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清太子妃 (沉琴绝酒)


  但后来几个月中,他发现胤礽很老实,再没有做过任何插手朝政的不妥之事来,就连索额图也是只做他的分内之事,康熙见他两个都这么安分,心里因为那封奏折的恼意也就淡淡消散了。
  后来又见那奏折上考评优等以及选调出去的官员都做得很不错,康熙也就彻底将这件事给放下了。
  即便再之后出了三阿哥犯错被降爵的事情,康熙一时恼怒之后,也就没有如何了。
  皇太子和索额图安静了几个月,太子淡出朝堂后,太子在朝中的声望热度自然慢慢减了下去,再加上如今在朝中办差的只有直郡王和几位阿哥,这在康熙看来,也算是势力均衡了,因此,康熙心里的那点儿芥蒂也早就放下了。
  如今闹出这些流言,直指皇太子胤礽的不好,康熙是绝不会想到这是胤礽自黑之故,他下意识的就以为这是直郡王和明珠闹出来的,而之所以闹出这个,怕是直郡王和明珠人心不足了。
  这事儿都过去这么久了,直郡王和明珠还将这些事给翻出来,他们想干什么,完全是不言而喻了。
  康熙不由得想,大约是他这一二年间太抬举直郡王和明珠了,这才将他们养出了不该有的心思,他们不再甘愿只做牵制太子势力的棋子,已经开始生出想要压制太子的心思了吧?
  康熙恼怒直郡王和明珠不能体贴他的心思,不但将旧事翻出来,还妄想闹大,实在是太过可恶了。
  康熙想,他得想个法子治一治直郡王和明珠了。
  但就在康熙还没做出行动,就在胤礽被黑成炭的时候,胤礽终于出府了。
  出府后,直接进宫,直奔乾清宫求见康熙。
  胤礽要找康熙申诉他的委屈,要康熙为他主持公道。
  胤礽往康熙跟前一跪,红着眼圈道:“皇阿玛,外头流言纷纷,儿臣在太子府中不出门都听见那些流言了。流言不尽不实,儿臣不愿被小人诋毁诬赖,还请皇阿玛彻查此事为儿臣做主,还儿臣以清白!”
  见了胤礽这般模样,康熙倒有几分心疼。
  “保成,来,起来说话,”
  胤礽不动,康熙示意梁九功将胤礽扶起来,而后,康熙才道,“保成,你放心,朕这就命人彻查此事,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破坏你的清誉!”
  看胤礽口口声声要求彻查此事还他清白,康熙心里也起了几分疑惑,若那奏折之事是胤礽和索额图暗中安排的,胤礽是不可能这般坚定要求彻查此事的,康熙原本坚定不移的认定了那事是胤礽和索额图所为,如今倒是不那么确定了。
  毕竟,这事儿若当真彻查,必然要从那奏折之事查起的。
  康熙也是经历过党争的人,这些年见过党争之人的手段不少,如此一想,心中便不由冒出一个想法来。
  莫非当初从奏折之事起就是有人刻意陷害布局的?
  一手抬举了三阿哥用以压制皇太子,然后见三阿哥犯错被降爵,就再将奏折之事翻炒起来,再度用流言纷纷来陷害皇太子,以期败坏皇太子的名声?
  康熙越想,越觉得这是个一个计谋,一个用来坑害皇太子的连环计谋。
  而定下这个计谋的人,就算是不彻查,也就估摸着是那么几个人了。
  康熙沉了脸,在安抚好胤礽后,就命梁九功叫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的人来,亲自命他们彻查此事,不论抓到什么线索,都要毫不迟疑的上报并且彻查下去,不论是谁在背后捣鬼,都不轻纵!
  坐在一旁的胤礽听见康熙这番话,面上还是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模样,但心里却是冷静自持甚至还有几分看好戏的心思存在。
  这出他主导的大戏,开始向着他划定的方向发展了。
  接下来,也不需要他做些什么了,四阿哥那里已经安排好了,只要康熙的人一去彻查,触及到那奏折之事后,四阿哥安排的人就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将直郡王和明旨指使吏部大臣陷害皇太子的实证送到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的手上,到时候人证物证俱在,康熙必会严惩直郡王和明珠的。
  就在胤礽出府进宫的时候,明珠得知了这个消息,也紧急找到了直郡王。
  因时间紧迫,明珠不能与直郡王相谈太久,因此见面之后,明珠便直奔主题了。
  “郡王,太子入宫找皇上,必是要请皇上为他主持公道的。这件事不彻查则已,一旦彻查,必会查出老臣与郡王在其中的行迹。老臣猜想,派去调查此事的人,必是皇上之心腹,钦差大臣口衔天宪,咱们的人必是不敢拦也拦不住的,事情一定会被调查个水落石出。这是谋害太子的大罪,皇上必不能容忍,也不会宽宥,所以,为今之计,是要将郡王从此事中摘出来。”
  明珠道,“郡王请记住,若郡王有机会到皇上面前分辨清白,一定要将此事全盘推到老臣身上来,郡王就说,这都是老臣逼郡王做的,与郡王一点关系都没有。是老臣想要谋害太子为郡王争权,郡王苦劝不住,受老臣胁迫才不得已为之,这样推卸责任的话,郡王一定要说!而且,越是情深意切越好,越是对老臣所为咬牙切齿最好,皇上心软,念及骨肉亲情,绝不会苛责郡王的!”
  直郡王闻言,却不肯如此,他愤然道:“叔公为我筹谋,我怎能如此对待叔公呢?若我到了皇阿玛跟前就推卸责任,又与叔公划清界限,那岂不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么?我不愿如此,我已决定了,就算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也要与叔公共进退!”


第112章
  直郡王言罢, 又狐疑道:“叔公,你说这事儿都过去这么久了, 半年前没被翻出来,这时候却被翻出来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这又是谁干的呢?难不成, 是有人在暗中算计咱们?”
  明珠哎呀一声:“郡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有心思琢磨这个呢?这都不重要, 不管是有人算计还是无人算计, 这事儿是已经发生了的,再去追究原因已无意义, 现而今最要紧的是怎么解决眼前这桩事!”
  明珠苦口婆心的劝道, “老臣且与郡王明言吧。若郡王一意孤行不听老臣所言, 在皇上面前力保老臣,要与老臣同进退的话, 那么皇上必定严惩!不单单是对老臣严惩,也会对郡王严惩!毕竟,这谋害兄弟和储君可是大罪,皇上这样重视手足亲情的人, 怎么能容忍郡王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若皇上恼了,便是叫宗人府圈禁郡王都是有可能的!而且,一旦郡王被扣上这样的大罪,将来想翻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别说成为皇上牵制太子的棋子,就算是这个爵位, 郡王也是保不住的!这便是老臣为何一定要郡王将事情推到老臣身上的原因!出了这样的事情,郡王什么都不应该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全自己啊!”
  明珠言罢,又微微眯了眯眼,续道,“再者,郡王也不必担心老臣的安危。郡王将所有罪责推到老臣身上,老臣也未必就会被皇上处死。谋害皇太子虽是大罪,皇上许会圈禁老臣,但看在老臣往日功劳上,皇上是不会处死老臣的。皇上心里恨的是索额图,不是老臣,只要皇上心里念着老臣的好,老臣就不会死。只要老臣不死,将来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就请郡王听老臣的吧!到了皇上面前,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也不要意气用事,要沉住气,否则的话,就谁都救不了郡王了!”
  明珠临走前,又特意给直郡王多加了一道‘紧箍咒’,希望他要管住自己的脾气,“郡王还请想想宫中的惠妃娘娘,娘娘的指望就全在郡王身上了。郡王若完了,娘娘也会被郡王所连累,到时候,可就真的什么指望都没了!”
  明珠这番话,说的直郡王面色阴沉沉的,可到了最后,他终究没有再反驳明珠的话,而是默认了明珠所言,明珠得了直郡王的应允,这才放心走了。
  其实,明珠还有些话没同直郡王说,直郡王的那个性子,其实说了也没用,那些心思都是明珠自己的想头,也是明珠自己的打算,倒也没有必要同直郡王说的那么清楚。
  就比如,方才明珠话中所说的,只要他不死,将来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所说的这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不是说他自己的机会,而是他儿子的机会。
  他犯下此等大罪,就算康熙饶他不死,他也不可能再有官复原职的那一天了,本来他年纪也大了,算起来,他明珠比索额图还大了一岁,如今也是快要七十的人了,他想着,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退下来算了。
  康熙不恨他,念他往日功劳大,总会对他宽宥几分,毕竟康熙就是这样体念老臣的性子,尤其是像他明珠这样数次在重要问题上力挺康熙紧跟康熙步调的老臣,不论是议剿台湾还是抵御沙俄,他明珠都是出过力的。
  康熙不杀他,他有罪名在身,却不会影响他的儿子入仕。
  这一点,明珠早就看清了,康熙便不是那等会迁怒的暴君,所以,他那个已经入职翰林院侍读的二儿子揆叙就是绝对安全的。
  要知道,他可没有让揆叙沾上任何他所做的事情,揆叙是个干净人,不会被他的事牵累,将来,揆叙也自可以去寻个别的皇子阿哥效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