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如意佳婿 [金推] (清越流歌)


  张家大爷为人热情,偶尔上门都不会忘了准备刘青兄妹的礼物,他说自己对刘青喜爱有加,刘大爷不怀疑,而同样是当了祖父的人,他也能理解张老爷子的心情,他要是见了哪家姑娘实在出众,也会想配给自家孙子的。
  可惜刘大爷见到的好姑娘不多,都比不上他孙女,那江姑娘倒是好的,年龄又配不上,而且江家的门第他们家攀不上,就不做打算了。
  于是到如今,刘大爷还没有合心意的长孙媳妇,就不好想这些了。
  回到孙女的婚事上,刘大爷听着张家大爷的意思,他的亲妹子,就嫁给了知府老爷的嫡次子,如今随丈夫在外地任职,是正经的官太太,这就说明知府老爷开明,不太在意门第。
  他们刘家自然比不上张家之富,可延宁如今是举人,往后还要考进士,士农工商,知府老爷都能和商户人家结亲,没道理瞧不上他们家,尤其是张家大爷还提到知府老爷在鹿鸣宴上见过延宁,原就爱其才华,所以他父亲一提这门亲事,知府老爷便拍掌道好,十分之乐意。
  刘大爷这么一听,最后的疑虑也打消了,心想只要这位孙少爷是个良配,那便是桩天大的好事呐!
  李氏同刘大爷早先时一般,刘大爷说了一车的话,满心欢喜,她都没听进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她女儿要嫁进知府老爷家了!
  刘大爷观其神情,也只能暂时收了满肚子话,叫李氏先去做饭,心里想着等大孙子回来再好好说道说道。
  实在是这事非同一般,若不是知道李氏藏得住事,要是和家里那几个一样,事情还没定下来之前,刘大爷都不想在李氏面前透露。
  不管成与不成,刘大爷都只打算和长孙商议,家里头包括老婆子在内,他都不会透露一个字儿,倒是老二几兄弟日渐沉稳,和他们说一说倒无妨。这也是刘大爷支开刘延林和刘延根的原因。
  李氏便梦游般的回了灶房,好在她做了几十年的饭,即便是魂不守舍,也不影响厨艺发挥,待她做好了午饭,刘大爷便让刘延林陪着李氏一块去喊刘延宁。
  能商量大事的是刘延宁,但主角是刘青,不管是李氏和刘大爷,这会儿都为刘青感到自豪,迫切的想要看一看她,所以李氏也叫了刘青。
  江家宅子大得很,规矩也大,下人一边把李氏和刘延林请到花厅喝茶,一边唤了人去请刘青兄妹,刘青和她哥一样,听到她娘亲自过来喊他们,就知道估计有正事,不然叫大林哥几个来就行了,他们也不是第一次来江府。
  听见小丫鬟的转告,刘青二话不说告别了小伙伴,出了后院,一路上还顺便期待了下,这次她又能分多少钱。穿越了以后刘青才发现,不管古代现代,没钱万万不能这句话到哪儿都通用,所以就算她现在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也不会嫌钱多。
  刘青在半道上碰见了她哥,她哥和江景行一起,对方应该是特意送他哥出来。
  这对好基友还真是如胶似漆啊,就这么点路还要在一起交谈论心,刘青有时候都怀疑江男神疑似“暗恋”她,到底是不是因为她是他好基友唯一的亲妹妹?
  心里胡思乱想着,刘青面上神态自然的和江景行打了招呼,江景行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了她最近的回避,当着她哥的面,似笑非笑的问她最近是不是很忙,铺子上送来了新的香型,问她想不想去看。
  身为非土著,刘青的脸皮可没江景行想象的那么薄,就算她每天闲的长毛,面对心知肚明的江景行照样脸不红心不虚,顺便把锅给她哥背,然后就看着这对相亲相爱的好基友打太极。
  刘青:乖巧style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腹黑如江景行,也被这对兄妹的无耻打败了,无奈的送他们出了门。
  主要是江景行自己也有些迷茫。他一向觉得自己是喜爱青青的古灵精怪,把她当妹妹一般看待——现在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当然知道自己心底对青青和六妹的不同,可想起他起初注意到这丫头,就是因为家中没有如她这般可爱精怪的妹妹,才会对她尤为照顾。而且在六妹来江州之前,他们虽是兄妹,相处的机会甚至还比不上和青青,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偏心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江景行从不怀疑他对刘青的兄妹之情,只是他最近委实有些气不平。
  青青的举止并不为过,像她这个年纪,他家中的姐妹早就定亲了,也只有六妹身子不好,祖母和三叔心里疼爱,舍不得这么早定下来。
  侯府规矩大,家中姐妹从定亲起,便开始注意男女大防,即便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也不会单独相处,江景行理智上知道青青回避自己很正常,只是有时候看着他们兄妹仍然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他心底第一次生出些……委屈?
  大概是因为她的区别对待吧,江景行自认为待她比对自己亲妹妹还好,她若是为了礼数回避自己也无妨,然而瞧她的样子,和延宁的亲密依旧,可见她还是没把自己当真正的兄长。
  江景行心里不平衡,可他端方惯了,委实不喜自己斤斤计较的模样,见着这兄妹俩死猪不怕开水烫,更是无可奈何,只能劝自己大度一点,不要放在心上,面上还是风度翩翩的送了他们离开。
  如果江景行知道李氏急急忙忙把一双儿女唤回家,是为了商议刘青的婚姻大事,恐怕他也不会这么爽快的把人送出门。
  在江景行心里,青青还是小孩子呢,六妹妹都没说亲,她急什么?
  刘青也没想到,她这会儿还在烦恼要不要早恋的问题,她家里就已经开始考虑让她嫁人生子了,简直是疯狂。
  

第141章
  得知祖父急急忙忙唤自己回家的缘由, 刘延宁也很意外。
  和刘大爷他们的惊喜激动不太一样, 刘延宁如今眼界不同以往, 不是因为有了功名, 而是拜了师傅。
  自从成了举人, 刘延宁几乎不去书院,得到江远辰的悉心教导, 他渐渐才发现,师傅教的不仅是学问,更多的是教他时政,朝中局势, 各方派系,甚至经常叫他和景行讨论某些政令见解。
  刘延宁明白, 师傅是在教他如何做官, 做学问难,做官更难。
  古往今来多少状元文人?能够位极人臣的却屈指可数,可见考科举和做官不同,科举是他们寒门学子跃农门的必经之路, 科举之后并不等于高枕无忧, 真正的人生, 才刚刚开始。
  正所谓书生意气, 刘延宁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他想要当官,更想日后做个好官,师傅教他的这些, 他感激涕零,但随着眼界的开阔,刘延宁也逐渐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他最初想的那般简单。
  就比如青青的婚事,当初师傅给的承诺,让刘延宁觉得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跟着师傅巩固学问,以待日后如师傅所愿,能够在会试一鸣惊人,崭露头角。
  现在刘延宁却明白,师傅叫他准备下一届的会试,固然是为了他考虑,却也有私心,如今京中的局势混乱,自从圣上把承恩公之女,也就是皇后娘娘亲侄女指给五皇子,朝堂局势也跟着打乱了,七皇子一系不能坐视五皇子得尽好处,荣妃娘娘正在圣人跟前失礼,五皇子得了好处,不惜高调,如今正避开锋芒,江宁侯府才会跟着蛰伏下来。而他作为师傅的弟子,和侯府自然避不开干系,这个时候进京赶考,势必被其他派系视如眼中钉,怕是等不到踏入金銮殿,就已经名落孙山了。
  刘延宁跟着师傅悟透的第一个词,便是时机。师傅他们都在等一个时机,待几位皇子正经接触政事,才是他的出头之日,因为皇子们到了用人之际,提拔自己的班底是常事,便是圣上看破也不会放在心上。
  哪位得了差事的皇子没有一两个心腹的?说不定为了平衡局势,圣上会亲自帮几位皇子将人提起来。
  刘延宁看清了这点,心里才越发明白,圣上年迈,已经拦不住众位皇子插手朝政,京中局势只会越来越乱。当然了,局势越乱,他出头的机会就越大,可这对妹妹而言却不是什么好事。
  师傅是承诺过给青青张罗婚事,刘延宁也相信师傅对妹妹的疼爱不假,可师傅上头还有兄长,有侯爷,有老夫人,待他们真的进了京,住进了侯府,师傅真的能够做主吗?
  不知才能无畏,刘延宁现在明白得越多,越不敢冒险了,就像祖父和母亲说的,妹妹早晚都得定亲,指望师傅进京后张罗,现在有了合适的人选,为何不能考虑?
  刘延宁以前反对妹妹定亲,只是觉得江州城内并没有配得上她的青年才俊,现在面对孙知府家这样的门第,他也不能说委屈了妹妹。
  至于张家大爷说的缘故,母亲和祖父深信不疑,刘延宁却明白没这般简单,孙知府并非不在意门第,张家虽然是商户,却世代经营,在省城早有势力,富甲一方。张家和孙府结亲,正是强强联合,张家有钱,才能让孙家子孙的仕途走得更远,毕竟孙大人只是一省首府,也只能在管辖之地一手遮天,出了这个地儿,孙大人的面子怕是比不上银子好使。
  孙大人看重的是张家之巨富,那对他们刘家呢,孙大人看上的是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