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盆会导致中毒需要通风这一观念,如今在上层人士当中也算非常普及。
邓铉曾经做过工部郎中,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邓家自然也会注意,所以如果说不小心煤烟中毒又有些可疑。
包润给他们讲一下去邓家的情况,“我们带了仵作先验过小公子死因,并非饮食中毒,也没有外伤,跟那些煤烟中毒夭折的孩子一样。”
入冬以后京城也有因为煤烟中毒而夭折的孩子,包润是个善于学习的官员,日常他不但和仵作们多有沟通,也注意很多死者的死状和死因,不只亲自去狱中勘察,也会在民间游历学习积累经验。
煤烟中毒夭折的孩子,他也见过不少,一看邓家小公子的情形就知道,再仔细检查过,就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
并且还有有经验的仵作一同检验,断然不会有错。
蓝琇问道:“果然是煤烟中毒,可邓家怎么可能不注意这方面,那奶娘也知道吧。”
包润道:“她说夜里都开着隔间窗户通风的,我观察过,开缝也有半掌大,足够的。不过这些天非常冷,邓家的木炭准备得充足,主子们房里一般都有几个取暖用具,起码一个熏笼一个炭炉,另外还有手炉脚炉地放在炕上,却是多了些。”
这情况大家也了解。
有身份人家的建筑格局和普通百姓有所不同,普通人家基本都是一进,为了节省柴火,取暖和做饭都在堂屋,这就等于烧炕,有烟道排烟,顺着烟囱排出去。
冬天的时候会通火墙用来取暖,煤炭是在堂屋烧,有风箱鼓风,夜里封火却不灭,因为不是同室,倒是也不至于中毒。
这样反而降低了危险系数。
而那些略微讲究的人家,总觉得堂屋做饭档次太低且不干净,又容易乱,所以都把厨房拿到角落去,这样正房的卧室就不连厨房,冬天取暖就要想别的办法,或者是炭炉或者是在炕洞挖洞烧煤炭。
这样在同室内燃烧,就会加大中毒的危险。
尤其很多人家的炕路就掏在炕中间部位,在人的头上,更容易中毒。
炭笼、炭炉等也差不多的情况。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通风,睡觉的屋子不能密封,最好将隔间的窗户开点缝,这样保证通风也不至于冷风直灌。
庄继法问道:“包兄的意思,是那奶娘留了足够的窗户缝隙,但是屋里炭笼太多,所以导致中毒?”
包润微微颔首,“睡下前奶娘亲自开的,出事后她又特意检查一下,窗户并没有问题。”
“那就奇怪了,有通风就不至于中毒,可小公子的确死于煤烟中毒,这何解?”陆延道:“莫不是这奶娘想要包庇谁?”
赵文藻道:“如果她包庇别人,岂不是将自己陷于危机中?”
陆延反问:“你觉得这奶娘不但清白,反而还为人正直?”她没有怀疑别人动手脚,反而说窗户开着,很明显反而对她自己不利,不是蠢就正直不说假话。
赵文藻温声道:“我只是说表面看到的,这奶娘应该也只是说她看到的。”
他们就看向林重阳。
林重阳摊手,“说起断案,没人比得过包大人,我并无任何经验,人命关天,不敢妄言。”
众人就看包润。
包润挠挠头,“你们可千万别叫我包大人,我感觉跟背上一座大山似的。”
众人便鼓励他早日查清这件事情,只是想到邓大人好不容有这么个儿子,如今却出了这等事,心里又很不是滋味。
林重阳问包润:“现场可保护好了?”
包润道:“放心,我让人盯着呢,任何人不能靠近,更不许随意动那里的东西。”
林重阳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我要送包兄一份礼物。”
包润忙问是什么,林重阳却又不立刻说,只说明日一早让人送给他,他可以带着去邓家。
包润等人虽然好奇,却也急不得,只能等着。林重阳回去连夜准备,又找了李苗和王铁交代一下,让他们明日带着他的礼物去找邓铉,帮他办案。
礼物其实是一张问题表格,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隔离审问,以免串供,这点刑部官员自然懂的。
问题表哥包括几个问题,那天夜里做过什么,听到什么动静,做了什么梦!任何人必须说实话,要适当吓唬他们隐瞒、说谎都罪加一等。
在恩威并济之下,反复询问那些问题之后,就可以用上他送的秘密武器!
第203章 大讨论
事后包润写卷宗的时候, 详细地将林重阳给他的问题表格以及秘密武器都记录下来。
他将那些邓家人的回答也记录的详详细细的。
当然没有一个人会主动认罪, 否则当时也不会隐瞒了。
而林重阳教他的秘密武器说来他都觉得不可思议。
林大人说“奇技馆有秘药, 洒在窗旁,可显指纹。包兄只需让他们每个人用印泥和秘药印下自己的是个指纹, 届时奇技馆自然会告诉他们答案。若有人故意关上窗户又打开, 则必然有指纹留在窗户和旁边,只需要查清这点, 就必然可以抓到真凶。”
并且林大人还派了两名精明利索的学生前来协助办案, 他们带着面巾, 包着头发, 让人在那窗户上撒药粉,然后用一把细毛刷子刷刷刷, 再用薄如蝉翼的纸在上面按、刷, 最后拿走,又让众人按手印。
包润自己看过那些东西,其实什么都没有!
没错, 林重阳就是帮他诈人的。
当然他不会说的,而且要配合着演戏,就当那里是真的有而且非常明确地告诉他是谁!然后他吓唬那些人,要拿他们的手印和这上面的来对照。
只要那天夜里碰过窗户的人, 手印必然是在上面的,因为那上面原本只有奶娘的,不该有别人,毕竟那扇窗户的位置一般人不去动, 每次都是奶娘自己开关的!
包润虽然不知道手印和指纹的奥秘,但是他知道什么叫虚张声势,有个巡夜的婆子在他冷厉的目光扫视下,果然坚持不住了,扑通就跪在地上。
有人认罪,一切就易如反掌。
真相也并没有特别和难查的,不过就是妾室间互相嫉妒、勾心斗角而已,有儿子的姨娘嚣张跋扈了些,邓大人和邓太太对儿子过分溺爱了些,对那个姨娘过分纵容了些,原本得宠的那位就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被嫉妒啃噬的心越来越扭曲,又得不到纾解,最后就做出了这样的祸事。
害人害己,可怜了那无辜的孩子。
后来包润来清华学院跟林重阳等人说起来,大家都为那可怜的孩子叹息。
庄继法怒道:“真是最毒妇人心。”
有人附和他,“好一个毒妇,真该将她凌迟处死。”
林重阳看了他们一眼,“养虎为患者该不该受罚?”
众人一愣,不解地看向他,“谁养虎为患?”
林重阳缓缓道:“如果邓大人和邓太太能早防备这种情况,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大家都是聪明人,别人点破,自己一想就知道关键点在哪里了。
如果有了儿子以后,邓大人将其他妾室送回老家,是可以避免的。
再往深里说,如果邓大人和太太能够敲打嚣张的妾室,不要太过偏心,说不定也能避免。
当人,林重阳想的更深,他补充道:“妾杀人,她必然是先有罪。只是我早就说过,男人的后宅,容不下太多女人的。一山不容二虎,一宅不容二妇,咱们既然要一心仕途,还是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烦吧。”
说句不好听的,你就算有需要,或者觉得和妻子没那么多激情,你出去花花,也比弄一堆女人枯坐一起勾心斗角好。
当然,最好是出去也不要花花,毕竟谁知道会不会有别的麻烦。
那夏主事笑道:“林修撰都没有成亲,倒是看得最透的,至理名言呢。”大家就开始就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场面热烈。
包润道:“其实也言之有理,每年刑部送来的罪妇卷宗,七成是因为这种。如果男人们能够克制,这些案子是可以避免的。”
有人不服气道:“要是没有妾,邓大人岂不是要绝后了?”
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没人能强迫他们改变,林重阳自然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
“那既然是为了传宗接代才纳妾的,那就该有这样的觉悟。”赵文藻看了他们一眼道,“比如说有了儿子,交给正室,亲娘可抬做妾,其他的却是要打发了的,避免其他争斗。”
一般来说,正室无子,既然是默许丈夫让别的女人生儿子,那就是以儿子为重的,对于儿子的亲娘也还是可以容得下的。有些正室容不下,也可以留下孩子,然后将婢女打发掉,只留下孩子,她也能真心待孩子。
这时候很少人会考虑奴婢的想法。
如果这一次只是死了一个妾或者邓家的一个闺女,邓太太既不会报官也不会引发这些议论,而是因为死掉的是邓大人的独子,案子就非常恶劣。
林重阳看着他们,他尽可能地把问题提出来,不管会不会影响别人,总归会引起他们的思考就是。
因为这件案子,在年轻的官员们当中引发了一场很大的辩论,后来又在各大学院中也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