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月回过神来,向这位素未蒙面的长者会心一笑,随即神色恢复正常。这位夫人心下暗自赞叹,不愧小小年纪经历了如此多的事还能坐稳王妃的位置,这份稳重的性子换做现在的自己尚可,年轻的时候可比这位王妃逊色多了。
林婉月走神的功夫,博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击鼓的人,这个击鼓的人也是有讲究的,要会音律,敲出节奏来。
这可比不得乡间,贵人们讲究的就是一个高贵文雅,花传到谁手上,不能讲个黄段子或者唱个俚曲儿充数,否则别人不说什么,自己羞也要羞死了。不但表演者要高雅,就连击鼓也不能胡乱敲打一气,万一在人前给人留了粗鄙之态,不但会被人耻笑,待字闺中的小姐们也别在想能有一门好姻亲了。既然选择了击鼓,就不能传花,传花表演才艺亦是有好处的。在座的众夫人,谁家没几个待嫁的小娘子?
谁家又没几个适婚的小儿郎?要知道,在场的不少女眷都是三品以上大员的夫人,不少也是抱着相看儿媳妇来的。
所以有些小姐是不愿意承担击鼓之事的。
出人意料的是,韩丽越众而出,主动承担起了击鼓的差事。韩家家世显赫,加之韩丽人如其名,小脸儿清丽无双,不少贵人都暗暗留心与她,谁知她却主动放弃了大放异彩的机会。
她会是甘当绿叶之人?不是,所以她必有所图,再加上她的刻意讨好,林婉月暗自留心。
皇后笑吟吟的应下了。
接着一面精巧的直鼓就被抬了进来,小姐们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可是名扬京都的好机会。
本来这击鼓传花不需要林婉月这样已经嫁人的小姐参与的,但是皇后说未免无聊,还是众人一起热闹一番。
这击鼓传花连太子妃都参与了,林婉月没有什么理由拒绝。
鼓声起,嫣红的牡丹花开始从太子妃的手里传递。听闻鼓声,林婉月脑海里冒出“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要说这击鼓之束确实不错。
想当初看《射雕英雄传》的时候,林婉月最喜欢的角色就是黄老邪了,感觉黄老邪吹着萧就可以杀人于无形实在是高,优雅当中带着暴力。
正当林婉月走神的时候,椒兰殿突然安静了下来,林婉月回神一看,那牡丹可不就在自己手里麽?心里一阵懊恼,后悔刚才不该乱七八糟的瞎想,否则一听鼓声不对早应该塞到下一家才是。
看来是对之前的岁月思念的紧了。她颇为沮丧的咬了咬唇,看在众人眼里却是她胆怯的表现。
“老三家的,你是头一份儿,可要开个好头啊。”皇后面色慈善,笑容亲切,似乎再和林婉月逗趣一般。
林婉月笑了笑,表演才艺,这点儿小事还难不倒自己。
椒兰殿里的不少人则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谁不知道忠义侯府的二小姐林婉月,早就名声在外,不学无术,草包一个,就算绝色又如何,草包美人也不是什么好名声,且看她如何收场。
☆、第七十二章 宁王妃也是有才人
在大多数人幸灾乐祸的眼光里,林婉月故作为难的站起身来,期期艾艾的说道:“回禀娘娘,既然这花到了婉月手里,婉月没有推辞的道理,只是婉月需要几样东西,还望娘娘可以予之。”
“这个自然。”皇后看了一眼德馨女官,后者来到林婉月的跟前。
“王妃有吩咐,但请直言。”德馨恭敬说道。
林婉月贴在德馨女官的耳边说了几句,只见德馨女官先是皱眉后是惊讶,随即又恢复了正常,躬身应了。
其他人看到林婉月如此故作神秘,心中不屑,林婉月又搞什么花样,不过是推延时间罢了。
“娘娘,宁王妃需要的东西,奴婢准备起来尚需些时候。”
“这样啊,好吧,你且去,韩家二姑娘,咱们继续吧。”皇后笑吟吟的吩咐道。
“是,娘娘。”鼓声复起,这一次牡丹花落到了礼部尚书爱女乔乐的手里。
只见乔乐规规矩矩的写了一幅字,林婉月瞧着字迹方圆规矩,都说字如其人,看来这乔小姐也是规矩之人吧。
乔乐一手好字颇见功底,能有一笔好字可是做不得假的,必须经过静心勤练方可得,如果说吟诗作赋造就出的才女或有水分,那么以字见长的绝对的真材实料,皇后也是赞不绝口,赏了一支碧玉包金海棠步摇。
乔乐恭敬的接下,而后在一众贵女的或羡慕或嫉妒或不屑的眼神中昂首挺胸的归了座。
在林婉月看来,这个乔乐无心在众人面前挣得风头,写字不容易讨巧,反倒是最不容易出彩的方式,除了身在局中的众少女对她抱有敌意。
在场的夫人们对她除了欣赏课生不起其他意思来,在座的都是正三品以上的高官家眷,娶妻娶贤,会些琴棋书画固然可以怡情,但比起针黹女红,管家厨艺这样的技能来还是稍显华而不实了些,再说自古才女多傲骨,读书多了必然免不了牙尖嘴利一些,哪个婆婆想娶一位恃才傲物不服管教的儿媳妇儿回去?
这个乔乐有意思,以进为退,明着就把这些夫人对她的意图打消了,还叫人挑不出毛病,这是林婉月的感觉,不过对这个女孩子有了些兴趣是一定的。
这时,德馨女官也回来了,先向皇后见了礼,接着让身后的人走上前来。只见后面四个太监抬上来一件物事,一面小鼓,之所以说是小鼓,其实鼓身也就一尺有余,鼓身小巧,周边暗红色,以金纹绘以龙凤图案,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且装有水滴状的铜铃,其上蒙着不知名的兽皮,十分小巧可爱。
底架是紫檀木雕刻的双虎形状,虎身绘着精致的花纹,离得近的似乎连虎须都看的根根分明,十分的惟妙惟肖。众人则是好奇,如此小的鼓用来作甚?
见众人皆以莫名的眼光看着自己,林婉月丝毫不以为意。吩咐小内侍将小鼓放在椒兰殿的中央,四面遮上了白幔,林婉月告退下去更衣。
复又走进大殿的时候,但见她素衣罗裙,脚下软底缎面船鞋,将洁白纤细的脚踝露出来,在场的都是女眷,内侍不能称之为男人,所以并不算失礼。一头青丝束于头顶,以一根白玉簪挽就。
向皇后施了一礼,转身进入到白幔当中,片刻后,一阵响亮的铃声的响起,原来林婉月在手腕处和脚踝处拴上了铃铛。
接着就是有规律的鼓点声,时而如暴雨骤落,时而又如泉水叮咚。清脆的铃声加上厚重的鼓声,竟是说不出的和谐。
天色渐渐暗下来,椒房殿内掌起了灯火,白幔上映出婀娜多姿的身影,一忽儿若大鹏展翅,一忽儿若乘马扬鞭,一忽儿弯弓射雁,朦胧的灯光将林婉月的身影反衬的无比灵活。跳跃、转身、无一不精巧,无一不美感。
其实林婉月只是投机罢了,因为白幔遮挡,看不清人,人们对于新奇的实物都是抱着猎奇的心理的。
一曲作罢,众人还沉浸在刚才的舞曲当中。
还是皇后说了一声好,众人才回过神来。
“老三家的,果然是德艺双馨。”皇后笑着说道“来啊,将本宫的那套血玉头面赏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吃惊,皇后有一套血玉头面,是与皇帝大婚之前,皇帝特意派人从北冥寻的,据说世间只有一块血玉,打造的此款头面,更是美妙绝伦。
大婚之时,皇后佩戴血玉头面,一露面就吸引了众人,可以说这套血玉头面,不仅仅是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这里面代表着皇帝对于皇后的深情。
如今皇后将它送给林婉月,这是何意?
太子和三皇子一直不合,难道真如外界所说,皇后从不参与政治斗争,对待任何人都是一碗水端平麽?
林婉月不信,她不知道血玉头面的来头,但见众人的表情,也是知道这个头面恐怕不简单。
“回禀娘娘,婉月献丑了,只是这血玉头面乃是无价之宝,婉月不敢领受。”
众人又是一惊,还有不好赏的,这三皇子妃脑子有病吧,不过又一想,就算林婉月得了血玉头面又如何,也不能佩戴,要不珍藏起来,要不供奉起来,那可以皇后大婚时候的头面,谁敢戴。
林婉月则是想着,这么贵的头面,卖也不好卖,主要是没人敢买,还不如给金银来的实在,将来离开东皇,还可以傍身用。
“无妨,既是赏给你了,安心受着就好。”皇后声音温和,象是三月的春风,可是林婉月感受不到温暖。
“如此,婉月谢娘娘厚赏。”林婉月盈盈一拜,手上还绑着铃铛,声声清脆。
“刚才何人击鼓,竟有如何美妙的曲子?”殿外一道男声响起,清脆当中带着不羁。
这个时候,男人们都在文殊园陪着皇上,谁敢跑过来椒兰殿。
不少人纷纷望着殿外,想看看是何人这么大胆,但是听着声音,竟有几分的期待。
林婉月低头喝了一口香茗,不见其他。
☆、第七十三章 赫连明轩
只见一袭红衣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当中,那红色明快耀眼,竟是比皇后的正红还要艳红几分。世上竟有如此的红色,恰天边的一抹红云,似新娘脸边的霞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