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如玉能够预料到要是出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一想如果有人利用此事做文章,她不光是丢脸那么简单,只怕还会把霍远行也拉下水,到时候她和霍远行只会很难做,能想出这种手段的人心思不简单,心眼十分歹毒。
很快的,碧荷就带着人去把所有人都抓了起来,先关到柴房去,审问完了,查清楚事情了,没有问题的人才可以放出来。
这边赵兴去拿药,很快就回来了,把药瓶子交给霍远行。
霍远行拿着药瓶子走到床边,打开药瓶子取出一颗药丸来,又让丫鬟拿碗端了温水上来,把药丸化在水中,亲自把药喂了福哥儿吃下去。
“这样就好了吗?他什么时候能醒啊?”唐姨娘紧张地站在床畔,一瞬也不瞬地看着床上的福哥儿,一扫先前尖利的模样,倒是真正地关心起她的儿子来。
霍远行淡淡地道:“吃了药,休息一下就能醒。”
“那就好,那就好。”唐姨娘激动地道。
霍远诚道:“二弟,麻烦你了。”
霍远行又交代了他们几句如何照顾福哥儿,等他们都记下了,就道:“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霍远行几步走到宁如玉身边,牵起她的手,道:“我们走吧。”
“嗯。”宁如玉跟在他的身后,一起离开了福哥儿的院子。
外面天上挂着一轮弯月,点点星星挂在天幕上,夜风拂过,微微有些凉。
走在路上,宁如玉想了想道:“我想去看看碧荷审他们审得怎么样了?福哥儿吃坏东西,绝对是有人故意针对我,想要借此事大做文章,我能猜到是某个人,不过我不想冤枉任何人,我们现在把事情控制住了,我想去亲自去审问一下,确定一下是不是跟我心中想的一样。”
“我明白,我知道你猜测的人是谁。”霍远行理解宁如玉的想法,他也很想把真正的凶手揪出来,握住宁如玉的手道:“我跟你一起过去。”
“嗯。”宁如玉点了点头。
随后两人就转道去了柴房,下人打着灯笼在前面带路,橘黄色的灯火照亮前方的道路,宁如玉下意识地往霍远行身边靠了靠,霍远行察觉到了她的心思,更握紧了她的手。
很快就到了柴房,所有跟这件事有关的人就关在柴房里,碧荷带着人在审问他们,把每个人单独拉出来审问,再一对质,碧荷是跟着霍远行身边带出来的人,有些非常规的手段,一般人都扛不住,全都老老实实交代了。
宁如玉和霍远行到的时候,事情已经查明了,碧荷把人带了上来,在肉末豆腐里下药的是厨房里的一个厨娘。
“你谁指使你干的?”宁如玉站在厨娘的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气势威严,不容反抗。
厨娘原本很狡猾,一直推脱不说真话,被碧荷发现了,狠狠地整治了一顿,终于老实了,现在面对宁如玉,也是不敢再撒谎了,一五一十就把事情交代了,“是二太太唐氏,她让人给我传话,说只要我把事情办好了,就给我二十两银子,以后有机会就把我提成厨房的管事。”
果然是唐氏!
宁如玉问:“她让谁给你传话。”
“我没有见到人,我只收到字条,字条是和银子还有药粉一起放在花园里的假山石下面的,我每天都会去那里逛,收到字条就按照字条上面说的做。”厨娘道。
原来如此!
宁如玉思索了一下,对碧荷摆摆手,“把她带下去吧,好好看起来。”
随后碧荷就把人拖出去了。
霍远行也飞快地安排了人去追查此事,“赵兴,安排几个人去庄子上盯着唐氏,有任何动静都报过来,假山石附近也让人去查查,看看最近有谁去过,凡是有嫌疑的全部抓起来!”
“是。”赵兴领命去了。
处理完了事情,夜已经深了,两个便离开了拆房,回去崇安堂。
走在路上,宁如玉想起福哥儿的遭遇,有那样不负责任的爹娘,还有一个利用他的祖母,真是可怜,叹息一声道:“我以后要是有了孩子,我一定好好对她,才不会像他们那样。”
霍远行闻言一笑,伸手揽过她的肩头,将她拥在怀里,道:“我相信你一定会是一个好母亲,要不我们多生几个吧!”
宁如玉轻捶了他一下,朝她嘟了一下嘴,“一个都还没有了,还想着多生几个!”
霍远行微微俯下身,凑到宁如玉的耳边,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这是怪我不够努力吗?要不我努力点儿,我们多生几个!”
“讨厌,啊——!”宁如玉的话还没说完,霍远行就把她打横抱了起来,运足功力,抱着她往崇安堂飞奔而去。
☆、152
转眼又过了几日, 就到了宁如珍成亲的日子, 礼部按照皇子成亲的规格, 送去了相应的彩礼,皇帝和沈贵妃也象征性的送了一些礼物,皇帝送的一对玉如意,沈贵妃就送的比较多了, 什么首饰头面,红珊瑚摆件,金银玉器等等, 可见她对宁如珍的重视, 毕竟这门亲事是她做主求来的,硬着头皮也要把这件事办下去。
可二皇子萧煜铭自己送的彩礼就太不够好看了, 按照规矩,皇子成亲,如果觉得礼部送的彩礼不够好, 可以自己添置其他的东西。所以二皇子萧煜铭也添了, 不过他添的东西都很一般,完全就是为了面子好看而已, 毕竟其他皇子成亲的时候都添了,要是他不添也对不起他的身份, 就是他送的彩礼实在不够好看,根本就是敷衍而已,知情的人都知道他对这门亲事不是很满意。
宁如玉作为宁如珍的姐姐,宁如珍成亲她也要回去魏国公府添妆。
虽然对宁如珍很有意见, 宁如玉也做不出少她一份贺礼的事情。
在宁如珍成亲的前一日,宁如玉回了魏国公府一趟。
到了魏国公府,宁如玉先去瑞安堂看老夫人罗氏,进了屋就闻很大一股药味儿,宁如玉看到房间里窗户紧闭,空气也不流通,大热天里,屋里摆放的冰也很少,房间里闷热得很。
“怎么不开窗?屋里这么热,应该多放一些冰,那屋子里不这么闷热才好,不然祖母这样躺在床上,窝在屋子里,没病憋出病来了。”宁如玉几步走过去,动手打开了窗户,清新的空气流进来,吹散了屋里难闻的药味儿。
吴嬷嬷在旁边忙道:“不是奴婢们不给开窗和放冰,是大夫说老夫人的病不宜吹风,放太多冰在屋子里对老夫人的病也不好。”
宁如玉转过身去,对吴嬷嬷道:“就算大夫说不宜吹风,那也要每日开开窗户透透气,不然这满屋子的药味儿,祖母整日睡在床上,闻着这样的味道,心情也好不起来,身体又怎么好得起来。”
吴嬷嬷不说话,打心眼里觉得宁如玉是在胡说八道,人家大夫都说了不要吹风,不要受寒,宁如玉一来就乱指挥,当真是什么都不懂,不懂装懂。
宁如玉看她的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抿了一下嘴角道:“你别不把我说的话当一回事,武安侯的医术高明,他就说瘫痪到人不宜一直窝在不透气的屋子里,偶尔也要出去换换气,晒晒太阳,你难道觉得他说的话不对?”
宁如玉打着霍远行的名义向吴嬷嬷施压,谅她也不敢反驳他的话。
事实确实如此,吴嬷嬷一早就见识过武安侯霍远行的医术,知道他的医术高明,一眼就能看出宁如玉中毒,非等闲人有他这样的能力,再加上霍远行的身份,既然宁如玉都说她说的那些话是霍远行说的了,那可能就是真的了,她又哪里敢说个不是。
“奴婢知道了,奴婢照办就是了。”吴嬷嬷道。
宁如玉道:“以后每天早上开一个时辰的窗户,下午再开一个时辰的窗户,透透气总比一直关着好。”
“知道了,奴婢一定照办。”吴嬷嬷道。
说话间,正睡觉的老夫人罗氏也醒了,她依旧不能说话,口眼歪斜,右边半边身子完全使不上力气,整个人只能一直躺在床上,生活都不能自理。
“祖母,你醒了。”宁如玉走过去,坐在床畔的绣凳上陪她说话。
“啊,啊……”老夫人罗氏说不出话来,一张口口水就顺着嘴角流出来,斜着眼睛向宁如玉看过去。
“祖母,你不要着急,慢慢来,好好养病,等把身子养好了,就能说话了。”宁如玉从吴嬷嬷手上接过帕子,亲自给她擦了擦嘴。
“啊,啊……”老夫人罗氏除了发出这种声音,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想要说什么。
宁如玉也不管她到底想要说什么,是不是愿意听她说话,反正她就是来看看她,说一些她觉得有必要让她知道的事情。
“祖母,你好好养病,不用担心我们,我爹和我娘过得很好,他们有空就会过来看你,我也过得很好,我和明宗感情很好,明宗什么都愿意护着我,愿意现在我的身边,支持我,照顾我,我觉得我能嫁给他,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所以你不用担心我,我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宁如玉说的话表面上听起来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如果是知道她和老夫人罗氏关系的人,知道老夫人罗氏以前对她的态度,就知道她说的话意义大了,完全就是在讽刺老夫人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