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番外完结 (曲流水)


  顾青云也觉得对方嘴欠,他自己知道就行了,做什么要说出来?在这里的很多人都是家境一般的,或者家里财富够了,可是请的老师水平一般的,他们这些人平时学习那些儒学经典就已经很吃力了,现在还要去翻课外书?那也得有这个精力或金钱才行,还要有运气才正好看到考题。
  顾青云要不是经常去书店看免费书,自己又有意识地抄书好积累家中的藏书,他可能也看不到这个故事,答题的时候就按照《礼记》里的内容来理解了。
  “我也答错了……”耳边传来了赵玉堂幽幽的声音。
  三人一惊,都看着他。
  赵玉堂脸色惨白,低声道:“我写成菊花诗了,是不是这次府试就不过了?”
  三人面面相觑,大家不是主考官,当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道题的占分比重不大,只要其他做得好,还是有希望的。”最后,顾青云只能如此安慰他。
  赵玉堂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心情也好了一点。
  即使大家都知道自己还年轻,这次不行,明年再来也可以,可还是看不破啊,巴不得什么考试都一次性通过,以后好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考乡试,成为举人,这才有当官的资格啊。
  “我爹说中午就跟着商队回去了,可以明天傍晚到家,你们有什么要买的就赶紧去买。”赵玉堂自从对了答案后就没精打采的,声音都有点无力。
  顾青云见人生地不熟的,又没有钱,该买的他爹也买了,该办的事也办了,就没有出去。倒是他们三个出去了,直到快中午了才回。
  回来的时候,顾青云闻到他们身上淡淡的酒气,就忍不住问道:“去喝酒了?”
  赵玉堂傻笑,神情还算清醒。
  何谦竹很是无奈,指着赵玉堂叹道:“我们走着走着,他想借酒浇愁,又不敢在客栈喝,怕被赵伯伯骂,就在一间小酒馆喝了一点小酒。”
  赵文轩也是一脸的无语。
  “你爹快回来了,赶紧去换衣服。”顾青云扶额,催促道,“都快要出发了,你还敢在伯父的眼皮底下犯案,你强。”
  最后出发要上车的时候,赵父似乎没发现什么,四人都悄悄松了一口气。
  至于赵父那个了然的眼神……顾青云决定自己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不说。
  又是一天半的时间,他们终于回到了家。才八天的时间,就仿佛过了一个月,看到那座熟悉的农家小院,瞬间,顾青云都差点流泪了。
  府城虽大虽繁华,那也不是他的家,这座农家小院才是他在这个时空的根啊。
  此刻,顾青云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在应付完老陈氏一番“瘦了瘦了”的话语后,顾青云终于从奶奶的怀里挣脱出来了。
  因为顾大河开始把买的东西一一从车上搬下来。
  粗盐、细棉布、醋、酱油、白糖、酒……除了细棉布,其他都是腌制咸鸡蛋要用的调料,这些在府城买更便宜,趁着有机会,顾大河就买了回来。
  可是大家更关注的是方子的售卖情况。
  顾大河这才小心翼翼地掏出几张协议,递给顾季山,一边说道:“这个方子不好卖啊,我上门说的时候,那些掌柜都以为我是骗子,听都没听就把我赶出来了,更别说尝一下我带去的咸鸡蛋了。有些态度好点的,还想着只出一两银子就买去。我当然不肯了,这也太便宜了!”
  见大家都深有同感地看着自己,顾大河喝了一口水才继续说道,“后来我见这样不行,就找到何秀才的儿子何林,请他帮忙,这才卖了出去。”
  对于方子他们顾家看得很珍贵,但在那些酒楼或饭馆的店家眼里,这个没有什么出奇的。能屹立不倒的店子不是背景雄厚就是有自己的镇店之宝,都有属于自己的秘方,如果觉得你开价高了,他们都不会买,实在想要的话,还不如想其他办法去弄到手。
  “幸好有何兄在,他带着我认识了一些人,价格才高一点。”顾大河对何林满是感激。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个熟人帮忙实在是太好了!
  最后方子一共才卖了15两银子,卖给了府城南北两个规模一般的饭馆,这是三家协商好的,否则顾大河都不想出手,因为只有一家的话,人家出的银子更低。
  “主要是那些做菜师傅尝一下就差不多知道里面放了什么调料,人家只是懒得去一一尝试比例,嫌这个花费时间,鸡蛋又不是什么精贵玩意,这才愿意花钱买,要是惹急了他们,他们就自己干了。”顾大河见大家似乎有点不满,就连忙解释道。
  顾家人一想,顾大河说的也有道理。
  “而且人家何兄帮了我那么大的忙,我肯定要表示感谢的。”顾大河又忙说道。
  这相当于中人,按照规矩是要给何林一定的抽成。
  大家点点头,都能理解,只还是对送出去的二两银子感到肉痛罢了。不过转念一想,要是没有对方,可能还卖不出去。
  “起码现在13两银子也可以买两亩地了。”顾大河笑呵呵的,心里还是很满足的。
  其他人一听,也是,这银子相当于白来的一样,也开始高兴了。
  再加上顾青云已经顺利完成府试,大家的心情就更美好了。
  结果成绩还没有出来,就听到朝廷今年又开始征发男丁去服徭役了,每家每户要出一人。而顾家去年轮到顾二河,今年就是顾大河去了。
  这次不是修路也不是修驿站,是修县城那条江水的码头。
  “大爷爷,你的意思是说县里的码头修好后,从县城这里就可以顺着江水到府城和郡城?而且府城的人去郡城时,从我们这里走水路会很近?”顾青云听说这个消息后,眼睛顿时亮了。这不就相当于中转站吗?
  顾伯山点点头,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激动。
  顾青云当然激动了,他记得那条江水离县城不到四里远,县城的居民如果家里没有水井的话都会去江边挑水喝,可想而知这江水离县城有多近了。
  如果码头真的修好的话,那就会有船到来,而官府既然把这码头修在这里就是想作为补充物资的中转站。他看过当地地理方面的资料,发现他们这里地处东部,本地多江河水网,走山路会觉得远,但是走水路就会节省很多时间。
  难怪官府想从水路来想办法改善交通。
  现在官府修建这个码头,那意味着林山县的发展机会来临了。机会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那这次他要不要赌一次呢?
  “大爷爷,以前据说江边那里也有个小码头?”顾青云想起了这个事情,连忙问道,“后来为什么码头被废弃了?”
  顾伯山很奇怪顾青云怎么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不过还是仔细想了想,说道:“似乎是的,我听老友说过,前朝这里是有个渡口,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有路过的船只在这里停下,当时县城还是个小镇,很多小镇上的人都靠卖东西给船上的人挣钱,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年老天爷就发洪水,渡口也被淹没了。”
  一直到了现在,残破的渡口还在江边那里。
  “那大爷爷,如果码头真的建好,我建议你可以在旁边买一块荒地,以后人多了码头就发展起来,到时荒地无论是转卖出去还是自己建房开店、租出去都可以,比把钱存在家里好多了。”顾青云真心建议道。
  虽然这个时候码头还没有建好,但他还是觉得这件事大有可为,就是要趁着现在还没多少人确认这个消息,就要提前去县衙买地。要不然等码头的人渐多,大家都意识到这个商机的时候,就轮不到他们捡便宜了。
  他记得现在上等良田是10两银子一亩,中等是7两,荒地是2两银子一亩,如果用来开荒的话前两年还可以免税,第三年半税,之后才是正常纳税。
  想想江边那一大片荒地……顾青云觉得自己开始兴奋起来。
  “荒地还要跑那么远去买?咱们村的荒地还有一些地方没人肯去开荒。”顾伯山摇摇头,笑骂道,“你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的。挣钱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前朝也没见他们在码头那里建房,要什么东西到县里买就是了,又不远。”
  “就是。”一直旁听的顾季山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就瞪眼道,“家里又不是供不起你念书,你小小年纪的就不要老是想着挣钱,好好读书才是正经。”
  顾青云撇撇嘴,不甘心地说道:“我只是想到这样一个法子而已,有轻松一点的赚钱方法谁想去辛苦?马无夜草不肥,不冒点风险怎么有钱?爷爷你们在地里汗珠子掉地摔八瓣,那么辛苦可有卖咸鸡蛋赚钱?”
  “爹,你就让栓子说吧,我觉得他说得还是有点道理的。”顾大河劝道。一趟府城之行,让他大开眼界,想到府城的繁荣,一想到那些人要去郡城就要经过他们这里,只要他们每人买一只鸡蛋,那一次能卖出多少鸡蛋?
  又想起自家儿子经常说的,县城就那么点人口,咸鸡蛋多了想卖都卖不出去,这个世道,人多了县城才有发展,才多机会,多消费,多挣钱。
  虽然这些话他听得不是明白,但他觉得还是越听越有道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