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许安乐努力咽下糕点的时候,齐光将水袋拧开递了过来,她接过水袋猛喝了好几口,这才想起形象问题。
于是,还水袋时,许安乐动作缓缓,尽量斯文秀气。
齐光没说什么,将水袋合上问了一句:“食盒里放了什么?”
“我看一下。”
以前的齐光问这样的话不稀奇,但现在听他这么问,许安乐反而有些奇怪。
她将食盒斜放在桌子上,从里面摸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许安乐打开信封,里面叠着一封信,还有几张银票。
这还是许安乐头一次接触银票,拿在手里都觉发烫,直接搁到了桌子上。
信上字儿很好看,但许安乐拿在手里有些犯难,还是裴玉主动开口:“我来念吧,应该是答谢的话。”
信不算长,但一字一句诚恳动人,许安乐听着陈良念信,脑海中浮现出曾志和夫人的模样。
他们俩是好人,在他们再三拒绝厚重谢礼之时,花了这么多心思,将银票藏到了食盒里送来。
听完信后,许安乐托着下巴,衷心的祝愿到:“希望曾家能越来越好,也希望小姑娘长乐无忧富贵吉祥。”
裴玉收起信,笑呵呵道:“吉人自有天相,曾家一定会有福报的。”
话不多的桂圆微微颔首,附和到:“曾家人很好,日后定然门庭兴旺。”
大家都这么说,许安乐心中愈发高兴了,她是一心盼着好人有好报,这样日子过的才有意思。
高兴归高兴,看到桌子上的银票时,许安乐还是有些为难:“这银票该怎么办,我们走了这么远,也不好再送回去了,托人又不太安全。”
其实许安乐还不认识银票,但这种事儿,怎么好意思主动提呢。
“曾家既然有心,这银票你就收起来,也算承了一份真情。”
裴玉意见偏于世故有理有据,但许安可总有些不自在,于是将目光投向了齐光。
马车内光线不好,齐光坐在明暗分界处,神色不太分明,他给出了不一样的建议:“二百两银票先收着,以后总有相见的时候,还钱或者人情都可以。”
乍一听曾家送来了二百两,许安乐倒抽了一口凉气,望着银票没出息的咋舌:“这么多,我们还是想办法送回去吧。”
不怪许安乐大惊小怪,这一路来,走了这么多地方,她对大周的物价也有了一定了解。
普通农户一年也见不到几两银子,一亩良田也就七八两,在县城里二十两就能买两上两下的铺面房。
做商人的跋山涉水跑上一年,未必能赚上二百两,曾家这是舍了大钱的。
从此处,也能看出曾志夫妻真是将女儿疼到了骨子里。
许安乐自觉这么大一笔银票受之有愧,裴玉有不同间接:“依我看,许姑娘不如暂且收了这钱。曾家几次三番上门答谢,被拒厚礼之后,又想尽办法送上银票。倘若强行将银票退了,他们怕是心要记挂于心了。”
裴玉说的也没错,许安乐左右为难后,将银票推给了齐光:“那夜多亏你出手相助,不然我和小娟儿一定会被人踩伤,这银票你收着比较好。”
齐光将银票放入信封内,放到了许安乐的包袱里,在她惊讶的目光中开口:“待到岐州之后,我也会送你一笔谢礼。”
不知怎的,许安乐突然不高兴了,揉了一把石竹的尾巴,将脸朝向车帘处,闷声道:“谁让你谢啊。”
一个个的都送钱给她,好像她帮人就图钱似的。
许安乐没发现,曾家给她银票,她只觉得不好意思受之有愧。但齐光说给她钱,她就满心不高兴了。
齐光不知许安乐为什么不高兴,看了她一眼后噤了声,也没哄的意思。
如此一来,许安乐更不高兴了,直接靠在车壁上,眼一闭假寐了。
自家公子还真是,裴玉想了半天,将不解风情这个形容换成了呆头鹅。
只有呆头鹅才看不出心仪的小姑娘不高兴,还不会温言软语的哄人,裴玉也不提醒了。
商队离开水源县已经有些时日了,许安乐从没怀想过在白河村的日子,她唯一放在心上的大约就是在野人沟那几个月。
被许安乐忽略的地方,同样不缺故事发生。
夹山镇上来了一个气质和扮相迥别于山民的少年,他生的剑眉星目器宇轩昂,却是来寻人的。
作者有话要说: 当当当,离岐州越来越近了,女主的小金库越来越多了
第31章 031 富贵险中求
许嘉树先是从门派处回到故乡兴宁城, 接着又一路奔到了水源县中,路途上几多波折,算不上平顺。
水源县的口音与南方不太一样, 他辨别起来十分艰难,打听消息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为了方便寻人, 许嘉树特地在县城中雇了一个会说南方话的小生意人,这才解决了语言困境。
之前在兴宁城时, 许嘉树杀鸡儆猴之后, 又将剑架在那人脖子上,终于逼问出了妹妹下落。
但一路找到了夹山镇,头疼的事儿一桩接着一桩。
先是去年夹山镇底下两个村子,爆发了天花,死了许多人。
好在神医力挽狂澜,找到了防治天花的法子, 这才没想十几年前那样, 一个村落都快死绝了。
对许嘉树来说,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他来之前做过许多不好的打算。也决定, 无论妹妹遭遇过什么, 他都要将她带走。
但他从没想过, 妹妹可能不在这个世界了。
天花实在太可怕,尤其在了解到两个村子的伤亡情况后,许嘉树的心一直提着,最怕听到噩耗。
为了早日打探到妹妹消息, 许嘉树出手十分阔绰,又因他容貌俊美衣着华贵,渐渐在夹山镇有了名气。
人人都知道,一个姓许的公子哥,在夹山镇这边寻人,出身不俗让人看一眼都要自惭形秽。
还有人传言,这姓许的公子,似是在亲人,谁有那份儿好运被他认了,日后定然大富大贵。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杨家和钱氏耳朵里。
听着这些日子,有人在找八年前被卖到夹山镇做童养媳的人,他们心思立马活络了。
姓许的公子哥儿手里是极有钱的,他此番前来或是来找妹妹,他妹妹脸上还有一块胎记。
杨三儿和钱氏商量了好一阵儿,总觉得许嘉树要找的是他们家当年花十几文钱买的桐花。
想当初,也不是灾年,能花十几文买个小姑娘,那可是占了大便宜的。
将桐花卖给他们的人,看起来也不太像缺钱的。虽然桐花脸上有胎记,但眉眼看着灵秀,也有不少人想买。
可那人偏偏就挑中了杨家,话里话外还嘱咐他们不得对桐花太好,让她多吃些苦头。
钱氏和杨三儿越说越激动,说到动情处,她拍着大腿哟了一声:“我想起来了,当初那人好像说了,十几年后或许还来接人,让我们别把人弄死了。”
杨三儿记性不如钱氏好,眯着眼睛有些呆愣道:“那人是这样说的?我怎么不记得。”
钱氏白了他一眼,不大的眼睛里冒着光,兴奋的连嘴唇都有些抖了:“错不了,当年捡了个大便宜,这事儿我可一直记着呢。那个有钱的少爷,怕就是来找桐花的。”
被老婆抢白了一顿,杨三儿砸吧了下嘴,小声嘀咕到:“来找人咋滴,桐花不早就——”
没了两字还没出口,被钱氏手掌堵的死死的,杨三儿只能瞪着眼睛支吾着。
“你这天生破财命,得天花没了的是杏花,我们身边养着的是桐花!”
钱氏瞪着眼睛,呼哧着喘气,五官都有些扭曲了,眼角皱纹层层叠起。
等杨三儿不吭声了,钱氏这才松开手,压低了声音说:“你再去打听打听,要是那人找到的人真的像桐花,咱们可就行大运了。”
杨三儿木讷的点了点头,婆娘比他聪明,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为了寻找妹妹,许嘉树没有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但凡得到一点消息,他都会不辞辛苦的前往探寻。
他的妹妹左边脸颊上有一个暗红色的印记,那是爹娘怕他们失散,特地留下的痕迹。
他能感觉到,他的妹妹一定还活着,她一定还好端端的活着!
在经历了希望——失望的反复轮回之后,许嘉树没有放弃寻找,反而更加迫切的找到妹妹。
他先前已经查出了,妹妹很可能被卖到了白河村姓杨的一户人家中做童养媳。只是先前白河村和隔壁存在闹天花,逃出去的人不少,村里人也不太清楚杨家的下落了。
再者,白河村中姓杨的人家不少,家中有童养媳的有几家,除了当户人,谁知道童养媳是捡来的还是买来的。
许嘉树找的心慌意乱,突然有人递过来了消息,说是九年前,有个外乡人曾卖给他们一个小姑娘,脸上还有一个胎记。
那户人家姓杨,天花爆发前在白河村住,一切线索几乎都能和许嘉树先前调查的对上。
他迫不及待的要求见面,那边却要推两天,称家里有些事儿要过两天才能见他。
许嘉树只能按捺住激动心情,前往水源县新买了一些头绳、头花、银镯子等小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