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愿见两房,从此行同陌路。所以也顾不得什么女儿家的身份,竟然将自己懂得医治男人病的事,讲了出来。
“你是说?”杨氏一时兴奋的不知说什么好。可很快便冷静了下来。“如雪,这话可不能乱说。婆母那里断不会让你为你二伯看诊的。”
怎么能让个未出阁的女儿家,给个男人看无子之症。即便是血亲都不可以,更何况还差着辈份。
“二伯母别担心,侄女已和祖母商量过,这件事只我们四人知,不传第五人耳。若是医的好,二伯便得以有后,总是个希望。若是医不好,也不过是多吃了些药,侄女保证不会伤了二伯的身子。”
陆如雪不是不在乎清白,只是她自认是个大夫,在她眼里只有病人,不分男女。
很多有名的妇科大夫,可都是男的。在男大夫眼中,来看病的就只是病人而已。所以陆如雪骨子里,只当自己是大夫。
☆、第二百七十章 再施妙手
因为陆如霜的事处置不当,陆如雪总觉得亏欠了二伯一家。后杨氏因此重病不起,她更加自责。下定决心,想为二伯医病看诊。
“婆母真的允了?”杨氏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侄女。要知男人无嗣,从来都只是女人的错。杨氏一开始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可后来因为有了陆如霜的关系,她倒再也不敢提,让二老爷去看医就诊。
如今婆母竟允了侄女,来为二老爷医治,甚还瞒了公公和三弟。杨氏心中刚还有的小小不快,如今只剩下满心的感激。
“是。只要二伯母也允了,侄女就先给您看看,若问题不是出在您的身上,侄女再为二伯把脉。”
杨氏一把将陆如雪揽进怀里,拍着她的背。“好孩子,若是二房得了传承,二伯母会念你一辈子的好。”
“二伯母,咱们是一家人,可说不得两家话。”陆如雪反手将杨氏抱紧了些,心里的欠意总算是化解了三分。
太夫人不知和儿子如何商量的,等到陆如雪再见二伯,他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
最怕的就是病人讳疾忌医,陆如雪也是想拼力一试,成不成的她也不敢保证。但至少可以化解三房与二房间的怨隙。
果然如她所料,问题并不出在二夫人杨氏的身上,而是陆承宗自己。
左关脉、右尺脉,细、弦、滑、涩、缓,分明就是弱精之症。还好不是阳萎肾功能不全,尚有得一治。
其实陆如雪甚至有八成的把握治愈。可她不敢把话说满,诊脉后和祖母回话,只说可以一试。
开了五子衍宗丸的方子,取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车前子、复盆子,淫羊藿,以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二十剂。为一疗程。之后会再行诊脉。依脉象调整药方。
除此外,还搭配了以芝麻、粟米、豇豆、牛骨髓、狗肉、羊骨、猪肾为主的膳食方子给了杨氏。
让她依着方子,准备每日膳食。至于房中之事,她不好多说。不过依着二伯母的性子,就算她不说,想来二伯也不会纵欲过度。
且太夫人也要求孙女,诊症脉言,都不得直接说与二老爷,要通过太夫人传话。
是怕孙女不好意思,也怕儿子难堪。杨氏隐忍了这么多年,今日总算还了她一个清白。压着声狠哭了一场,倒将之前的郁结,退降了几分。人看着倒比病前,还精神。
这边事情刚了,兰若送二老爷和二夫人,才出了“康宁园”的院门。
就见三老爷只身寻了过来。知三老爷这是担心大小姐,忙将人请进屋去见了太夫人。
“行了,你还怕我吃了你女儿不成。那也是我从小疼在心尖上的孙女。”太夫人瞪了三儿子一眼。
陆承耀可不敢承认,忙出言解释。“哪能呢?如雪在母亲这里,跟着学些管家之事,那也是为着她以后着想。儿子只是怕她性子活,吵了您休息。想着来提醒她两句。”
“行了,行了!你那点子小心思,还在母亲这里耍宝。如雪这会子回‘紫苏园’的小药房了,你去看了也好放心,早些回去歇着。为了如雪,你也得多用功,你前程好了,她在燕王府,才立得直站得稳。”
“是,儿子谨记!”陆承耀扶着母亲进了内室休息,这才行礼退下去见女儿。
陆如雪见了父亲,什么都没有说。只说请父亲放心,二伯和祖母,都没有怪责于她。
陆承耀这才喜笑颜开的回了自己的院子。云氏连衣裳都没换,一直坐等着三爷回来。听闻女儿一切安好,她这才放心。
第二天,各院也都听了消息,知太夫人让大小姐搬进了“康宁园”,只为让大小姐能在出嫁前,学些管家理事的本事。
至于二小姐突发疾病,下人们又被下了封口令,只传出是二小姐得罪了大小姐。并未传出更多的事。
别人都还好,只穆玄阳如今却是一脸的怨怼。以前虽也是翻墙走壁的私会佳人,如今除了要瞒着太傅府的护院,还要防着陆太夫人身边的奴才,十分的不便。
便有些使着小性儿的,劝着陆如雪早些搬回“紫苏园”。陆如雪早觉得穆玄阳小小年纪,过于老成。唯这般才见些许孩子气。不但不依,还打算在太夫人的院子里久留。
可又担心他多行失足,劝了又劝,二人这才又开始鸿雁传书,写起了情诗爱语来。陆峰也成了那信蜂,每日里穿行于太傅府和燕王府。
且穆玄阳赶在腊月前,借着给北平府送节礼的机会,将孙、贾两位妈妈送了回去。
燕王妃看了儿子的信,却只将贾妈妈留在了北平,而将孙妈妈复又送进了京。假称帮着儿子的乳母安妈妈,一起打理内院。
回京后的孙妈妈,这才和安妈妈提起陆府的大小姐。安妈妈也赞陆大小姐思虑周详行事稳重。且安、孙二人,原都是出自宫中,较妈妈来也更为亲厚。
陆如雪无心插柳,用了一招借刀杀人,便引起燕王妃的猜疑,动摇了贾妈妈在燕王妃心中的的地位。
出了正月,她才从穆玄阳的来信中得知此事。不过却也只是淡笑,并未将此事记于心上。
再说回陆承宗用药一事,府中只有四人知悉。陆如雪抓药煎药,都不假手于人。且她原就喜欢伺弄药草,每天用上二个时辰在“紫苏园”的小药房,自然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老太爷椿寿前,就将陆如霜送去了别庄。走的时候谁也没有通知,甚至连杨氏,也是在事后方才得知。
“父亲也是怕你听了难过。前些日子你才大病一场,眼见着人都轻减了。”二老爷劝着夫人。
杨氏也明白,可心里仍是难过。问了二老爷,那庄子上可有伺候的人?陆如霜当了这么些年的大小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若是没人伺候,怕是用不上多久,就得活活饿死。
二老爷说留了一对家生子的老夫妻,虽说年纪大些,可人忠厚老实。吃穿是不愁的。至于别的,陆如霜自然是再无福消受。
杨氏听了,还是沉默了好些日子,直到老太爷椿寿这天,脸上才复又挂上了笑意。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八千椿寿
虽说老太爷的椿寿在即,奴才们都各施其职,太傅府上下忙成一团。可府中气氛一直都很压抑。
各院奴才们往来走路回事,都不敢放开了声,小心翼翼的醒着神,就怕做错了事受罚。
总算熬到了正日子,太傅早几日便挂上红灯,金石丝竹,罗绮珠翠,里外布置一新。
一大早各院诸人便聚至太夫人的“康宁园”中厅,分房向老太爷跪叩行礼送寿祝福。
不过今天陆如雪一反常态,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拿出什么寿礼来。而是迈了个小小的关子,说是要等到午初宴开之前,在借兄长之手。
陆崇武不依的求了半天,可陆如雪却很坚持,最后还是老太爷依了孙女所请。
早三个月前,太傅府的司房,就已给京中交好的各府,送了贴子。怀远宗族那边,也派了人去知会。
寿宴这天,为了助兴又请来了京师有名的几大戏班,来府中搭台唱堂会。
就连皇上都赏赐了一副字。陆老太爷带着府中众人按品着装接了恩赏,直接命人送去画楼用漆金框装表,摆案供于中厅大堂之上。
来往恭贺的,自然都会看到。都说陆太傅仍社稷栋梁,肱骨之臣。人云亦云赞誉夸耀之言,直传的满京城皆知。
甚有好多未收到请柬之人,也跟风借机亲往送上寿礼。
来者是客,太傅府也不好将人赶了出去。只得加席增桌,原订的内院三十席,外院五十席,直加至百席仍显不够。
最后将一日的寿宴,加设两日,改成了三日的流水席。
就连最不喜应酬的陆如雪,也被陆太夫人逼着出来,帮着唐氏等人待客。
陆崇文兄弟三人,更是忙的连坐下好生用顿膳食的时间都没有。甚连穆玄阳都成了半个主子,帮着招呼起各王府来的客人。
好在徐竺英有眼色,先一步向魏国公府借了近三十个奴才,来太傅府帮着支应,这才勉强没出什么大的乱子。
三日后,陆如雪一脸倦意的倒在罗汉床上,直睡到次日近午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