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举国上下的张家铺子在这一次战乱之始时,已经闭铺不售粮食,全部储备着,为各地军将提供粮草,所以根本不需要运输,就地取材,如果战事拖延,不会用上百姓留下的半点口粮便能应付。
所以百姓们得知张家铺面的决定后,他们也跟着安下心来,历来打仗,受苦的都是百姓,不要说粮食被强行征用,还有抓壮丁的事也是时有发生,不然怎么都留下这些老弱病残。
于是全国百姓因为这一条政令,反而他们都守在自个家中,该种地的种地,该放牛的放牛,没有半点影响,甚至有不少百姓都变得勤快起来。
宋青宛先前开了女子学堂,事后虽没有接手文祥的事务,但这女子学堂一直在开着的,而张大儒受她女子学堂的影响,也没有固守陈旧的像以前那样,再加上宋青宛资金上人力上的支援。
各地也开了不少学院,学院里头但凡考中秀才不但要继续学习科考,还要领学子数名,各自辅导,辅导的成就也与科考的成绩挂勾,这么任务一分配下去,大半家里有余钱的人家都会出一个读书郎,再由读书郎带动这些不能入学的弟弟妹妹们。
全民识字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便是眼下也有不少百姓是识字的,所以宋青宛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标语叫各地女学生传达下去,并用漆写下标语做为传谈。
明显的百姓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也大涨,便从这此粮食收购来看,居然比他们原本预计的收购数量还要多。
后来张家铺子的门关了,并公告出来不再售卖粮食,可是一夜间,门口大袋小袋的粮食堆在那儿,无人照看,也不知道是哪些百姓送来的,最后不得不张帖贴公告出来,若有百姓送粮,铺面必会记下账目,不能盲目送来,待战事尽,若还有存粮,必会还之。
百姓们得令后,个个都从家里把口粮挤出来送了过来,派了账房先生登记在册。
这些小事自然没有传入宋青宛的耳中,她如今与完颜玉忙得焦头烂额的,好在文祥这个时候又挺给力的,这人吧,除了那一点私心,至少在战事面前还有几下的。
这次宋青宛代完颜玉处理政务,文祥又岂会不知道,或许因为非常时期,他竟然也没有反对,只是大事上的决定,宋青宛都会乘夜里完颜玉回来的时候报告一下,夫妻两每天相见的时间不到两个时辰,就汇报朝堂上的政务都费去了一个时辰,剩下的两人就闭了闭眼,接着各自忙活去。
大军来了,梅关百里开外扎下军营。
完颜玉已经去了梅关亲自镇守。
宋青宛却留在府中,等着四方传报,再一一处理。
张小环却在各地米铺巡逻,专门管着粮草供给。
只是这日,宋青宛刚忙完手中的事务时,就有人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的传回来一封密信,竟然是元丰的笔迹。
这孩子两年音信全无,她派了那么多人过去寻他都没有打探到,怎么现在急匆匆的给她送来信。
展信一看,宋青宛整个人都不好了,居然是元丰的求救信,他与朝中大臣被前朝的大理王亲部给围困在京城羊苴咩城,派出亲信蒋平送信过来,如今人在外面,宋洐君已经招呼了。
宋青宛立即起身,便往马厩去了,宋青宛只带了上宋洐君,快马加鞭往梅关而去。
完颜玉亲自镇守梅关后,夫妻见面多以书信,这次宋青宛等不及书信上传达,决定亲自来一趟。
偏巧正是梁国大军压境之时,孩子也跟着出事,那信上内容不多,旨在救援,但宋青宛想,这两年以来,元丰音信全无,必是出了大乱,不然不会不联系他们的,只怪他们当初太过掉以轻心。
觉得孩子遇上谋士相辅,小小年纪坐上了大理王的位置,对他彻底的放了心,遂不知这个中的凶险,人家上百年的世家以及前朝旧部,又岂会轻意臣服于新帝面前。
宋青宛悔不当初,如今一门心思只想去救孩子。
来到梅关,宋青宛拿出玉板指,连底下的亲卫都不用通传,便带着宋洐君直接冲了进去。
正好完颜玉与文祥几位武将在商量作战对策,忽然看到两人风尘仆仆的进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宋青宛也没有理会文祥几人阴沉下来的脸色,而是上前拿出信来交到完颜玉的手中。
完颜玉展信一看,当即起了身,宋青宛明显看到他的脸色泛了白,显然也担心的紧。
文祥见势不对,便问道:“皇上是遇上了什么事儿?”
完颜玉遣退众位将士,只留下文祥和宋洐君,他方说出了实情。
文祥先前还曾去过大理,见证了元丰的婚礼,对元丰的能力赞不绝口,此时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竟也难过起来。
四人站在议事厅里头默了声,思忖了半晌,宋青宛主动开了口,“我去救孩子,你镇守南越。”
完颜玉立即侧首看向她,想也没想便拒绝,“不可,你怎能长途跋涉?”
文祥却是看向宋青宛,这一次倒是没有对她有敌意,也没有直接反驳她的话。
“皇后说的对,咱们带上火药,派兵援助,皇上不能离开梅关,梁国大军才是南越最大的危险。”
文祥建议道。
宋洐君主动请缨,“我愿意随皇后一同去大理救人。”
“此去大理快马加鞭只需半个月不到,但我先前有一副去大理的舆图,我知道有条小道进山,我国边境正好靠近大理山脉,翻山越岭虽辛苦,却是最安全,也是最快的,我还能带上火药。”
“只是这样的话,南越的兵力便要少了一部分,你们可否应付得来?”
孩子是一定要救的,宋青宛心急如焚,但她不得不考虑完颜玉的安排。
完颜玉紧紧地盯着宋青宛,停了半晌没有说话。
“皇上还是早下定夺,如今孩子早救一日便少一日的危险。”
宋青宛上前提醒完颜玉,夫妻两人双眸对望,竟有不舍又无可奈何。
“你此去危险重重,我怎能放你进危险中?”完颜玉把宋青宛揽入怀中,万分不舍。
文祥和宋洐君纷纷跪下相求。
第543章险之又险
最后完颜玉不得不同意了,可是在带去的兵力上完颜玉同文祥又起了争执。
最后宋青宛直接发了话,“我带上三千金甲火枪手,两万玉家军,只要帮我多配些火药,到了那儿我再想办法。”
“不行,人太少,我不准你去送死。”完颜玉固执的不准。
可是南越的兵力只有这么多,何况走的是山中小道,人太多容易被人发觉。
宋青宛是赌大理还没有发明火药,大理没有梁国兵力雄厚,她带上先进的武器,应该对付的了。
何况这三千金甲卫还是武功高手,便是冷兵器对付也能以一敌百。
完颜玉最后亲自送宋青宛上的马,好在她当年跟着张小环学会了骑马,之后的多少次而得利于这一门马术。
宋青宛走了,张小环派了一个忠心属下一同护送粮草,上次宋青宛给张小环金甲卫相护,曾去过大理,虽然拿出宋青宛的私信,也没能见到大理王,但张小环在大理留了一手,也是她常年行商以来的习惯,她只是随手在那边开了几间店铺。
她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打探大理的大小事情,安插一个眼线而已,如今倒是派上了用场,到了大理,她跟过去的属下会联络这些店铺,想尽一切法子为宋青宛提供粮草。
打仗最重要的是要有粮草,她们一行人可不少,一天下来所耗费的粮草也不是个小数目,若没有自己人在那边,多半会挨饿。
好在当初宋青宛把完颜玉当时撕碎的舆图又给粘在了一起,还多备了两张,如今一张交到完颜玉手中,她是有私心的,万一她出了什么事,至少完颜玉平定了南越,还能囤出手来,跟着舆图上的小道支援元丰。
当宋青宛把舆图交到完颜玉手中的时候,完颜玉就已经知道了他当时一气之下撕碎的那张舆图,他目光古怪的看着宋青宛,不知道她是早就留了副本,还是又把原版给拼了回去再备下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他要把这份舆图珍之重之的保存下来,到时万一他们有什么事,至少他还知道走捷径去援助。
刚出南越走上小道,宋青宛便把山河地貌画下,并简短的写下自己的行程放入信封,派信使送到完颜玉手中。
这一路上每到一个地方,宋青宛都以这样的方式给完颜玉去信,便是想让他知道她是怎么进大理的,以后万一有什么事,他也不必再走弯路。
进了大理的十万大山之后,宋青宛的队伍差一点迷了路,先前带路的信人是当地的土著,是宋洐君当初找人画下舆图时的探路人,但此人心术不太正,若不是宋青宛给的钱财丰富,此人多半会起心思。
原本宋洐君是不愿意找这个人的,但熟悉这大山里的人本来就少,知道的又不通语言,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