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五千贯,买一本只能供着却根本不能随便看的破书……好吧,承认了,正是因为它只能供着,不能随便翻看的破书,所以才会弥足珍贵,所以才会花几辈子也用不完的钱来买它。
李成秀暗暗点头,这个国际友人很好,不仅有悲天悯人的心肠,还有周济天下的用心,亦是一个爱好读书的好孩子!从小毛主席就教导我们,想要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就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位国际友人正是此类人。
摸了摸鼻子,李成秀开始考虑,要不要回头找这位上进、好学,又善良的国际友人谈谈人生,说说理想,没准儿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她。
然,像李成秀这么有素质的人可不多,尤其是刚才搞内讧的那几个家伙更是素质低下,拼钱拼不人家竟然跟人家发火,平素满是金银的小眼儿,这会儿全变成了“火眼金晴”,并且还是那种可以直接喷出火来的火眼金晴!
“哪里来的蛮互,也敢觊觎我圣贤之书?”
关七八他们咬牙切齿地瞪着那位国际友人,似要捧人家似的!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这样干了。
“小了,欺我大周无人了吗?”
最先出价的董顺跳起来,一边指着那胡商骂,一边奔到了他的面前,二话不说抬手一拳就挥去,嘣地一声捧在了胡商的脸上!嘴里还骂骂咧咧地喊:“长毛的猢狲,能懂得什么圣贤道理?敢觊觎我圣贤书,简直是在玷污它,我等圣人门徒岂能甘休?”
一边骂着,一边挥舞着拳头乒乒乓乓地将胡商一通狠揍。
坐在高台上的李成秀看得真真的,顿时惊变失色,齐泰那家厮都找的是什么玩意儿啊?想要站起来阻止,却是被武旦拉住了。错愕地转头看武旦,武旦那家伙竟还在惨无人道地面露微笑,似乎很高兴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
“太子殿下,今天的这场宴会可是挂我们东宫的名做的,闹成这样已是不好,若是我们再不表示一下,要叫人们怎么看我们?”李成秀说。
“不过是个胡商被打了,哪里就那么严重了?”武旦漫不经心地说。
“胡商怎么了?”李成秀错愕:“胡商也是人啊!”
这下轮到武旦错愕地看着李成秀了:“是人,可那一样吗?”
“太子殿下,圣人云‘众生平等’!”李成秀小声地说。
“什么圣人!那是佛曰!”武旦没好气地道。
李成秀从善如流,连忙改口:“佛圣人曰,众生平等。”
你不能因为人家是胡人,就剥夺人家剥夺人家公平竞争的权利啊!
但是很显然,武旦不这么想:“……,你的佛圣人还说了:据业五道流转。”
李成秀连忙又道:“孔圣人他也说了,有教无类。”
武旦嗤地一笑,轻飘飘地扔聘句:“你家佛圣人说了,经不可轻传!”
“可人家也是一片善心啊!”李成秀说。
“那也不该觊觎圣贤书。”武旦说,又指了台下道:“圣明天子,治国须顺民意。”
闻言,李成秀朝台下看去……竟是所有人都站在董顺的一边,与他……同仇敌恺?
那董顺疯狂地朝胡商拳打脚踢,打得胡商好不可怜,可那胡商却也怪不仅不求饶,也不认输,嘴里嚷嚷着说什么即是竞拍就该价高者得。被打得鼻青脸肿了还嘴硬,简直是不知死活。为了向胡商证明他是在找死,关七八、贺宁诸人一起围了上来,齐泰找来的商贾全都加入了痛殴胡商的行列,令人发指的是,本是坐壁上观,顺便给“爱国者们”呐喊助威的贵人们竟也有加入“痛殴团”的,其中竟还不乏秀气的玉拳,小巧的金莲!“痛殴团”一边打胡商,一边骂人家是脱了毛的猢狲,使劲地数落着人家的不是,胡商可怜兮兮地缩成一团,慢慢地再说不出嘴硬的话。
☆、第160章:
坐得高,看得真,李成秀瞠目结舌,忽然如梦初醒地想起,这里不是华朝女子为了一张番国蛮邦的绿卡,就委身于番汉蛮男的千年后。这里,是武周王朝,由李唐的媳妇建立起来的武周王朝。
李二陛下带着唐初的那帮老杀才们,像一群风一般的男子整日里西出东归,南扫北踢,打出了西至波斯,东至倭岛,北至西伯利亚,南至极海的广大疆域。而那位以怕老婆闻名千年的李小野鸡同学,以他独道的“昏庸”一边继续发扬着李二陛下的剽悍作风,一边将这疆域广大的国度治理得鼎盛繁华,使得千年古都成了世界的中央,傲居于世,睥睨万方。
则天大帝,是李家的媳妇,尤其她还是李二陛下的忠粉一枚。是以,她所建立起来的武周王朝以最大程度地继承了李唐,不仅是疆域文化,就连国人心中睥睨万方的自信也给继承来了。
虽然如今的大周,已经大不如则天、文昌二帝时期,然,胡汉之间的势态却还依旧。胡人,哪怕再有钱,再“高贵”,国人,哪怕再卑微,然,依旧是国人俯看胡人!
于大周的国人来说,来自异国番邦的一切,人,是最不重要的。在他们的眼中,胡人大抵与驮香料、珠宝的驼马没有什么区别。——纵使胡人身着华服,头截金冠,纵使他说得一口流利地道的大周话,亦不过是穿了华服,戴了金冠,又会讲人话,还会说鸟语的……驼马!
太过妄自尊大了,但也着实可爱!
李成秀默默地跟自己说了一声:“好吧,做人要低调,不能太过标新立异。”
——尤其是在眼前发生的这件事上,若是标新立异就是丧失民族气节,就是有辱国威,就是要被钉到耻辱柱上的。
爱国,是一个善良的有为青年,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乱拳群殴下胡商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他终于服了:“……某知道错了!”
此言一出,只听得哗啦一声,人群迅速避开,与胡商拉开了安全距离。
董顺在人群中一番走动,收集了满满一怀抱的号牌,然后高喊道:“太子殿下,我等十五家微末小商,愿共同出资五万贯买下孔澹先生的墨宝,捐献给荥阳公主新办的书院。”
五万贯,简直……太大方了!
李成秀笑眯了眼,武旦也笑得如天官赐福,礼官又惊又喜,哆嗦着拿着锤子在铜锣边比划:“这位丁卯位老爷出五万贯,还有没有人出比这个多的?”
当然没有!
场中一阵寂静,除与董顺联合的那十五家商贾外,其他人都似被施了定身法,一个个呆若木鸡,估计若不是生理需要肯定连喘气儿都会忘了。
“哐!”礼官终于将手中的锣锤敲在了铜锣上,惊得人们一激灵,总算是回过神来,就听得礼官道:“五万贯第一次!”
虽然大家都回过了神,但场中还是一片寂静。
“哐!五万贯第二次!”
……
“哐!五万贯第三次!”最后一记铜锣敲响,礼官都有些虚脱了,他沙哑着嗓子破声高喊:“成交!这本由孔澹先生亲手所书的《礼记正义》归这位老爷和他的同伴所有了!”
话音落下,这本书的归属终于尘埃落定。
董顺和他志同道和的“战友”们发出胜利的欢呼,场中响起震天的击节声,就连那名胡商都在为他们喝彩!
可是,董顺他们却是不领那胡商的一片善意,一起朝那胡商哼了一声。董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到胡商的面前,趾高气扬道:“你们这些胡蛮就是贱皮子,不打不老实,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吗?也不想想你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敢跟我们叫板……哼,别说我们欺负你,公平竞价,价高者得,你若不服尽可再出价!”
出个屁的价啊,都已经落锤定音了!
还有,这得多大的脸才说得出“公平竞价”这样的话啊?
可以想象,此刻胡商的心理阴影面积应该不小。
孔颖达写的《礼记正义》有了新主人,接下来就该给贵人们带来的宝物找新主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接下来胡商们就小意谨慎了许多,再不敢看上什么就胡乱出价了,那些有“上邦专有”标记的,看都不敢看,最后只有买些华而不实之物回去。——不买还不行,上邦的“爱国者”们的眼神很明白地在告诉他们,敢不买以后就别想在大周混了!
那位被狠扁一顿的胡商更是出了大血,花了三万贯买下了阴夫人那件据说是价值连城的孔雀霓裳,就是用孔雀羽毛做的一件拽地长裙。当然,那衣裳阴夫人是没有穿过的,要不然也不会拿出来拍卖。这么好一件衣裳,阴夫人之所以没有穿过,那是因为她有一点儿小洁癖,接受不了穿不知道多少死人曾经穿过的衣裳。
好吧,这是废话,任谁都不乐意穿死人穿过的衣裳。
红日将近当午,如火如荼的拍卖会迎来了它的压轩拍品,一张书有“慈善人家”四个大字的横幅。横幅不大不小,正好可以用来做门匾。上面的字写得很漂亮,落款以及落款后面盖的红戳很耀眼!是的,落款和红戳比字耀眼,因为落款是“天佑元年三月二十六,于两仪殿东殿,武琛”,红戳上面的字是:尊天敬事,乃皇帝陛下的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