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姑娘出门一看这样子,当时眼泪直流。再一问,原来书生是为他死的……”
“琴姑娘怎么了?”
“琴姑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梳妆打扮,然后来到公子的棺木前,悲伤地唱道,华山畿啊,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郎啊,你既然为我死了,我一个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郎啊,你这样一走,为什么不把我带走。如果你听到我唱的歌,就打开棺木,让我进去陪你,你才不枉一死啊。要是你不把棺木打开,狠心地丢下我,叫我怎么不天天以泪洗面……生不如死……”
“好有情义吧,你们华山畿的姑娘都这么有情有意吗?”谢公子说。
“虽然不像琴姑娘这么痴情,但也是有情义的呢。”我回答。
“后来呢,棺木打开了吗?”谢公子盯着问。
“琴姑娘的哭声感动了上苍,天上突然轰隆隆打干雷,打得天崩地裂一般,吓死人了,棺木突然就开了。”
“果真有这样的事?”
“琴姑娘见棺木开了,高高兴兴地跳进了棺木。说时迟那时快,天上又突然一个闪电,像一把刀直插到棺木上,棺木戛然合上了”,我绘声绘色地讲,其实是转述别人的话。华山畿的人都在说这个故事,为了说得精彩,我就记到脑子里了。
谢公子听的入神,半晌才说:“华山畿离这里多远,带我去看看吧?”
“啊,你胆子不小啊,还敢去看看,是去看大冢吗?”我问。
“大冢是什么?”谢公子问道。
“就是书生与琴姑娘的合葬墓穴啊,我们那边的人都这么说,叫大冢……要不,跟我父亲说说,哪天让他带你去看……”
“你去看过大冢吗?”公子问。
“我哪里敢,这不就是吗,我父亲不让我一个人呆在家,现在到哪里都把我带在身边,不然我哪会到寺庙里来?”我说。
“嗯,不然我也见不到你呀。哎……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乐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谢公子叹息了一声。
民间已有华山畿的歌谣,只是刘爱莲不知道。谢公子知道这民谣,却不知道竟是发生在长山坳。
“你说什么?我听不懂你说什么?”刘爱莲不懂他嘀咕什么。
“我知道了,男子与女子的眼睛是不能互相放光的,琴姑娘就是因为眼睛放光,出事情了。”谢公子恍然大悟地说。
“那和尚眼睛放光了呢?”
“和尚不是普通人吧?”谢公子犹豫地说道。
法事做了几天几夜。
父亲天天带着小女儿刘爱莲进寺庙。
第二天去寺庙出了一件事,吓死我了。
☆、4,池塘 饥饿
寺里吃素,十三四岁的公子跟着吃素,和尚们吃晚饭的时候,太阳还在天上悠闲地散步。
碗里的稀粥能当镜子照。
还没就寢,肚子就饿得咕咕叫。
谢公子对道檀叔叔说:“带我去看看那只鸟吧。”
我父亲竟然听懂了,憨厚大叔问:“你想吃鸟肉?是太饿的慌吧?”
鸟,就是山涧里埋头扯嗓子叫的呆鹧鸪。
公子用力地点点头:“饿,快饿到肠子断了,眼睛里发绿光。”
乖乖。
罪过。
我父亲说:“哦,那真是饿狠了。那,怎么办呢?”
公子扯一扯道檀的粗布褂子说:“去你家。”
我父亲吓得直摇头:“哦,那可不行。”
“怎么就不行?”
我家哥哥是华山畿有名的皮猴。突然来了京城的一个少爷,还不被他耍坏了。
公子很不高兴,这个叔叔好没礼貌,怎么拒绝人家呢?连客套话都不会说吗?
我父亲跟公子真不好说,家里穷得丁当响,破破烂烂,这位公子小爷去了,不被吓着了吗?
父亲想了个办法说:“要不,明天带好吃的给你,你呆在寺里。方丈看不到你会责罚我的。”
谢公子没办法,只能盼着好吃的明天会被带来。
第二天,阳光和暖,万里无云。
少年脱了锦缎长袍,只穿一件白绸手工缕花长衫,脚上一双单布鞋,早早地踱步到山门口,山门口一排杨树,披拂着绿色的江水,一条木筏子系在杨树上。
可是少年胆小,试了试又缩回了脚,不敢一个人弄船。
这时,却听到有个人在吆喝:“小心啊,太危险了。”
这水边淹死过会弄水的人,别说北边来的少年根本没有水性。
伐檀让少年跟他一起等,说马上有人会送吃的来。
却是端阳的节日。寺里的水陆法事也准备好,今天就要办了。早两天善男信女已经把寺里的床铺都占满了,有许多虔诚的信徒自己裹了棉被打地铺。念经声此起彼伏,香烟烧寺,远远地就能听到宝殿上铃铛细碎的声音,在渐起的南风里,瑟瑟索索。
日上三竿,远远地看到有一对老小,在视线里近了,更近了。
我与父亲迎了上去。
昨天因为事多,我跟着父亲就宿在了寺里。
我那年与谢公子初见,我想起来了,应该是14岁。
你看我好糊涂。
其实我从两千年的地下复苏,能够用于思维的脑细胞比较少。经常会出现幻觉、遗忘、空白,发愣是我的常态。
没办法,我的确太老了。
13岁的我穿着绿色的短衣,绿色的裤子,腰间系着宽宽两寸红布条,脚上居然也是绿色的系带布鞋,绣着一朵大牡丹。
好一个村上小妞。
是典型的土的掉渣型。跟一根麦子似的。
但华山畿的老年人都都说我好看死了。
像画儿里的。
他们还知道画儿。
谢公子已经知道什么是麦子,尽管有的麦子黄了,但仍有很多青青的麦子,像一棵麦子这个比喻就是公子说的。
早晨我活力四射,小脸红扑扑的,蹦来蹦去。
谢公子见到我,止不住的高兴,就想上前跟我搭两句话,这几天处身在寺里,除了念经声,还有和尚们跟他说笑话,再就是知道太阳什么时辰起什么时辰落,其实实在乏味。再说,饿到肚子断的滋味实在可怕。
哦,我的母亲来了,挑着担子,看样子沉甸甸的。
后面跟着一个人,正是我那顽皮得狗都嫌的哥哥,大名刘雨锡的。
父亲温和地说“公子,来,看看这是什么?”
公子上前一看,两只竹箩筐里全是粽子。在北方,京城人也吃粽子,这可不是,端阳节了。只是和尚们不怎么吃粽子,本来嘛,粽子还是荤的好吃,比如,里面有一块咸肉就很好吃。
公子从代檀叔叔手里接过还热乎乎的粽子,三口两口就吃完了。尽管他嘴里说:香死了,好吃死了。可是心里还是失望透顶,不要说没有肉,连一颗红枣也没有,几粒红小豆也没有,只有小米和白色的什么豆子。
父母亲每年都会送两箩筐粽子到寺里,分给善男信女吃,佛家吃斋,哪能有肉。
父亲看出了公子失望的表情。他原本以为今年少年吃上粽子就不喊饿了,可是,一向锦衣玉食的少年,这些天吃素也是够了。
今天是寺里最忙的一天,这么多人吃住在寺里,法事来了九九八十一个大和尚,替亡人念经超度,伙食还要加一些上档次的素菜。
母亲一来,挽起袖子就忙上了。
三个小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
寺庙的后身,靠近码头的地方,长了一大片只有花没有叶子的花。
“公子,你知道这是什么花?”
“彼岸花。”公子回答道。
“什么叫彼岸花?”爱莲问。
哥哥在前面一路蹦跳,他当自己是在骑马。
得儿驾,得儿驾,跑出去好远了。也不等妹妹与公子。
“就是生死两不相见花,叶不见花,花不见叶。”公子答道。
爱莲不喜欢这花,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晦气的花,怎么长在寺里的花都有生死。她随便一看,看到竹篱笆上有一串喇叭花,她问:“你说这是什么花?”
“不知道。”公子说。
她又看到竹林边上有一片野蓟草,吐出紫茵茵的花,很好看,她问:“你知道这又是什么花?”
“不知道。”
公子没有见识过这么些草,草上开花他更是惊奇。
他们又看到一片红蓼,细碎的小粉花像梦似的。
少年更不知道了。
可是爱莲都知道,都能叫出它们的名字。跟村里许多小女孩斗草,她总是赢的。
两个小娃不知不觉来到一个池塘边。
哇,眼前一亮。
这寺里的边角上,在一片竹园的中间,有一方池塘,里面植满了睡莲。在阳光底下,紫的,红的,白的,黄的,全是莲花。
少年家几进大大的院落里,在大大的陶器阔口缸里,也养了莲,文雅之人见了,会说,好漂亮的碗莲。
在北方养莲,是供清玩的,哪里像南方,这么大的池塘,这么多的睡莲,这么多缤纷的莲花。
公子一下子似乎疯了,他发誓要沿着池塘转一圈。爱莲带着笑容看着他,觉得他好奇怪,她家门口,她家附近的人家,哪家不是天天看荷,出门就有莲花。不然,父亲哪会随口叫她爱莲。这名字多么普通。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有一千张面孔 [金推] (零落成泥)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08-28完结赵以澜穿越到一个架空古代,用从系统那儿兑换来的道具变化成不同的脸,帮助不同...
-
医谋天下 (半卷湘帘) 潇湘书院VIP2017-08-18完结蒲薇,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天才医师,从小耳濡目染,痴迷医学,二十岁便获得妙手回春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