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太子的东宫,当着太子储君的面向太子妃讨要宫廷食谱……
这吃货差不多可以算是食神级别的了吧?
李成秀真是觉得大开了眼界,奇葩到处有,只是今天特别多,而且一个比一个奇葩。
而武旦的想法就有一些复杂了,这货痴迷美食到这种地步,能有几分精力用在正事上啊?——悔,当初怎么没有详细地调查他一下?现在换人……理由是他是吃货?
摇了摇头,武旦将心头的可笑的想法压了下去。
李成秀:“这个……”
“这个可以!”武旦抢在李成秀前开口了,他道:“不过是个食谱,那有什么?一会儿太子妃便将中午的那几道菜的交给你。”
将中午的那几道菜的……
也就是说,太子妃还会别的?
高腾不由得吞了吞口水,渴求地望向李成秀。
“这次北都之行事关重大,你要与陈尚书、刘尚书他们多做交流,虽说已经拿出了方案,但还得多想想,万一哪里有疏漏的地方。”说到这里,武旦语气一顿,言道:“这趟差若是办得好了,本宫再请你们喝酒,到时候定将我东宫这绝世美食任君享用!如若是办不好,本宫也不要让你提头来见了,本宫只是让人在你面前摆上好酒好肉大快朵颐,就是不让你吃,让你干看着!”
“啊?”高腾瞠目结舌,也不知道是被武旦的这个损招给吓的,还是被武旦的幼稚给惊的。
李成秀,抚额,无语,汗!
又尝过李成秀泡的茶后,高腾心情复杂地出了东宫,临到崇明门时,只见听得后面有人在喊:“高大人请等一等。”
转头一看,只见是一粉雕玉琢的小丫头气喘吁吁地一路跑着,一路向自己招手。
小丫头有些面生,等她走近了高腾便问她:“小娘子喊老夫做甚?”
小丫头道:“婢子乃是太子妃娘娘身边的婢子,名唤二妞。”
原来是太子妃身边的人,高腾现在虽贵为九卿却也不敢在二妞面前托大,忙和二妞以礼见之。
☆、第235章:
高腾问二妞找他做什么,二妞回答说:“太子妃要婢子给大人送一件东西,再交待一件事。”
“请姑娘讲。”高腾说。
二妞从袖中拿出一个锦囊,递给了高腾:“太子妃娘娘让奴婢把这个给大人,说大人一定喜欢。又说,所请之事已经在上面写着了,大人回去看了便明白,还望高大人莫要负了娘娘。”
“是什么?”高腾疑惑着拆开锦囊,看到了里面是一卷纸张,抽出来一看,竟全是菜谱,高腾顿时喜不自胜,待看到最后又皱起了眉头。“太子妃殿下让微臣找商户在城中开酒楼?”
“嘘……”二妞竖起指头在嘴边,急道:“小点声,了不让任何人知道,这是她的私房钱。——太子妃娘娘说,女人家必须得有私房钱。”
好吧,高腾表示理解,就像自己于美食一样,这个小丫头对太子妃的盲目是很正常的。他对太子妃……太子妃手上有美食,他对美食也是盲目的。
高腾揣着二妞交给她的食谱欢欢喜喜地回了家,他准备今天晚上就在府里试一试。不要想什么“君子远离疱厨”的话,君子也是要吃饭的,并且是必须吃,所以疱厨是很高尚的事。
且不述高腾在府里如何捣鼓他的美食,只说赈灾大军的另两位主力户部的陈尚书和工部的刘尚书,这会儿二人正着恼头疼着呢。因为刚才皇帝陛下派人来了,询问迁都之事筹备得怎么样了!
他的那个老天爷啊,他们才上任两天呢,哪里干得了那么许多的事?
可是人家皇帝陛下不管,要他们三日之内给出具体方案。
陈尚书和刘尚书都要哭死了,高尚书刚把他才捣鼓出来的“美食”端上桌,就听到了这个噩耗……就一个人扫了一整桌的菜!——真正的化悲愤为食量!
累死尚书省和门下省诸部,三天终于弄出了一件像样的方案,皇帝看了很满意,扔给武旦和李成秀复核,武旦哪有时间弄这些?还不是李成秀的事!
两个省,十数个部门弄的大账……饶是李成秀有超前的技术也是非常吃力的。但,就算是吃力,她和大妞一手拨弄着一米多长的大算盘,一边扯张纸“画鬼符”的样子还是把众人给震住了。大家都明白了,皇帝为什么会点名让李成秀“参知政事”,原来是个“壮劳力”!
李成秀和大妞带着几个账房,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就将十几个部门的账捋了出来,简直让三省六部的那帮鬼彻底地服了。
新上任的户部陈尚书惊得直接晕了过去,醒来后就扑倒在了李成秀的面前,激动地请求:“请太子妃收下微臣这个弟子吧!”
“搞什么鬼?”李成秀给吓了一跳。
陈尚书语无伦次地把自己想法和诉求又说了一遍,李成秀明白了,他竟是要她教他打算盘,还有她使的那些什么“方程式”教他!
又是一个爱好学习的好同志!
李成秀笑眯了眼,与陈尚书说:“教你可以啊,不过你得交学费哦!”
就这么轻易地答应了?
陈尚书简直不敢相信,忙不迭地应道:“自然,自然。微臣会尽快准备好‘六礼’的。”然后就开始搬着指头算自己有哪些宝贝,可配献来太子妃,以求得真经。
听得陈尚书的自言自语,李成秀笑眯了眼:“真是个好同志,不过除了你说的那些,本宫更喜欢你们家藏在终南山里的那批粮食。”
闻言,陈尚书的瞳孔猛地就是一缩,吃惊地看着李成秀:“殿,殿下……”
“怎么?舍不得了?”李成秀笑看着陈尚书,凑近他一些,在他面前道:“本宫还有一绝学从未示过外人,名曰‘几何’,有测天高海阔之神奇,你想不想学?”
陈尚书的瞳孔又是缩了几缩,很显然,他是相当想学的。不过,可能也持有一丝怀疑,那‘几何’真有那么神奇。但一想到李成秀刚完成的“神奇”,心中的猜疑顿时消了七八成。
看着陈尚书的挣扎,李成秀轻轻地又道:“听闻陈尚书三岁便开始读书,至今已经有四十年了,大人可认真地想过你这么刻苦地读书是为了什么?除了明理事,还为了什么?”
读书是为了什么?当然是知圣言明事理,还有……当然是为了一酬心中之壮志。那么他心中的壮志是什么呢?匡扶社稷,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大人可想到了?”李成秀轻轻地问陈尚书:“可能告诉本宫?”
“匡扶社稷,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陈尚书郎声回答。
倒真是一个坦率的人,李成秀很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不累,踏实。
李成秀再一次笑眯了眼,与陈尚书说:“陈大人现居户部尚书一职,又正逢国家非常之际,注定会是要在青史上留名了。大人难道不想在别处也留留名?比如说像你经常膜拜的那些先贤圣明一样?”
不算很明白,但也不算不清楚,这样就很好,太明白反倒了滋味,太晦暗怕是这老家伙听不懂。
显然,陈尚书也觉得这个度刚刚好,他那不停缩缩张张的瞳孔,还有来去变化的脸色就足以证明这点。
也不催他,李成秀静静地等着陈尚书做出决定。
“太子妃娘娘!”过了许久,陈尚书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冲李成秀认真地说道:“娘娘的意思,微臣明白了。微臣谢娘娘您对微臣的赏识,然娘娘所提的交易微臣不能答应。”
“为什么?”李成秀黑脸问道。
陈尚书交待了自己的理由:“学问,是这世上最纯粹干净的事物,微臣不能拿利益与娘娘交换,那是在玷污它!”
听得这话,李成秀顿时有些不高兴了:“上私塾尚且还得交几吊钱的束修呢,我堂堂一个太子妃,教你当世唯一之大绝学,收你点粮食做学费难道就那么不该?……你还给我摆脸子,瞧你那小气吧啦的小样儿!”
☆、第236章:
“太子妃娘娘您误会了。”李成秀突然露面狰狞的模样,吓得陈少安头冒冷汗,连忙解释说:“微臣是不愿意与娘娘行交换之事,但愿意将山中藏的粮食献出来。”
嗯?不交换又要把粮食献出来?
李成秀一怔,被陈少安绕得有些晕了。
陈少安继续说道:“陛下、太子和太子妃殿下你对臣有天高的恩情,臣自幼便读圣贤书岂不知思报?更何况,身为臣者本就应该为君父分忧,为国尽心,粮食虽是陈家私物,但逢国难之时献出私物亦是为臣者的本份。臣一直以来便梦想着能为国尽一份心力,今日总算是有机会了,臣不愿错过。只是,家中也有老幼数百口,还请娘娘能够体谅则个,不过娘娘放心,微臣定不会让娘娘失望的,定不负微臣刚才所说的话。”
“哼,难不成本宫还能让你一家老小饿死不成?”李成秀冷哼。
“自然,自然,谁人不知道太子妃娘娘菩萨心肠?”陈少安一记马屁奉上,说:“微臣不愿与娘娘交易,只因为学问是天下之最纯洁之物,微臣献出粮食是因为那是微臣的本份。”说着整了整衣衫,郑而重之地朝李成秀一拜,言道:“微臣想拜请娘娘收下微臣这个学生弟子,不为别的,只为学问,臣愿按礼奉上‘六礼’,只为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