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祖训 [全本精校] (雨久花)


  知秋哪知二奶奶的花样心思,听说这丸药不能买,脸立刻灰了下来,那草药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这年头,挣点银子容易吗?全都配了这不能卖的药,何况二奶奶在这深宅大院中,这么多丫鬟婆子伺候着,能中什么毒,受什么伤,哪需要续命了,根本用不到这劳什子的还神丹,暗叹她家二奶奶真是个败家子。
  寻思着还是变着法说服二奶奶拿出去卖了才好,听二奶奶提到的“怀壁其罪”,倒让她想起一件事来,于是又抬头对二奶奶说:
  “二奶奶说这话,奴婢倒想起一件事,前些日子,就有几起人看好了我们的冷香丸,找哥哥商谈,要花银子买秘方,让奴婢的哥哥给个价就行,不再乎银子多少。哥哥告诉他们这药是主人配的,他只负责卖,手里没有秘方。后来那些人又来和哥哥商谈合作的事儿,说是他们出银子,我们出秘方,把这药堂扩大了经营,挣了银子三七开,他们七我们三,二奶奶您说,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奴婢的哥哥一听这话,想二奶奶一定不会同意,便一口回绝了,后来就天天有人来药堂生事,但都刚巧被上官公子派去打听您的人碰上,给打了出去,打了几回,现在冷清了,二奶奶,看样子您的秘方才是‘壁玉’呢,仅一个冷香丸的秘方就惹了这么多祸事”
  梦溪白了知秋一眼,随口问道:
  “上官公子经常派人去药堂?”
  “听哥哥说,上官公子隔三差五的就会派人去看看您回没回来,还嘱咐哥哥说,只要您一回药堂,马上派人通知他,他会亲自来看您,也经常买些药回去,倒成了我们药堂的常客了,后来见有人闹事,索性便安排了两个人天天在药堂守着,也不要我们的酬劳,奴婢的哥哥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了”
  梦溪听了这话,不觉汗颜,那日她不过醉酒后的狂浪,无意中结拜了这位义兄,这些日子,她几乎已经不记得这事了,他却真的把她放在了心里,眼前又浮现出上官公子那翩翩的风采,如沐春风般的笑容,想到日后她离开萧府,那上官公子不失为一位知已,这朋友,还是要常常联系的,于是说道:
  “难为上官公子了,我给上官公子修书一封,你明天让李度转给他”
  知秋点头应了,忙给二奶奶备了纸笔,梦溪坐在案前,想了想写道:
  大哥,你我兄弟一别已有月余,弟日日畅游于山水之间,今得家书,承蒙大哥挂念,甚感欣慰,独登高山,眼望大齐江山如此多娇,想起大哥的鸿鹄之志,弟偶得一曲,相曾大哥,以勉大哥报国之心,圆大哥鸿图大志。
  北望江山 峰烟起 多少壮志难酬 …… ……
  另二弟新近配制解毒圣药“还神丹”,此药可解百毒,关健时还可续命,大齐少有,天下无双,亦不在颐春堂销售,今赠大哥一枚,大哥慎用。
  二弟梦谈顿首。
  梦溪想起上次上官公子只听她唱了一遍便弹了出来,想他一定是个韵律高手,投其所好,梦溪花了些心思,记得前世听过一首大气蓬勃的爱国歌曲,歌名和歌词都记不清了,试着哼出来让知秋谱了,又重填了词,另取名“念奴娇”,又从头看了一遍,内容很满意,但配上她鸡刨般的大字,怎么看怎么别扭,于是让知秋重新抄写了。
  知秋看着二奶奶这首大气蓬勃的曲子,暗叹二奶奶怎么就生了个女儿身,要是男人,当真可以入朝拜相,建功立业了,可惜如此绝世的文采,偏偏不会写字,不仅暗骂这李老爷的愚腐,放着这么聪明的女儿不好好培养,却只让学什么女红,定是二奶奶从小讨厌女红,闹得现在连女红也没学会,文不文,武不武的,只是她忘了,她爹倒是好好培养了,她也算是棋琴书画样样精通的小家碧玉,最后仍逃不过这为奴为婢的命,想这世间百事,都是造化弄人。
  知秋抄完,梦溪又看了一遍,点点头,忽又想起那日上官公子劝她入朝为官的事,觉得她赠这首曲子别让上官误会了她有报国之心,倒不好了,想了想又填了一首小诗,让知秋附在后面,这才满意了,又吩咐知秋将她配制的还神丹用精致的小盒装了,明天一早送出去。


第119章 寻踪觅迹
  兄有报国志 弟无安邦心
  忘情山水色 江湖任我游
  太子一边把玩着梦溪赠给他的那枚还神丹,一边轻轻地吟颂着梦溪写的这首小诗,缓缓地渡到窗前,低语道:
  “二弟,如不是胸怀天下,怎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如君临天下般的曲子,如此将天下纳于股掌的心胸,怎能不思报国,而只畅游于山水呢?”
  随手将手中的曲子递给身边的谋士李瓒:
  “以瓒兄之见,做出此曲之人的心胸如何?”
  那李瓒伸手接过,看了良久,开口问道:
  “此人可是日前殿下所寻的颐春堂主人,殿下的义弟”
  “正是此人,瓒兄观此人如何?”
  “殿下,非是臣下妄言,单观此曲,便知此人有包藏天下之心,精忠报国之志,再见他在颐春堂为百姓配制的那些良药,更知此人悲天怜人,心系苍生,乃万古之人不及也”
  李瓒说完,见太子良久不语,又说道:
  “殿下,前次臣已与殿下分析过,此人怀有包藏天下之心,手握百世难寻的制药秘方,上可安帮定国,下可解黎庶之苦,这秘方更是聚敛财富的源泉,如能得此人相助殿下,殿下无异于如虎填翼”
  “李兄所言甚是,只是这二弟萍踪不定,本王寻了一月有余,竟是毫无结果”
  李瓒听了,也摇摇头,怎么这个人就象凭空消失般,不见踪影,按说太子的眼线已遍布大齐,如果真的只游山玩水,总有踪迹可寻,他到底藏到了什么地方?
  见李瓒不语,太子转身向立在一边的小综子问道:
  “近日颐春堂怎样?”
  “李公子一直云游在外,前些日子,张御史门下弟子想要与颐春堂合作,索要冷香丸的秘方,被李掌柜拒绝后,便找人上门闹事,被侍卫孙诚、李薄教训了两次,现在他门都知道颐春堂背后有殿下支持,没敢再去生事,只是,燕王也十份关注颐春堂,经常派人去购些药物,和李掌柜拉关系,孙诚说他经常在颐春堂附近见到燕王的人,奴才怀疑张御史找颐春堂合作,便是为燕王打算。”
  “加派些人手过去,勿要保护颐春堂的周全,通知各地的暗线,再加紧寻查,一有二弟的消息,马上通知我”
  小综子应了一声,转身要走,忽又想起一事,转身回来向太子说道:“太子,这些日子,除了前次和您说的那李掌柜的身世外,奴才还查到一事。”
  “什么事?”
  “听说这李掌柜有一个妹妹名叫李翠,开颐春堂之前,被卖入了萧府,做了萧府二奶奶的贴身大丫鬟?”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李掌柜不缺银子,为什么不赎回来”
  “是开颐春堂之前的事情,那时李掌柜贫苦潦倒,为了给老爹治病,不得不卖了妹妹,奴才曾让侍卫孙诚侧面问过李度,但李掌柜三缄其口,从不承认自己有个妹妹,想是怕别人拿来要挟于他,这些都是奴才偶而从人伢子那听来的”
  “李度从一个贫苦潦倒的生意人,一下子就开起了颐春堂,这中间他到底有什么奇遇,谁出的钱,对了,萧二爷可收了李度的妹妹?”
  “奴才原也猜是萧二爷收了李掌柜的妹妹李翠,资助李掌柜开药堂,后来一打听,那李翠自卖入萧府后,改名叫知秋,一直跟着萧府二奶奶,这二奶奶不受宠,她也没被收房。后来奴才一想,就算萧家资助李度开药堂,那秘方哪来的,如果萧家真有秘方,以萧家的财势,又怎么会只开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小打小闹地挣点散碎银子,怕是早就在大齐遍地开花了,想是萧家和颐春堂没有什么关系,也许这李掌柜和您一样偶遇李公子,机缘巧合开了颐春堂”
  太子听了这话,也点点头默默不语,李瓒在一边开口问道:
  “能不能是这萧府二奶奶有什么背景?小综子,你可查过此人吗?”
  “回李公子,奴才查过,这萧府二奶奶是布商李青的女儿,只因这李青的先人对已过世的萧老太爷有活命之恩,两家从小订了娃娃亲,因为盛传此女不守妇道,娇纵跋扈,所以萧家一直未娶,直到前几个月萧二爷病危,才娶回来冲喜”
  小综子说到这,停了停,看了太子和李瓒一眼,又接着说道:
  “奴才因为听说这二奶奶婚前同时与几个公子有染,便猜想是不是这些公子中恰好就有颐春堂主人,因念旧情,虽然二奶奶嫁了人,但仍给了她秘方,资助其开店,正好李翠跟了这二奶奶,二奶奶便利用李翠的哥哥在府外开店,这样想也就合理了,而且时间也吻合,哪知奴才一打听,竟听说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太子和李瓒同时问道。
  “当初萧老太爷订的是李家嫡女,但因萧家想用嫡妻冲喜,李夫人心生不满,怕亲生女儿一出嫁便守寡,便让李府庶出的七小姐代嫁冲喜”
  “这么大的事,萧府没有察觉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