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德太子 (老索家的崽)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老索家的崽
- 入库:04.10
离城门越来越近的时候,百姓们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声音嘈杂神情激动,待则宁他们行到近处便跪地高呼“殿下千岁”。
则宁从来都没有受过这样的崇拜,面对声势浩大去此,本来心底安宁的自己不免生出一股豪气。
虽说他们平定的是北地之乱,但是并不能影响到盛京百姓对国家军队的自豪,也不妨碍见到领军人物的激动。
相对于则宁的平静,江谌之和毛子礼就不那么淡定了。
江谌之自小纨绔,虽没干什么出格的事儿,但也都是挨着骂长大的,从小到大别提夸奖了,就连夫子和父亲对他笑一下都少之甚少。
而毛子礼的父亲是驻北将军,本身也是起于微末,他也是自小在北地长大,北地孤寒,哪里及得上盛京热情。
眼见着前方就到了城门,就见城门大开,亲王仪仗鱼贯而出,有太监唱礼,免冠加持,一个身影也渐渐显露出来。喻则陵被小太监推到前方,看着不远处那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兄长,面色越发的平静不起来。
曾经看史书,哪里有什么兄友弟恭,不过都是被蒙蔽的表面现象罢了。有一段时间喻则陵真的怀疑过皇兄的好意,但想一想自已,除了工于笔墨之外毫无用处,哪里值得嫡长皇子纡尊降贵呢。
有传官提醒,则宁也知道走一走这种程序。又率众人下马,喻则陵开始宣旨嘉奖,安抚将士劳苦功高云云。这只是第一步。宣读完毕之后,就由二皇子带领进皇城。
喻则陵本身就不良于行,所以由车撵载乘,仪仗后就是盛京少女们盼了一上午的梦中英杰。
盛京内到处红罗软帐大红灯笼,街边都有士兵戒严,所以朱雀大街腾出了不少的空地。而那些热情的人们,都是透着窗户大门给他们鲜花香囊,这些人群里,大多数都是妙龄的女子。
大家都是久居边关的铁血硬汉,在军营里别说是女人,就连个母苍蝇都没有一只,平日里只想着训练和作战,哪里见过这么多娇娇媚媚的小姑娘,以至于那一群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毫不手软的士兵面对女子们热情抛来小东西都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仪仗走得慢,使得后面那一群风餐露宿的士兵们都紧张的脸红,过了好久才刚刚走到朱雀大街一半的位置。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来了”!使第一楼本来就骚动的人更加骚动起来。
能在第一楼里接受招待的客人非富即贵,而上流圈子也就那么一点儿,所以各家小姐姑娘们,互相看的顺眼看的不顺眼的,此时也都放下芥蒂,也不叙旧聊天,在自家护卫的掩护下压下内心的矜持焦急等待。
三楼的少女不知不觉地站直了身体,透过窗望着那个还很远的身影,耳朵里似乎没有了任何声音。
看着那个人的面容一点点清晰起来。
那一身银白的盔甲极其配得上那俊美的面容,头盔上的红缨飘飘扬扬的,鬓若刀裁,剑眉朗目下是轻抿的薄唇,颈背直挺,手执缰绳,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喜欢的模样。
少年时期模模糊糊的影子仿佛在此时散去,而这一刻的英挺牢牢占据了心底的位置。
队伍渐行渐远,就要看不见了。
蓝静嘉猛然回神。不经意间看到自己哥哥似感叹的眼神,顿时双颊犹如火烧。
另一边的女子关上窗户,拄着下巴感叹道:“到底是盛京,本姑娘走南闯北十几年还真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看又有气度的人,不过坐在车撵上的人,是二皇子吧?”
想起正巧车撵经过楼下被风吹起的纱帐,露出的安静平稳的俊颜。当时大家都去看那春风得意的大皇子去了,只有极少数人看得清二皇子的面容。
“说起来还是这位对我胃口。”谢颜喃喃道。
突然间想起了什么,谢颜瞥了一眼角落的男人,哦,时间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的妈,终于写回来了
第12章
钟阳门外,天子仪驾整齐庄严。皇帝身着朝服,头戴十二旒冕冠,正坐在御驾上。黄罗盖伞上的流苏随风微微荡了荡。
文武百官身居皇帝两侧,皇宫禁军面容整肃地排列着。
待则宁他们走近,司礼监的公公开始唱礼。小太监们鱼贯而出步调一致躬身举着托盘前去迎接。
二皇子下撵,回禀皇帝。则宁及众人下马,接过托盘上的烈酒一饮而尽,而后行礼齐呼“万岁”。
皇帝站起来,十二旒冕遮住他的目光,只是声音更加沙哑了。
“众将士辛苦了,宣旨封赏吧。”
高石从皇帝身后躬身走上前来,对着皇帝行完礼之后才震袖踱步,郑重打开皇帝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不意朕访边务,戎贼扰我北疆,尔援古今颇牧,近在禁中。兹特授卫将军谌之为三品参将怀远将军……毛子礼为四品副参将宣武将军……原承德殿影卫乔扇齐兼为一等侍卫……锡之敕命于戏,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大誉,用昭露布之貔熏,暂锡武弁,另加丕绩,钦哉。”
封赏一一下达,每个人的脸上都渐渐浮现激动的深情。从武之人杀敌数载,除了为成全自己的抱负和一腔爱国的情怀之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封将拜相,金銮官绶。
大丈夫何患无功名利禄,但无勇往卫国耳!
冗长的圣旨读完,钟阳门前广场上一片寂静,冷静过后仔细想想,发现竟然没有他们殿下的封赏!有人冲动想开口询问,但一下就被身边的人按了下去。
此处是盛京,不是任人玩笑的北地,你面对的是大誉的帝王,而不是随口可以开玩笑的将军。
广场上安静地没人谢恩,则宁抬头看了看那位逆着光的帝王,微微眯了眯眼睛。
这时,高石卷起圣旨,高声道:“滋皇长子喻则宁尊尚保边,为众子中之法,又有许多之功,待年后另行封赏。”
语毕,广场上声如雷动。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接下旨意的则宁面容沉静,而分列两边的文武大臣们却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另行封赏?
封赏到何种地步?
那些曾经趁着大皇子不在朝中时日日劝着皇帝早封太子的文臣,想到皇帝兴致缺缺地一推再推,推到连他们都厌烦提及。一开始他们还以为皇帝无立储心思,如今再看,难不成真的是给大皇子留着的?
如果皇帝趁着这次归朝就算给大皇子一些实权,他们虽然会头疼一些,但到底也算安了心,怕就怕皇帝不按常理出牌,简直细思极恐。
历来立储,无非是嫡、长、贤,大殿下是嫡长子,至于是否贤明,再如何也甩得了三殿下八条街。之前陛下专宠德妃,还不知道能宠出个什么花来,如今看来也不尽然。
李庆安抽出被几位同僚拽住的袖子,心乱如麻。
皇帝在想什么?
大皇子手握重兵,就刚刚的那种状况,明显深得军心。
皇帝就不怕功高盖主吗?
还是另有打算?
他虽不是多有能耐,但平日里皇帝的心思也算是能揣摩一二,只是最近却……
眉心骨的位置已经被他捏出了红印子,李庆安只觉得脑袋里突突的跳。
臣下的骚动皇帝仿佛看不见似的,略有些浑浊的眼睛瞅着自己那站得笔直的儿子,皇帝自己都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遗憾吗?因为自己从来都不曾关照过这个最出色的皇子。还是感叹?叹白驹过隙,自己年华早已老去,这天下也不是他的天下?
北风清冽,清透的阳光照得那一身银白的铠甲愈发耀眼,而那临风而立的年轻人面色寂寂,荣宠不惊。
年关是最冷的时候,见皇帝闷咳了几声,高石见状刚想上来劝皇帝回宫,就被皇帝挥挥袖子示意他下去。
“朕二十九日于琼林设洗尘宴,三品以上官员均可带家眷参加。”
“臣等领旨。”
加封的圣旨被分派到各位家中,皇帝临走前还又看了一眼则宁。
尾随皇帝的官员中,唯有镇国公和老丞相几人的目光是欣慰的。
——
打探消息的宫女太监一遍又一遍进出涌泉宫,皇后更是走走停停好多次。
新枝打趣道:“娘娘您在这么走下去,待会可就没力气数落殿下了。”
皇后气笑:“你这个小妮子!”
这时殿外一阵嘈杂,但还是很清楚地能够辨认出是请安的声音。皇后又猛的从座位上坐了起来,连发髻上的凤钗都颤了两颤。
大开的殿门踏进一双沉稳的双腿,已成长为一个男人的则宁向前快走两步,“扑通”一声就跪在皇后面前。
则宁望着皇后笑:“儿臣给母后请安了!”
一瞬间好似时光倒流,还是在那十几年中的每一次请安的少年时。
皇后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