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姑这样的决定,一半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夏老太太和小黑鱼儿所以感激她。另外一半的原因则是借这件事表明态度:几个侄女里头,单单只带夏至回府城,而不带显然对长生有意的五月。夏大姑这是表明根本没看上五月。这样拒绝很委婉,但同时也非常干脆。
想到这里,夏至的脑海里又闪现出她早上往后院去,五月匆匆从上房出来,然后夏二婶叫了夏二叔回东厢房。之后,才有夏二叔找夏老爷子私下说话的事。
五月应该是那个时候才知道去府城完全没有她的份儿,然后一家人一商量,就明白了夏大姑拒绝的意思。
但他们并不死心。夏大姑表态表的很干脆,但毕竟没说出口不是吗。如果夏老爷子跟夏大姑提亲,夏大姑好意思拒绝吗?
夏老爷子之所以没留丝毫余地地拒绝了夏二叔,应该是早知道夏大姑和夏老太太的意思了。这母女俩应该就是当着他的面商量要带夏至去府城的事。夏老爷子那么通透的人,前后一想想,哪还有不明白的事呢。
将事情都想清楚了,夏至心里暗暗感慨。
夏二叔这次里子面子都丢没了,他还不能怨恨夏大姑和夏老太太。要怨,他只能怨他爹夏老爷子。而夏老爷子只怕心里也更厌烦他这个二儿子了吧。
虽然说夏二叔咎由自取的成分很大,但是夏大姑的心机与盘算,也不可谓不厉害了。
“夏至,收拾好了没有?来,娘嘱咐你几句话。”田氏这个时候就走过来,她心不在焉地翻了翻夏至收拾出来的几件衣裳,就将夏至叫到东屋说话。
孙兰儿有眼色,知道田氏有私房话嘱咐夏至,自然没跟过来。田氏又将夏桥和小树儿都打发了出去,只留夏至一个,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嘱咐了一番。
大致的意思,就是让夏至一定要抓住机会,尽量讨好夏大姑和郭姑父,跟郭长生多相处相处,要顺着郭长生,还要多多地拉拢郭珍珠。
“你大姑家虽不是啥大户人家,但也是穿金戴银,使奴唤婢的。他们铺子里一年少说能赚几百两。你要是能给你大姑做媳妇啊,那你以后可就是享福的日子了。”
田氏的话夏至左耳朵听进去,直接就从右耳朵出去了。她根本不会听田氏的“教导”,而且,夏大姑对田氏知根知底的,人家肯跟田氏做亲家吗?
看看夏大姑是怎么不动声色就打发了夏二叔的。田氏自我感觉未免太良好了一些。夏至认为,若论心机,田氏只怕并不是夏大姑的对手。
“都听进去了吧,娘这可是为了你好。”田氏有些犹疑地看着夏至。她总觉得夏至虽然老老实实地听她说话,但其实没听进去。
“娘,我都听进去了。你就放心吧。”我是绝不会按照你说的去做的。夏至的态度非常好。
田氏觉得夏至虽然学乖了许多,比如把后院的人都给窝盘住了,但夏至却没什么心事儿,或者说心大,最要紧的事情不上心。田氏看着夏至,恨不得自己亲身上阵,赶快把事情给搞定了。
如果夏至给了长生,那么她侄子大宝娶亲、盖房子的银钱可就有了,也不用夏秀才再去预支工钱、到处借贷了。
“夏至,娘对得住你。你这个好模样就是娘生的。你如今啥活都会干,那也是我教出来的。有这两手,你到你大姑家只要不出岔子,事情准能成。”田氏告诉夏至,只要夏大姑不说她什么不适,等她回来,就让夏秀才出面去提亲。
“他们一个买卖人家,你爹是秀才,再加上你大姑欠咱家的情,就没个不成的。”田氏这么说着,又嘱咐夏至要她尽量在夏大姑家多住些日子。“你大姑要留你过节,你就在那过节。多住些日子,别急着回来。”
夏至觉得,田氏的话有越说越多,根本就停不下来的趋势。她故意往窗外看了看天色,然后提醒田氏:“娘,我大姑说要赶路。你要是舍不得我,我就不去了。”
“咋能不去!”田氏立刻催夏至,“你这没出息的。快去吧,真给耽搁了,让你大姑不待见你。”
夏至这才得以脱身回西屋来拿东西。
孙兰儿已经将她的几件衣裳都叠的整整齐齐,用一个半旧的白底绣折枝牡丹的包袱皮包了一个瘪瘪的小包袱。
“十六,你啥时候回来啊?”孙兰儿很舍不得夏至。
“估计五月节就回来。到时候跟我爹一起回来。”夏至心里早就做好了打算,跟田氏没说,悄悄地告诉了孙兰儿。“兰子姐,我不在这些天,你自己小心。我娘对你还行。有啥事你就跟她说,再不行你就上后院找我奶。”
不论是田氏还是夏老太太,都是孙王氏得给面子的人物。
孙兰儿就点头。
夏至看看田氏在东屋没过来,就从柜子深处将自己藏的私房钱都拿出来装在了包袱里,然后抱着包袱出来。
田氏、孙兰儿,夏桥和小树儿将她送到门口。
“记得娘说的话。”站在门口,田氏还不住地嘱咐夏至。
后院大门口,郭长生正和夏三叔一起套车。后院上房礼,小黑鱼儿已经穿好了出门的衣裳:红色素面的茧绸袍子,崭新的青色千层底的布鞋,头上依旧是红绒绳扎了个喜气洋洋的朝天辫,胸前还挂了一挂长命锁。
夏至进门,大家的目光就都落在她的身上。夏至没穿田氏给她做的那条裙子,因为不喜欢,也是因为不搭。她没合适的衣裳配那条新裙子。她还是穿着旧的青竹布裤褂,不合身,却是唯一没有补丁的一件。
几个人的目光中就都流露出了同情的神色。夏至家里有田,亲爹夏秀才在府城里还赚钱,可她还不如普通庄户人家的女孩。人家至少还有套出门的好衣裳呢。
“都怪我,忙着就给忘记了。”夏老太太忙就招呼夏至到跟前,然后从柜子里拿出一套新衣裳来给夏至。“是奶给你做的。没想到你大姑来的这么早,做的赶了些。十六,你赶紧穿上,看合身不?”
夏至接过衣裳来看了,上身是海棠红底印黄色小花的立领大襟通袖衫,下身是同样布料的撒花长裤。
原来那天夏老爷子说让夏老太太给她和腊月一人做一件衣裳,夏老太太就做主,用夏二叔还回来的小花布给腊月做了条裤子,然后另外买了这块海棠红的布,给夏至缝了一套裤褂。
大家都看着夏至,让她赶紧把衣裳换上。
夏至盛情难却,拿起衣裳来比了比,觉得应该是合身的。夏老太太不仅针线好,而且很会裁衣裳,这样松身的裤褂,她根本就不需要量尺寸,就能做的很妥帖。
“合身。”夏至说了合身,就把这套新衣裳给叠了起来,说是到了府城之后,留着出门穿。
大家都认为她是难得有一件新衣裳,所以舍不得穿。因此也都不忍说什么,只是暗地里更加同情她了。
其实夏至就是懒得出门前再折腾一次换衣裳罢了。
田氏说给了她一副好容貌。她其实并不在意。她宁愿不穿越过来。就算是必须来这个年代,她也宁愿不要好容貌,而要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至于新衣裳旧衣裳的,她也没大在意。有条件她也愿意穿好衣裳,没条件了,她穿什么都行。
这一点,夏至是跟别的小姑娘不大一样。
别人还只是同情夏至,夏老爷子将一切都看在眼睛里,对夏至则是更加看重了一些。
第89章 进城,进城(二)
老爷子觉得夏至朴实无华,不爱慕虚荣,这种品德在小姑娘身上非常难得。他老人家就喜欢这样朴素的晚辈。同时,夏至在打开包袱放新衣裳的时候,夏老爷子也看到了她那个瘪瘪的小包袱里面的内容。
除了夏至自己买布做的那套细布的小衣裳,和一双大青布的新鞋,也是夏至自己置办的。然后就是两套旧裤褂,是用夏秀才和夏桥的旧衣裳改的,穿了不知道多少年,上面都是补丁。
夏老爷子暗自叹气,在他们夏家,也只有田氏这么对待女儿。他想了想,就从兜里掏出一串钱来递给夏至:“十六,这钱你拿着。”
“爷,我不要。”夏至吓了一跳。
一串钱在普通的庄户人家,也可以买上不少东西。没有谁会随意掏出一串钱来给孩子花的。
“爷给你,你就拿着。是给你的零花钱。”夏老爷子执意将钱给了夏至,还说明了只给她,没有小黑鱼儿的份儿。“你到你大姑家,要听你大姑的话,就好好带着你老叔。你是乖孩子,别的我就不嘱咐你了。”
这么说着,夏老爷子还摸了摸夏至的头顶。他的神态很慈祥,但是夏至抬眼瞧瞧,总觉得老爷子的眼神有些复杂。
那是一种洞悉了一切之后的复杂。
夏至想,夏老爷子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他应该是什么都知道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夏老爷子这钱是他自己做主,额外给夏至的。夏老太太那边也已经为夏至和小黑鱼儿准备好了进城之后的零花了。
夏老太太拿出个小匣子来,里面散放着一些铜钱,大概也有*十的样子。
夏大姑带小兄弟和小侄女回家做客,自然会将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什么都不用孩子们花钱。所以她就让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不用给两个孩子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