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月儿的回来之后果然消停了,张诚福大概在路又训诫了她,这时候到是没再给她脸色看,似乎达成了约定吧。
季青燕和云林自然不会再管他们夫妻的事情,只要不破坏云扬和季青花的回门行。
不过饭后,张诚福找到了云林和季青燕,想让他们把自家两个弟弟和小宇儿带去京城逛一逛,跟着季家大房一起回来便可。
毕竟等他们长大了有能力走出齐东县不知道要多少年后,现在有这么多人去,让他们跟着一起也放心。
同样的是见见京城大世面,开拓视界、将来读书也能有更高目标。
张家虽然不富裕,但与之前已经很好了。
张诚福和大哥是希望将两个弟弟供出来的,只要他们有读书的天份、自己有努力的决心,日子再苦也是乐意的。
季青燕看着小宇儿和小煜儿正和烨儿、烁儿玩在一起的画面,自然是答应下来了。
这次人多确实是个机会,路走走停停逛逛,估计要一个月,回程会快一些,但带了老小也会慢一点。
因此他们预计的往返时间是两个月,在京城再呆一、两个月,赶在秋前回来。
要怪,只能怪这个时代交通不方便吧。
不过旅程辛苦,当作观光也能接受。
见他们答应了,张诚福很高兴,又不好意思地解释:“你堂姐这性子,若不拿话压着她,是真的治不了她的。”
“如今她有了身子,我又要干活,宇儿确实缺少照顾,而我更怕的是宇儿让你堂姐教不好,都说三岁看老。”
“因此我想让他这几年多在季家住着,跟着煜儿一起成长,等性子定了我也安心些。”
说到底,是怕季月儿那性子会影响到孩子,虽然季月儿是季家出来的,但季家真的只出了这一个极品。
看小煜儿长得多好,再看季朵儿多懂事。
张诚福怕自己疏于教育,想着近朱者赤,这样的想法虽然无奈,也确实是好办法。
但也亏他仍然选择信任季家人。
冲他最后这翻坦然解释,季青燕决定将小宇儿也留在身边多一年教导。
她不能将别人家的孩子一直留在身边,但小孩子最重要的是玩伴。如今也还不能学,但又正是学道理、定是非观的时候。
群体教育很重要。
“姐夫要信得过,让小宇儿在京城呆到明年,明年大堂嫂生了,我们回来吃满月酒时送回来。”季青燕把话摊开了说。
“我跟堂哥也说好了,小煜儿会跟着我到明年再回来。小煊儿还太小我不带了。”
“如此甚好,多谢!多谢!”张诚福一听连忙作揖,一点没迟疑。
季青燕看得诧异,心里不禁想,这堂姐夫不会是冲着她来的吧。
虽说古代人并不是不重视自家孩子,也正是因为重视,才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
张诚福知道两个小舅子和小姨子能长这么好,还跟他们与季青燕亲近有关系,村里少女闺女们也是,季青燕在他们之的声望是很高的。
再看开朗活泼又懂事的小煜儿,自然生起了让自家儿子跟着他们成长的心思。
若能在季青燕身边呆一年,像找了一个好启蒙先生,可锦衣玉食还强百倍。
真是可怜父母心。
只不过这话现在还不能说,免得季月儿当场闹起来,甚至引以为要挟生事。
因此下午离开时,张诚福将小宇儿留下来,让他在外婆家住着,省得回去捣蛋没人管着。
季月儿本来反对,但张诚福却喝斥一句:“你先管好你自己和肚子里那个吧!”
季月儿便不作声了。
这样,张诚福将儿子留下来,想到过几天儿子要去京城,一年不能见面,心很不舍,脸却不敢有丝毫流露。
只是抱了又抱,叮嘱又叮嘱让他听外公外婆舅舅和姨姨他们的话。
季青燕看了心很是感慨,若季月儿稍微懂事一些,她也可以看在亲戚份妥协一点,关系也不至于这般恶劣了。
☆、734.第734章 不敢定日子
734.第734章 不敢定日子
又过了几天,等插秧之后,大家开始收拾行李、张罗出发的事。
因季家大房也要去京城,季月儿又刚回来小住过,因此张诚福当天离开时说了端午节不会来。
也因此才会对儿子那般不舍,因为端午节他们不会见面。
小宇儿还不知道这件事,只听小煜儿说可以带他一起去京城走亲戚,很是开心。这几天和一群小伙伴玩得很开心,也没提想爹娘的事。
一般孩子都恋家,尤其爱缠着娘亲,何况还是这么大点的孩子?
季青燕注意到小宇儿说得最多的都是家里爹、爷爷奶奶、小姐姐他们,对娘提得并不多,让她有些心疼。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季月儿对孩子并不尽心。
或许季月儿仍然嫌弃张家贫穷,看不起张诚福,因而对儿子也没那么多喜爱。
而张家人都很忙,这孩子怕是平时一个人玩的时候居多,因此有了小伙伴才会那么开心,根本不愿意回去。
这样的现象说好也不好,坚持自立、渴望同伴和友情是好事,能和大家一起玩好也说明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但不想家说明孩子对家人的眷恋还不够。
但季青燕并没有现在去教导他要如何,毕竟只是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还不懂得思考那些问题。
等去了京城让他和家人分开久一点再说。时间长了说不定哪天一回头,发现爹娘不在身后,会有不同感受了。
季青燕托了大姐和云婉给小宇儿做了两身新衣裳,季周氏知道张诚福将儿子托付给了季青燕,也裁了布给外孙做新衣裳。
田春梅和林雪为外甥各做一双鞋。人多手快,一人一样,到出发时,小宇儿有了个小包袱行李,季青燕给他背在背,模样萌死人了。
虽然大家都在张罗,但云家不敢定出发的日子,因为云扬成亲时,各村都在问,想夹道送送云家。
这要定了日子,不得太轰动了?
不说大家不喜欢这样隆重,云霆兄弟还在这边呢。他们可是悄悄来的,若因此惊动了县丞衙门,不把县丞大人吓死?县令大人怕也会吓得急巴巴赶来送行呢。
云霆虽是武职,那官阶也县令高,城府来了也要行礼的呢。
只是他们低调地在桃花坳感受隐居生活,农家人只知道是云家京城来的族人,是官家公子,是云少将军。
谁知道云少将军是个什么官儿?
转眼到了五月初八。
天气已经热起来了,但还不需要用到冰块,只是将定制的冰槽安装好,用木板隔开,再在车厢里铺村里人家赶出来的定制凉席。
按大人两个一车的标准,有小孩子的分配下去,少年们和小闺女们则是四个一车。
后生们轮流赶车、一车也是两个,让他们休息,赶车才不累。有了后生们去,这么多马车自然不用另外找人赶车了。
而拖行李的平板马车,也钉了六根木柱,搭了毡布雨篷,一直遮到车把式那里,遮阳遮雨都方便。
大家都将行李用背篓装着,日常要用的和贵重物品则随身放在车厢里。
马车做了记号,哪辆是谁坐的,行李放在哪一车,哪只编号的箩筐,造了册子要找时方便。
虽然只是近月的行程,但大家都很激动,仿佛要周游天下般,既期待又紧张,既兴奋又害怕落下什么东西。
患得患失地总算等到了五月初九。
这天一大早,马车全部赶到了村道停着,按事先安排好的编号,大家都在自己家吃了早餐,在家人的叮嘱下去了马车那边集合。
连村塾今天都延迟了课时间,学童们一脸艳羡地过来送行。张先生、李先生和郑先生他们三家也都来了。
看到孩子们都好羡慕,于是大谈读书闯天下的道理,让他们努力读书,将来乡试会去州府、春闱会去京城……
虽然大家连童生都不是,但被先生这么一吆喝,此情此景,还是很激奋人心。
云家这边熄了厨房的火,再次检查了门窗,锁院门,了他们停在地坪里的马车,在负责赶马车的后生们来后,几辆马车和几匹马往村里行去。
到了其它马车集之地,看到村里人都出来送行,大家下了马车一翻寒暄,云林也将家钥匙交给了王村长。
在季家大房回来之前,钥匙交给村里保管。
王小明和王小天也背了自己的书箱、王小媛还在抹着眼睛,手也挽着一只包袱。
季青燕安排了王小明和王小天还有张诚福的两个小弟坐一辆马车,季成赶车。
王小媛则和季朵儿、季青荷、季青花一起坐一辆,云扬赶车。
之后大家按家安排,季青燕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加小煜儿、小宇儿,云林赶车。
一溜儿排下来,孩子们都有大人照顾,加拖行李的马车,几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在村里鸣放的践行鞭炮声和“一路平安”声里,离开了桃花坳。
随行除了云霆兄弟依然骑马,还有几匹没拖马车的军马,后生们也兴奋地骑了。
为了骑马,他们这些日子也有跟着云霆、云泉和云飞学习骑术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妃常有毒:王爷,适渴而止 (懒小囧) 时阅VIP2017-09-17完结卧槽!这是什么情况?不过是去买了个早餐掉到了下水道,竟然就华丽丽的穿越了?而且还穿成了...
-
巫女选婿 (黑发安妮) 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7-10-11完结一句话来说:这就是组团穿越兄妹相互寻亲时,与重生土著对撞的小日子...穿越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