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刚刚还嫌她呱噪来着。
可是光吃荤才怎么行,董慈忍了忍没忍住,苦口婆心地劝道,“公子,青菜还是要吃的,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挑食。”
态度放肆不说,管得也太宽了些。
赵政不太想跟她说话,索性就随了她的心意,把碗碟里的青菜每种都吃了一点,见董慈刹时喜得眉开眼笑,心里那股无力感越来越重了。
等赵政吃完了,两人从隔间里出来,兴平和王青已经在旁边等着了,两人神色都十分古怪,看着他们俩欲言又止,行礼也行得生涩干巴。
当然他们的目光也不太敢落在赵政身上,所以是针对董慈的,董慈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脚步慢一些,落到兴平身边,低声问,“怎么了,我的脸上有饭粒么?”不太可能啊,她吃饭是有点快,但这可是经过学校教育修炼十几年的成就之一,快那也是优雅不出差错的快,董慈伸手在嘴边抹了一下,她就说没有嘛。
兴平听了董慈的话嘴角抽了抽,好心提点道,“这家食舍的隔断是木做的,很薄。”
很薄,所以姑娘你火辣奔放的话附近的人都听见了!
所以若不是我们两个机灵的在你说出‘想你呗’三个字的时候立马清了场,只怕隔几天就有秦国公子政有龙阳之癖的传闻了!
董慈回想了一遍,觉得自己并没有说谁的坏话,忙也哦哦了两声附和道,“梨花木嘛,做厚了那得多少钱投进去……”
“…………”兴平被噎了一下,脸上火辣的热意也消散了些,心说两小无猜天真烂漫,年轻人就是好,他也明白他为什么和这位董姑娘不是同一等级的奴隶了。
他除了没能力替主子排忧解难外,嘴巴笨想来也是原因之一。
毕竟像‘他给你提鞋也不配!’‘想你呗!’‘上下几千年,没有谁能比得过你风仪不凡的!’‘钱花在你身上我乐意!’之类的话,他就算背上一万遍,也说不得如此理直气壮真诚可信的!
难怪王兄弟说跟着董姑娘能学到很多东西,兴平觉得自己隐隐约约又悟出了一点道理,听说董姑娘爱读书,想来多读书,确实是有不少好处。
多读书,总没有坏处。
第32章 .我的属下都变了
董慈不知道自己还在战国收割过两枚迷弟。
王青这个人从一开始见到她就特别客气, 时不时就给她行个礼问个好什么的,这时候的人讲究礼多人不怪,董慈只当自己借了赵小政的势,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 所以等隔了几天兴平来请她相看的时候,董慈就很懵。
赵政这半月的时间特别忙, 时不时就领着王松杨越等人出宫去,很多时候兴平都不太方便跟着去, 留在宫里和董慈面对面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董慈整日都凝神静气地抄录校核典籍, 她现在是没那个胆子,否则咸阳城作为秦国和秦王朝的首都长达一百四十多年,是有很多地方可研究琢磨的。
到董慈来战国之前为止,咸阳已发掘的宫殿建筑基址有三座,里面出土的文物除了有罐、壶、盘、釜、铁削、铁剑、玉印章、玉璧、铜镜、铜带钩等, 还有保存相对完整的壁饰壁画, 她如果能把这些典籍埋在基址以下,或者刻录在游廊墙面上, 这些文献百分之九十能传承下去。
只是借她十个胆子,她现在也不敢在咸阳宫里乱挖乱埋的, 要走这一条线, 她至起码还需要等待几十年。
几十年……
这年头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几, 就算她侥幸活了下来, 到那时也是五十九岁高龄了, 一个杵着拐杖的花甲老太太, 走路走快点都要喘三喘,董慈怀疑到那时候她还有力气阻止霸王烧宫殿么?
这项附加任务算起来不是一般的艰巨。
董慈想象着自己杵着拐杖脚步蹒跚地站在宫门前,面对千军万马企图感化造反头子西楚霸王不要放火烧杀的情形。
迎接她的下场可能有两个:
差一点的,霸王根本连看也懒得看她一眼,千军万马呼啸而过,她就被踩死了。
好一点的,能得到霸王一个看神经病的眼神,一句哪里来的疯婆子!她也就被叉出去砍死了。
简单粗暴,好了,出师未捷身先死,游戏结束。
很明显,此路不通,她还不如早点想办法,将咸阳宫里的典籍拷贝一份出来,只是这件事难度系数不比感化霸王低,该怎么做,还得好好掂量掂量。
“姑娘?董姑娘?”兴平给董慈倒了杯茶,很耐心地劝慰道,“姑娘勿要忧心,主子请随蒙将军出兵的事,王上已经驳回了。”
兴平把茶杯放到董慈面前,董慈回过神来,见兴平嘴上劝着,脸上却还一片忧色,分明是他自己担心,不由笑道,“你不用担心,你家主子非比常人,他即是开口提了让蒙骜老将军领兵伐韩,蒙骜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番领兵出征,又是正义之师,必定要大胜而归……”
董慈虽然每日足不出户,但也知道这几日朝堂上出了一件大事。
河东郡郡守王庆州携万石军粮入咸阳面君,路过安邑峡谷关被武遂的守军劫了道,所幸安邑诸将及时出兵相救,王庆州与二十万石军粮这才逃过一劫。
此事很快就传到了咸阳城,秦国上下举国愤怒,嬴异人连夜发了两道诏令,一道送往安邑,着安邑守军严加戒备,护送王庆州和军粮入咸阳,一道召文官武将即刻上朝议事。
王庆州一见了嬴异人就哭天抹地地嚎起来,说原本是准备了十万石给戍边将士做军饷用的,启程之时又听闻定阳旱灾,勒紧腰带又凑了十万石,打算送与定阳的百姓们救急,上奏的文书还在路上,没想到刚出家门没多久,就在自家的地盘上给外贼劫了。
粮草军需和人虽然都没事,但谁能忍下这口气呀!
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头发胡子白成一片,满面风霜,跪在地上哭得伤心愤慨,事关百姓军将的活命粮,朝臣们个个听得怒火熊熊,义愤填膺,这件事自然不能这么就算了。
吕不韦当场便跪请王上发兵伐韩,刻不容缓。
出兵讨伐一国,这不是小事,嬴异人当夜便召了群臣议事,随后又召了赵政,相询领兵出战之人,赵政直接提了老将蒙骜,第二日清晨赵政回月泉宫不久,蒙骜便点兵出城了。
董慈知道这就是那把能将赵政推上储君之位的火。
嬴异人夏太后偏爱幼子幼孙的那点私心,在国家大义之前不值一提。
韩国那边捅出这么大篓子,成蟜这边彻底熄了火,韩夫人夏太后也要消停一阵子,赵政干净清白没有外戚势力,嫡出身份,再加上他性格沉稳睿智,又能识人用人,等蒙骜的捷报传回咸阳城,只要有人提起个头,朝臣拥戴之下,只怕赵政立马就要被拱上太子之位。
董慈原本就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只是现在听兴平说起伐韩事件的导火索,就觉得整件事都透出古怪来。
就她所知道的历史资料里,韩桓惠王韩然这个人好安于现状,韩非子曾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强国,都被他推拒了,韩然一来没有什么大志向,二来在经过长平之战以后,他没实力也没胆子敢这么横冲直撞地挑衅秦国。
出于对真实历史事件的好奇,董慈便开口问道,“吕相国怎么就相信是韩遂守将所为了,动辄就是覆国的事,韩王不会这么蠢的。”
兴平是个宫人进侍,平日消息虽然知道的多,却难得和人闲聊一回,听董慈问起,也就来了兴致,坐下来回道,“劫道的人虽然伪装成了别过之人,但王郡守一口咬定就是武遂的将官,人他以前也交战过,咸阳城现在都传遍了,韩地宜阳武遂也受了旱灾,韩王这是饿疯了。”
这前因后果可信又不可信。
董慈告诫自己莫要以历史印象来判断一个人一件事,战争发动方给出的理由向来只是个摆设,未必可信,她刨根问底也没什么意思。
想不通便也不想了,董慈转而朝兴平道,“公子他非比常人,这些事自有他操心,咱们还是来聊聊,老叔你究竟找我相看什么?”
董慈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找我算命可是不准的。”
兴平见董慈泰然得很,自知担心无用,也就将赵政的事放到了一边,闻言恭恭敬敬朝董慈行了个礼,郑重道,“老奴请姑娘帮老奴看看,老奴适合读什么书。”
董慈愕然失笑,相看面相姻缘命数,她还是头一次听人说相看自己适合读什么书的。
兴平见董慈当他开玩笑,不由又郑重地行了一次礼,面带憾色地道,“王兄弟还有秦兄弟他们各有所长,跟在主子身边做事,老奴领着一样的米粮,却半点忙帮不上,王兄弟说让老奴来找董姑娘指点一二……”
兴平说着笑了笑,接着道,“主子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要老奴伺候,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找点事情做,也不算来人世间枉走这一遭。”
这是找老师来了。
董慈听明白了兴平的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就她这半碗水,还能给人指点人生不成,王青这个大兄弟确实是古里古怪的。
兴平在宫奴里资历确实算是老的了,不知是不是错觉,董慈觉得这个汉纸的眼睛都明亮了起来,想必是因为对知识太渴望了的原因。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只是想卖个包子 (蜂蜜乌龙茶) 2018-08-16完结冬笋香菇素什锦,牛肉鸡丁酱肉香,虾仁鲅鱼加蟹黄,再来一碗蛋花汤!定南侯世子立功后抛弃糟糠,下堂妻...
-
女配假怀孕 (和田月) 2017.8.9完结两句话简介:①女配以为她抢了男主的奇遇一心想补偿②男主以为女配怀了他的娃想负责文案一:据说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