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 [金推] (米饭家族)


  “方家人大部分还是不错的。”程礼评价道,起码对比着上午路上碰到的那三个田家人来说是这样。
  大家分食了甘甜的水果,不久就有小沙弥进来通知素斋做好了。
  这桌素菜比较简单,都是些时令蔬菜,一个酱花生米、一个干炸草菇、一个鲜汁南瓜、一个豆腐素烧鸭、一个香菇炒面筋、一个栗子素鸡、一个蒜蓉拌茼蒿。
  虽然知道这些都是素菜,但香味绕鼻,看着又美味可口,翠蒿她们也早就饥肠辘辘,这是都不由自主的开始咽口水了。
  这顿饭大家都吃的分外满足,基本上没有什么残羹剩饭。
  “原来全素菜也这么好吃啊!”翠蒿摸着肚子感概道。
  李玉儿分析完最后一道菜的调料做法后才道:“当然,人家可是做了几十年的素菜,你要是能有那个恒心做几十年的菜,也能有这个手艺的。”
  又休息了一会儿,外面突然传过来一阵整齐的木鱼声音。
  李玉儿正奇怪,阮芷娘道:“大师们又开始诵经了,这次我们不能再错过了。”
  走出斋堂,李玉儿找到一个小沙弥询问。
  “今天是观音法会,师傅们都在观音殿讲经。”小沙弥说完就带着李玉儿她们往观音塔走。
  经过了大雄宝殿,穿过了中院就到了观音殿。
  此时寺院的的主持已经带领着众僧在诵经,一排僧人宝相庄严的坐在前面,整齐的诵经声伴着木鱼醇厚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空灵圣神。
  陆陆续续进来的信众都默默的在大殿里摆放的蒲团上坐下,也跟着一起诵经。阮芷娘也在最近的一个蒲团上跪下,在香雾中闭目诵经,用最虔诚的心灵祈祷。
  李玉儿看着大殿中央慈悲的观音像,鼻尖的檀香味和耳边的经文声把她的思绪带的格外悠远,像是看到了前世处于忙碌的自己,像是看见了这世幼时处于苦难和迷茫中的自己,这一切似乎都已经远离她了。
  李玉儿很自然的诵起了她所记得的心经,声音汇进了大殿众多声音之中,她也像被人一样虔诚许愿:“愿芷娘和朱叔叔都心想事成;平安喜乐,愿她父亲、大伯大娘、三叔、三婶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愿世间又有爱她的和她爱的都健康长寿,完事顺意。”
  如果神佛真的有灵,就护佑这些人吧。祈祷之后,李玉儿睁开了眼,此时诵经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讲经。
  李玉儿了解心经的意思,大师将的也很简单,但她听了之后又有不一样的体会。虽然她做不到五蕴皆空,但心灵也像是被净化过一样,少了很多繁芜的心思。
  法会过后,阮芷娘又捐了一笔香油钱。邹大娘更是把她所有的钱都捐了出去,对着功德箱双手合十喃喃自语道:“一定要保佑小姐得个大胖小子,如果得了孩子一定再捐十倍的香油钱。”
  观音法会完了之后,李玉儿她们又跟着小沙弥在寺庙里逛了一圈,参拜了各个殿堂的菩萨。
  吃了素斋、拜了菩萨、又看了外面一些杂耍,李玉儿她们才意犹未尽的下山了。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如果自己靠着两条腿走路,不一定能在天黑之前赶下山,天黑之后路上肯定不安全,李玉儿她们就都坐着牛车回去了。
  一回到家,李玉儿就看到门外停了一匹马,旁边站了一个小厮。程礼见了,立马让方石把人领到跟前询问。
  那小厮对着程礼、阮芷娘和李玉儿行了一礼,就自报家门,原来是朱万斛手下的人。
  “京城来信了,主人让我们赶紧给你送过来。”那小厮恭恭敬敬的递过一封信,行走之间完全没有站了一下午的疲惫。
  程礼接信的动作有几分急切,但他并没有忙着打开信封,而是对那个小厮道:“劳你在外站了这么久,现在就先进屋吃个便饭,在歇息歇息吧。”
  “奴才还要回去复命,恕不能多待。”那小厮向程礼告罪道。
  程礼知道朱万斛为人虽然和气,但御下也极严,再三感谢后,还是让他回去了。
  进门之后,程礼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封。
  “是老师的信吗?”阮芷娘问道。
  程礼点头道:“是,我前段时间送了信给老师,算着时间回信是该到了。”
  “这信上应该有科举的消息吧?老师在京城肯定知道。”阮芷娘忧虑道:“往年这个时候学政早就在召集各处的学子聚往府城了,今年道现在还没有消息。”
  程礼看着信纸,开始还笑容满面,渐渐的就变成了失望,最后只剩下担忧了。
  “夫君,怎么了?老师在信上说了什么?”阮芷娘急切的问道。
  程礼看完之后,又看了一遍才道:“颖河决堤了,朝廷现在忙着救灾,也没有余力举办科举了。”
  “决堤了?颖东地区没事吧?”一听说了这个大事,阮芷娘也顾不得担心科举了。
  “这次颍河附近连月大雨,司天监早有预警,朝廷一边派人修河堤一边存粮准备救灾。”程礼停了一下,语含期待道:“据说在决堤之前,已经把当地百姓迁走了,应该没有大碍吧。”
  阮芷娘也叹息道:“希望人没事吧,不管怎样田地都毁了。”
  当天夜里,阮芷娘又算了一下家里和铺子里的银子,想着如果朱万斛再去颖东帮忙救灾,她也要尽力帮助一些。

☆、第167章 喜信

  程家之后一段时间的开支都被降低了很多, 阮芷娘不光通过朱万斛想颖东捐了钱, 还把家里的一些用不上衣物都捐给了乡里县里的穷苦人。
  “猴家梁的秋粮都收完了吧。”阮芷娘问罗管家道。
  管家这段时间都在猴家梁收秋粮, 长时间的忙碌让他整个人都黑瘦了一些, 不过他的精神还很好, 恭敬的回阮芷娘道:“都收完了晒干了, 夫人是打算把粮食就装在猴家梁上的仓库里, 还是运回来?”
  “还是运回来吧吧, 后罩房的仓库还没装满呢。”阮芷娘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今年的租子就再减一成。”
  程家的租本来就收的很低了 , 现在还减?!罗管家心里觉得阮芷娘太过仁慈和善了,却还是躬身领了命令。
  “小姐,你不能这么大方。这几年天时不对, 前几年我们这里才遭了旱灾, 现在颖东又遭了水灾。怕是以后还有的乱呢,我们要多积粮。”邹大娘在旁边劝道。
  阮芷娘摇摇头:“这三年积的粮已经能应付突发状况了,这里真的又遭了灾,我们要忧心的就不是粮食,而是**了。”
  “……可, 可你也不能这么大方啊?”邹大娘焦急道:“日子不是这样过的!你平时施点粥做好事也就算了,但现在你把家里的大部分银子都送去了颖东, 现在又开始减租……”
  李玉儿端着一碟金银花和茶盏进来, 就听到了邹大娘的话, 不由劝说道:“夫人这样挺好的,我们现在又不缺吃穿。”
  “你还说,你一个穷丫头还养出了大手大脚的毛病。”邹大娘对着李玉儿冷哼了一声, 看着李玉儿手上的茶盏:“看看现在喝的都是什么茶!”
  看来邹大娘的火气很大,李玉儿不再言语,开始倒茶。
  这些金银花是刚采的,并没有经过晾晒和炒制,每个白瓷茶盏底部都放了两蒂四朵,围成一圈煞是好看。滚烫的开水冲下去,不久花朵便浮了起来,一阵清香便随着水汽在屋子里飘荡。
  “咦。”阮芷娘有点惊讶,邹大娘虽然还皱着眉头但也看了过来。
  李玉儿等花瓣花蕊更加舒展之后,又换了一趟滚水,顿时屋子里的清香就更加充裕了。
  阮芷娘把茶杯放在鼻尖,细细品味了一阵香味才道:“淡雅却又能沁人心脾,光这香味已经不输于任何名茶了。”
  “入口清甜,饮下之后感觉烦热全消,是好茶。奶娘你也吃一盏?”等茶温稍凉,阮芷娘抿了一口,眼睛一亮,对邹大娘道。
  “有那么好吗?”邹大娘嘴里不信,却还是被茶香味勾起了好奇心,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悻悻道:“好吧,味道确实不错,不像以前喝过的金银花一股苦味。但也只是这样,它终究是个贱物,比不了正经茶叶。”
  李玉儿知道这个时代金银花遍地都是,大多都是用来入药的,没人拿来喝茶,但她还是忍不住为金银花辩解了:“这花茶能够清热解毒,能改变人肤质气色、又有益寿延年的功效,你可不能因为它多就说它是贱物。”
  “真有这么好,早有人用来泡茶了,还等的到你。”邹大娘不屑的说了一句,但闻着鼻尖的清香又道:“本来能入药,倒不是不能喝,但以后只能自家人喝,有客人的时候,不能端出来。”
  李玉儿也不与她争执,心里想的却是以后再家里的时候就让阮芷娘喝花茶了。
  当然这种花茶,李玉儿也只打算在家里泡泡,给颜姨和朱叔叔说泡制的方法,不打算在食铺推广。因为每个人都会有邹大娘这种‘少贵多贱’的想法。到时候她定价便宜了,老百姓也还是会觉得不划算;定价贵了,富人也仍旧看不起花茶。
  “夫人,府城程府的人带了口信过来。”三人正在房间里品着茶,方石突然进来禀报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