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后大典,燕昱泽携她登上高台一同祭天,命小德子宣读圣旨,昭告天下这是他迎娶的皇后。圣旨前半段中规中矩,与寻常无异,最后却加了一句“此生不纳二色,唯愿与皇后白头偕老。”
群臣哗然,震惊地看向高台,连卫明珠也没想到他竟会将这句话写进圣旨。这就等同于向全天下发誓,若日后违反誓言,必定会被天下百姓诟病,只这一个举动就足以证明他的真心。
卫明珠看向他,却见他露出了登基以来唯一一个真心纯粹的笑容,不禁也回以一笑,轻声道:“我早就相信你了,不然便不会心甘情愿的入宫。”
燕昱泽温柔地笑道:“我知道,可我还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任何人都不会存在于我们之间。明珠,从今以后,我与你共享这万里江山。”
群臣跪地,高声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从前演戏时遇到这种场景只觉好笑,如今卫明珠真正站在高台上看着文武百官恭敬地跪拜,却只感觉到无尽的庄严!她与燕昱泽同时抬手,淡淡笑道:“平身!”
站到了这个高度,不仅仅只有荣耀,还背负着造福百姓的责任。卫明珠紧紧握着燕昱泽的手,无畏无惧,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勇气!
燕昱泽对卫明珠一向都是宠溺爱护的,不过洞房花烛夜却半点都没留情,历经千辛万苦才娶回来的妻子,叫燕昱泽怎么爱都爱不够。
卫明珠起初还想着求饶,意识到燕昱泽不会停下之后,立马就起了好胜心。好歹她也是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穿来的啊,小电影也看过不少呢,难道还能输给一个古代的老古董?
可是当她最后累得连手指头都抬不起来的时候,心里就只剩下深深的懊悔了。她怎么就忘了,燕昱泽骨子里根本就是头饿狼啊,看见她就跟看见肉骨头似的,她还傻呵呵地往上送,弄出不少花样来,可真是被人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帝后大婚,普天同庆,燕昱泽那句“不纳二色”的誓言也被广为流传。原本是有一些人等着看好戏的,可等来等去只等到帝后二人的亲密无间,与皇帝为皇后一次次破例的宠溺故事。可看着卫明珠完全瘦下来之后的绝色之姿,她们也实在说不出自己比她强的话来。
世间女子大多过得不幸福,卫明珠这样的幸福是很容易被嫉恨的,可偏偏,她并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她一次次毫不掩饰的举动已经让她成了天下女子的表率。尤其在入宫之后,卫明珠有了更大的权力,更多的可用之人,专门派了商队漂洋过海去往其他国家,给国库带来无数金银的同时,竟引入了不少新的作物。如红薯那般易种植、产量大又能饱腹的东西,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益处,直接减少了每年饿死的人数。
还有卫明珠不断想出的新玩意,推崇的一夫一妻制,严禁人口买卖等规定,将女子地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家户户的安稳。百姓们无法敏锐的发觉其中的改变,但他们能清楚的知道日子越过越好了,争吵少了,笑容多了,当真是越活越顺心了。
这样一个活菩萨还有谁会嫉妒?时日久了,百姓们对她的爱戴完全不输于燕昱泽,这位让皇帝废除后宫的皇后娘娘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成就了一段传奇。
那是属于卫明珠一人的传奇,她从异世而来,令蒙尘的明珠熠熠生辉,从懦弱到强势,只隔了一个灵魂的距离。她倾尽所有,付出了全部的热情,最终也得到了最善意的回报。
明珠可倾世,靠得不是绝色之姿,而是那灵魂中不息不灭的坚强!
作者有话要说: 全文完。
这一篇文在写作期间发生了不少事,很感谢大家能一直支持我到现在,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因为有你们,我才有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时过境迁,我也已经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
这一篇虽然完结,但还有下一篇,下下篇。只要你们还在,我就会一直一直写下去!
谢谢你们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我爱你们!(づ ̄3 ̄)づ
------
那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新文《农门小娇娘》!
文案简介:
阮玉娇生来就是个娇娇女,虽然生父不喜,后母心毒,但她有个特别疼她的奶奶,反倒什么苦都没受过。
直到一场大火烧死了奶奶,她彻底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重活一世,她不仅要挡住奶奶的劫,还要让奶奶高高兴兴的当个老寿星。
谁说娇娇女没有用?即使干不了农活儿,她照样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
新文已更新三万字,本月底入V,V后日更多更,各位小仙女们一定要来看哦!比心~~~(* ̄▽ ̄)y
☆、第149章 番外·后记
皇帝独宠一人, 且还用圣旨向全天下宣告了自己的誓言, 群臣百官就算觉得有些不妥也不好再说什么。但皇帝登基两年后还没有皇子,他们就有些坐不住了。帝后恩爱他们没有意见, 何况皇后本事那么大, 几支越洋舰队就把国库填满,他们也不敢有意见。
可没有太子就不能不管了, 这不仅仅是皇帝的私事,更是关乎国家传承的大事啊!后宫最初就是为皇帝开枝散叶而设的,如今废除后宫,皇后又无所出,将来可要怎么办?很容易使皇族旁系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再起纷争啊!
几位御史商量了一下, 硬着头皮上奏,恳请皇上广纳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燕昱泽刚沉下脸, 卫沐霖就似笑非笑地看着几位御史, 开口道:“皇上尚未而立,正是壮年之时,几位大人不知因何如此焦急?”
这话说的,就差指着他们鼻子质问他们为何急着立储了,难道害怕皇帝英年早逝吗?
几位御史当即冷汗都下来了, 连忙解释,“侯爷误会了,下官只是为皇家子嗣考虑, 并无他想……”
袁皓轩站在文官略后的位置,轻笑道:“几位大人不要多想才是,哥哥他也并无他意,不过是认为皇上、娘娘尚都年轻,子嗣之事不必过急而已。王大人,听说您也是年满三十才得了第一个子嗣啊?刘大人,您家小儿子似乎娶妻后又纳了两房妾室、四名通房,怎么……至今均无所出啊?”
被点到名的御史脸色都有些青了,其他人也没好到哪去。这时袁震飞又说:“此话在理,子嗣之事要讲缘分,不应强求。何况帝后大婚刚刚两年,来日方长,待圣上不惑之年,诸位再来操心此事较为合适。”
这一句话直接把这事儿支到十几年后去了,尤其是这父子三人看着他们的眼神,简直就是在警告他们不要多管闲事。偏偏之前商量好的几位大臣看着情况不妙都成了锯嘴葫芦,连头都没敢抬。几位御史无人支持,迟疑片刻还是退了回去,不再多言。再想想这三人都是惧内之人啊,同皇帝一样不纳二色,跟他们说再说那也是说不通的。
燕昱泽满意地勾了下唇角,道:“既然诸位爱卿无事可奏,那便退朝吧。”
燕昱泽起身走人,从头到尾都没把几位御史的话当回事,更叫人看清了他的态度,这次试探以完败告终。可怕的是在皇帝走后,袁震飞他们三人对几位御史的笑容很有些意味深长,让人背脊发凉,众臣纷纷退散,心中无不对几位御史感到怜悯。干什么不好,敢挑剔皇后娘娘?娘娘的继父、哥哥都是手握大权的朝中众臣,连弟弟也考中了状元成为新起之秀,他们哪儿来的胆子奏请皇帝广纳后宫的?
此事过后,几位御史家中大大小小都出了一点小事,不痛不痒,却都很让人闹心,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后娘家给的警告呢。每一次的事情过后,他们都更深刻地认识到皇后娘家人是有多护短,关键最护短的那位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当真是说不得动不得。
这件事卫明珠根本不知道,她其实忙得很,忙着叫手下人开农庄试验各种作物、忙着把脑子里所有的菜谱写成书册、忙着把各种店铺开到全国、忙着制出报纸让全国消息流通起来、忙着设立学堂让男子女子都可识字……她想做的事太多太多了,有时候没等燕昱泽批完奏折就困得睡过去了。
她不是没想过要孩子,只是觉得自己年纪太小,而且若是怀孕定然没有精力再做这些,所以同燕昱泽商量了一下,就决定暂且不生。不过两年过去,她想做的许多事都已经有了雏形,初具规模,接下去只要把握住大方向让手下之人去经营打理就行了,她毕竟是皇后,不需要亲力亲为的。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在几位御史上奏的三个月后,卫明珠因喝了碗鱼汤吐得稀里哗啦的,御医看诊后,诊出她已经怀了一个月的身孕。一个月天数少本不容易诊出来,但这御医是肖恒,医术了得,决不会出错。消息一传出去,立时就是臣民共庆!
不说大臣,就是百姓们也惦记着这件事呢,毕竟他们都很崇敬皇后娘娘,这大婚两年还无所出,许多人都担心皇帝会违背誓言呢。如今传出喜讯,大街小巷一下子比过年还喜庆。
能做到这种程度对卫明珠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肯定了,卫明珠听三公主和王若珊说起外面的热闹,只觉得心满意足。她们三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话不谈,甚至因为有了亲人的关系而感情更亲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