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的年纪和条件,要定媳妇可以说是很困难了。
“慢慢踅摸吧,那孩子成,总有带眼睛的人能看上。”
“你别虑虑别人了,先操心操心五月吧。”夏老太太就将话题拉了回来。
“对,咱家五月也是个大事儿。”夏老爷子点头,“等她大姨奶来了,我再跟她好好说说。”
武老太太下晌就来了。她看了夏老太太帮她买的花线,欢喜的眉开眼笑的。“还是你会挑,比她们谁买的都好。”
武老太太要掏钱给夏老太太,夏老太太就不要。“总共没几个钱,咱老姐俩,我用你点儿线,你也不能管我要钱不是。”
“那不一样,这是我托你买的。”
武老太太非要给,夏老太太非不要。俩人就在炕上撕摞了半天,最后武老太太说她要生气了,夏老太太才把钱收了下来。
然后两人就说到五月的亲事。
作为五月的亲姨奶,武老太太对这件事还真挺上心。
“……我寻思了好几宿,还真有这么个人。”
武老太太说出来的这个人是她娘家的侄孙,跟五月论的话就是表兄妹,不过是已经出了五服的。这小伙子今年十六岁,在家中排行第三。家中也有几十亩田地,日子颇为过得。
“……年纪也相当,家里也过的去,也算是知根知底。”武老太太跟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说。还有一样,那是她娘家村子,也就是夏二叔的亲娘的村子。虽然亲族的关系都远了,但毕竟还有些香火情分。以后五月要是嫁到了那里,大家都有照应。
夏老爷子听了心中先就十分乐意了。五月嫁到她亲祖母的那个村子里去,在夏老爷子看来,似乎是感情上都更加的圆满了。
他是这么想的,当即就表了态:“我看挺好。”
夏老太太比夏老爷子要细致:“是挺好的。咱看着好,也得老二他们自己乐意。”夏二叔在五月的亲事上已经违逆了一回夏老爷子了,所以夏老太太提醒夏老爷子不要在二上做主,免得到时候做蜡,或者落埋怨。
“一会我跟老二说。”夏老爷子立刻就把夏二叔给叫了过来,如此这般地说了。“你大姨费心帮你踅摸的。”
“这挺好啊。”夏二叔仔细地听了,立刻也露出喜色来。
第396章 挑剔
“这还得是我大姨,为我们五月操这份心。”夏二叔笑呵呵地说,这是感激武老太太的话。武老太太并不肯居功,她告诉夏二叔,这是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托她的,还特别低强调了夏老太太对夏二叔和五月的事情的关切。
“我娘对我们都没的说。”夏二叔就又说道。
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和武老太太都挺高兴,因为看夏二叔这个态度,应该是很乐意这门亲事。那么接下来就是武老太太给娘家那边捎信儿,安排两家串个门,相看相看,没是问题,这么亲事就可以定下来了。
夏至在旁边瞧着,她并没有这么乐观。
果然,夏二叔高高兴兴地说了一通感激的话之后,就说要去告诉夏二婶和五月一声。
“是得跟她们娘俩商量商量。”武老太太就笑着说道。
“这还用啥商量,就是告诉她们一声,也让她们娘俩过来陪大姨说说话。”夏二叔笑着走了。
他这一走,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就跟武老太太商量起接下来的安排来。武老太太说的很痛快,他侄孙那边对这门亲事是千肯万肯的,都不用看五月人长的咋样,知道是夏老爷子的孙女,这就够了。
所以,现在就等着夏二叔这边点了头,就可以捎信儿让男方那边的人过来了。
夏二叔去了半晌才回来。他一进门,脸上就有些讪讪。大家瞧着他这个样子,不用问,就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夏二叔在炕沿上坐下来,就跟武老太太说:“……是五月的终身大事,不是信不过大姨,就是想再打听的清楚点儿……”
“老二你就放心吧。我不是那些媒婆为了混一个做媒的钱就胡说八道。我说的话都用影,不信你自己打听去。”
“我不是不信大姨。”夏二叔反复的解释,但该问的问题可一个都没有少问。夏二叔问的问题都非常具体,比如说男方家里到底有多少间房子,五月嫁过去之后能分到几间。又比如说男方家里具体有多少亩地,都是什么地,五月嫁过去之后能分到几亩。
如此林林总总的,最后还问男方家里有买卖没有。
武老太太也真是留心了,夏二叔的问题除非特别的刁钻的,她都能回答的出来。男方家里有四十亩地,都是上好的水浇地。房子也有十八九间,都是大瓦房。至于五月嫁过去之后能分到多少武老太太却说不出来,因为男方家里还没分家。
最后关于买卖的问题,武老太太也回答的很清楚。男方家里就是种田,并没有什么买卖。一般的庄户人家能有什么买卖呢。
庄户人家嘴里说的买卖,一般指的是有固定铺面的那种。就像现在夏家几股在临水镇大集上摆摊,虽然也比较赚钱,但却称不上是什么买卖。
“……人家日子过的红火,就算是在咱村子里算,也能排到上中等。一家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人,都没有吵架拌嘴的,谁提到了都得竖大拇哥。”武老太太就说道。
夏二叔的脸上就露出为难的神色来。“哎呀,大姨,那这个条件,恐怕就不太合适。”
“咋不合适了?”不等武老太太说什么,夏老爷子先就皱眉问道。刚才夏二叔问那些问题的时候他就很不耐烦了,不过是为了给二儿子留脸面所以强忍着。“好人家,知根知底,还是你生母娘的本家,小伙子也没啥缺陷,这就行了。你还想找啥样的……”
夏老爷子这么说着,就差提起当初钱月来的事来了。如果不是当初夏二叔、夏二婶和五月的心太高,早就跟钱月来把亲事给定下来了。也就没有夏二叔他们后来肠子都悔青了那回事了。
夏老爷子看了夏二叔一眼。他用眼神提醒夏二叔不要重蹈覆辙。
夏二叔明白了夏老爷子的意思,不过还是讪笑着不肯点头。“……闺女养大了,那也不容易。咱不图她啥,就图她往后过的好。咱五月照说也是头牌人儿吧,长相,说话,干活,哪哪儿都不比谁差……”
将五月夸奖了一番,夏二叔就提出五月择偶的几个条件来。
首先一条,对方的日子必须过的好,也就是必须富有。像刚才武老太太提的那家那种富裕还不行。
“……最起码,得跟大榆树下老田家差不离儿的那样……”
夏二叔这一条刚说出来,夏老爷子的脸就沉下来了。“这是找婆家还是找财主?”
“当然是找婆家,找婆家。爹,我就说个例子,我也就是想让五月将来生活的好点儿……”
夏老爷子被气的够呛,当时就要骂夏二叔,却被夏老太太在旁边使眼色给拦了下来。
夏二叔接着又往下说。五月的婆家不仅要有钱,而且还得是正经人家。对于这一点,夏老爷子倒是点了点头。
夏二叔絮絮叨叨地说,不过在夏至听来夏二叔在要求有钱之外,之后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了。
最后,夏二叔还说了一句:“……人家好就行,跟咱五月差几岁年纪啥的都不挑。咱也不是那种要求特别高的,差不离儿就行了。最好五月过去就能当家做主,咱五月能够,当的起家。”
这到最后,夏老爷子也明白夏二叔的意思了。
武老太太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这要是别人,肯定就不能再说什么了。但武老太太是夏二叔的亲姨,她还是真心为夏二叔和五月着想的。而且别人不能说的话,她这个做姨的能说。
“老二啊,不是大姨说你。你这也别口味太高了。咱庄户人家就是这个条件,人家那日子过的比我们家都强,比你也强。这十里八村有几个老田家那样的?人家老田家那样的还不一定能看上咱家的孩子。”
武老太太是不避嫌疑的话。夏二叔不爱听,脸上就带出来一些。武老太太看出来了,但也没有在意。
“大姨跟你说掏心窝子的话,这家人没的挑,五月过去保准是吃穿不愁,顺心的日子。往后就是有个啥,人家看我,看你爹,看你生母娘的面上,那都能有容让,咱五月不能吃亏……”
这确确实实是为五月着想的话。
夏二叔讪讪地笑了笑:“大姨,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也是为五月好。要不,这事儿我再跟五月她娘商量商量。”
这话似乎是留出了活动的余地,但夏二叔说的却毫无诚意。
武老太太也算是看着夏二叔长大,如何不了解夏二叔的性子。夏二叔这么说,那就代表这件事是完全没戏了。
这样的事夏二叔不是没做过,他不想做的事,又不想跟长辈冲突,就会用一个拖字诀,然后让夏二婶背锅,谁也拿他没办法,最后他还能说他如何如何做难。
武老太太的一腔热血顿时就被浇了个透心凉。武老太太也是有些年纪的人了,面上的话她也会说。
“那行,你们两口子好好商量商量,我等你的回信儿。”武老太太面上强笑了笑,就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