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 [金推] (米饭家族)


  李玉儿不知道里面的对话,她在重复记忆着昨天学过的字。她将银子交给阮芷娘保管,确实是信任阮芷娘,也是想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她房间里放了几两银子就已经觉得不安全了。
  经过了银子的事儿过后,李玉儿和阮芷娘都觉得彼此更亲近了些。
  阮芷娘又像往常一样,处理了西院的事情,教了李玉儿几句《三字经》后,就开始继续抄写《盂兰经》,毕竟离七月十五不远了。
  “三少奶奶,芳芸过来了。”守在门外的翠蒿进来禀告道。
  阮芷娘继续写完了一句,才搁下笔:“让她进来吧。”
  李玉儿也放下了手中的书,站起身来,侍立在阮芷娘旁边。
  “三少奶奶,刚才舅爷给您送了一封信到三少爷手上,三少爷吩咐奴婢给你送过来。”芳芸说完之后,双手递上一封信。
  阮芷娘一听是弟弟的书信,连忙接过来来拆开,细致的看了一遍,神情一时欢喜一时失落,良久才平复心情,挥手吩咐芳芸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芳芸告退了之后,邹大娘才焦急的开口问道:“小姐,少爷写信来有什么事儿?”
  “是好事儿,政清和曹家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阮芷娘叠好手中的信纸道。
  邹大娘听到这个消息也喜笑颜开:“太好了!少爷的婚事也要定下了,老爷和夫人的在天之灵也应该安息了。”
  “是啊,政清的终身大事定下了,我也放心了。”阮芷娘感概道:“只是他马上要回寒山了,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见面了。”
  第二天就是阮政清离开通州的日子,程礼禀明了程老爷后,就带着阮芷娘给阮政清送行。
  李玉儿跟在阮芷娘身边,一路坐着马车出了通州府的城门,又向前行了一段路,到了清水河畔方才停下。
  此地也算是往来通州的要道,路上送行的人还不少。
  等车马停稳当,阮芷娘戴好帷帽下车,李玉儿也拿好阮芷娘打包好的包裹跟着下来了。
  程礼已经跟阮政清说了一会儿话,这时看着阮芷娘下来,转身回车上去拿他为阮政清准备好的程仪,顺便给阮芷娘她们两姐弟留下私人空间。
  阮芷看着程礼身边不远处,站着两个年轻小厮和一个高壮汉子,不由开口问道:“他们是?”
  “这是师娘怕我一人回去,路途不便,给我准备的伴当。”程礼开口介绍道。
  那三个伴当所站的地方,听不到程礼和阮芷娘的话,但看程礼的动作,也知道是在介绍他们,便站在那里对着阮芷娘行了一个礼。
  “你一路上有人照顾,我也安心了。”阮芷娘见三人举止礼仪都很妥当,心里也安稳了些:“只是路上还是要小心,千万不要急着赶路错过了宿头……。”
  阮芷娘的父亲就是病在路途上的,所以平时再稳重的她,看着即将临行的弟弟,心里也有些慌乱。但她知道不能阻止弟弟的离开,只能口里不停的嘱咐着。
  对于姐姐的殷殷嘱咐,阮政清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甚至想要多听一会,但时间不等人。邹大娘又催促了一次之后,阮芷娘把李玉儿招呼过去,接过李玉儿手上的包袱,交给阮政清道:“这是我给你路上准备的一些行李,希望能够用的上。”
  程礼看到这边给行李了,也拿着程仪过来了:“路上多保重。”
  “姐夫,姐姐以后就托你照顾了。”阮政清留恋的看了阮芷娘一眼,郑重的盯着程礼道。
  程礼点头承诺道:“放心。”
  阮政清上了马车,在阮芷娘和程礼的目送中,渐渐远去。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回去吧。”等阮政清的马车消失在山林树影之间,程礼才道。
  阮芷娘又回头望了一眼,才登上马车。这一别山高水长,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第63章 城

  送别了弟弟,阮芷娘的生活又忙碌起来,她每天开始花大量的时间抄写经书。
  李玉儿看着沙漏,时间快到两个时辰了,不能再让阮芷娘这样抄下去了,斟了一杯茶端到阮芷娘面前:“奶奶先休息一会儿吧,再抄手该酸了。”
  “你不说,我都没发现。”阮芷娘搁下笔,轻轻地活动了一下手腕后,用左手接过茶杯。
  李玉儿也不忙收捡阮芷娘写好的经书,只拿起阮芷娘的右手轻轻揉按,企图缓解她的酸痛,看着桌子上堆着的一大摞抄好的纸张道:“这些应该有一百遍了吧?为什么还要抄啊。”
  每天李玉儿帮阮芷娘收捡的时候,都默默的数了一遍,昨天就有九十多份了,今天又抄了这么久,一百份早就满了,阮芷娘自己不可能不知道。
  “快到中元节了,那一百份不过是用在盂兰法会上超度程家先祖的,而我阮芷娘虽然已经是程家媳妇了,但也不能忘了生身父母,做女儿的也只能尽这么一点孝心了。”阮芷娘的神情有些怅然。
  原来阮芷娘是思念已逝的父母了,话说到这里,李玉儿也不能阻止了,只劝解道:“即便是如此,奶奶也要保重自己啊,这样阮老爷他们的在天之灵才能安心啊。”
  “放心,这些我都懂,刚才只是写得有些入神,忘了时间罢了,现在就休息。”阮芷娘说着坐了下来,把李玉儿拉到身边:“今天教的字,都会念了?”
  “会念了。”李玉儿继续揉着阮芷娘的右手。
  阮芷娘看了看外面的天空,现在还是上午:“玉儿,既然一上午就能记住这些字,那下午就练习女红吧。”
  “女红?我真的不擅长。”李玉儿有点呆,通过她绣在床单上的那些字就知道,她确实没有哪那方面的天赋。
  阮芷娘这次没有顾忌李玉儿的意愿:“就是因为不擅长,才要学,女孩子不会女红是会被嘲笑的,况且多一门手艺都是好的。”
  也是,在厨房的时候他为什么这么努力学做菜?不就是想要有一门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手艺吗?女红更合适。况且女红学好了,有时间了还可以自己绣点东西,赚些外快。脑子转过弯后,李玉儿一下子就想通了,没有天赋,那就努力!
  “谢谢三少奶奶,等我买好了针线就学。”李玉儿这个谢是道的真心实意的,本来她被调到西院就是来侍候三少奶奶的,结果三少奶奶没让她做什么重活儿,还教她读书认字,让她学习针织女红。
  绣花的针线和缝衣服的针线完全不一样,李玉儿现在的针线都是缝衣服的,想要学习绣花,肯定要重新买,而且还不便宜,不过为了学一门手艺,花些钱也值。
  “哪里还用得着去买。”阮芷娘说完后,就吩咐馨香道:“把我库房里的那套针线找出来。”
  不久,馨香就找出了针线、绣绷和绢布。
  这一套绣花针就有几十根,它们长短不一,粗细不等,但总的来说都比缝衣针更细一些,长一些。再看线各种颜色都有,也比缝衣服的线细了一半,绢布更是李玉儿这一世从没用过的,这些东西绝对不便宜!
  练习绣花就用这些东西也太浪费了吧,想着李玉儿便道:“奶奶,我现在绣的很丑,还是先不用这些东西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东西你迟早都用得上,不如先早些熟悉吧。”阮芷娘的声音虽然很温柔,但态度算的上坚决。
  李玉儿看着阮芷娘认真的神色,也不再推辞,只是学习刺绣的态度更加郑重了。
  “你现在先学基本针法,学会了之后,再跟着我学习画花样。”阮芷娘说着,又执起了李玉儿的双手仔细看了看才道:“你的手还是有点粗,必须得好好保养,才会对针线敏感。”
  看来想要把花绣好,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很难,那个穷苦人家不干活?穷苦人家的女孩有多少能力去保护自己的手呢?李玉儿非常庆幸她遇到了阮芷娘。
  旁边的馨香开口道:“基本针法绣样奴婢也会,不如奴婢先教玉儿吧。”
  阮芷娘深深的看了馨香一眼,见她的眼神没有闪避,才点头同意道:“玉儿,你就先跟着馨香学吧,有什么不会的再问我。”
  “那就麻烦馨香姐了。”李玉儿对着馨香行了一礼。
  馨香让开了半步,受了李玉儿的半礼。
  李玉儿已经做好了馨香会敷衍她的准备,但结果发现她还算敬职敬责。李玉儿对她也敬重了起来,毕竟是在程府长大的一等丫鬟,很多地方比她知道的多,李玉儿跟她学了几天,不但在针线上又进步,其他事情上也大感受益。
  接下来,李玉儿的生活就是上午学字,下午学绣花,晚上练了瑜伽再复习白天学到了内容,每天都过的很充实。
  随着时间流逝,中元节很快就到了,这天程府的主子都要去寺院里参见盂兰法会,阮芷娘自然也不好带上了李玉儿,交给了李玉儿一个任务,做河灯。
  阮芷娘打算从寺庙回来后就去放河灯,七月十五中元节,传说这一天地官赦罪,鬼门大开,所有的阴魂都会返回阳间,但晚上阴魂会迷失在阳间,这时就需要河灯来给这些阴魂引路。
  河灯就是在木板上钉上蜡烛,外面用彩纸叠成荷花状包裹着蜡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