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吧。”
半夏轻轻说了一句,接下来都不再说话。
看过了夜色,街上也逛了逛,半夏带着喜儿上了茶馆,想守株待兔碰碰运气。
喜儿倒是没有多想,还以为半夏是渴了,才到茶馆来坐一坐,根本不知道,半夏心里还有另外的想法。
半夏确实还有其他的想法没有告诉喜儿。
她想着,如果能遇上老汉或者无忧,让他们带她去见知府夫人,等找到了知府夫人,如果确定了知府府邸很危险,那她就和知府夫人一起离开,不要再回去了,想必凭借老汉和无忧的能力,一定能保证半夏能带着知府夫人逃跑。
半夏想想自己也是无语了,好像她认识的人,都是神神秘秘的,身上有故事的人,若是这些人都是她穿越这里的原因,她也需要好好珍惜,用心相待。
茶馆喝茶说话的人不少,坐在大堂的一般都是男人,楼上包间时不时传出几声娇声,说明楼上的雅间大多是女子。
半夏和喜儿两个女扮男装的女人,坐在大堂里面喝茶谈天,谈的是自己的天,耳朵里却听来别人的许多谈话。
“听说了吗?长公主回宫啦,要和皇上争皇位呢!”
“你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也是刚刚传出来的消息,长公主回宫,先是赦免了好几个罪臣,还拿出诏书,说皇上是谋朝篡位的来的宝座,根本不是正统,所以长公主要求皇上退位!”
“怎么可能!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传出这么远!”
“我开始也不相信,但是现在人人都在传,长公主要和皇上争皇位了!”
“那依你们看,谁的胜算更大?”
“当然是皇上啊,皇上可是已经坐上皇位了,就算不是正统,毕竟也是名副其实的皇上,只要打死了不认账,长公主又能拿皇上怎么办?”
“我觉得长公主也很厉害,她能一回京就做主赦免朝廷重臣,说明她手里肯定也有筹码,不然怎么可能冲动行事?”
“可是长公主毕竟是女子,女子继位,着能行吗?”
“怎么不能行?我朝又不是没有出过女皇帝,而且丰功伟绩不比太祖少,女子继位才能造福天下!”
“你这是胡说八道吧,长公主怎么可能和首任女帝相提并论,不管是见识和谋略,女帝甩出长公主一大截!”
“但是比起皇上,长公主已经好了不止一点点……”
“是啊是啊,皇上当皇子的时候就不信,现在成了皇帝,就更不行了!”
“我支持长公主!”
“我也支持长公主!”
“我们都支持长公主!”
……
半夏和喜儿坐在一边,木然的听着几个书生摸样的人议论,已经不知道脸上该露出什么表情里。
而那些书生根本无所顾忌,虽说还压低一些声音,但是敢当中议论皇族,敢当众议论那个高高在上的人,就说明他们也不是怕的。
半夏都不知道古代什么时候这么开放了,居然还能这么妄议朝政。
虽然时空错乱,她肯定不在中国历史上的古代,但是也没必要这般大胆吧,很有可能会杀头的,他们知道吗?
半夏忍不住悄悄回头看了一眼那群书生,还真是一群书呆子,穿着朴素,但个个都言辞斟酌,对天下对朝廷的看法不止一点,说的大胆狂言也不是一句两句。
半夏都觉得自己快坐不住了,才看见掌柜的匆匆赶来,低声在那桌交代了什么话,书生们便给了掌柜面子,没再谈论皇家的事情。
半夏忍不住拍拍胸口,为那些书生捏了一把汗。
她还以为掌柜会把书生们赶出去,只是没想到掌柜也是和胆肥的,只是告诫了几句,就没再多管闲事。
而掌柜的不作为,很有可能就是罪。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就是这样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何况的非议皇族,非议朝政,不管在那个时代都是不允许的事情。
喜儿看着半夏脸色不好,压低声音问道:“少爷,咱们现在要回府吗?”
☆、第一百六十二章 妄议
喜儿道:“少爷,咱们现在要回府吗?”
因为身份的关系,在外面,喜儿都叫半夏称作少爷。
半夏摇了摇头,道:“不,我想再坐一会。”
虽说半夏也是个怕死的,更加不想惹麻烦,但是这可是关于京城的消息,万一多坐一会儿就能听见公孙颖儿和公孙锦,还有桃如是的消息,那岂不是正合心意吗?
半夏不会强迫自己适应这个朝代,一些所见所闻,她听得多了,也能有自己的理解,只要记在心里就好了,没必要太过战战兢兢,毕竟这个时代这般开明,也是一件好事。
果然,只要胆子够大,很多事情总是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那群书生因为掌柜的告诫,不好在议论皇族,这便换了一个家族,说起了公孙家。
一个书生压低声音,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围,道:“你们知道吗?北疆现在也不太平。”
“定国公夫妇已经赶往北疆了,明面上是为了北疆的动乱去打仗,其实是被皇上遣送的……”另一个书生小心翼翼的说道:“我听说,定国公功高盖主,皇上要拿定国公开刀!”
“这事是真的吗?”另一个书生插话,接着,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定国公夫妇。
“本来我也觉得不会是真的,毕竟定国公镇守北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事情,但是今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先有北疆的蛮族侵犯,再有皇上的疑心,我看这次啊,定国公是逃不过去了。”
“想当年我还小的时候,还远远的看到过定国公一面,战神风姿果然不同凡响,定国公铁血男儿,不愧我朝威名!”
“是啊,但是先帝早就开始疑心定国公,现在皇上登基,本以为定国公能逃过一难,没想到新帝也想除去定国公……”
“不知道定国公是犯了什么罪,皇上敢昭告天下吗?”
“皇家的人啊,想要疑心一个人,还用得着找理由吗?”
“当然是想除掉谁就除掉谁,只要江山还在皇家的手里,一切威胁皇位的人都要除去!”
“不知道应该感慨定国公命运不济,还是应该斥责皇家冷血无情。”
“这也不是就没办法了,我听说有人去解救定国公了,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
半夏听到这里,眉头一皱,更加竖起了耳朵。
“我也听说了,只是不知道消息是否属实?”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但愿定国公夫妇能躲过这劫,留着性命,活着才有希望啊……”
“是啊,将军夫妇这么多年征战沙场,即便北疆的百姓只认定国公,但是定国公丝毫没有谋反的迹象,而且为了保卫家国,就连孩子都没有留下一个,唯一的女儿,听说还被过继给了别人……”
“是啊是啊,我也觉得定国公夫妇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别说定国公没想过谋反,就算定国公要谋反,恐怕追随他的人也数不清……”
“我们的皇上啊,是越活越回去了,死了还给新帝留下这个大摊子,听说定国公夫妇的命运先帝已经决定好了,只是下令的圣旨没找到,一旦找到啊,定国公夫妇就完了……”
“还好,将军夫妇有先见之明,把唯一的女儿过继给了别人,不然啊,就连血脉都要断送了……”
“说起来,也不知道那个小姑娘现在长成什么样了,知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就是赫赫威名的大将军?”
“恐怕知道也不敢说吧,最好藏着掖着,能保住性命才是正经!”
“那可不一定,为人子女的,如果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知道,这辈子也是白活一遭了……”
“是啊是啊,为人子女当知道血脉至亲是谁,当晓得家归何方……”
“如果以后要报仇,也能知道杀害自己爹娘的仇家是谁?”
“那不就是皇家吗?难道一个小姑娘要杀尽皇家,为了给自己的父母报仇,就不顾其他人的性命,滥杀无辜?”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难道就这么算了?”
“也不是说就算了,而是要清楚真正的死因,不要被仇恨蒙蔽双眼……”
“真正死因就是皇家多疑,死于权势斗争!”
“这也不一定,如果定国公夫妇能早一些知道北疆的情况,早一点清楚皇家的冷血无情,早点做好准备,就不会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可定国公夫妇对国家有功,难道就因为疑心,就能残害忠良?”
“定国公若是知道他会落得如此下场,当早一点卸甲归田,权势大过皇上,怎么可能安枕无忧?”
“这简直是谬论!”
……
……
吵吵嚷嚷。
吵吵嚷嚷。
半夏和喜儿坐在一旁,听着书生们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还不顾及场合,声音也没有压低,就那么大张旗鼓的在茶馆里面争执,半夏和喜儿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虽然阳城距离京城不仅,但是如果快马加鞭,也没有多少距离。
阳城的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非议朝政,还敢咒骂皇上,评论大将军,定断边疆战事,这根本就是大胆狂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