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巫女选婿 (黑发安妮)



苏君释听到她的那声哥哥后,楞了下,脸上闪过一丝悲伤,很快又结成了冰。他微微的皱了下眉,很随意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玉佩递给她,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过份的亲呢,冷淡得彻底。也不知道是不喜欢她,还是本性就是这么冷冽。

若伊乖乖的接过玉佩,在手里玩把了两下,乖乖,这不太乐意表达得真彻底。见面礼这块玉是块好玉,雕工也不错,但上面却雕着一个寿桃。乖乖,这是拜寿用的吧,看来他对她的面见礼跟本就没有花什么心思。

苏老将军也看清楚了玉上的花纹,黑了脸。

中午开家宴,宴席摆在将军府正堂的大厅里,一道屏风将男女宴席分隔开来。

酒过三巡,苏林借着酒意问道:“那五姐儿是跟着释哥儿回老家吗?”

苏老将军不喜,但也没当着族长的面火:“我与大姐原本就没分家,释哥儿这次进京任职当然是住家里,就住五福居旁边的梧桐院,五姐儿依旧住五福居。”

张氏打翻了酒杯。梧桐院,那是她早早就看中的院子,打算留给苏君琛做婚房的,没想到便宜了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小子。

她不甘心道:“父亲,释哥儿这岁数,不适合住在后院吧!”

苏老将军点点头:“那就住我书房旁边的院子,梧桐院留着等他成亲用。还有,以后也别叫释哥儿,他是我们府里的大少爷。”

第12章、圣旨到

“这怎么……”苏君瑜想反对,被苏君琛立即捂住了嘴巴。

这下,连卢老夫人也坐不住了,出声道:“老太爷,这么多年都叫习惯了,一时之间也难以改口,君释就叫释少爷,其它人还依旧,免得出错。”

苏老将军不悦,还是大叔公打了个和场,“按老一辈那房的排辈分开论也好。”

苏老将军想了想,也没有反对,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若伊现,至始至终,苏君释就没有过第二个表情,仿佛所有人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若伊心底笑开了花。太棒了,这哥哥摆明了是不想与苏家牵扯得太多的,那等苏老将军百年之后,除了面子上的事外,他一定不会干涉她的生活。

还没散席,二门口当值的婆子急匆匆的奔了进来,喘着气禀报:“老将军,宫里,宫里来人了,圣旨到!”

苏老将军猛的站了起来,盯着婆子问道:“什么,圣旨?”

“是的,说是让您还有释少爷去接圣旨。”

圣旨?苏老将军呆了。

如果说十四年前,他听到圣旨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十四年前,他可算是立了惊天之功,可回到京城面圣,只是得到了皇上的几句口头表彰,以让他回府养病为由,把他调职回京等候封赏。结果封赏没来,京都里风声不少,说什么有人与敌勾结,上头各种查证,然后拖了一年多就没有了下文。

苏老将军等候封赏的心也渐渐凉了,死了。

眼下,事隔十四年来了圣旨?这是要命的旨意来了?

千万可别说,拖了十四年的封赏下来了。

苏老将军心里涌起了股浓浓的阴影来,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但这圣旨还得接,忙吩咐婆子去叫苏安去安排。

苏老将军穿戴整齐,带着穿戴工整的苏君释去二门口接旨。

来的是皇上的身边的刘公公,一看到他们就哈哈笑着站了起来,手里高高的托着圣旨,苏老将军与苏君释跪在地上,刘公公恭敬的展开手里的黄绸,声音清亮喜悦的念道:“奉天承运,皇上诏曰,大将军苏启明战功赫赫,特加封为一品镇国大将军。苏君释战功累硕,封武略将军。钦此!”

刘公公宣完了旨意,哈哈大笑将圣旨捧到苏老将军面前,递了过去,恭贺道:“老将军大喜。”

苏老将军梦游般接过圣旨,恭敬的捧着转给了苏君释托着,一把抓住刘公公,满脸带笑:“刘公公辛苦了,请旁边喝茶。”他使了眼色,苏安缠住了其它的几位公公。他生拉硬拽将刘公公拖到旁边,悄悄的往他手里塞了个荷包,低声问:“刘公公,这赏赐……”他更想问的是,皇上是脑门哪儿被撞了,怎么会想起他来了。要说十年前,他还认为自己的战功,别说是个一品镇国大将军,就算是封个候也是理所当然的,现在他只图平安和顺。

刘公公轻轻捏了捏手里的荷包,荷包里硬硬的,个头不大,估计里面只有几块碎银,连别家打赏的零头都不够。他想起临来前皇上的叮嘱,连忙将荷包收好,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低声暗示道:“苏大将军,跟咱一起进宫吧,皇上还在等你进宫谢恩呢。”

谢恩?皇上还等着他谢恩?

苏老将军一个头两个大,千万可别提,皇上现在才想起他十年前立下的战功还没有封赏,现在来补偿他。

不得不说,苏老将军真相了。

十年前苏老将军大败了北狄,但近几年,东蛮一些小部落又开始蠢蠢欲动,屡犯边境。苏君释在反击战中,立了头功。当捷报摆在龙案上。皇上看了捷报,现苏君释出自辽城苏家,那不就是苏启明的家族!

苏启明,曾经皇上心头的一根刺!

苏家虽然世代忠良,但却不是呆在京城享福的主,几十年前苏家几乎全家殁落在冬城,当时皇上还是个皇子,也狠狠被苏家的忠良感动了一把。苏启明的大姐姐夫生前也一直镇守冬城,苏启明成年后就去了辽冬城的军中,凭自己的努力升到了三品怀远将军。他实实在在的守他的城,忠他的君,做为一个皇上来说,最喜欢这种实在的忠诚没有二心的武将。

他刚登基的那一年,北狄大举入侵。雪山一役,苏启明绝地反击,不仅击退了北狄大军,生擒了北狄王子,还九死一生的把当年随军的瑞王,主帅淮阳候,督军的左思翰和曹宁城给救了回来。立下了惊天之功。

他准备在苏启明回京献俘时,给他加官进爵。他按排在军里的心腹传给他一个不好的消息,说苏启明要与那四家结亲。

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瑞王是他同母亲弟弟;曹家是元后母族;淮阳候府手中握着全国三分之一的兵马;左思翰是他潜邸时就跟在身边的,最得他信任的心腹,知道他九成九的秘密。这四家要是借着苏家成了一体,那是想要干嘛,拉他这新皇上下马不成?

他立即着手按排布局,先放出了有人可能与北狄有勾结的风声,收拢军权,还借机压下了苏启明的封赏,然后把他给闲置了。扶持了刘家打削曹家,冷落瑞王,外放了左思翰,将淮阳候也困在了京都里以约束李家子弟。

转眼就过了十年!

这十年,瑞王安心做起了闲王,淮阳候不再插手军务,曹家除了曹宁城外都退出了朝堂,左思翰更是不管被放到哪个穷山恶县都埋头做实事,苏启明更是老老实实的。据他安插在这五家身边的探子回报,五家除了逢年过节面子上的人情往来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联系,更别提有联姻的打算了。

五家打压的后果,也在这十年里渐渐冒了出来。被他扶持的刘家

手中兵马多了,权势大了,心就大了,时不时在朝堂上逼他立二皇子为太子。

他不得已,才想扶孙贵妃娘家打击刘家。可刘家可不像当初的五家,会不声不响的退让,反而变本加厉的制肘。他不得又重用了曹宁城,调左思翰回京为左相,与瑞王兄友弟恭,这才让刘家收敛了不少。可是刘家手上的兵权不收回来,他始终不放心。想要找个能与刘家抗衡的将军不容易,虽然说淮阳李家够资格,但李家已经重兵在握了,他不敢再冒险。朝中余下的将军哪个不与刘家交好,就算现提拨几个有能耐的年轻将领,怎么能压得住刘家。

恰好边城主将上了替苏君释请功的奏折,查看苏君释的出身,他一下子想起苏启明来了。苏启明,如果是他出山的话,不怕收不拢刘家手中的兵权。再将几个他看中的年轻将领丢苏启明的手下带着,三五年后,不怕带磨练不出一批新人来。

于是,就有了那一纸迟来的封赏圣旨,并且暗示了宣旨的太监,让苏启明进宫谢恩,他好仔仔细细问清楚当年的事。

第13章、当年那点事

苏老将军扯过苏君释细细的吩咐了几句,然后跟着刘公公一起进宫谢恩。

报信的下人将消息传到了后院,府里一下子乱了套。

苏启明由挂职大将军升为一品镇国大将军,那个四房的小子也被封了武略将军?

卢老夫人脑袋一懵,怎么会这样?她儿子都弃武从文了,儿媳妇也都出自于书香门第,总算是洗去了武将的粗俗。而苏启明当权高升带来的实惠却便宜外人!

苏海他们更是被这消息炸得两耳鸣,目光呆滞。

当年父亲立下大功之事他们清楚,可是事后又流传出一些消息对父亲不利,苏府还被封府抄查过,虽然最后没有查出什么,但父亲没有被加赏,被皇上以养伤为理由给闲置了。他们都认为是皇上开恩,让父亲功过相抵,留个面子而已。谁会想到,这事隔十四年,皇上突然又提起父亲当年之功,来了个迟到的封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