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庙会,怕是不好卖吧?”夏老爷子听的挺认真,还给夏至参谋,出意见。
夏老太太也这么认为,“十六,你缺啥零花?奶这还攒了点儿钱,你买啥就跟奶拿钱。”
夏至不能要夏老太太的私房。她也想到了鲜花儿不会像庙会上那么好卖。不过,就算是平常的日子,大佛寺的香火也挺盛。“这次没有上次的多,我拿去试试。卖了当然好,卖不了,咱们也不亏。”
“你心里有数就成。”夏老爷子点头,就说搭车的事包在他身上。“那天我要带你五月姐去镇上相看人家,我让你三叔去租一辆车吧,咱们一车去,一车回。”
“好。”夏至自然说好,又去跟夏老太太商量做荷包的事。“我打算先拿一两个去给掌柜的看看,让他估个价,做个标准,以后咱们就照着标准来。”
夏至要先去跟杂货铺的掌柜约定好,如果双方认可,她就要做个长久的打算。
夏老太太表示都听夏至的。
……
到了集日,夏至早早起来,布袋子里小心地装了几个荷包,又准备好一篮子樱桃,一篮子鲜花儿,再有一个篮子里用布裹着,装了不知道什么东西。
腊月和小树儿都要跟着夏至去赶集。
小黑鱼儿自然也要去。
四个孩子提着几个篮子,就站在后院门口等车,旁边蹲着大青。车很快就来了,夏老爷子带着夏二叔、夏二婶,精心打扮的五月、七月、还有夏柱也都出来了。
一辆车,坐不下这些人。
“七月和二柱不要去了。”夏老爷子发了话。
七月和二柱不高兴,却什么都不敢说,垂着头慢慢地回去了。
五月皱眉,嫌挤,暗自里嘀咕这是为她去相亲,还是为夏至几个去赶集。不过,经过那天的事儿,她现在只敢腹诽,一声也不敢出。
“挤一挤吧,没多远,一会就到。”夏老爷子安排大家坐上车,虽然挤一点儿,但是腊月几个都高兴的不得了。
大青依旧在地下跑,一车人出了村子,直奔临水镇。
很快到了临水镇上,夏至几个就在集市东头下了车。马车继续前行,夏老爷子带人去相亲。
腊月略有些遗憾,因为看不到五月相亲的场面了。夏至却知道夏老爷子跟人约定的时辰还早,老钱家住的离临水镇比较远。
“咱们要是完事儿的早,或许还能去看个尾巴。”夏至告诉腊月。
“那有什么意思,咱不去,咱卖完东西自己玩。”小黑鱼儿就说话了。
几个孩子就先往水果市场来。上一次他们来的时候,卖樱桃的只有他们一家。这一次,就又多出两家来。夏至简单地做了个调查,决定保持原来的定价不变。
小树儿和腊月第一次来,被夏至教了一番,就和小黑鱼儿一起开始叫卖。他们的樱桃又鲜,个头又大,味道也甜,很快就开了张。
还有小贩来问他们拿的花儿,不是一束两束的买,而是都要。
夏至一眼就瞧出小贩不是自家用,而是批发了去零卖的。有人看见庙会那天他们卖花儿,发现了这个商机。夏至跟小贩商量了一个价格,比他们自己去卖的价格低了两成。虽然少卖了钱,但是节省了时间,而且也避免了当天卖不出的风险。夏至觉得这样还行。
卖掉了樱桃和鲜花儿,夏至就提了篮子,带着几个孩子往镇里来。
第71章 玉器店
庙会那天跟李夏和小黑鱼儿逛了一回,夏至就留了心。这次进镇子里来,在跟随的几个孩子看来,她就显得熟门熟路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经常来镇子里逛。
夏至先找上了镇子里最大的杂货铺。庙会的时候她在铺子里买过东西,还跟掌柜的聊了聊。她进了铺子的时候,掌柜的正好在,而且似乎对她的印象很深刻。
“小姑娘今天来赶集?要买些什么?”何掌柜没用小伙计招呼夏至,而是自己亲自过来,笑呵呵地跟夏至说话。
“大掌柜好。”夏至笑着跟何掌柜打招呼,“东西我们一会再买,先和大掌柜你商量一件事。”
“哎呦。”何掌柜脸上的笑容就放大了。做生意的人讲究和气生财,何掌柜还是个脾气特别温和的人。“小姑娘,要跟我商量什么事啊?”
“大掌柜先看看。”夏至就从布袋子里将几个荷包拿出来,一字排开给何掌柜看。“上次我问过大掌柜,要是我送绣好的荷包来,大掌柜收不收。”
何掌柜一边看荷包,一边接上了夏至的话茬:“我说收。我记得。小姑娘,上次你就是跟你老叔,还有一个年轻的公子来的,我记得你们。”
“大掌柜瞧瞧这几个荷包怎么样?”夏至听他这么说,就放了心。
何掌柜将荷包一个个拢在手里看了一遍。他先没发表意见,而是让小伙计去取了他的眼镜来戴上,又对荷包的针脚认真地查看了一遍。
这是一个做生意特别仔细的人,哪怕是对待一笔小生意也是如此。夏至挺欣赏这样的人,她也不催他,就让他细细地看。
她拿来的这几个荷包,绝对经得起最严格的挑拣。
何掌柜将手中最后一个荷包放下来,然后慢慢摘掉眼镜问夏至:“小姑娘,你这几个荷包打算卖多少钱?”
夏至看了看铺子里面卖的荷包。她上次来已经不动声色地打听过价格了。“大掌柜,请你给出个价吧。”
“哦……”何掌柜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挑出两个最精致的荷包来,“这种料子和绣工,我给你个最高价,五十文钱一个。小姑娘,我看着你小小年纪,不仅勤快能干,还挺会打算过日子。这种荷包,你有多少我收多少。”
这两个荷包,都是夏老太太花了工夫细心绣出来的,用的是最好的料子,花线也是上等的,不仅绣花鲜亮,还几乎看不到缝的针脚。
夏至也打算这种是最上等的,暗赞何掌柜的眼力好。
“其余这几个,就差了一等。我也收,但每个只能给你三十文钱。”何掌柜见夏至一直不说话,就又说道。
“可以。”夏至略一思索就点了头,“大掌柜,我不跟你攀价钱。我打算跟咱们铺子做个长久的买卖。以后每半个月给你送一次荷包,都是这两种标准的。大掌柜,你都照着这个价钱收不?”
“收。”何掌柜也挺痛快的。他收了荷包,不仅可以在铺子里卖,也会批发送去府城以及远近的大镇店去卖。那种最好的,甚至能卖到一钱银子。生意不大,他的赚头不小。
夏至也明白他的铺子大,还有门路,所以才找上的他。
六个荷包,夏老太太做的两个卖了一百文钱,孙兰儿和夏至自己做的四个各自卖了六十文钱。这些钱不算多,但是对于庄户人家的小姑娘来说,却可以算是一笔小财富。留着自己零花,甚至稍稍贴补一下家计。
腊月在旁边瞧着非常眼热。
夏至收了钱,又拿出一个荷包来给何掌柜看,问他这样的荷包值多少钱。
何掌柜没有丝毫怠慢,而是仔细地将这个荷包也看了一遍,才中肯地发了话:“……料子还好,针脚和绣花上看出来也很仔细,可还是差了点儿功夫。这种,留在我这里寄卖可以。卖多少是多少,卖出的钱我留三成。”
这已经是相当厚道了。
这个荷包是腊月做的,她很用心思,但却是第一次做这种精细的活计。夏至就问腊月的意思,是将荷包留在这里寄卖,还是拿回去。
“四姐,我……我拿回去,不卖。我下次做了和你那个一样的,再拿来卖。”腊月脸色微红,小声跟夏至说。
小丫头还挺有心气儿的。
夏至就点头,跟何掌柜说了,把荷包拿了回来。然后,就拿卖荷包的钱买了一块香香白白的胰子,又买了一些花线,包好了装进篮子里。
胰子买的是比较好的那一种,用猪胰脏加上一些香料和药材制成的,鹅蛋状,用来洗脸很不错。这是买来她和孙兰儿用的。至于花线,那是准备接着绣荷包的。
出了杂货铺,夏至领着几个孩子继续往前走,最后在一家玉石首饰铺子门前停了下来。
“十六,咱这是要买啥?”小黑鱼儿就问夏至。
腊月和小树儿的眼睛都已经不够使了,他俩顾不上问夏至,夏至领他们上哪儿他们就上哪儿。
“咱还是来卖东西的。”夏至告诉小黑鱼儿,然后领头进了铺子。
这家店是两间的门门脸,里面的地方很是不小。夏至略看了看,就有个小学徒过来,问他们要买什么。
“我要见见你师傅。”夏至就说。
小学徒挺意外的打量着夏至,似乎想从她身上看出什么来。
“你们是收石头吧,我就是来卖石头的。”夏至就告诉他。
庙会的时候,她也逛过这家铺子。这是一家老铺,店主就是玉石匠人,领着几个徒弟,卖的就是他们自家琢磨的各种玉器。
说是玉器铺子,因为本地玛瑙比较多,这铺子里的玛瑙制品最多,什么镯子、珠串、指环、挂件、摆件,大大小小的都有。
夏至早就打听好了,这家是收原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