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番外完结 (文理风)


  林清于是插嘴道:“淑儿既然想去银楼玩,等我送娘去天音寺后,娘正好要找大师合八字,我趁这个时间带淑儿去最近的那个杨记银楼看看。”
  杨记银楼是老字号,沂州府有好几处分店,林清记得离寺不远就有一处分店。
  “好啊,好啊!”林淑听了立刻附和道,虽然只是分店,可比起去了好多次的寺庙,还是逛银楼更有趣。
  “你呀,看看,有点女孩子的样子没有,”李氏无奈的戳戳女儿的鼻子,又转头对儿子抱怨,说:“你就天天惯着她。”
  “妹妹这么乖巧可爱,小叔怎么可能不疼。”在旁边帮着理账的小李氏笑着说道,不过眼中还是有一丝羡慕,她也有嫡亲的胞兄,可他的兄长,却从没像小叔疼小姑那样关心过她。
  “娘~”林淑对着李氏撒娇道。
  “好好,去”李氏被磨得没办法,只好答应,又嘱咐说:“你要去也行,可是要好好跟着你哥哥,不许乱跑。”同时又对林清说:“你好好盯着他,万不可让她乱跑,一定不能让她撞到什么不该撞的人。”
  林清知道时下对女子,尤其是对闺阁女子的苛刻,认真回道:“我到时不离妹妹寸步。”
  李氏知道自己儿子性子虽懒点,但做事还是靠谱的,于是也不再说什么,开始叫身边的大丫鬟准备上香的东西。
  小李氏指挥丫鬟把桌上的账本收了,又亲手倒了一杯茶递给婆婆,说:“娘,您累了一早了,喝口茶。”
  李氏接过茶,呡了一口,说:“我等会带清儿和淑儿去天音寺上香,你身子重,就不必去了,在家里歇着,我替你求个安胎符和生子符,到时肯定能生个大胖小子。”
  小李氏本来就想请婆婆替她求个生子符,天音寺的符向来出名,她如今身子重,不敢出门,闻言顿时大喜,忙说:“辛苦娘了!”
  林清看着李氏准备妥当,就亲手扶着李氏,把李氏和林淑送到马车里,然后翻身上马,带着一帮子丫鬟家丁小厮,簇拥着马车,浩浩荡荡直奔天音寺!
  

  第五章

  林清带着众家丁簇拥着李氏的马车到了天音寺所在的冠山脚下,就让马车停下,叫出早已备好的软轿,然后自己上了马车,对李氏说:“娘,上山的路不平,坐马车太颠,不如换轿子吧。”
  “还是我儿想的周到。”李氏欣慰自己儿子贴心,扶着林清的手下了马车,上了软轿。
  林清把李氏送进轿子,转身又回到马车,把妹妹扶出来,也送到轿子里。
  至于他自己,却没有回去骑马,也没有乘轿子,而是徒步走在轿子旁边。
  “哥哥,你怎么不骑马?”林淑掀开轿窗上挡布,好奇问到。
  林清笑了笑,说:“外面风景不错,我正好走路活动活动。”
  林淑奇怪的看了哥哥一眼,放下挡布,转过头对身边的李氏说:“哥哥今天居然勤力了?哥哥不是向来最讨厌走路吗?”
  李氏笑着摇摇头,说:“傻孩子,你哥哥哪里是勤快了,你哥哥是看着上山的人多,怕有人冲撞了咱们娘俩,在外面护着轿子呢!”
  林淑听了赶忙转过头,用手掀开轿窗的布,果然看到前面的上山路上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都是人,刚才在山脚下地势开阔看不出人多,如今一到这里,确是看的分明。
  林淑看着带着家丁小心护在轿外哥哥,心中一暖。
  ……
  约走了半个时辰,林清一行人才到达半山腰的天音寺。
  到了天音寺,李氏就带着林清和林淑先去正殿拜了各路神仙,捐了一笔香油钱,然后才在小沙弥的带路下,去了后院住持的住处。
  林清从第一世起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信奉牛顿三大定律,热爱天体运行,痴迷玻尔理论,对于那些所谓的玄学压根不感兴趣,所以把母亲和妹妹送到住持的客房,确定安全后,就和他娘打了个招呼,去寺里晃悠了。
  天音寺始建于前朝初年,所以到现在,已经有不下三百年的历史了,故后院有不少古树,林清想起上次来见到的一棵枝叶繁盛的银杏树,不由心中一动,打算去摘几个叶子,回去做几个书签。
  林清按照记忆找到那棵银杏树,却发现那棵银杏树早已被占了,许多头戴方巾的读书人,正席地而坐,好像在银杏树下开文会。
  林清正犹豫着还要不要去摘那几个叶子,就听到其中一个文人说:“咱们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听说是翰林院的王学士。”
  “这王学士好像是南人吧!”其中一个穿着比较讲究的士子皱眉道。
  他旁边的一个士子附和道:“王学士是江浙人。”
  “唉,看来咱这次乡试的题目要难了。”穿着比较讲究的士子感叹道。
  第一个说话的人听了点点头,说:“可不是,每次只要南人出题,都极为难做,不过汪兄你家学渊源,定然是没问题的。”
  穿着比较讲究的汪姓士子摇摇头,说:“我家虽然自前朝就是耕读世家,在前朝更是出过不少举人,可前朝末年,匈奴犯境,前朝皇帝居然安于享乐,对边关告急无动于衷,甚至为了过好自己的寿辰,居然不让臣下上奏一切不吉利的事。
  结果边关被破,匈奴长驱直入,直捣京师,而前朝皇帝见势不妙,居然直接带着大臣逃到长江以南,弃了北地。结果北地全部陷入匈奴铁骑之下,而北方的世家,更是遭到毁灭的打击,及到新朝建立,北方世家几乎十不存一。
  我们汪家也在那场劫难中几乎没有幸免,要不是我家当初有一支在南边做官,新朝建立后才回来,我汪家也早就没了,可就算如此,汪家的书籍却也大多毁于那次战火。哪里还有什么家学渊源。而南方,却由于长江天堑阻隔,一点也没有遭受战火,现在的世家大多是前朝传下来的,这底蕴,岂是我们能比的。”
  旁边的士子也叹气道:“就是,咱们北方本就底子弱,居然还让南人来主考,还让不让咱们中举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乡试主考必须出自翰林,可咱这些年凡赴京赶考的,就没几个入翰林的,怎么可能有北方的考官。”汪姓士子感慨道。
  旁边一个士子有些气愤的说:“虽然圣上在会试规定了南北榜,可殿试却是一起的,一起考,咱北方的士子怎么可能考的过南人。”
  “慎言,慎言!”他旁边的好友连忙捂住他嘴,其他的士子也连忙提醒,大家在一起抱怨抱怨不要紧,可要涉及到上面,那就是大忌。
  整个树下的气氛顿时一僵。
  汪姓士子见状,连忙缓和的说:“虽然咱们考进士确实难了,可考秀才,举人,却比南人要容易的多。”
  旁边一直跟着他的士子也连忙说:“就是,南方读书人多是从前朝积累下来的,前朝重文轻武,当时无论是南北方,科举听说最简单的县试都是百里挑一,考个秀才比咱现在北方的举人听说都难,现在南方虽然没到这程度,可也差不了多少。要是在南方,说不定咱连秀才都考不上,更别说举人了,还谈什么进士。”
  其他士子想到南方读书人的恐怖人数,再想想自己府的读书人数,顿时觉的有理,虽然乡试由南人出题确实比较难,可录取名次却是一定的,所以其实影响不大,相比较而言,还是在北方考乡试容易,至于殿试的问题,那起码也得是举人,再去想这个问题吧!
  汪姓士子看到众人都缓过来了,就笑着说:“诸位明天就启程去济南府,愿诸位一路平安,心想事成!”
  “多谢汪兄!”
  “多谢汪兄吉言!”
  “借汪兄吉言……”
  林清想不到自己只是心血来潮摘几片叶子,居然碰到一群将要赶考的秀才,不过想到现在已经五月末了,乡试是在八月,而从沂州府到济南府大约有六七百里路,要想赶考,确实该出发了,毕竟七月太热了,真不大适合赶路。
  林清摇摇头,不打算过去了,人家在那里开高考动员会,他一个外人,实在不适合过去打扰,不过想到刚才那位汪秀才的话,林清又忍不住给自己的上一世撸一把同情泪,他到底是什么运气,居然碰到这么不靠谱的皇帝!
  林清悠悠的回到住持的客房,就看到他娘李氏正一脸喜意,看到他进来,立刻拉过他说:“清儿,住持大师刚刚亲自给你们算过了,天作之合!”
  同时顺手从袖中掏出一个平安符,给林清放在腰间的荷包里,说:“娘还替你求了平安符,你可要好好带着。”
  林清看了一眼,点点头。
  李氏像完成任务似的松了一口气,说:“我去后面的禅室休息,你带淑儿去玩吧!”
  林淑早就等不及了,不过他娘一直忙着合八字,求平安符,求生子符,求各种符忙的不可开交,她不敢打扰,如今李氏准了,林淑赶忙让丫鬟给她带好斗篷遮了面,然后对林清说:“哥哥,咱们快去吧!”
  林清让丫鬟婆子伺候他娘李氏去旁边的禅室,然后对林淑说:“我带着你骑马?”
  “好啊好啊!”林淑眼睛一亮,立刻同意,他哥的骑术可是很好的,比她做马车在山路上走舒坦多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