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完美皇太后 (悄然花开)


  静怡则是有些犹豫:“皇上那边……”
  福晋摆摆手:“这家里有钱的,谁没弄过施粥的事儿?去年九福晋不还为了她那儿子,在城外施粥了吗?这么大的雪灾,不光是咱们,怕是这城里,不少人家会布施的。”
  “既然不少人家布施,那施粥的人不少,咱们不如换了别的?”静怡想了想说道,福晋笑着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我想着这大冬天的,天冷,受灾百姓们缺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这三方面,但是咱们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大家也都不可能一窝蜂的只送一样,所以咱们最好是另辟奇径,这三样咱都不选,咱们送药材。”
  雪灾之后,怕是得病的也不少,虽说天冷不容易患疫病,但其他的也是能要命的。
  福晋笑着点头:“倒是个好主意,那咱们府上就送药材。”顿了顿,福晋又说道:“你还带着安康……”
  静怡忙摆手:“这事儿我可没打算出面,福晋也知道,安康这孩子,最近是越发的离不开大人了,我就带着他还住在园子里吧,也免得福晋还要为我们操心。您只管自己回去,这事儿您再和王爷商量商量,得有个章程,比如这大夫要请哪些个,这药材要从哪儿来,这银子是走公中还是走哪儿。”
  说着静怡一拍手:“不如不走公中,咱们姐妹凑一凑?妹妹让王嬷嬷跟着福晋回去好不好?”
  出门在外,静怡也不用去买东西吃喝,这园子距离闹市又很远,静怡自然是一点儿银子也没带的。王嬷嬷是葡萄那会儿,就管着静怡的钱匣子钥匙,这会儿让她跟着回去,也能给福晋拿银子。
  福晋有些犹豫,静怡笑道:“这事儿就当是咱们后院女人求的功德,姐姐可别推辞了。”
  沉吟了一下,福晋点头应了:“也好,你先让王嬷嬷跟着我回去,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没等福晋说完,静怡就使劲点头:“福晋尽管说,我定不推辞。”
  福晋忍不住笑,接着说道:“我自是不会客气的,若是用不着,我还得打发了王嬷嬷回来。”
  “不用不用,这冰天雪地的,来回跑也是折腾人,就让她留在府里吧,偶尔给元寿做个点心吃,元寿还是挺喜欢王嬷嬷的手艺的。”静怡笑着说道。
  福晋点头,这事儿宜早不宜晚,所以当天,福晋就带着人出了园子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  花开胖了很多很多,坐下肚子有三层哟,三层!果然是不能偷懒吗……

  ☆、第 70 章

  康熙是很支持这民间的这种布施的, 当年山东大旱, 京城商人郑世昌曾主动找了衙门捐献三十万两白银, 康熙特意赐了郑世昌皇商名号,特允内务府供货。
  京城根儿, 天子脚下, 人人都想表现的突出一些,所以但逢灾害,出面布施的人也都不少。福晋以前是做惯了这种事情的, 从出面收购药材,到请了大夫, 再定下行医的地点,不过两三天时间就搞定了。
  因着静怡自己主动提出了要给私房银子, 福晋在众人请安的时候也就顺口说了一声这事儿。
  年氏大约是为了和静怡比一下, 当即也点头应了,说是大家各自捐献一点儿就好,不用走公中的银子了。李氏则是有为弘时积福的意思,也忙应了下来。
  她们两个,年氏是出身大家, 私房银子十分丰厚。李氏是资格老, 之前又受宠过很长一段时间, 私房自然也都不少。于是,一个人出了五百两银子,再加上福晋的一千两,这就是两千了。
  静怡叮嘱了王嬷嬷, 不用太惹眼,所以静怡这边,王嬷嬷做主,和年氏李氏的一样。
  耿氏倒是有些为难,但她到底是生了个阿哥,手里头也是有不少银子的。咬咬牙,就拿出了二百两。武氏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她自家也是官宦人家,不少这点儿银子,同样大方的给了二百两。
  唯独宋氏,宫女出身,本身就没多少家底,又身子弱,时常要吃药,眼看着别人都拿出来了银子,她脸色涨红,就有些尴尬了。
  “宋妹妹身子不舒畅,常年要吃药,手头上怕是不方便。”李氏一眼就瞧出宋氏的为难之处,她这两年性子改了不少,又有些怜悯宋氏和她几乎一同进府,现下却混的十分凄惨,就忍不住说道:“我给宋妹妹出一百两银子。”
  福晋略有些惊讶的看了看李氏,李氏还有些不自在:“我也是想攒点儿功德,日后多做些好事儿,也好……”说了一半顿住了,福晋却是明白李氏的意思了。
  这些年她辛辛苦苦为胤禛打理后院,从不许雍王府出现什么龌龊事儿,更不许有什么人命相关的事儿,一部分,或许是为了自己舒心,她也不愿意成天活在别人的算计之下。
  索性,大家都别算计了,各自安安分分的,王爷喜欢宠着谁就宠着谁算了。
  其次,也是为弘晖着想。她只盼着自己各方面都做的好了,让王爷满意了,将来,能给弘晖过继个香火,弘晖虽然是没成年就过世了,但也长了八岁。自己在的时候,她能给弘晖上柱香什么的,可等自己没来呢?
  难不成,就让弘晖孤零零的自己在地底下受苦?
  而且,她不沾带人命的事儿,也是和李氏这会儿差不多,只想着能积点儿德,能庇佑一下地底下的弘晖。
  这为人亲娘的,总是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她只盼着,下辈子弘晖能投个好胎,看在自己为他攒的那些功德上面,也别有地府的人去为难他。
  “我也帮宋妹妹出一百两吧。”福晋温和的说道,见宋氏想起身,就摆摆手:“不用道谢了,你若是真觉得过意不去,就帮我抄写几卷佛经。”
  宋氏忙点头:“好,奴婢回去就抄。”
  “也不用太着急了,来着了倒不好了。”福晋说道,见年氏要开口,就摆摆手:“这些银两应该是足够了,不用别的了。李妹妹,这两天,你帮我看看账本,我让人去办这事儿。”
  李氏忙应了下来,福晋摆摆手,让众人都散了。
  等胤禛从宫里回来,福晋就让人去请了胤禛过来,说了这事儿。胤禛倒是不反对:“只是你也小心些,莫要上当受骗,前些年,李家施粥,竟是弄了发霉的大米,这事儿可是京城里的笑柄,但凡提到施粥的事儿,谁不说李家的这龌龊?你既然是要买药材,就让信得过的人去买,宁愿贵一些,也要买那上好的药材。”
  李家那事儿,就是一笔糊涂账。最重要的过失还是在那李家男人身上,若不是他宠妾灭妻,非得让个小妾管这施粥的事儿,那小妾怎么会换了那大米?
  侍妾出身,能有多高远的目光?只想着那吃布施的老百姓都是没见识的,肯定是吃不出来的,却没想到就算是灾民,也是有那嘴刁的,陈米不要紧,关键时候能活命就行了。可发霉的大米,那可是要能要命的东西。
  你不做这善事,那肯定是没人要求你这要求你那的,但你既然是做善事,就不能不将老百姓的性命不当回事儿,这灾民里多的是老弱病残,死了几个算谁的?
  这事儿闹出来之后,李家那脸面可是丢大了。
  原本李家算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富商人家了,出了这事儿,这两年,李家迅速的就落败下去了。现在取代李家的,是郑家。人家做善事,那可是实打实的拿出银子来了的。
  三十万两啊,都快比得上朝廷最鼎盛时候,国库内存的十分之一了。
  当然,现在的国库,肯定是没那么多银子的。
  “我做事儿你还不放心吗?”福晋笑着说道:“我肯定会派了信得过的人的。”
  胤禛点点头,然后,夫妻俩就没别的话说了。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福晋先开口了:“这两天你比较忙,要多注意休息,身体是最重要的,没了好身体,你就是想做什么都做不成了。”
  “我会注意的,你也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胤禛点头说道,福晋是没话找话说:“前院的炭火够用吗?要不要让人再送点儿?”
  “不用,够用的,倒是元寿和天申那边,你多注意些,小孩子受不得凉。但也别太热了,这一冷一热的,对身体更不好。”胤禛说道,福晋笑了笑:“放心就是了,我会让人注意的。”
  然后,又没话说了。
  福晋绞尽了脑汁的想话题:“这布施的银子,是几位妹妹自己凑出来的,没有走公中银两,算下来,凑了也有三千两,能够买好几车的药材了。”
  胤禛点头:“也是福晋明理,她们才会听了福晋的话,不如我也捐献一些吧,一会儿我让人送些银子过来。”
  “也行,是王爷的一番心意。”福晋点头。
  然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等了一会儿,也不见胤禛说话,福晋就觉得有些没意思了,索性端了茶杯送客:“王爷定是有不少事儿要忙,我就不耽误王爷的时间了,王爷回吧。”
  胤禛顿了顿,点头说道:“有事儿就尽管让人去叫我。”
  福晋应了,目送胤禛出门,忍不住叹口气,她其实也有点儿不太明白,怎么突然就走到这一步了呢?夫妻俩,除了正事儿,竟是连一句闲话都没得说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