含笑答应:“好,朕听荍儿的。”
而后无话,各自入眠。
或许是康熙吸取了昨天的教训,这次起来的动作更轻了些,云荍一觉醒来的时候,他竟已经走了。
冬天天亮的晚,但时辰却已经不早了,云荍闭目养神了一会儿,还是叫了人起身。
“景顾勒呢?还没起?”吩咐将早膳呈上来后,云荍才问道。
“四阿哥一早就起了,说是要到前面去送皇上和太子殿下。”福华回道,“四阿哥说了,若是您起了就不必等他用早膳了。”
云荍目瞪口呆,然后就不满的嘟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